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凯
-
特别企画 Feature
天籁男声 跨性别的无限魅力
假声男高音的崛起,与「阉伶」的曲目有直接关系。原本为教会服务的「阉伶」,在十七世纪初歌剧兴起时,一跃成为娱乐产业中的明星,许多歌剧作曲家纷纷为他们打造华丽咏叹调。十八世纪后阉伶风潮退烧,但在十九世纪后半又掀起对巴洛克的好奇,于是「假声男高音」顺势崛起,成为当今欧洲乐坛在演出巴洛克声乐作品时的第一选择。
-
特别企画 Feature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新任首席指挥
殷巴尔 请来音乐会,我会给你快乐的理由
二○一五年与二○一八年,指挥家殷巴尔两次与北市交合作,听众们都还记忆犹新。二○一九年三月,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正式宣布由他接任首席指挥,并敲定在二○一九年下半年演出马勒第八号交响曲、第二号交响曲与第四号交响曲,粉丝们欢欣鼓舞。虽然乐迷对殷巴尔的录音,特别是与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灌录的马勒全集都不陌生。但能够让大师长时间至本地耕耘,却是难能可贵。在演出前,本刊特别与殷巴尔进行访谈,除了让听众更了解这位硕果仅存的指挥大师,对于指挥、对于作品与对于新任务的看法。
-
艺号人物 People 伦敦爱乐管弦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尤洛夫斯基 充满对比、又力求平衡的指挥家
出身音乐世家,自二○○三年接下伦敦爱乐管弦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一职迄今的尤洛夫斯基,演奏风格浓烈却不失节制、精细中带有力道,除了莫斯科音乐院的基础训练,还有来自指挥父亲与其他音乐学派的影响。此次与伦敦爱乐访台,他安排了布拉姆斯第二与布鲁克纳第二号交响曲,一方面借助于两位作曲家在十九世纪末美学论争中的重要性,形成音乐史上有趣的对照,另一方面也可说回顾了指挥与乐团的合作点滴。
-
艺号人物 People
美籍爱沙尼亚裔指挥家
出身音乐世家,在其父亲、指挥大师尼姆.贾维的薰陶下,帕佛.贾维自然而然地走上指挥的道路,也在世界乐坛受到相当的瞩目。十月底他将与苏黎世管弦乐团首度造访台湾,曾与许多顶尖乐团合作过的他,在访谈中谈到他与各乐团合作的方式:「我常常遇到是,在我给出一些画面后,不同的乐团会被激发出不同的声音。所以,特别是在面对顶尖的乐团时,我试图不说太多技术性的语汇,因为他们自己有能力去制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声音。」
-
艺号人物 People 瑞典指挥大师
布隆斯泰特 我演奏,是因为我喜欢这些音乐
虽届耄耋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风尘仆仆于世界各地这就是指挥大师布隆斯泰特,始终不懈,以令人惊叹的体力与热力,散播美好的音乐。拥有古典音乐的高深造诣,他更乐于与乐迷分享,他说:「我演奏是因为我自己喜欢这些音乐,所以我会尽可能地让我的听众喜欢这些音乐。」睽违十二年,他将再度率领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造访台湾,为台湾乐迷带来精湛乐章。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两款乐音一次享有 多元曲目惊喜不断
甫结束世大运开幕式的表演,表现备受赞赏的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马上紧接著展开新乐季的筹备。一如前几年的多元丰富,首席指挥瓦格端出德奥经典、法国当代、匈牙利民族风的各色佳肴,而在十一月的美国巡演中,则安排了台湾作曲家赵菁文的新作《来自远方的岛屿记忆》,还有德弗札克与柴科夫斯基作品,要让美国观众看见台湾的精采与功力!
-
特别企画 Feature NSO歌剧《三部曲》导演
罗宾森 我的更动,是为了让观众更了解这部作品
NSO本乐季压轴歌剧浦契尼《三部曲》,即将在七月演出,特邀现任圣路易歌剧院艺术总监的詹姆斯.罗宾森担任导演,执导他于二○○二年应纽约市立歌剧院之开季演出的版本。罗宾森说:「要执导浦契尼的歌剧,必须要先了解他想说什么,并让这些想法自然地舒展出来。」他强调自己:「不特别追求让观众困惑,所以即使我更动了作品的时空背景,都是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作品。」
-
艺号人物 People 奥斯陆爱乐音乐总监
佩特连科 微妙平衡里 让不同的人得到满足
是怎样的能力与魅力,让甫过四十岁的瓦西里.佩特连科,超越「年轻」的魔咒,让比自己年长许多的管弦乐团成员心服口服,让不止一个顶尖乐团争取留任音乐总监?在本刊这次难得的专访中,他在提到曲目时,充满了年轻指挥家的冲劲与热情;而提到自己与乐团的发展时,却又相当务实。在竞争激烈的年代里,他深知与其去争取受人关注的特别机会,不如自己想办法让每个得到的机会都有特别的成果。这样的人格特质,或许就是他致胜成功的关键。
-
特别企画 Feature
先驱者的踅声, 谁说知音难寻?
萨替音乐里的静态与反复特性,在廿世纪后半结晶成「极简主义」的潮流;而他与「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视觉艺术家的合作,跨艺术的理念至今历久不衰。萨替因其尖锐与不妥协的个性,导致生前的人际关系一再更迭;而其最长久的同盟关系,反而是与受到东方哲学薰陶的约翰.凯吉。从萨替的生平与影响来看,先驱者的确孤独。但回顾德布西、拉威尔与凯吉等人与他对自己的评价,吾人亦很难断定,萨替自己是否比别人更了解自己。
-
特别企画 Feature
从调性到非调性 历史之必然?!
