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文化博物館門外的李小龍雕像,時常吸引觀眾拍攝。
香港

香港文化博物館可能遭「殺」,表演藝術保育問題引發關注

今年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首辦「香港流行文化節」,當時香港文化博物館與香港電影美術學會聯合策劃和舉行了第一個以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為題的展覽「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吸引不少觀眾參與。事實上,香港文化博物館近年有不少與香港文化有關的專題,都為本地和海外觀眾津津樂道,包括以金庸和李小龍為題的常設展,而「絕代芳華.梅艷芳」的展覽亦將舉行。與表演藝術有關的還包括館內常設的大量粵劇藏品;去年亦舉行了「實驗實驗展榮念曾創作50年」,展出榮念曾多年的跨媒體創作。 香港目前尚未有與本地表演有關的專門資料館或博物館,除民間和大學有個別收藏外,政府的博物館中就以香港文化博物館會較具體地進行相關工作。近日香港政府《施政報告》提出有關設立和重組博物館的建議,計畫將現時位於尖東人流廣多、交通便利的科學館,改設成「國家發展成就館」,以與旁邊的歷史博物館互相帶動發展。而科學館將遷至位於新界沙田的文化博物館,文化博物館的藏品則有可能被分散各處。 現在,科學館和文化物博物館的每年入場人數皆名列前茅,但上述改動似乎未經業界諮詢和周詳計畫,消息傳出後,也引起坊間關注文化和表演藝術保育在政府資源外(如民間或商業資源)的不同可能。誠然政府的帶領或資源相對充裕,有利保育工作,但集中歸一也有其危機,即使表演藝術保育發展成熟的歐洲,也曾出現過「殺館」的情況,如在疫情間的2021年,英國著名的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就提出關閉其劇場與表演部門,並把館藏分散至其他部門,引發當地業界連署聲援。表演藝術長遠的保育策略要深思,為的不只是現在的、更是未來的觀眾。

文字|陳國慧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北京

沉浸式戲劇盛行,非劇場演藝空間拓展快速

非劇場空間演出成為世界表演藝術的趨勢,中國表演藝術界也即時跟上且蔚為風潮。政府亦從善如流,為支持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演藝空間發展,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在9月公布了包括傳統劇場、文創園區、文化遺址及商業街區等15個多元空間,支持它們在新演藝空間、新演藝內容、新文化消費體驗方面為北京文化風景多添色彩。 演出空間的去劇場化是因為為了觀演體驗多元性而設計不同的演出形式,需要有別於劇場的定式空間方能展現,尤其是這幾年引入的沉浸式戲劇,觀眾則因為觀與演的假性合一而趨之若鶩,成為目前最盛行的演出形式。傳統劇場如位於美術館後街的77劇場與抓馬艾克斯傳媒公司的《大真探趙趕鵝》合作,讓觀眾回到1990年代的北京胡同;東城區隆福寺大麥演藝新空間在商業環境裡演出《現在開市》;京味沉浸式話劇《城南舊事之評書傳奇》則在位於前門的顏料會館劇場中上演;開心麻花在望京的劇場「花花世界」上演《偷心晚宴》,讓觀眾處身於當下虛擬又真切的娛樂生活中。這些空間與劇碼大多置於北京老城區,與北京傳統格調看似格格不入,卻也有反差的趣味。 沉浸式戲劇確實讓傳統觀演經驗來了個大翻轉,但令人擔憂的是,此類演出的目標觀眾顯然鎖定新鮮社會人,內容娛樂性高,談不上深度,同時戲多且同質性高,票房收益能否持續支撐熱度,並不樂觀。但話說回來,這類演出除非像10年前開心麻花喜劇創造出的新型消費娛樂,成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否則何以為繼?戲劇市場本就起起伏伏,無法引領亦無力控制,只能順勢而為。這波流行帶來的唯一好處可能是劇場空間的解放,讓人們體會到表演藝術的莫大可能性。

文字|王泊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首爾

大學路代表性劇場「學田」將於開館33周年日吹熄燈號

韓國小劇場文化的老字號殿堂、位於首爾大學路的「學田小劇場」(Hakchon Theater),因經營困難及負責人健康因素,決定於開館33周年紀念日的今年3月15日,正式吹下熄燈號。「學田小劇場」自去年傳出閉館計畫後,許多自此地發跡的演員及音樂人紛紛站出聲援,並聯手發起不收演出費的接力演出。 「學田小劇場」於1991年創立,除了作為典型的舞台劇劇場以外,也舉辦舞蹈及音樂等多種體裁的展演活動,演員薛景求、黃晸玟、曹承佑,歌手樸學基、尹度玹等人皆曾在此登台,已故傳奇歌手金光石(1964-1996)更曾在此舉辦超過1,000場的演出,因此「學田」也被稱為演藝界明星的搖籃。此外,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地鐵一號線》為「學田」迎來全盛期,開演15年間,在170席的小劇場創下逾70萬人次的觀演記錄,然而「學田」負責人金敏基不願《地鐵一號線》成為搖錢樹般的存在,於2008年宣布終演,並致力於推廣更多相對小眾的劇目。 「學田」熄燈前,將以第2屆「金光石歌唱比賽」和兒童音樂劇《辣椒醬炒年糕》作為告別演出。金光石在世時與「學田」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以金光石的歌曲為「學田」畫下休止符,應是最美的結局。《辣椒醬炒年糕》是「學田」在結束《地鐵一號線》的常態演出後,負責人金敏基根據德國劇作家萊納.哈菲德(Rainer Hachfeld)作品《Spaghettimi mi Ketchup》改編,在最後一季的演出中,將集結2008年首演時的演員一同登台。

