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表演班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作家答客問
紀蔚然:在台灣「只」當編劇,要耐得住寂寞
麻辣、犀利、幽默、嘲諷,是劇作家紀蔚然戲裡戲外給人的一貫印象,這次的訪談也不例外,只是多了些倦怠。 算得上是台灣劇場界「唯一」專注劇本創作且有戲必能演出兼具票房保證的劇作家,超過二十年的寫作經歷,近十年就累積了十二部劇場劇本,他其實也曾有過「十年寒窗無人問」的寂寞;而現在的他,卻不否認自己已進入瓶頸期,最需要的,就是停筆,休息。 趁著屏風表演班即將搬演他的新作《瘋狂年代》,本刊特邀曾執導過紀蔚然作品《無可奉告》的導演、劇評人傅裕惠,專訪也在大學教編劇的紀蔚然,一談他對台灣編劇養成與工作環境的看法,以及他的創作近況。
-
特別企畫 Feature 堅持原創,詮釋自己
李國修:好劇作家比好導演難求
編導合一的現象,反映了台灣劇場界的普遍狀況,而對導演來說,為什麼要自編自導?他們眼中,台灣為何缺乏好的劇作?本刊專訪堅持本土與原創的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編導演教全方位的李國修,從創作者角度,探討為何台灣好劇作為何缺乏,以及編劇人才的養成問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紀事一:跨過海峽,尋找新舞台?(之一)
審慎多角經營,跨上交流平台
隨著《暗戀桃花源》的大陸熱賣,《莎姆雷特》的征服北京,都令人感到台灣表演團隊在對岸的發展似乎頗有光明遠景,但是否真是一片坦蕩?或是應該步步為營?讓我們來看看雲門舞集、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的「文化交流」經驗談。
-
戲劇 屏風《京戲啟示錄》 李國修敘事美學顛峰之作
戲中戲中戲 從遺憾到傳承的舞台、人生
首演於一九九六年的《京戲啟示錄》,在多重時空並置跳躍的劇場敘述結構上,達到空前的高度,成為李國修二十年創作生涯重要代表作。屏風二十年再度搬演,李國修說,除了沉潛和自我反省,也讓他重新發現這齣戲內在蘊含的深層意義──傳承和遺憾。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屏風表演班《半里長城》NSO提琴在炫技
適逢屏風表演班二十週年,演出的劇目都是過去叫好又叫座的戲碼,只要是欣賞過台灣的鬼才導演李國修老師的作品,一定都會有難忘的感受。從上一齣《莎姆雷特》加演又加演的盛況可見一斑!雖然表面上是以喜劇的型態演出,但是仔細品味不難發現李國修在潛移默化中,傳達對台灣本土人文的闡揚與時事現況的探討,此藉古諷今的內力,李國修真可謂之國寶級之大師! 同樣也是兩廳院二十週年的精心策劃,加上有NSO加持,「發現理查.史特勞斯九提琴在炫技」也是本月絕不容錯過的音樂會!光是看到簡文彬出馬指揮,以及樂團首席小提琴吳庭毓,加上韓國首屈一指的鋼琴家白健宇,這三位當代舉足輕重的大師一起演出,真是有錢都看不到的盛況!不但如此,演出的曲目除了史特勞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外,還有Busoni五個樂章的鋼琴協奏曲,可說是結合了鋼琴、管絃樂、聲樂的創舉。這麼棒的策劃,當然也是這個月的欣賞重點演出。 文字|周恆甫 每個月至少會到兩廳院奉獻香油錢兩次。觀賞戲劇舞蹈是人性昇華的透視,欣賞音樂演出是人生苦難的救贖。台灣藝文界有這麼多優秀的創作,以及兩廳院精心策劃這麼多精采的節目,即使工作生活再忙碌,也不能錯過這些高水準的演出!
