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影像精選/台北車站捷運地下街街頭表演(1998)(白水 攝)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表藝X檔案/幕後推手

奔跑的獅子 林靜芸

一直覺得夏宇的詩句:「你不覺得她/她很適合早上嗎/你不覺得她很適合/譬如説/奔跑」,很適合用來介紹林靜芸。因爲她從第四期加入《表演藝術》起,陪我們奔跑過近百期;另外,據說她每朝游泳,偶爾玩大提琴,確實適合優優雅雅,早上來到。

許多人不知道,林靜芸歷經幾家藝文媒體主編,以爲該是新聞專業出身,然而她可是紮紮實實「學音樂的」。文藻法文科畢業後在美國著名的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拿到鋼琴演奏學士。哪裡知道方出校門,彈鋼琴的手不愼受傷,哭哭啼啼一個暑假後,林靜芸被福茂唱片相中,擔任旗下《音樂月刊》(原《罐頭音樂》雜誌)主編,據說「那個年代」的藝文記者(如中時的黃寤蘭)都記得那位記者會現場常以「流利英語」發問的音樂系女孩,而筆者記憶所及,音樂科班插手新聞領域,林靜芸也算是先鋒。

林靜芸現職爲《自由時報》藝文版主編,已屬於本雜誌「退除役官兵」級的元老人物,她主編《表演藝術》長達九年的革命情誼,幾乎同雜誌畫上等號。同事間流傳一個笑話,找不到照片問前任編輯,找不到前任編輯,問林靜芸就對了。

九二年從英國留學回台之後,林靜芸說她是「一寫完論文,就打電話跟黃碧端(時任兩廳院副主任兼《表演藝術》總編輯)報到。」當時雜誌正値草創,一切都在兵荒馬亂的階段,編輯沒天沒日的工作,在雜誌社打地舖也是常有的事。甫接下主編的林靜芸開始察覺整個編輯流程有問題,她將原本比較接近編輯「書籍」的人員配置重組,繼而畫分「戲劇/戲曲/音樂/舞蹈」等專業領域,讓每個編輯有獨立負責的區域;換句話說,在「表演藝術」的大架構底下,林靜芸希望個別編輯扮演該領域類似「主編」或者「責任編輯」的角色。而這樣的編輯思考也一直沿用至今,是許多人認定《表演藝術》尊重藝術專業的最好說明。

《表演藝術》多次獲得金鼎獎肯定,並且歷經幾番兩廳院人事更迭,依然獲得支持與尊重,林靜芸數度有感而發的表示「我想當初這批人堅持不走機關刊物、堅持上架銷售,如今看起來顯然是對的。」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這個雜誌「有意識地」將個人色彩降到最低,它沒有藝術人專斷的一家之言,並且作爲一個獨立運作的媒體,它並不自限以兩廳院節目爲唯一報導對象,林靜芸認爲這樣的做法等於「幫雜誌社找到了一個比較廣泛的民意支持。」即使轉任報界,她仍然感性地表白「《表演藝術》確實不虧欠國家花錢來辦這樣一份雜誌。」

林靜芸的星座落在「勇敢往前衝」的獅子座,這顯然是從事新聞工作的利器,不過和她共事的人不要忘了,她向來喜歡巴赫與舒曼,這是理智與精神的兩個極端,卻又都指向一種特殊的、科班訓練出來,能穿透複雜情緒的所謂「敏銳」。

林靜芸自己說,二十歲的時候,因爲在台灣太「悶」,所以去美國學音樂。三十歲因爲想「玩」,所以去倫敦,順便拿了個跟「稅」有關的藝術行政碩士。如今將近四十歲,她的目標是聽懂布拉姆斯、去埃及短期旅行。林靜芸總像奔跑的女人,不給自己喘息。

 

(本刊編輯 黃俊銘)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