文字|許景涵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東京

現代戲劇重要推手「駒場AGORA劇場」將於2024年5月結束營運

曾在台灣演出《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台北筆記》,並以提倡現代口語戲劇為台灣觀眾所知曉的青年團劇團導演平田織佐(平田Oriza),日前於位在東京都目黑區的小劇場「駒場AGORA劇場」(こまばアゴラ劇場)官方網頁上宣布,該劇場將於2024年5月底結束營運,並辭去其藝術總監一職。 平田表示,成立於1984年的「駒場AGORA劇場」,是父親平田穂生向銀行借款創辦,自己在23歲時接手擔任負責人。該劇場不只成為劇團「青年團」的基地,更積極地支持年輕劇作者及東京地區以外的團體進行演出。然而,劇場的營運即使在眾人支持下至今仍背負著大量債務。尤其受到疫情衝擊導致收入減少,又面臨物價上漲、維護經費的倍增,讓平田導演以「考慮到自己的餘生,以及可能發生的不測或健康問題」為由,決定在目前處置相關資產以履行債務償還,結束40年的劇場營運。 作為日本現代戲劇重要推手的「駒場AGORA劇場」,歇業消息雖然引起眾人譁然,但相關人士也認為,這是伴隨著平田與青年團將據點由東京往豐岡市移動後必要的決斷。平田導演也在聲明中強調,作為營運主體的AGORA有限公司將會繼續支持藝術空間春風舎的活動,青年團相關作品則會以兵庫縣豊岡市的江原河畔劇場作為新據點,持續擴展日本國內外的演出機會。而由該公司所主導的無隣館,也將維持至今為止進行的人才培育、工作坊等推廣活動。

文字|新田幸生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巴黎

不想坐好看戲?請上台解放身體!

疫情過後,歐陸表演藝術界一掃社交距離的陰霾,邀請民眾與表演者共享舞台體驗。今年秋天在巴黎演出的3部作品以不同方式,讓觀眾選擇被動觀看或主動參與,營造出多元且豐富的觀演關係。 法國新銳導演戈瑟蘭(Julien Gosselin)的新作《滅絕》(Exitinction),一開場就讓人覺得誤闖夜店。舞台中央的DJ播放著節奏強烈的電子音樂,側台也供應免費啤酒,觀眾可以自由穿梭台上、台下,像是遊走於舞池與包廂之間.經歷了長達半小時的銳舞派對,觀眾才從碩大的螢幕上看到表演者躋身於熱舞群眾之中,揭開這場末日寓言的序幕。戈瑟蘭巧妙地把參與觀眾化為背景,形塑作品要傳達的墮落感與電影美學。 德國女導演蘇珊娜.甘迺迪(Susanne Kennedy)則邀請觀眾一同挑戰半世紀前的經典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不同於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融合復古風格與超現實意象,導演與視覺藝術家Markus Selg營造出橫越遠古社會和未來文明的儀式.長達3個半小時的演出中,觀眾可以任意登上旋轉舞台,近距離欣賞歌隊表演和投影裝置,沉浸在真實與虛擬交融的宇宙。導演透過人工化的美學創造出炫目又迷幻的感官效果,帶領大家邁入人類世的不確定感。 以《優雅的印度諸國》(Les Indes galantes)聞名的街舞編舞家Bintou Dembl在《G.R.O.O.V.E.》中帶領觀眾遊走於龐畢度美術館,透過吟唱、電影、裝置、街舞的多元交融,體現跨文化的魅力。劇末,舞者請觀眾一起上台、重複相同的姿態與律動。演出不僅瞬間成為嘻哈派對,更宛如一場集體的街頭運動.Bintou Dembl透過鼓動的節奏勾勒出群體狂歡的氣氛,建構出集體行動的壯觀場面與震撼能量。

文字|王世偉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柏林

以AI與深偽技術打造反極右藝術行動,藝術家組織ZPS引發爭議

政治美學中心(Zentrum fr Politische Schnheit,以下簡稱ZPS)是一個總部設於柏林的藝術團體,自2009年活躍至今,以挾帶嘲諷的政治倡議行動深入社會,反對極右派民粹主義並主張接納難民,實踐「積極的人道主義」。創始人為政治哲學家暨行為藝術家盧赫(Philipp Ruch),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及ZPS的藝術脈絡,是承襲自德國藝術家博伊斯(Joseph Beuys)與史林根希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開啟的政治藝術行動:「藝術必須讓人感到痛苦、深受刺激和困擾。史林根希夫將之稱為:『透過顛覆實現啟蒙。』(Aufklrung durch Verstrung)」 今年底ZPS發起一項藝術行動,利用AI技術製作幾可亂真的政府官方宣傳,包含影像、裝置、網站與周邊商品,宣傳聯邦政府正式通過法案,禁止並取締占有國會席次的極右派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r Deutschland,AfD),並宣稱該黨多位領導者已被逮捕。還透過總理府前設置的藝術裝置,以擴音喇叭重覆向路過民眾播放仿製的政府聲明,來闡述該虛構禁令的合理性。 同時,該組織架設了視覺上極其相似的總理府網站(afd-verbot.de),仿製總理蕭茲(Olaf Scholz)宣布正式禁止該黨的影片。甚至還偽造財政部長署名的公開信,為該活動募款。 在深偽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運用下,整個宣傳活動真假難辨。 各大媒體評價兩極,但不難察覺主流輿論對此行動合法性的強烈質疑。政府發言人赫貝斯特雷特 (Steffen Hebestreit)指出,目前只能「提出警告」(該組織)不要用欺騙性的仿真圖像、影像和語言。但會否產生相關法律後果,政府持保留態度,以待後續調查。他提到:「這項藝術活動展示了應用人工智慧會有的後果:深度偽造將會愈來愈滲透到公眾場域中。」赫貝斯特雷特呼籲所有媒體專業人士,協助提高公眾對假新聞和虛構資訊的認知。

