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
十週年專題
奔跑的獅子 林靜芸
一直覺得夏宇的詩句:「你不覺得她/她很適合早上嗎/你不覺得她很適合/譬如説/奔跑」,很適合用來介紹林靜芸。因爲她從第四期加入《表演藝術》起,陪我們奔跑過近百期;另外,據說她每朝游泳,偶爾玩大提琴,確實適合優優雅雅,早上來到。 許多人不知道,林靜芸歷經幾家藝文媒體主編,以爲該是新聞專業出身,然而她可是紮紮實實「學音樂的」。文藻法文科畢業後在美國著名的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拿到鋼琴演奏學士。哪裡知道方出校門,彈鋼琴的手不愼受傷,哭哭啼啼一個暑假後,林靜芸被福茂唱片相中,擔任旗下《音樂月刊》(原《罐頭音樂》雜誌)主編,據說「那個年代」的藝文記者(如中時的黃寤蘭)都記得那位記者會現場常以「流利英語」發問的音樂系女孩,而筆者記憶所及,音樂科班插手新聞領域,林靜芸也算是先鋒。 林靜芸現職爲《自由時報》藝文版主編,已屬於本雜誌「退除役官兵」級的元老人物,她主編《表演藝術》長達九年的革命情誼,幾乎同雜誌畫上等號。同事間流傳一個笑話,找不到照片問前任編輯,找不到前任編輯,問林靜芸就對了。 九二年從英國留學回台之後,林靜芸說她是「一寫完論文,就打電話跟黃碧端(時任兩廳院副主任兼《表演藝術》總編輯)報到。」當時雜誌正値草創,一切都在兵荒馬亂的階段,編輯沒天沒日的工作,在雜誌社打地舖也是常有的事。甫接下主編的林靜芸開始察覺整個編輯流程有問題,她將原本比較接近編輯「書籍」的人員配置重組,繼而畫分「戲劇/戲曲/音樂/舞蹈」等專業領域,讓每個編輯有獨立負責的區域;換句話說,在「表演藝術」的大架構底下,林靜芸希望個別編輯扮演該領域類似「主編」或者「責任編輯」的角色。而這樣的編輯思考也一直沿用至今,是許多人認定《表演藝術》尊重藝術專業的最好說明。 《表演藝術》多次獲得金鼎獎肯定,並且歷經幾番兩廳院人事更迭,依然獲得支持與尊重,林靜芸數度有感而發的表示「我想當初這批人堅持不走機關刊物、堅持上架銷售,如今看起來顯然是對的。」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這個雜誌「有意識地」將個人色彩降到最低,它沒有藝術人專斷的一家之言,並且作爲一個獨立運作的媒體,它並不自限以兩廳院節目爲唯一報導對象,林靜芸認爲這樣的做法等於「幫雜誌社找到了一個比較廣泛的民意支持。」即使轉任報界,她仍
-
專題
觀念迷霧中,師生自求多福?
觀念與態度是教育最關鍵的兩件事,卻是「九年一貫」教育改革在基層學校中最難推行的層面。不但大家對於「九年一貫」最重要的彈性、協同及統整等特質理解仍然有限;制定政策的教育主管機關、主要師資來源的師範體系,到基層學校與教師,各環節長期都存在著本位槪念,教改要「推」不見得「動」得了。
-
專題
入座聽賞新藝族
台灣表演藝術的觀衆,無疑地,一直都是以年輕人為主力;但隨著時間的流轉與政經環境的變化,年輕一輩的文化消費族群,也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異/藝」類面貌。 他們可能是有錢有閒,努力維持藝文嗜好的旅行世代; 他們可能是聆聽小衆音樂,堅持獨特品味的台灣BOBO; 他們可能是沉醉於雅致崑腔,帶動崑曲復興的年輕戲迷; 是什麼樣的時空因素造就了這樣多款的新「藝」族?且讓我們在此略說一二──
-
專欄 Columns
基層需要巡迴演出嗎?
其實全台灣表演藝術的教學資源分配極不平均。一般來說,地方上最迫切需要的並不是演出,而是一個學習並接觸藝術的管道,一個將藝術生活化、學習化的管道,讓學習以及欣賞藝術成為全民日常生活與成長教育的一環。
-
座談會
文化轉型!表演藝術向前行?