在音乐急速发展的十九世纪,「调性」实受到两面不同的待遇:一方面,音乐理论家尝试以人类学、生理学等角度,证明大小调的调性系「自然」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作曲家们却早已蠢蠢欲动,在或大或小的层面上挑战这个体系。如萧邦、李斯特、华格纳都有挑战调性的作品,即使被视为新音乐创始者的荀贝格,其「非调性」时期亦是以渐进的方式所开创。可见廿世纪初的调性瓦解,不仅不能简化为历史的断裂,反而更显其不得不然之趋势。
-
特别企画 Feature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多元曲目精采名家 小巧歌剧老少通吃
带领北市交已经三年的首席指挥吉博.瓦格,此次端出更为自由、天马行空的曲目,一方面挑战团员演出者的能力,另一方面当然也考验他自己与TSO听众的情感联系。下半年演出以廿世纪曲目居多,多元、台湾少演的曲目,让听众与国际接轨。TSO坚持每年制作歌剧的原则也未因国家戏剧院整修而暂停,将演出奥福的《聪明的女人》,团长陈树熙表示将结合国内儿童剧团人才,将这部作品打造成大人小孩都愿意接触的演出。
-
艺号人物 People 法国钢琴家
路易沙达 我的音乐,跟著感觉走
将于三月首度访台的法国钢琴家路易沙达,以演奏舒曼与萧邦作品闻名,身为各大音乐节常客,他将演奏曲目安排比喻为精采的一顿大餐,从前菜到甜点,都须精心设计,但他也说:「对于曲目内容我必须非常仔细地计算,但『感受』则是无法被计算的。」他曾把舒伯特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当作安可曲,让观众多享受了一小时的路易沙达,他说:「我只是跟著我的感觉走。我相信音乐必须要直接的、要自发的,而不是太过算计的。」
-
艺号人物 People 指挥台上的九旬活龙
马利纳 挑战,让我觉得活著
一袭艳彩条纹衬衫、红扑扑脸颊满面笑容、谈吐间幽默风趣让人如沐春风这就是来自英国的九旬指挥大师马利纳爵士!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却依然风尘仆仆应邀到世界各地指挥演出,他说:「只要我还能够有机会发挥专业,我就会去做。」「挑战让我觉得我活著。」走过英国管弦乐团的灿烂岁月,他就是一部英国管弦乐团史!
-
即将上场 Preview NSO「马利纳爵士与NSO」
九旬巨擘 精选曲目展现大师风范
英国的音乐巨擘、高龄九十一岁的指挥家马利纳爵士,将与NSO合作演出。从老大师挑选的曲目,可以看到他旺盛的企图心:莫札特《哈夫纳交响曲》恢弘不失典雅,正是马利纳之所长;孟德尔颂第四号交响曲《义大利》高雅贵气,早是大师的录音名曲;最令人好奇的是舒曼《大提琴协奏曲》,这首曾被认为「无法演奏」的曲子,如何在大师手中点石成金?令人期待!
-
焦点专题(二) Focus
柜里的交响曲
不管生前死后,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同性恋传闻不曾稍歇,而后世学者更热中于从其作品中去探索描绘他生前如谜的感情世界。其实柴氏也曾有过异性恋情,甚至曾经结婚,但相较于异性爱情带给他的不安与焦虑,在同性关系中的他,才真正得以散发创作的热力,写出知名的《罗蜜欧与茱丽叶序曲》、《小提琴协奏曲》、第六号交响曲《悲怆》等永铭人心的经典。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挥洒音符 带著观众去旅行
带领台北市立交响乐团进入第三个乐季,首席指挥吉博.瓦格在与乐团更加互相熟悉与信任下,对节目的安排愈见挥洒自如。强调自己的「混合」与「多元」,瓦格在新乐季的曲目安排上,「感觉像是要用音乐带领大家去旅行」。这个乐季他邀请了多位精采的管乐家,还将制作在国内难得一演的柴科夫斯基歌剧《尤金.奥涅金》,期待这出大众不熟但音乐优美的歌剧可以吸引更多乐迷踏入音乐厅。
-
特别企画 Feature
历经九年三版本 由黑暗到光明的奋斗过程
从一八○五年写成并首演,历经一八○六年的第二版,到一八一四年的第三版,贝多芬将钟爱的法国剧作家布依歌剧剧本《雷欧诺拉或结发之爱》,精雕修润为自己唯一的传世歌剧《费黛里欧》,并留下精采的四首序曲。从惨澹下台到成为德语歌剧的经典剧目,《费黛里欧》的创作与演出史,何尝又不是与作品的精神一样,体现著由黑暗到光明的奋斗过程?
-
即将上场 Preview NSO「英雄」音乐会
老少英雄同台 共创磅礡结局
在NSO「英雄」音乐会中,该团桂冠指挥赫比希将以深厚的德奥曲目功力,以贝多芬《第三号交响曲》来展现NSO在这几年来所锻造出的歌唱性特质,而客座演出的小提琴家哈察特扬则将以布鲁赫《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挥洒其超卓琴艺。老少英雄同台,一起铺展精采磅礡的乐章。
-
演出评论 Review
写意声响之内外
陈其钢《逝去的时光》,听似传统,实却充满精细地堆叠与安排,汇流传统与现代。演奏过程中,卡普颂凝神静气,持弓稳定,并巧妙地以肩背支持,不经意地发出巨大的呼吸声响,足见他的战战兢兢。在创作抒情写意的内外,在演奏诠释的理性与感性之间,皆充分展现出细腻的铺陈与扎实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