文字|陳成婷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倫敦

茹巴辛姆接手領軍英國國家劇院,成為首位非白人女性藝術總監

英國皇家國家劇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於上月中宣布茹巴辛姆(Indhu Rubasingham)將成為其新任藝術總監,於 2025 春天接下諾里斯(Rufus Norris)的棒子,為業界帶來新的動力。茹巴辛姆也將成為國家劇院的共同執行長,與執行董事娃拉(Kate Varah)一起工作。這是國家劇院從成立以來,第一次由非白人女性站上領導的位置,也因此劇場藝術從業者皆對此消息感到興奮不已。 2012 年,茹巴辛姆成為倫敦西北邊的窯劇院(Kiln Theatre)藝術總監,當時她也是業界第一位經營倫敦大型劇院的非白人女性,不僅監督900萬英鎊的資金運作,於 2018 年重建與重新塑造窯劇院的建築與品牌(前為三輪車劇院 Tricycle Theatre),也讓新創劇作 (new writing)成為該劇場的發展重心之一。 茹巴辛姆在國家劇院的3個舞台皆有作品展演,其於劇院最大舞台奧利維耶(Olivier theatre)的作品《印度國父與其殺手》(The Father and the Assassin)於 2022 年5月首演,因其受歡迎程度,去年中又再度重回此舞台。 諾里斯自 2015 年成為國家劇院藝術總監,他認為過去8年可謂多采多姿,帶領劇院經歷了英國脫歐、新冠疫情、「黑人的生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5個首相及10個文化部長的替換等,這些社會變動都為劇院帶來刺激,諾里斯也成功帶團隊走出困境。他專注於前瞻性的作品,並給予經典作品新生命,而在窯劇院引進新創劇作的茹巴辛姆接下總監位子後,人們也期待她如何更擴展國家劇院舞台給更多元背景的藝術家創作空間。53 歲的茹巴辛姆認為能成為國家劇院藝術總監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劇場具有改變的力量透過分享經驗和故事將人們聚在一起,而沒有什麼地方比國家劇院更能體現這個能力。」曾在國家劇院舞台上導戲的茹巴辛姆將更走入幕後,為這座標誌性的建築開啟下一篇章。

文字|林大貂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華盛頓特區

第46 屆「甘迺迪中心榮譽獎」頒布,歌劇名伶芮妮.弗蕾明等獲獎

第46屆的甘迺迪中心榮譽獎頒發了,2023年的得獎者是喜劇演員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歌劇名伶芮妮.弗蕾明(Rene Fleming)、老牌歌手華薇克(Dionne Warwick)、比吉斯樂團唯一還在世的貝瑞.吉布(Barry Gibbs)和饒舌歌手皇后.拉蒂法(Queen Latifah)。大多數人對這個獎的認識,是每年年底電視轉播的表揚晚會,受獎者與現任的美國總統同坐在甘迺迪中心歌劇院的中央包廂裡,接受同儕後輩在舞台上表達的頌揚。但真正的表揚活動,是連續3天的盛事。 首先是甘迺迪中心董事會做東的晚餐,第2天是真正的頒獎儀式,在國務院舉行,第3天先去白宮與總統會面,然後到甘迺迪中心參加表揚晚會,這是唯一公開的部分。晚會節目製作單位對誰會上台表揚或致詞都保密,連受獎者本人也不知道,因此有些驚喜的成分。之後是正式的晚宴。 甘迺迪中心榮譽獎表揚的是一生的成就,所以受獎者年齡都不小(今年最年輕的皇后.拉蒂法也都53歲了),加上有總統出席,所以一般人的印象這是美國表演藝術者的最高榮譽。其實嚴格說來,這也就是甘迺迪中心的募款晚會,但因為甘迺迪本來就代表了政治與藝術的交集,就顯得與眾不同。1978年初始的晚會門票是100元,今天購票的門檻是每年捐款一萬元以上者,其變化可想而知。但也因為要募款,受獎者的票房號召力就愈來愈重要。首屆的得獎者是聲樂家瑪麗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電影舞蹈家佛雷.亞斯坦(Fred Astaire)、編舞家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作曲家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dgers)和鋼琴家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基本都還是表演藝術圈子的人,對比近幾年來多是流行音樂和電影明星,可看出美國大眾口味的轉變。

文字|謝朝宗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上海

成本高昂回收緩慢,實景沉浸戲劇演出面臨寒冬?

秋風乍起,大陸文旅部公布了40個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入選專案,由導演王潮歌操刀、備受關注的4大實景劇碼《只有系列之戲劇幻城》全部落榜,使得一度頗為看好的文旅結合大型沉浸式戲劇演出染上了深深寒意。或許風早就起於青萍之末,只是少有人注意到其中的消息鉅額的投入和低迷的市場。 《只有戲劇幻城》共有4個作品:2019年《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四川峨眉)、2020年《只有愛.戲劇幻城》(江蘇鹽城)、2021年《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河南鄭州)及2022年《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河北廊坊)。 《只有峨眉山》總投資額8.19億人民幣,票價238元,年營業收入約6,000萬,營運費用約3,000萬,按年利潤3,000萬,專案投資8.2億,最起碼需27年才能回收成本。 《只有愛》總投資7.6億,收入2.02億元。500位演職人員的成本按一年5,000萬計算,門票價格50元,年營業收入約8,000萬,去除營運成本年利潤3,000萬左右,回收成本週期約需25年。 《只有河南》總投資近60億,開業兩年至今營業收入約1億元。年營業成本約1億以上,年營業收入3億,淨利潤不足兩億。與60億投入成本相比,最少需30年方能回收成本。 《只有紅樓夢》總投資40億,歷時8年打造而成。一日票原價468元,早鳥票288元、兩日票原價658元,早鳥票592元。千位演職人員的年營運費用超過1億。官方預估回收週期在5年左右,但實際上是沒有可能。 《戲劇幻城》4個劇碼的回收週期都超過20年,而文旅專案的活躍週期僅約5年。文旅結合的沉浸式演出專案本身並沒有錯,甚至還是一條與傳統演出不一樣的新賽道、新市場,但再好的創意,也擋不住一哄而上一味貪大;寒風過後,「只有幻城」留下的一地雞毛,值得深思!