-
戲劇 喜劇天團 經典再現
屏風搬演《莎姆雷特》 為二十歲暖壽
《莎姆雷特》可以讓觀眾見識屏風表演班的喜劇精華戲中戲的運用與時事的嘲諷;藉由莎翁名劇《哈姆雷特》的角色情節,進行破解再建構,借用莎士比亞的台詞,影射虛構劇團(風屏劇團)中演員的內在處境。藉著這齣戲,李國修更想嘗試當悲劇碰上悲劇,是否如數學中負負得正的原理,進而轉化印證「悲悲得喜」的喜劇結果?
-
戲劇
李國修新戲 為女兒而寫
李國修的創作多來自於他周遭的經驗,,這回為他十三歲的女兒,創作了《昨夜星辰》。因為女兒進入叛逆期,害怕身體上的接觸。這種恐懼感讓李國修因移情作用,天馬行空地自由聯想,把未來拉到現在,想像廿年後的女兒恐懼婚姻,但又要追尋愛情。
-
戲劇
《好色奇男子》李國修 探討不確定時代下的男女課題
李國修:「我希望每一個人走出劇院後,能和我一樣,深深思索誰是你真正值得託付終身的人,找到了,就別繞路,直直地走下去吧!」
-
戲劇 老兵的故事
屏風表演班《西出陽關》 第三度重演
李國修說,所謂的「歷史」總是偏離人的境遇和感受,我們無法從中看到凡人或庶民記憶,他欲藉由《西出陽關》寫出時代對這群老兵的嘲弄,再現歷史的悲涼。
-
複合風
家族再聚,卻見分裂
前兩部《黑夜白賊》與《也無風也無與》,皆從一個家庭開始,然後逐步呈現它的崩解。但在《好久不見》中,紀蔚然則選擇逆向操作。
-
舊剪新裁
推演舊作,李國修再探兩岸情
今年屏風表演班推出兩檔重製的舊作,恰好都與兩岸故事有關。《OH!三岔口》將重新挑戰三人飾演十五個角色以上的記錄。而《西出陽關》也將重現舞台大雨造成的「聲淚俱下」劇場效果。
-
專欄 Columns
真實素材與藝術作品之間
《女兒紅》的編導太在乎觀眾直接的反應,太在乎他個人的悲歡際遇能否讓觀眾「笑中帶淚,淚中帶笑」,其結果卻是如角色一樣的沈溺與自憐?《女兒紅》最為一偏私密的告白,創作者的勇氣可嘉,最為一個應該被評論的作品,卻表現出一種不對等的關係:面對創作者毫不保留的自曝隱私,觀看者該如何自處。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喧嘩的初秋 秋老虎持續耀武揚威,卻是每年音樂季開始的滋味。隨著兩廳院展示新面貌,這兩個月的音樂節目也多得令人目不暇給。管弦樂方面,有泰密卡諾夫帶領的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這次帶來的是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與穆索斯基的作品,要聽原汁原味的柴可夫斯基,非泰密卡諾夫與聖彼得堡愛樂莫屬。另外德國兩大廣播交響樂團──北德與法蘭克服國家廣播交響樂團,一前一後蒞臨台灣,連曲目都極為相似──貝多芬與拉赫曼尼諾夫,或許可以做個比較,也是樂趣。而終於如願來台的龐克小提琴家甘迺迪(Nigel Kennedy)帶著他的龐克髮型(或許臉上依舊畫著迷彩)與華沙室內管弦樂團,將為台灣的聽眾演出他的招牌曲目──《四季》,甘迺迪其快無比的速度雖然仍是音樂界的一項指標,不過聽他的音樂會當然是除了純粹聆聽以外又多了視覺的娛樂效果。 至於室內樂方面,連著三場的NSO室內樂音樂會,算是難得的策畫,罕見有趣的曲目將可以看到NSO的音樂家們另一種能量。