馬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擺盪於奇觀與日常之間
傳統馬戲帶給人們的印象,往往充滿著異國情調:來自遠方的珍奇異獸、五彩繽紛裝飾繁複的服裝、身體技能超越日常的表演者為觀眾打造了一個奇觀的欣賞經驗。但今日的馬戲表演者對此提出質疑,在他們的表演中,甚至刻意暴露肉身的缺陷,或是大量使用科技輔助,消減了令人咋舌的高難度肢體,表演更貼近日常生活。
-
特別企畫 Feature
顛覆寫實打造藝術質地
攤開劇場史一路看下來,馬戲與現代劇場可謂關係匪淺:從俄國劇場大師梅耶荷德以馬戲來顛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寫實主義,到近代彼得.布魯克、莫虛金等把屬於「粗俗劇場」的馬戲用在自己的戲劇中,近期更有許多音樂劇讓馬戲表演者入戲演出;而馬戲界也延攬戲劇舞蹈人參與製作,讓馬戲表演故事化,更添馬戲演出的藝術質地。
-
特別企畫 Feature
翻飛身影 打造馬戲新世紀
作為新馬戲重鎮的加拿大,從太陽劇團創始迄今,可說是遍地開花,馬戲表演團隊創新不斷。除了大家熟知的太陽劇團,本文也介紹了曾來過台灣的一手七指馬戲團、在國際間亦享有盛名的艾羅瓦茲馬戲團,與新生代團隊極限劇團。透過各團的製作與特色介紹,我們可以看到加拿大新馬戲的多元風景,是如何地令世人目不暇給!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馬戲學校畢業演出 技藝精湛趣味多樣
集合前國立歐迪翁劇院總監、導演兼燈光設計拉佛東和藝術指導杜瑞及編舞家卡洛塔,為法國香檳區「馬戲藝術高等學校」畢業生設計一場七十分鐘的馬戲舞蹈戲劇表演「第二十場首演」,在巴黎維特公園演出,混合馬戲、舞蹈、音樂、戲劇等表演元素,年輕男女表演者年紀自二十至二十七歲,在戲劇燈光場景氣氛下,展現令人屏息的技巧。
-
藝@書
尋找默劇的蹤跡
編按: 在國內稀少的表演藝術出版當中,黑眼睛文化最近推出了三本「劇場手邊書」系列,分別針對默劇、社區劇場、及歌劇演出的沿革,提出精采的見解。這套書由牯嶺街小劇場策劃,耿一偉主編,是一項長期的出版計畫。以手邊書的親和形式,兼顧前衛、時代性、深入淺出的考量,尤其注重以個別作者對國內現況的觀察,提出有用的論題方向,彌補中文出版的空缺。本刊樂見其成,特別選錄三本書的精采篇章陸續刊出,讓讀者一睹為快! 四處可見的默劇蹤跡 默劇這門藝術,其實很早就存在,我們可以在許多文化的舞蹈元素中見到默劇的成分,不論在印地安的狼舞或是早期古典芭蕾當中,都可以見到默劇的身影。即使在不同的藝術,例如動畫,也有默劇的蹤跡。迪士尼的動畫設計師安德生說:「默劇是動畫藝術的基礎。肢體語言是動畫的根本,而且是全世界通用的。」(Williams 2006:324) 的確,只要表現方式牽涉到動作,默劇的原理就會在背後如影隨形。以動畫為例,我們根本不可能要求米老鼠或唐老鴨去從心理角色出發,揣摩演出的技巧,他們是沒有靈魂的演員,可是看來卻栩栩如生。除了視覺殘留的效果之外,就是他們的動作能夠說服我們,讓我們覺得他們的確演得很好。 亞里斯多德的《詩學》第一章提到:「史詩的編制、悲劇、喜劇、狄蘇朗伯斯的編寫以及絕大部分供阿洛斯和豎琴演奏的音樂,這一切總得來說都是摹仿。它們的差別有三點,即摹仿中採用不同的媒介,取用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而不是相同的方式。」(Aristotle 2005:27)這也就是說,藝術起源於模仿。如果我們延伸亞里斯多德的說法,那麼默劇就是用身體模仿外在世界的形形色色,其方法,則有透過手勢、表情、動作、結合面具或道具等各種不同方式。 只是模仿看來是派生的,人們總是覺得模仿不是原創,好像柏拉圖眼中的次級品。但正如亞里斯多德說的,「模仿」是各種藝術的起源。不論這在哲學上會引起什麼爭議,沒有模仿,就沒有後現代遊戲的騰雲駕霧。模仿與遊戲是藝術創作的兩大起源,也是支柱,互不相干,卻缺一不可。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先替啞劇(pantomime)與默劇(mime)作一區分。啞劇是指透過動作姿勢對外在事物的模仿,它直接讓我們感受或意識
