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複合風

家族再聚,卻見分裂

紀蔚然推出「家族三部曲」完結篇《好久不見》

前兩部《黑夜白賊》與《也無風也無與》,皆從一個家庭開始,然後逐步呈現它的崩解。但在《好久不見》中,紀蔚然則選擇逆向操作。

前兩部《黑夜白賊》與《也無風也無與》,皆從一個家庭開始,然後逐步呈現它的崩解。但在《好久不見》中,紀蔚然則選擇逆向操作。

演出名稱:《好久不見》

演出單位:屏風表演班

演出時間:11月份

演出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卡司與內容:編劇紀蔚然,導演馬汀尼,影像設計鄭文堂,演員張美瑤、戴立忍、何豪傑等。本劇分別描述家族中不同成員一天的境遇,最後在家族聚會中彼此難堪的相遇,和面臨最終的分裂。

確定指數:★★★★

繼去年推出讓觀眾眼睛一亮的《驚異派對─夜夜夜麻2》之後,在台灣劇場界唯一能以劇作家名號展現票房魅力的紀蔚然,今年依然創作力豐沛地推出新作。

《好久不見》一劇,是紀蔚然「家庭三部曲」的完結篇,在創作意圖及形式結構上皆企圖承接先前的二部曲:《黑夜白賊》(1996)、《也無風也無雨》(2001)。 

前兩部《黑夜白賊》與《也無風也無與》,皆從一個家庭開始,然後逐步呈現它的崩解。但在《好久不見》中,紀蔚然則選擇逆向操作;先從看似無關的「碎片」著手,於過程中做部分連結,讓觀眾隱約感覺到碎片之間的外在、內在關係,直到最後一場的「最後的晚餐」,這些碎片才被集合起來。集合之後就是「家族」意象的完成,但同時也是「家族」結構的崩解。

《黑》劇以母親遺失的珠寶盒,作為開啟整齣戲的情節引介線,攤開一個「沒了父親」的台灣家庭的內在面貌;劇名「白賊」一詞意為「說謊」,也揭示了劇中家庭成員在真相面前閃爍其辭,無力面對真實的景況。《也》劇以參加「父親葬禮」(沒有父親遺體)歸來、皆已成家的三兄弟為主,呈現家族成員為護守自我利益及立場所引發的語言與內在衝突;事情鬧得風風雨雨,依然無助於真相的溝通。

《好久不見》沒有集中的事件、場景,與前兩部劇作的開展方式完全不同。沈澱許多的北藝大戲劇系副教授馬汀尼,在暌違劇場許久後,與同為中年的紀蔚然攜手合作,共同詮釋打造這部誌記台灣一批中年人家族感受的演出。另外更邀到知名電視與電影導演鄭文堂,操盤劇中的影像演出。

(本刊編輯 傅裕惠)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口碑檔案

《驚異派對》表面寫的是一場未完成派對,走寫實路線,但內裡鋪設了非寫實光影,讓全劇閃爍著心理劇般魅力。

──《民生報》,2003年11月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