文字|李翠芝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北京

北京國際音樂節以雙屆呈現,演出科技歌劇《七日》

1998年創辦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好的藝術節,它的好在於有想法有使命感,並且堅持。體量雖比不上上海國際藝術節,卻更精緻有型;沒有烏鎮戲劇節依託著古鎮的嘉年華氛圍,只是和北京這個城市與人緊密相連,調劑出北京的古典音樂口味。今年的音樂節為了補足去年的疫情影響,以雙屆的姿態出現,9月22日開幕、10月15日閉幕,24天演出25場;主題關鍵詞中的「青春」「未來」「態度」正好體現了音樂節的理念,它在乎的是現在與未來,除了對年輕音樂家的提攜外,更突顯的是對當代作品的熱情擁抱,不畏先鋒、新銳,具有實驗性的作品,這一點它比著力展現當代創作技法與效果的現代音樂節有更溫暖的現代性。 北京國際音樂節對歌劇演出情有獨鍾,除了歐洲經典歌劇,中國當代作曲家的作品更是一大亮點。歷年來委託或演出的作品有郭文景《夜宴》和《狂人日記》(2003)、溫德清《賭命》(2004)、周龍《白蛇傳》(2010)、葉小綱《詠別》(2010),陳士爭導演的新國劇《霸王別姬》和音樂劇場《趙氏孤兒》(2018),王斐南的沉浸式歌劇《奧菲歐》(2018),杜韻的《天使之骨》(2019)等。今年最受矚目的是郝維亞的科技歌劇《七日》(2021年上海首演)新製作,以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博弈為引子,擴展觀眾的想像力並思考我們的未來處境。 中國歌劇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主因在於大量的主旋律紅色歌劇以國家項目為名產出,擠壓了真正具有藝術價值作品的演出空間。北京國際音樂節所演出的這些歌劇作品有別於主題與形式單一的主旋律紅色歌劇,在內容與舞台製作上都展現出豐富多樣的生命力,且多具個性與實驗性,讓人慶幸中國歌劇發展的契機與命脈仍在。

文字|王泊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香港

疫情後開展文化交流,明年將首辦「香港演藝博覽」

疫情3年重創各地表演藝術,暫停實體面對面交流所帶來的影響相當長遠,雖然可以透過各式網上平台和資源,在當時繼續讓交流發生,但如大型藝術節等項目也是這兩年才見陸續回復進行,這些能量的恢復如果有助力應該可以更見成效。 香港不少藝術家過去在藝術發展局支持下,參與了如韓國首爾、日本橫濱等大型演藝博覽會,將香港作品輸出海外,同時讓本地製作人和創作人可以與世界各地表演機構和藝術節接軌,創造共製作品的可能性。 在政府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政策下,香港將於明年迎來第一個演藝博覽會。這次的「香港演藝博覽」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將於2024年10月14至18日舉行,是疫後針對推動本地演藝長遠和發展的盛事。目前正在進行國際精品演出和項目推介的申請,申請截止日為今年10月底。屆時大部分活動都會在西九文化區進行,演出以外亦有講座、展覽及一系列交流活動,加深海內外業界與跨界別的認識,締造合作和發掘資源的空間。 有一段時間海外作品會視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轉接站,但隨著當地市場開放和場地與藝術節大量的建立,香港這個角色的獨特性必須再找尋出路,並思考如何強化其不能被取代的位置。本地製作人和策劃者與創作者的藝術視野與世界接軌的同時,怎樣在複雜的文化與地緣政治,以至世界風雲劇變的影響下,讓作品既能承載議題並找到有效的演繹方式,才能讓更多的觀眾產生共鳴。誠然演藝博覽這樣的機遇難得,要吸引到世界各地演藝工作者來港已是刺激的挑戰,作品也要預備充分,才不致讓交流的能量散失。

文字|陳國慧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新加坡

面對艱困時代,兩現代舞團或停歇或自省存在意義

8月份,新加坡新典現代舞團(Frontier Danceland)呈現了告別之作《Milieu2023》,藝術總監劉美玉表示,舞團將繼續以「另一種步伐重新出發」。 由新加坡文化獎得主劉美玉與丈夫陳春寶一起創辦的新典現代舞團成立於1991年,在2011年轉型為專業舞蹈團。舞團曾參與許多國際舞蹈節,劉美玉也會邀請海外藝術家到新加坡進行跨國合作,曾受邀的編舞家有馬來西亞的朱智寬、駱素琴、台灣的王雲幼教授等。 新典現代舞團並不拘泥於單一舞蹈風格,他們1993年的作品《Crossover》就融合了華族、馬來族、印度族的舞蹈風格,搭配西方音樂與亞洲音樂演出。除了文化交融的嘗試,舞團也會對社會課題進行創作:2007年的舞劇《Something Wrong》就從美國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進行人性的反思。 新典現代舞團的結束,是新加坡舞蹈界的一個世代的終結。同樣在今年,「人.舞團」則慶祝創團15周年,以「15年來,我們為何在此?」作為周年慶主題,探討舞團在新加坡社會的存在意義。9月份,舞團舉辦了放映會,為2021年創作的數位作品《盤》添加新鏡頭,成了《盤:我們為何在此?》特別剪輯版。另外,其二團每年一次的展演「liTHE」,多年來為新銳編舞家提供平台,明年起則將轉為兩年一次來展現年輕舞者。年底,舞團將呈現新作《尋藍》,在戶外演出,以類似徒步導覽的形式,嘗試探索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世界各地,維持現代舞舞團依然是吃力的事。新典現代舞團在創立32年後決定以新形勢邁向未來,人.舞團則在團慶之時進行內省⋯⋯對當代舞蹈團及所有當代舞蹈愛好者們而言,自省與創新是他們時刻都在進行的事;而也許在最困難的時代,也是最需要現代舞的時代。

文字|梁海彬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檳城

「鮮風作浪小劇場藝術節」呈現大馬3民族特色演出

檳城造心廠劇坊自2008年開始,每年都以「鮮風作浪」為題舉辦發表會,讓州內新生代在無需承擔製作經費與行政工作之下,呈現任何形式的原創小品,在過去15年內,先後讓近百部小品成功演出,成為檳城劇場新生代的最佳交流平台。 今年來到第15個年頭,「鮮風作浪」在3月如期完成年度發表會後,造心廠劇坊決定打破慣例,在10月14日和15日一連兩天,在檳城光大五樓兩個視聽室內舉辦「鮮風作浪小劇場藝術節」,把發表會的概念擴展成一個完整的節慶形式。兩天之內從早到晚不間斷地帶來6個工作坊、4個傳統表演,以及4種語言的小劇場演出。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加入了馬來西亞3大民族的文化色彩,無論演出還是工作坊,都可以親身學習和體驗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的表演形式,完全符合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背景。 公開給公眾報名參與的工作坊種類多樣化,響藝城教導華人24節令鼓出發的敲擊樂、吉蘭丹皮影戲樂師Mohd Jufry Yusoff指導馬來民族樂器甘美朗(Gamelan)的演奏技巧、檳城表演藝術家Kausalyaa傳授南印度舞蹈Nadanam的肢體語言、非政府組織Dikir Barat Suara Mutiara示範馬來傳統的合唱聲樂、從台灣學成歸來的造心廠成員張麗兒帶領大家認識兒童劇場的創意和肢體。每天還加入兩場表演時段,讓你觀賞上述團體的演出外,另有4個戲劇小品輪流登場:福建話演出的《163288》、英語呈現的《The Landlady》、馬來小品《Underage》和華語演出的《天樂》。製作人陳福慶表示,以小劇場的形式結合現代與傳統,是「鮮風作浪」慶祝15周年的全新嘗試。