另外,第二屆的「啟動台灣的聲音」開跑囉!有異於第一屆不分編制的策畫方式,今年以編制為考量,將同類型的曲目安排成同一場音樂會。十月首場便是由台北愛樂合唱團所擔綱的合唱篇,將演出許雅民等的現代合唱作品。 充滿著演出節目的秋天,絲毫感覺不出蕭瑟的味道,演出前到劇院的廣場看看點點噴水夜燈、到誠品翻翻書、還有大風吹不進的咖啡座,這個樂季開始,音樂會似乎已經不再是單純聽覺的享受了。(林芳宜) 舞蹈 歷險不斷,舞動孩子的想像雲門舞集2《波波歷險記》 雲門舞集2團原訂在今年五月演出的《童樂會》,因SARS延期,經過半年的重新思考,這齣首次為兒童創作的舞作,更名《波波歷險記》,終於要在十一月面世。 從《童樂會》到《波波歷險記》,似乎顯示了舞團對於創作方向更為清晰,觀眾從《童樂會》的諧音「同樂會」所得到的暗示──作品的歡樂氛圍──過渡到一個含有主人翁、歷險故事的具體明示,應有助於提高購票前的預期與信任度。 也在今年獻出第一齣兒童舞作的舞蹈空間舞團,四月中呈現的《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風城的璀燦樂音─第一屆「新竹之春」音樂節 兩廳院最近面臨十五年來最大的翻修計畫,台北音樂市場正悄悄南移? 最近新竹文化人士結合了產官學與在地媒體,籌辦第一屆的「新竹之春」音樂節,這項號稱「十倍速」的造城計畫,預計以十場音樂會、五場導聆、另有座談及向音樂耆老致敬等活動,邀全台各地「新竹幫」音樂家回老鄉報到,據悉主辦單位將邀李遠哲信心喊話,新竹人團結就是力量,排出的陣容一律是台北規格的高檔貨。 新竹幫有誰?醫師之子呂紹嘉、牧師之子徐頌仁、科學家之子林昭亮(菁英的小孩兒乎都會點什麼「音樂」,一點兒都不誇張)、青壯輩作曲家吳丁連、錢善華都有新竹血統。 首屆音樂節最大特色在於向新竹音樂耆老蘇森墉、楊兆禎致敬。前者高齡八十五,二年前交通大學才以口述歷史的記錄方式將其音樂創作、生平概要等網路化,建構了「蘇森墉音樂館」數位館,為新竹樂風鼎盛的來龍去脈,留下歷史的記錄;大會並將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由子弟兵學生組成的新竹市立混聲合唱團、竹嶺合唱團協助參興,預料場面溫馨感人,深具傳承意味。 此番媲美「布拉格之春」的藝術盛宴,台北NSO難得全團出動,展開多場室內樂及交響曲,其中吳庭毓領軍演出貝多芬、莫札特的三重奏,而銅管組則在星期日午後專為親子打造兒童音樂會,其他尚包括林昭亮、王健等人的國際巨星系列、及鋼琴家辛幸純的貝多芬奏鳴曲目。 新竹人向來自傲有香山夕照、大清牌坊、巴洛克老火車站,也有清交名校為新興科技業打造人才,但這座「平均每四人就有一名大專以上知識分子」的風城,如果要更上層樓,第一屆的「新竹之春」,將是一個觀察指標。(黃俊銘) 【舞蹈】 偶像與經典齊飛─《拭窗者》與《天鵝湖》 威力強大的四月,有偶像,有經典,這個偶像屬於創作型,品貌兼具、才華洋溢,絕非一片玉女;這個經典則是沉澱了百年以上,被翻演的次數如天上繁星數也數不清。 要介紹偶像與經典,是史上最容易但現在最不容易的事。最容易是:愈早寫愈好寫,不過,愈晚寫,則愈容易找到「標準公式」;不容易是:要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塊大餅怎嚥得下?