-
特別企畫 Feature
嬉遊新馬戲 NEW CIRCUS
獅子跳火圈,大象跳街舞 驚險空中飛人,小丑耍技逗趣 進入大帳篷的我們,彷彿來到一個與現實隔絕的異想宇宙 傳統馬戲的驚奇歡騰,勾起多少人對野性和極限的超越渴望 這一次,我們將親身經歷真實的界線 新馬戲沒有動物,只有人 但那不是普通的人 人可能充滿愛恨糾葛,正欲來個肢體大爆發 人踩上大型機械動物,在城市廣場靜默舞爪 人畫上油彩濃妝,白球隨著光影幾何遊動 情人男女在高空滑盪鞦韆 分不清是芭蕾舞的甜美,或現代舞的明暗難喻 而音樂與劇本,並未止息 於是我們迷惑了,在虛實交錯的瞬間,在密閉帳篷的意外開啟間 在太陽馬戲團的火山冒險中,更在加拿大七手指的日常生活癲狂中 三島由紀夫給了法國巴羅克顫抖的靈魂 孫子兵法活生生履險於《風.林.火.山》的特技交戰時刻 還有台灣,一切多像是武俠片的變形 看那神氣輝煌的李棠華,弟子摩拳擦掌,正欲再造雜技武林盛世 星夢曲在天際與世間情中遊走 鈴,或者生命,在拉扯之間還可能是什麼? 我們儘可能地作夢,想像,實驗 用滿懷的肢體感官,與超乎常理任何荒謬或膽妄或奇情的心智 嬉遊你的人生,如同笑忘新馬戲 真實就是魔幻,我們只管縱身一躍!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馬戲團遊玩導覽-10分鐘讓你成為馬戲達人!!
遊玩馬戲團 看熱鬧也看門道
傳統馬戲團節目 馴獸 早在羅馬時期便有馴熊表演出現,直至一七七六年英人艾斯特里開啟以馬術為主的馴獸表演。馴獸師一聲令下,獅子、老虎、大象等動物明星滾著球、跳火圈、隨音樂起舞,逗趣的向觀眾打招呼。 高空特技 高空特技人員克服恐懼,爬上高台,矇眼拿著平衡桿走上四層樓高且細細的高空繩索,並在鋼索上翻滾跳躍,展現高空平衡特技。空中飛人不甘示弱抓起加長的高空鞦韆,彎膝跳出去,凌空擺盪出一連串三百六十度的空翻及轉體動作,進行單人或雙人以上的花式換位接龍。 平衡特技 演員連續將碗拋向空中,每次五個碗,同時踩在一輛很高的獨輪車上,甚至倒立用手搖獨輪車。高空特技中,也能看見獨輪車的精采平衡絕技。 人體雜技 軟骨功為全球最古老的特技文化之一,演員將自己的頭三百六十度放到兩腿間;身體在籃球直徑大小的呼拉圈中穿來穿去;甚至倒立用腳拉弓射箭。 雜耍 為一切遊戲技藝之總稱,以中國最為精湛,遠自秦始皇時代就有王室「雜技」的創立。耍弄戲玩的表演者用兩手丟三球、耍火球、翻滾倒立、疊高椅、噴火,處處充滿刺激奇幻的驚喜。 魔術 魔術最早遠溯自埃及宗教信仰,巫師藉由魔術增強宗教的可信度。十八世紀起,魔術開始在市集中表演。身著燕尾服的魔術師,從空無一物的袋中,不斷拿出雞蛋;或表演著驚險的水中脫逃術;拿刀刺進裝了人的箱子裡,人卻毫髮無傷。 小丑 說笑人自古即在宮廷中透過幽默詼諧的手法諷諫統治者,西方伊莉莎白女皇時期小丑表演成為一種藝術,為馬戲團小丑出現的時期。至今小丑逗趣的裝扮,以滑稽迷糊的性格演出拔河、爬牆的經典默劇及搞笑的雜耍特技,不斷的摔倒、失誤,演出搞笑耍寶的鬧劇及串場。 新馬戲變身秀 動物主角劇情人物、飛車道具</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馬戲縱橫談-馬戲團之謎QA大攻略
嗅到馬味,秀出戲味
「新馬戲」為什麼「新」? 只是因為沒有動物、只有人在表演嗎? 沒有動物的馬戲團,有什麼好看的? 傳統馬戲用動物吸引你,新馬戲除了一樣有雜耍特技與小丑,更用劇場魔幻讓你看得目不轉睛。 想知道哪樣比較好看,趁著十月新舊馬戲匯集台北城,何不來個現場親睹超級比一比!