作為表演藝術類的專業雜誌,在主管機關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即將轉變為財團法人的前景下,《表演藝術》要如何定位自己的未來可能?於迎接十週年社慶之際,本刊特地邀請多位包括立委、文化評論者、表演藝術工作者等關心本刊的人士,進行一次深度的座談,經由大家熱烈討論,提示了本刊所必須正視的行銷通路問題,以及未來在政府BOT的大趨勢下,本刊可能面對的存續狀況。
-
專題
赤子心上撒種
儘管特為兒童而發展的演出,向來處於表演藝術光譜的邊陲,然而,誰也不能否認,兒童觀衆所代表的意義,在表演藝術整體的生態中,不容小覷:他們是兒童劇團的「今天」,更是所有以觀衆為命脈的表演藝術團體的「明天」。 尤其値此台灣經濟發展受挫,官方和民間衆多舉措一致示現「若為經濟故,什麼皆可拋」的價値觀之時,表演團體正好勘破國家扶植發展的迷思,重新回歸觀衆思考的原點。無論從藝術或市場層面來看,今天有多少兒童成為劇場的座上賓,絶對是明天這個國家表演藝術需求量的重要指標。 我們從業者的角度出發,審視台灣的表演藝術界一直以來如何接待、經營兒童的觀衆,在缺乏正規體制内的藝術教育協力的大環境下,他們如何在創作、演出之外,兼職兒童藝術教育;如此雙管齊下,試看吾人是否能樂觀來日的收成?
-
專題
發現網路世界的藝術新座標
日新月異的網路發展,雖然歷經網站泡沬化的危機,仍拜線上遊戲發燒、寬頻技術當紅等風潮之賜,繼續保持其無遠弗屆的吸引力。然而,在經營商機的策略考量之外,思索網路發展對於表演藝術的影響,應該找到更値得我們參考的座標,進而發現豐富網路資源的無窮妙用。因此,在《表演藝術》即將成立網站的同時,我們從藝術網路資源的運用效能、網路科技與表演藝術的結合實驗、到藝術相關網站經營功能的定位與調整等議題的討論出發,試圖為讀者提供另一個觀看網路新世界的角度。
-
專題
寬頻大路,迎向藝術?
雖然寬頻已經成為網路傳輸技術的顯學,表演藝術影片、圖片等物件傳輸的技術障礙仍然有待克服,資源的取得更會是問題的核心。無論是把網路當作是一種傳播媒體或者是創作工具,在運用網路資源時,切勿過度迷信網路所能帶來的效益,應更為審慎,穩紮穩打地從基本做起。
-
專題
是文化寶庫?還是五彩泡沫?
從網站内容製作、相關資源利用、網站功能運用等角度來看可以發現,表演藝術與網路結合的空間雖然無限寬廣,卻也隱藏著一些關於經營思考的可能死角。
-
專欄 Columns
WTO之後的表演藝術
進入WTO之後教育市場也將逐步開放,表演藝術所吸引的學生可能不足以符合基本的市場規模,不過,設備的相對投資較低,而師資如果來自具有優越傳統的東歐國家或大陸地區,或許可以建立一個小而美的精緻藝術學府,進而為台灣培養傑出的創作、表演與幕後人才。
-
專欄 Columns
表演藝術應加強與大衆溝通
很難想像需要一個團隊的表演藝術,在沒有任何支持下存在。這是很多國家都以納稅人的錢來贊助演藝團體的原因。可是以藝術經濟的角度來看,公部門在演藝上的投資,必須能對社會大衆有所貢獻才是。他們要如何使社會上更多的人可能並欣賞他們的產品,實在是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
-
專欄 Columns
夕陽的魅力
豫劇和國劇的表演藝術就像夕陽的光輝一樣,深具令人難捨的魅力,但是少年人,有幾個懂得憂愁的滋味,有幾個像小王子似地愛看夕陽呢?