相較於屏風的李國修對大陸市場的不看好,表坊的賴聲川和果陀的梁志民則不以兩岸的角度來看這個戲劇市場,而是用大華人市場來對待。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李永豐則認為,兩岸開放的文化交流,一開始就不公平;這與台灣的國家劇院和民間經紀團體邀請大陸團體表演的案例相較,台灣團體赴大陸表演要付出的代價遠比大陸團體來得多。
-
即將上場
屏風表演班《婚外信行為》
屛風表演班二〇〇一年年度大戲《婚外信行為》,全新上路。迥異於以往關照社會現象的視野,屏風這次要引領觀衆一窺婚外情需求者的感官、性愛世界。劇中突破傳統尺度與思考的劇情,大膽攻入觀衆的欣賞心靈,成為開春屏風迎接新世紀的強力新作品。 《婚外信行為》由屏風主要班底楊麗音、夏靖庭、劉珊珊及李國修及邰智源、馬維欣等人共同詮釋「三對夫妻、兩對少男少女、十六個角色、五個家庭、發生在三個旅館、一節車廂,共計十六個場景」的現代男女愛慾戲劇。 劇中大膽的肢體表演、原味刺激的超尺度對白,探討新世紀人們對情愛的恐懼、渴望的複雜心態,傳達這個世紀人們面對諸多詭譎現象不安的感受。
-
即將上場
屏風表演班《莎姆雷特》二〇〇〇狂笑版
屏風表演班的情境喜劇《風屏劇場三部曲之二──復仇曲──莎姆雷特》狂笑版,將於八月展開北中南的全省巡演。 劇中描述業餘的風屏劇團推出莎翁名劇《哈姆雷特》,在一連串錯誤和意外的糾葛,以及迭起的高潮中,演變成一齣與哈姆雷特無關、與莎士比亞有染的復仇喜劇! 屏風的《莎姆雷特》曾在一九九二及九五年兩度搬上舞台,並在九六年遠赴加拿大安省國家劇院演出。二〇〇〇狂笑版的演出陣容,除了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李國修以及屏風的固有班底之外,還特別邀請到倪敏然、梁家榕、蕭言中、樊光耀參與演出。二〇〇〇狂笑版將重新傳達導演意圖諷刺戲子伶人面對現實生活的為難,以及台灣劇場幕後鮮為人知的各種面貌。
-
即將上場
調戲一夏──大家一起來扮戲
由文建會和中時晚報共同策辦的戲劇節「調戲一夏──大家一起來扮戲」,六月份在大安森林公園先以節慶活動揭幕,呈現各式動、靜態的音樂、戲劇、舞蹈演出,並邀請國內的專業劇團輔導業餘劇團,演出曾經上演而廣受好評的劇目,希望藉此帶動相關經驗的傳播與交流,爲日後的藝術環境培養更多的生力軍。 七、八月份共有四齣戲劇上演,《世俗人生》由「白鴒鷥台語藝術硏究室」和公敎人員組成的「牛古演劇社」共同合作,蔡明毅導演;《三人行不行》由「屛風表演班」指導藍領階級組成的「工人綜藝歌舞劇團」演出,黃英雄導演;《圓環物語》由「表演工作坊」和企業界主管者組成的「企業表演俱樂部」合作;《荷珠新配》則是「蘭陵劇坊」和市議員助理組成的「三色菫劇團」共同製作。節目場次如下:
-
台北
調戲一夏
戲劇可不可以「卡拉0K」?好戲可不可以也大家演?六月二日在大安森林公園開幕的第一屆「調戲一夏──大家一起來扮戲」戲劇節,顚倒了傳統戲劇製作觀念,歡迎觀衆從觀衆席走上舞台,你也可以是最佳女(男)主角!
-
觀察站 Review
一場弄假成眞的遊戲──評《救國株式會社》
儘管演員聲嘶力竭地企圖剝露自己的失落與無根的惶恐,然而,除了少數片段藉由演員優秀的表演,使觀衆稍稍爲之動容外,我們的同情、瞭解與感同身受的悲哀,均淹没在人物丑角化的笑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