文字|陳偉光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曼谷

王太后支持下,傳統箜劇疫後恢復全規模演出

泰國傳統表演藝術箜劇(Khon Dance)代表的是幾百年來暹羅宮廷的精緻表演藝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8年將箜劇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網站介紹,箜劇有很強的說教功能,強調尊重年歲和地位高的人、領袖和跟隨者之間的相互依賴,以及統治者的榮譽和善良打敗邪惡等概念。 為了保存這項古老的表演藝術,由王太后詩麗吉(Queen Sirikit the Queen Mother)成立的「支持基金會」(Support Foundation)從2007年起每年製作箜劇,並在曼谷的泰國文化中心進行售票公演。 不過2020年和2021年由於COVID-19疫情在泰國爆發,這個由皇室支持的表演計畫暫停了2年,去年重新登台,今年更是恢復到疫情前的全規模演出,預計11月5日到12月5日公演。基金會希望藉著這個計畫讓從事箜劇相關的藝術表演者有更多工作機會,同時今年向全泰國19間有表演藝術專業的學校徵求年輕演員,期盼透過新面孔的加入,給予戲劇新的生命力,也讓傳統表演藝術持續傳承下去。 箜劇的舞碼只有一種,就是神話《拉瑪堅》(Ramakien),來源是印度神話《羅摩衍那》(Ramayana),講述的是拉瑪王子的冒險故事,但完整的《拉瑪堅》故事非常冗長,基金會的製作團隊每年擷取《拉瑪堅》中的一部分,重新加入新元素,發展成為一套完整2小時左右的戲劇表演,而今年擷取的劇碼是《昆帕干阻擋河流》(Kumphakan Blocking the River),講述的是反派角色昆帕干以自己的身體擋住河道,以阻止水流往拉瑪王子一行人營地的故事。

文字|呂小珊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首爾

首爾表演藝術市集10月登場,聚焦產業生態永續循環

本年度PAMS首爾表演藝術市集(Performing Arts Market Seoul)在首爾市中心熱鬧登場,為期4天的日程中,分別在國立中央劇場、首爾南山國樂堂、JCC藝術中心3地展開國際論壇、節目公開提案、媒合會、推介公演、攤位布展等活動。隨著世人已逐漸習慣並可接受「與疫情共存」的新型態生活,本屆藝術市集不乏自歐、美、澳洲遠道而來的策展人及買家,也因應部分國外與會人士因臨時染疫無法飛抵韓國,論壇及媒合活動採線上及線下同步進行。 本屆藝術市集的主題聚焦於「永續」(Sustainability)和「循環」(Circulation),廣邀國內外業界專家齊聚,以個案分享、共同討論和專題演講等形式,探討跨國合作共製的優勢與挑戰、跨藝術領域實驗造就的多元性與未來性、展演空間肩負的角色與發展方向、以資料庫數據為基礎的客群分析與新客群開發策略、國際業界交流實務方向,以及表演藝術專業人力的培訓養成方針。 在多場論壇及交流活動中,許多業界人士的話題聚焦於與鄰近國家建立緊密聯繫的重要性,特別是加強亞洲各國間的表演藝術交流互動。隨著歐美國家演出簽證漲價、航空費用居高不下,跨國巡演的成本門檻較疫情前大幅提高,與會的韓國各演出單位在推動國際交流時,無不致力於針對台灣、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媒合與推介,足見強大的出口野心,積極的態度也值得參考學習。

文字|許景涵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東京

編舞家敷地理、導演加藤拓也入選富比士「改變世界的30歲以下日本人」

自2018年起,日本富比士「30 UNDER 30」前5屆共選出150人,但日前公開的2023年名單則以「ENTERTAINMENT SPORTS」、「ART STYLE SOCIAL」、「BUSINESS FINANCE IMPACT」、「SCIENCE TECHNOLOGY LOCAL」4大類別,各挑選30位30歲以下,且具備在未來改變世界的創新者,將獲選人數一口氣增加至120位。名單中包含日本史上最年輕市長高島崚輔(26歲)、新世代饒舌音樂創作人Chanmina(24歲)、世界輪椅網球冠軍小田凱人(17歲)、觀看數破億鋼琴家角野隼斗(28歲)等人。 表演藝術相關領域入圍者,則有歌舞伎演員市川染五郎(18歲)、編舞家敷地理(28歲)、導演加藤拓也(29歲)等。出身於名門的市川染五郎不僅活躍於歌舞伎舞台,近年更參與大河劇《鎌倉殿的13人》受到矚目,亦積極嘗試動畫聲優、音樂錄影帶等跨界演出。往返於比利時與日本的敷地理則致力於擴張當代舞蹈的表現形式,大學期間主修雕塑與錄像藝術的他擅於探索透過物質來表現不可捉摸的現實,曾獲2020橫濱舞蹈節青年編舞家獎、法國駐日大使館獎等。甫獲第67屆岸田國士戲劇獎的導演加藤拓也,自在穿梭於影視、電影、戲劇與多媒體舞台,自17歲起從事廣播與電視編劇,並平行於電視及劇場舞台上散發出不可忽視的才華,近期更將以台北為首站,陸續展開國際活動。 日本富比士表示,本名單除了預測具有改變世界未來潛力的創新人物外,更期待在世界的變化逐漸更加細微且愈發劇烈的此刻,可以跟隨入選的120位年輕人的角度,觀察他們透過各自的行動所帶來的「希望」與「新的未來」。 相關網址:https://forbesjapan.com/feat/30under30/2023/