-
入門
表演藝術入門
表演藝術的殿堂雖然宏偉,但常令不得其門而入者望之興嘆。提供您一把鑰匙,開啓探索之門,豐富多采的人生。
-
專欄 Columns
觀衆爲何而來
有些人是爲欣賞而來,有些人是爲學習欣賞而來,有很多人是爲開眼界而來,可能有更多的人是爲了看熱鬧而來。
-
編輯室
生日願望
十月,對《表演藝術》的編輯室而言是個特別的日子,從搬進第一張椅子在此整建闢「室」,十二個月來編輯同仁們或熬夜趕工打地鋪,或讓自己日夜湮没於稿堆中,而不知晨昏,不辨日月,回首這斬荆劈棘的來時路,的確是個辛苦的歷程。而《表演藝術》也就像個嬰孩般,在這段路程中蹣跚學步、呀呀學語,没有前例可尋,没有範本可供參考,如何讓時間的表演藝術轉移到平面空間精采呈現,全依賴同仁們的摸索,及文化界朋友所給予的建議與鼓勵。 十月,《表演藝術》周歲生日的今天,對我來説卻是個沈重的開始,這篇〈編輯室〉也是個沈重的報告,因爲實地的編輯室裡,黃總編輯碧瑞及與我有數月「革命情感」的另位文稿主編閻鴻亞必須暫放下編務工作,而由我與其他伙伴們繼續看護這剛站穩脚步的「孩子」,一方面心中惶恐自己如何擔得了如此重任,另方面深怕有負黃總編輯所託及各界期許,而戰戰兢兢。在《表演藝術》一歲生日吹熄蠟燭之前,我悄悄許下心願,希望在未來的日子中這本雜誌能在大家繼續的愛護與支持下,茁壯成長。 這個月裡,編輯同仁們心中忙著學習「獨立」,手上忙著料理生日菜單,起初有點兒慌亂,但一年累積下來的編輯經驗與團隊默契終究發揮了效果,不但工程浩大地把從創刊號至第十一期的雜誌依單元及作者分類索引,以供讀者査閲資料參考,同時更將報導的觸角伸向了南半球。 澳大利亞,一個没有傳統綑縳的國家,其文化的發展一如南太平洋的火山活動,不斷地爆發熱力。原始與現代,在這裡盡現原色,歐洲與亞洲的影響在這裡交融,即將來台的澳洲芭蕾便是從這樣一個移民性格強烈體質中發展出來。回溯「澳芭」歷史,我們索尋到了古典芭蕾的不同流派是如何在這塊樸質的土地上著牀、融合,並向世界舞台展現她自己的姿態。同時我們也爲文介紹了芭蕾的現代流變,看現代芭蕾在二十世紀革命洪流中,在顚覆與傳統的拉鋸中,如何發展出與現代舞抗衡的新美學。 另外,在玉山山區的特富野、達邦聚落裡,隨著串串金黃小米的收成,鄒族族人們以感激的心及虔誠的祭儀表達了對天地的謝意,儀式中的歌舞不是豐收的狂歡,而是與天地的感恩對話。我們的編輯同仁們也特地親自驅車進入部落,去感受那一份豐年祭中易被人忽略的虔靜氣氛。 山巔水湄,原住民的文化在澳洲大陸因著政府的政策有了保存與創新的多樣風貌發展,而成爲澳洲文化鮮明、獨特之處,反觀台灣原
-
藝術之旅
原始與現代彩雕的澳洲 澳洲的表演藝術
什麼是最具有澳洲特質的表演藝術呢?從原住民的舞樂,到大衛.威廉和路易斯.諾拉的劇作,搖滾音樂,現代舞蹈,都可讓人感受到一份澳大利亞的精神。
-
編輯室
影像與歷史
做「目睹者」大概是大多數人的共同願望,這是所以火災現場總是圍滿了觀火的人,馬路上只要有幾個人一聚,立刻就會有人要好奇湊近去看──是的,湊近去看,看得越眞切越好。我們讀書讀史,也充滿了這種想要「看得越眞切越好」的心理:女媧以黃土「搏人」,我們眞想看到她用這種方法把我們這些黃種人造出來是個什麼奇景;項羽被困垓下,與虞姬生離死別的場面,當然,我們也都希望望親見。而所有的歷史家、小説家、劇作家以及演員,事實上所做的事都是在滿足我們這個想要目睹親見的心理。 然而即使是集合了寫作者和演出者的舞台直接呈現,也是轉瞬即逝,它的時間生命只在現場,目睹的空間也只在現場,要等到攝影機發明了,「現場」的有限時空才終於得到了無限延伸的可能,那最不免要瞬息間消失的「表演」的藝術,也才終於有了較精確的記錄者。攝影之爲記錄者,甚至於在有了電影有了電視,有了方便的手提錄影機讓你我都能自己做動畫紀錄時,它的威力都仍在有增無己,「照片」的氾濫是我們每個人都日日在目睹的事。 原因無他,照片的記錄和組合的能力,它的掌握神情意味乃至於「發生」時的關键意義的作用,很難被其他媒介所取代。