-
特別企畫 Feature 帳篷表演饗宴-雄獅、飛車、天行者、與海盜的奇幻把戲
十月瘋馬戲,全台一起來!
跟著馬戲的腳步走,台灣從北到南,十月將有多檔節目,包括驚異的國際級傳統大馬戲團,及各大遊樂園的主題式表演。一場接一場的瘋狂饗宴,挑動觀眾感官神經。 傳統馬戲團-猛獸與飛人的驚奇國度 莫斯科大馬戲團 中山足球場將出現一座紅黃相間的俄羅斯風帳篷,進入帳中猶如踏進異次元:莫斯科大馬戲團的摩托秀、超快體操,節奏感十足的6:1樂隊強烈衝擊感官神經,高難度特技以及獅子、大象、狗狗精采表演,一起將觀眾拉進一個神秘世界。 馬戲團的天行者Laszlo Simet將在全長二十公尺、高九公尺的鋼索上跳繩、越過他美麗的妻子Olga,像是西洋版的孫悟空般手拿金箍棒,演出一場高空鋼索秀。 莫斯科大馬戲團於十月六日至十二月七日在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巡迴演出。洽詢電話02-33939888 網址http://www.ntch.edu.tw/。 空中飛人大馬戲團 結合各國空中特技家族,挑戰危險極限:〈七人金字塔〉為七人疊成金字塔狀走在高空鋼索上;向死神宣戰的〈死亡之輪〉於僅可容納十人的鐵球中,兩台重型機車高速競飆;在高達十三公尺的〈飛天大轉輪〉上追趕跑跳;〈彈跳翹翹板〉與優雅的空中雙人芭蕾、空中接人。節奏緊湊讓人忘了要呼吸,還有小丑空中搞笑秀,舒緩緊繃神經,讓心臟頻率回復正常跳動。 空中飛人大馬戲團於十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兩天在台北小巨蛋演出。洽詢電話02-23419898網址http://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06698。 遊樂園表演-海盜冒險與小丑吞劍奇技 小人國主題樂園 小人國的《小丑嘉年華》帶來復古風。咻一聲!一個個圈圈從小朋友的頭頂往下套進身體,精準地像是受到遙控般「圈無虛發」。漢朝時就有記載的吞劍、民間的騎獨輪車轉盤子,都由台灣雜耍藝人扮成華麗逗趣的小丑來詮釋這些古老的技藝。周六日一天演出四場。洽詢電話03-4717211~6。地址:桃園縣龍潭鄉高原村橫岡下60-2號。<
-
歐洲人文筆記
那年夏天我也是喜劇演員
那個夏天,我花盡力氣學習做一名演員,還不知道自己具有更多別的天分。我其實並不合適做演員,但我當時卻只對演戲這件事有興趣,我很羨慕一些很會用身體創作的同學,我偷偷地學他們,並苦苦地折磨自己進入戲劇的核心問題,我沒有演技,我擁有的只是面對人生的膽量。
-
歐洲人文筆記
人人心裡都有一個馬戲團
「你要去哪裡?」 「我不知道,馬帶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唐吉訶德
-
回想與回響 Echo
紅鼻子詩人
綜觀《下雪了》的演出,並沒有使用多少高難度的表演技巧或舞台效果,那麼斯拉法跟你我的差別在那裡呢?難道不就是他可以在氣球裡見到人性、在床邊看見大海的能力上嗎?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寶級的表演藝術
新馬戲的藝人不僅翻新了傳統馬戲的表演元素,更藉此創造豐富的故事性敘述語言,使表演本身有了新的意義,而非僅是技術性的呈現。相較於太陽馬戲團的企業化經營成果,法國新馬戲的藝術榮景是與國家教育、文化政策的全力支持息息相關的。
-
回想與回響 Echo
巫婆的魔法掃把
從筆者觀賞DCA舞團這幾年創作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迪庫佛清楚地拿捏「通俗」與「媚俗」之間的距離,他不會為了投觀衆所好,將舊招用到陳腐僵化,並在開發新的主題頗有創見,他不只是編舞家,而是一位多媒體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