文字|新田幸生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柏林

反思後殖民結構的場域,柏林瑙寧街劇院獲「聯邦劇院獎」首獎

德國政府於2015年設立的「聯邦劇場獎」(Theaterpreis des Bundes)每兩年頒發一次,實質獎勵中小型劇院及獨立場館的專業成就,旨在「彰顯和強化劇院作為以美學(為媒介)參與社會問題的現場。」並「突顯德國劇院景觀獨特的藝術多樣性。」。該獎項由劇院和獨立場館主動提出申請,並且提供9個月以上持續進行的表演藝術作品發表。 2023年共計有81家劇院申請,得獎者有4組,其中獎金20萬歐元的首獎由柏林瑙寧街劇院(Ballhaus Naunynstrasse)奪得,得獎理由為:「該劇院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在藝術和日常生活中能夠『反思後殖民結構』的重要場域。」「不僅只是首次,我們在這裡(透過表演藝術)聽到了後移民族群的聲音,而正是在這裡,『後移民戲劇』這個術語被發展出來。」近10年來該劇院更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結構,用於支持非裔、酷兒和有色人種藝術家的自主創作。」 另還頒發了3項獎項,獎金各10萬歐元:耶拿市立劇院獲「市立與州立劇院」獎,理由為「當其他人仍在討論各種補助透明化、集體管理和基層民主監督的可能性時,耶拿劇院堅持30多年來,持續實踐根植於德國、獨一無二的(劇院經營)模式。」;而「獨立製作劇院」獎項頒給了萊比錫洛夫特劇場(LOFFT - DAS THEATER),該劇院代表著「美學創新和藝術創造力、活生生的世界主義和包容性,更代表著一個不僅重視工作彈性,且高度重視專業網絡和文化政治定位的團隊。」;而「私立與客座劇院」獎則由以專營特技與馬戲知名,並專注於由「新馬戲」進一步發展當代馬戲美學的柏林 Chamleon(變色龍)劇院贏得。 文化部長羅斯(Claudia Roth)將獲獎者稱為現今戲劇和文化領域的先驅:「獲獎的眾家場館,將包容性、文化多元和對權力持批判態度的文化工作環境化為可能。」

文字|陳成婷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紐約

踩到中國紅線 《天安門:新音樂劇》男主角辭演

鳳凰城劇團的《天安門:新音樂劇》近期備受注意,並非因為這是全新的創作,而是因為傳聞有不少幕前幕後人員因擔心觸怒北京而不敢參與。劇組在8月下旬透過Playbill.com宣布百老匯演員Zachary Noah Piser將擔任男主角,第二天,人正在中國迴演的Piser就在他的IG上宣布「我已經辭演音樂劇《天安門》。」 業界都知道,要在Playbill宣布卡司是極為慎重的,肯定是所有合約都已經談成才敢進行,而宣布第二天,演員就打臉劇組,這是極為罕見的。由於Piser和劇組都沒有對此再做更多的說明,所有外界的討論都只是推測,但大部分的人都相信,Piser不是受到北京的壓力,就是自己擔心受到政治報復而退出。根據報導,之前也有劇組方接觸的導演和演員(都有華裔背景),或是因為擔心仍在中國的親人、或是擔心自己將來不能進中國而不肯接這個工作,似乎讓這個推測更加可信。 天安門事件是北京多如牛毛的政治禁忌中之大忌,不但不能有公開討論,在網路與社群上也是嚴密封鎖。《天安門》這部新戲,刻畫兩個大學生因為參與六四的抗爭而相愛,絕對會踩到中國的紅線。但這部戲既不在中國上演,劇組也絕不會天真得以為可以去中國演,雖然有吾爾開希掛名諮詢,但資金、人員都來自美國,為何要擔心北京的壓力? 即使北京不施壓,光是演員的自我設限就是足夠的阻力,這在好萊塢早已是司空見慣,《華爾街日報》記者Erich Schwartel在《Red Carpet: Hollywood, China, and the Global Battle for Cultural Supremacy》書中就有詳細描述。《天安門》相關事件,是不是預示表演藝術圈也將開始屈服於北京的商業╱政治壓力之下?

文字|謝朝宗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巴黎

巴黎秋天藝術節9月啟動,2檔限地演出為奧運暖身

巴黎秋天藝術節於9月初正式啟動.去年甫上任的總監可和娜(Francesca Corona)特別策劃2檔免費的限地演出,成功結合表演藝術與城市空間,邀請民眾為明年的奧運盛會提前暖身。 來自巴賽隆納的雙人團體El Conde de Torrefiel於露天公園呈現《超虛構計畫一號》(Ultraficcin nr. 1),在夕陽與夜幕交替之際,觀眾透過12 X 6米碩大銀幕上的文字投影及撼動音效,深入時空交錯的故事情節:巴黎恐攻、難民渡海、墜機事故、公園內女子狂歡失足的意外。儘管整體演出讓人有置身蚊子電影院的錯覺,但現場不時出現呼應敘事內容的行動與場面:引領羊群穿越群眾、搖晃樹叢、揚長而去的車輛。El Conde de Torrefiel營造出徘徊在真實與虛幻間的劇場感,以理性閱讀及感官接收,擴延觀者的想像與感知。 義大利編舞家Alessandro Sciarroni則在20世紀初興建的公共泳池,為巴黎奧運揭開序幕。《IRIS》融合游泳競賽和阿卡貝拉合唱,讓編舞從身體擴延至聲音與空間。對編舞家來說,這座泳池宛若一種特殊儀式的場域,它讓市民放鬆、重生、挑戰體能極限,而且建築結構可以產生如大教堂的回音,使人暫時放下城市煩囂,徜徉在超越時空的神聖氛圍。《IRIS》的表演者除了12位演唱中世紀宗教音樂的合唱者,還包含7位青壯年泳者,其中4名還是殘疾人士。這並非Alessandro Sciarroni首次與身障者合作,2015年的《曙光》(Aurora),他已彰顯「盲人門球」的舞動魅力.他從幼年起就被唐氏症阿姨照料,體會身障者即使能力或體力有所限制,但他們比一般人更想要超越自我。透過競賽和演唱,Alessandro Sciarroni呈現出奮鬥不懈的體育精神,體現奧運的榮耀價值。