這種功能上的特質,使它成爲我們日常最現成的「挽留時空」的憑藉。倘若它面對的是舞台的短暫美感和無可回復的時空特質,則更構成了攝影者最大的挑戰和誘惑。 《表演藝術》雜誌在考量到七月是表演的「淡季」,兩廳院也將閉館作例行的年度維修,報導性的專題因此會大幅減少時,以這一期來「爲台灣的表演藝術作一次視覺回顧」的提議立刻得到最多的贊成票。是的,讓攝影機爲我們作一次台灣的表演環境變遷的見證,讓我們看看鏡頭中演出的成長和滄桑,讓我們隨著攝影者的手眼去體會表演者台上台下的人生,讓我們看看一次又一次舞台上的光采與幕後的努力這三、四十年來台灣的表演藝術的動向事實上是我們整個社會發展、經濟成長的大環境中一個最有活力的切面。可惜的是我們仍受限於篇幅和經費,也受限於蒐羅的困難而無法作更全面的呈現,只希望這是一個嘗試的開端,能以後續不斷的努力來達到完備。 在這個單元之外,聶光炎先生的舞台設計專題也是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回顧單元,聶先生事實上就是使台灣舞台走向專業化和精緻化的最重要的一位推動者,他的作品是「視覺回顧」的不可或缺的一環。《表演藝術》一貫自期爲中國人的舞
-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在看到內容之前,我們對貴刊的名稱是有著很大的想像的。我們以爲在現今多媒體表演日漸盛行,藝術範疇間的分界線逐漸模糊消失之際,「表演藝術」是用來稱呼並頌揚如Robert Wilson、John Cage等大師所帶起的多樣性藝術表演風格。因此對《表演藝術》的出現及命名便有如斯的設想,並希冀它代表著跨越藝術阡陌的決心,有著兼容並蓄的精神。 可惜的是,我們發現,《表演藝術》的命名背後似未藏有太多可深究的意涵,在內容的選取上也僅止於以兩廳院可供演出的型態爲限。即使我們能了解貴刊運作的限制並肯定其作爲一先鋒者的意義,仍無法免除對貴刊在此一思考上的要求。 台大人文報社 林怡君 怡君同學:謝謝你的來信。 爲什麼「表演藝術」該界定在「稱呼並頌揚如Robert Wil-son、John Cage等大師」的風格上而不及其他呢?作爲花了納税人的錢,也應該提供全體國民的相關知性閲讀的刊物,我們永遠不可能、也不應該把雜誌的内容只限定在「多媒體」或特定的「多樣性表演」的範圍内。事實上,我們在創刊的試刊號上就作了John Cage的紀念單元,並以他爲當期的海報。迄今才出到第三期,我們已報導評論過許多不屬於「兩廳院可供演出的型態」的演出,包括若干「地下」表演,包括上山下海廟前街口的許多民藝活動、民間演出,我們的「兼容並蓄」當然永遠不會夠,但也更不可能只以校園標準爲標準或只以Wilson、Cage爲標準。 但是,我們仍以「跨越藝術阡陌的決心」和「兼容並蓄的精神」與您共勉。 編者 敬覆 幾個月來,《表演藝術》的內容與報導爲熱愛表演藝術的我提供了不少寶貴的資訊,至爲感謝,然而,閱讀刊物中的劇評時,卻發生如下兩點疑問: 1.有些節目我沒有看過,而表演又是「曇花一現」的東西,缺乏與劇評文字相對應的可能,所以,劇評中「表演細緻」、「缺乏整體節奏」等等劇評家的個人論斷,只能視爲生花妙筆下的散文,可是: 2.卽使我有幸看過這些節目,也無法對這種「直觀外推」後的結論盡表認同,於是產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
-
編輯室
從經濟條件到文化條件