文字|王世偉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倫敦

導演阿米特.夏爾瑪將接任布侖特區窯劇院藝術總監

位於倫敦西北邊布侖特區(Brent)的窯劇院(Kiln Theatre)於上月中宣布,阿米特.夏爾瑪( Amit Sharma)將接替茹巴辛姆(Indhu Rubasingham)擔任該劇院藝術總監,會於今年12月1日就任。夏爾瑪現為窯劇院的聯合導演,曾在伯明罕劇院(Bermingham Rep)擔任聯合導演,也曾任曼徹斯特皇家交易所劇院(Royal Exchange)聯合藝術總監。近期最為人知的作品包括在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執導的《有兩顆心的男孩》(The Boy with Two Hearts)。 在窯劇院工作一年半的夏爾瑪表示,他在過去這段時間親身體驗了窯劇院作為布侖特社區文化中心的重要性,是本區人民的燈塔,將倫敦、英國和國際各地的觀眾帶到這個區域,也把屬於這個區域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窯劇院最近製作由現任藝術總監茹巴辛姆執導的《威爾斯登的太太》(The Wife of Willesden)就把這個倫敦西北邊的故事帶到紐約上演。茹巴辛姆對夏爾瑪來說有重大影響力,將接棒的他不僅感到興奮也誠惶誠恐。 有身體缺陷的夏爾瑪在舞台與銀幕上一直堅持聾啞人士與身障人士必須有一定的代表性(representation)。2020 年他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當時國內前50間最受政府補助的劇院組織的領導階層中,有色人種僅占 8%,他說:「這前50間劇院有幾間是由聾啞身障人士領導的?還是我們要擴展討論到100間?150間?身障人士常說:『沒有我們的參與就不要替我們做決定』(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句話付諸實踐,從劇院組織領導階層做起。」 窯劇院董事會主席表示,他們在近 40 份申請中,對夏爾瑪的藝術願景感到印象深刻,認為他對當地社區文化的理解深遠,也具備從本土連結到世界的能力。茹巴辛姆也表示:「我非常欽佩和尊敬夏爾瑪,他是個正直、有正面價值觀、又充滿才華的藝術家。」

文字|林大貂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哥本哈根大都會藝術節

將人重置於自然之內 特定場域表演的換位思考

現場一:在看不見邊際的灰白的石灰岩地面上,中間隆起一座石灰岩的山丘,彷如沙漠的地表完全沒有植物的蹤跡,一群觀眾在其間行走著,面對著晚上8點仍耀眼的夕陽,頂著現場體感溫度攝氏5度以下的刺骨寒風,見到幾位表演者一一接續在這樣的地景上進行身體表演及行動倡議,石灰石與人類文明的構築、石灰石經過化學反應後的碳排放與石灰岩層中累積的滅絕物種遺跡,都成為表演中的反覆辯證回響的素材與議題。 現場二:步行穿越森林的深處,映入眼簾的是仿如童話中的小屋與賞心悅目的植栽、水塘、斜坡草皮、園林與悠閒漫步其間的野鴨與水鳥,在這世外桃源中,幾位創作者以不同方式引領現場觀眾觀看、聆聽、互動體驗。有創作者在現場展示器材並解說由現地採集的植物提煉的精油,有創作者運用語音導引觀眾藉由感知現地層層疊疊的植被引發身體的蠕動與位移,形構出一場與現地即興的舞蹈風景。也有創作者一語不發,緩慢而專注地由草皮潛入水塘,彷彿將自己的身體融入現場環境,觸發一連串行動。更有創作者引領觀眾閉目坐在草地上,將沉浸於現地的感官知覺轉化為悠長的呼吸聲,經過擴音播放而融為環境聲景的一部分。 現場三: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城市邊緣的偏僻島嶼上,碼頭旁偌大的沒落工業區內,一座老舊磚房內部被改為黑盒子劇場,在沒有座椅的昏暗劇場空間中,觀眾或站或席地而坐,現場音效中的獨白講述著宇宙誕生、元素交互作用與地球的逐漸成形,6位年齡差距很大的女性表演者赤裸著身體在幽暗的空間中入場,從微幅的顫抖、蠕動、抽蓄、起落、爬行,一路發展到彼此的對峙、拉扯,甚至開始挪移擺放各種大小不一的石塊,乃至動物骨頭。表演者更引領觀眾步出建築物來到戶外荒地,地面散布著碼頭的金屬廢棄物、水泥塊與岩石,在最後一絲的夕陽餘暉下,眼前是仍在運作的高聳工廠與煙囪。 以上3個現場,是哥本哈根大都會(Metropolis)藝術節今年8月及9月間在丹麥各地所策劃的系列活動的一部分。 不同於一般表演藝術節慶的樣態,哥本哈根大都會藝術節主要不是各種節目的密集匯演,而是全年長期延續性的活動規劃,包括展演、工作坊、主題性論壇,涉獵的領域橫跨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行動倡議、建築與都市規劃、城市與公共空間、地景與人類世生態等,是極具實驗性

文字|厲復平
官網限定報導  2023/10/24
日內瓦

劇場大師陸帕與日內瓦劇院衝突,導致新作《移民》取消演出

波蘭劇場教父陸帕(Krystian Lupa)遭遇創作生涯40年來的最大挫折。他的新作《移民》(Les migrants)在首演前一週突然喊卡,製作方日內瓦劇院因藝術團隊與技術人員之間的衝突,決定撤資,導致亞維儂藝術節不得不取消整檔演出。 將邁入耄耋之年的陸帕可說是歐陸當代劇場最重要的大師級導演,他不僅重視作品的文學性,也擅長在舞台上營造幽微的時間感。他多次挑戰艱澀的長篇小說,透過演員的即興表演,深入語言無法表述的感性氛圍,建構出長達5、6個小時的演出內容。 技術人員指出,《移民》創作期間,陸帕不僅完全沒有準備,數次提出超越原定計畫及預算的不合理要求,也用辱罵和訕笑的語言調侃工作夥伴,讓排練陷入緊繃的氣氛。首演前,他不斷更換技術需求,讓團隊陷入兵荒馬亂的窘境,甚至大聲斥責長期合作的翻譯夥伴,導致她精神崩潰。團隊強調,即使陸帕貴為聞名國際的劇場大師,但無人能忍受這種狂妄又失格的工作態度。 風波之後,陸帕在法國媒體上表示歉意,說明自己因確診出現健康危機,在壓力下無法維持身心靈的平衡。但他也控訴日內瓦劇院完全不尊重受邀藝術家,對他集體霸凌;技術團隊墨守成規,無法適應他的工作方法,而且不顧演員的努力與意願,持續施壓館方,導致無法挽回的下場。 這場風暴突顯出不同世代劇場人對於藝術價值與工作認知的差異:「為藝術犧牲」是否成為壓榨勞動力的藉口?排練工作是否能跳脫倫理束縛和權力結構,促成平等共創的局面?館方如何協調藝術團隊與技術人員,讓雙方齊力合作?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文字|王世偉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倫敦