我們的社會,因爲難得地承平了一陣子,經濟也「起飛」到約略已邁入開發國家之列了,不耐煩的聲音於是時時會冒出來:「怎麼還沒看到偉大的藝術作品出現?」是的,我們偉大的詩、偉大的小說,我們的關漢卿或莎士比亞、華格納或貝多芬,怎麼遲遲還沒出現? 偉大其實從來不是偶然。 有了長遠的西洋戲劇傳統,有了文藝復興的人文背景,還加上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當朝的鼎盛國力,然後英國出現了莎士比亞。有了長遠的傳奇、說部話本的傳統,有了元明淸一路發展而成的士商階層,加上淸初的鼎盛國力,十八世紀的中國也終於出現了曹雪芹。 而這種種關鍵,與其說是經濟,不如說是文化──即使經濟條件,也必須是一種有文化的經濟條件。單單是寫王朝宮闈(不管是排場還是穢亂)或子報父仇的故事,不會使《哈姆雷特》偉大;單單是寫榮寧二府(不管是奢華還是墮落)或寶玉黛玉的愛情故事,也不會使《紅樓夢》偉大。使莎士比亞和曹雪芹偉大的,是他們各自在文化層次上的深刻。倘若復仇的意念不是經由哈姆雷特的人格特質提昇爲整個生死善惡的交戰,倘若他最後的鮮血不是思慮的代價,倘若這痛苦的思慮不正是莎士比亞所想要藉以表現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典型,王子復仇的故事便了無深意。倘若寶玉的愛情不同時指向所有貪嗔愛悅的虛妄,倘若大觀園的敗亡不同時隱喩了極致之美的非人間性,倘若這虛妄的了悟和人間與非人間的辯證不正好呈現了曹雪芹的宗敎體察和美學思辯,紅樓的夢也只是脂粉陣的串場而已。 偉大來自深刻。在深刻的作品出現之前,先得有很多成功的作品;在很多成功的作品出現之前,先得有蓬勃的氣象。而蓬勃,來自經濟社會條件的成熟。 《表演藝術》在年終歲首之際,對過去這一年的國內演出作了一些回顧,我們看見蓬勃,蓬勃中也有星星點點的成功。可是,要走向偉大,我們的創作者和演出者都須要尋求更深厚的文化滋養;對自己的題材,都必須超越「描繪」、「表現」,去追求文化層次的深刻。復仇止於復仇、愛情止於愛情、穢亂止於穢亂都無非末技,然而這樣的末技恐怕仍在眼前的「蓬勃」中居於多數。 當我們的經濟條件成爲有文化的經濟條件時,也許也將是我們可以開始期待「偉大」的作品出現的時候。 黃碧
-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先後拜讀了兩期《表演藝術》,除了要感謝貴刊所提供的專業知識和最新的訊息之外,在此,更要寄上莫大的慰問之意。每讀一字,似乎都嗅到各位在筆耕時的汗水;每翻一頁,似乎看到各位尋找資料時的手繭。 爲表謝意,在此提出幾點建議供各位參考: 1.「分類」不夠明確,應將舞蹈的歸舞蹈,音樂的歸音樂。以第一期爲例:弘一法師就被分開在「專欄」和「里程碑」的兩個區域出現。 2.應有「人物專訪」。所謂專訪,是以「對話」形態展現,而不僅限於敍述或報導方式,「對話」可使讀者與被訪人物更爲親近,並可使文章更爲活潑、生動。(以第一期劉鳳學專訪爲例) 3.每一頁的下端處,印有日期,實顯多餘。 4.「訂購單」,及「讀者通訊」的撕邊虛線,應改爲「虛洞」,可方便讀者使用,更可提高讀者投寄的意願。 5.第一期的封底設計,像外太空飛來的怪客,與兩期的封面風格無法並駕齊驅,令人遺憾。封面如貴婦,封底如卡通。 基於期盼貴刊「更趨完美」的關懷,直言之處,尙請各位卓諒。 誠心的讀者 吳若菱敬上 吳女士: 謝謝慰問。 您提的幾點問題敬答如下: 1.專欄作者有時正好寫了和某一單元内容相合的題目,請參照閲讀。因此把專欄搬入那個單元以成「同類」?這,呃── 2.生動的人物專訪,我們會儘量做到。 3.日期大約並不是多餘,我們印時增加一點點麻煩,日後讀者即使單篇讀到或影印,也不至於找不到出版時日的資料。請視之爲「體貼」或專業刊物的「體例」如何? 4.「虛洞」會較貴一些,日後希望做到。 5.很對,我們也有此感。設計公司一時事急找了個不同的人設計封底,您的眼力眞好。不過,本期開始,我們有了不同的設計者了,觀感如何,仍歡迎來信。 編者敬覆 很喜歡《表演藝術》編排的空間感,文字和圖片的比例也很適當。啊,我眞想把它們撕下來吃掉,太美味了。 我希望貴刊能繼續在報紙和書籍之間,遊走出自己的風格。旣然它不是報紙,截稿的dead line沒那麼致命,記者稿就要更精心一些,不是流水帳一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