露西.佩柏劇作《作用》重製演出,探討藥物與人類情感

風靡全球的電視劇《繼承之戰》(Succession)其劇作家之一佩柏(Lucy Prebble)的作品《作用》(The Effect)上月於英國國家劇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重製重演(revival),這個發生於狹小臨床實驗室裡的4人戲,承載著關於藥物與人類愛恨情仇等重大提問。 2012 年《作用》的首演也是在國家劇院,當時佩柏犀利的筆鋒就令人印象深刻。11 年後,佩柏稍微調整了原作以契合目前觀眾熟悉的文化語彙,而導演洛伊德(Jamie Lloyd)俐落大膽的手法更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身穿白色運動服的演員埃西杜(Paapa Essiedu)和芮索兒(Taylor Russell)在一項新型抗憂鬱藥物的試驗中認識彼此,他們墜入愛河,但同時也像迷宮裡的老鼠一樣,懷疑自己對對方日益增長的感情是真實的還是藥物裡的多巴胺所引起的。而觀察兩位受試者的精神科醫生則身著深色衣物,雖未使用藥物,但兩個醫生對彼此的情感及自身的情緒困擾,在與受試者的情緒狀態對照下,則提供觀眾對人類如何產生與控制情感與情緒有更多不同角度的觀察。 舞台設計吉摩兒(Soutra Gilmour)把演出場地雷托頓劇院(Lyttelton Theatre)變成雙面舞台,舞台地面則以克拉克(John Clark)設計的 LED 燈光組成,演員站在台上時完全沒有影子,更加深了「實驗室」的科幻感。如同洛伊德近年作品,《作用》也在近乎空台的空間,僅用光影和演員與空間的關係來玩弄戲劇張力與節奏,4位演員緊湊的能量推拉與極其精準的語言使用,讓觀眾屏氣凝神90分鐘,最終暗場時得以喘口氣並大呼過癮。這齣戲裡有濃濃的情感,但同時也憤世嫉俗地質問,當醫學研究與科技如探針般解剖人腦的各種行為時,我們人類所有的情緒與情感是否僅僅是一堆化學物質反應的結果罷了。

文字|林大貂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檳城

考驗創意與速度,「全國青年戲劇DIY觀摩賽」恢復舉辦

DIY是Do It Yourself的意思,這個概念在2008年於吉隆坡舉辦的「全國中學生戲劇觀摩賽」首次採用,目的是儘量減少參賽學生對導師們的依賴,因為只有短短7天的籌備時間,大家必須發揮平日所學,以創意的方式呈現演出。2010年被推介到檳城進行分區賽,然後在2012年開始正式移師檳城,由NOISE Performance House承辦至2015年,之後因經費問題停辦3年,直到2019年才與剃刀實驗劇場聯手復辦,改名為「全國青年戲劇DIY觀摩賽」,參賽對象從中學生擴大到40歲以下的青年。後來因為疫情爆發而再度停辦兩年,去年獲得檳城青年發展機構和劇團顧問的支持,再度復辦,因為反應踴躍,比賽隊伍由往年的10組增加至12組。 這個觀摩賽的賽制與眾不同,每組參賽者不能超過10人,必須在20分鐘內使用5樣物件呈現指定主題,藉此考驗參賽者的創意和效率。有關的物件和主題會在比賽前10天才正式公布,參賽隊伍必須在這段期間完成劇本、選角、排演、燈光與音響設計,學習在無需勞師動眾之下籌備演出,完全體現自己動手做的DIY精神。 為了提高比賽水準,主辦單位繼續讓每組隊伍開放兩個名額給30歲以下的非中學生參與。(註)由於今年比賽落在學校假期結束之後,參賽隊伍的籌備時間也從10天延長至13天,好讓各組可以更充分地支配時間。所有隊伍都在8月5日的簡報會上預先熟悉比賽場地的操作,了解比賽的規則,以及學習如何發揮道具的使用,以便在9月10日的正式比賽中呈現更理想的演出。 註:馬來西亞政府其後把青年定義從40歲以下降低至30歲以下,所以今年比賽參加者資格上限為30歲。

文字|陳偉光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曼谷

當代舞大師皮歇.克朗淳參與曼谷雙年展實驗短片演出

曼谷雙年展基金會(Bangkok Art Biennale Foundation)和泰國釀酒(ThaiBev)攜手合作打造實驗短片《The Spirits of Maritime Crossing》,這部片在8月31日到9月3日之間於瑞士的聖莫里茲電影節(St. Moritz Art Film Festival)播映。 劇情描述由知名的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飾演的一位表演藝術家不知道自己已經去世,她的靈魂到處遊蕩,從威尼斯到曼谷,一路尋找庇護和心靈的平靜,這個鬼魂拜訪了許多代表性的人物和神聖的地方,透過各種儀式、相遇和教誨,鬼魂終於明白了自己已離開肉身,因此獲得了解放。 這部短片由曼谷雙年展的藝術總監阿皮南(Apinan Poshyananda)撰寫劇本,阿皮南選擇以威尼斯作為起點,是因為威尼斯在中世紀曾經是黑死病肆虐的地區,映照前世界面對的COVID-19疫情和俄烏戰爭帶來的死亡,把歷史結合當代世界的情勢,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行反思。 這部短片邀請到泰國當代舞大師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和他的舞團參與演出,由皮歇設計電影中的舞碼,他將泰國傳統舞蹈融入現代元素,透過肢體表演,以現代的觀點呈現古老的哲學思想和信仰,同時傳遞出編劇和導演對生命的反思。

文字|呂小珊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