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铭
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曾任本刊编辑。
-
特别企画 Feature
书写表演艺术的重量
《PAR表演艺术》(以下简称《表艺》)创刊即将满30年,作为华人首刊综合性表演艺术杂志,它见证台湾艺术发展及全球的表演艺术变化。30年一瞬,《表艺》是整体台湾「文化奇迹」的一环,它的摸索代表理想与现实感的追寻。 阅读1992年试刊号,仍令人怦然心动。时任两厅院主任的戏剧学者胡耀恒在〈发刊词〉写道:一般媒体追求新闻价值,「我们则企盼艺术内涵」。新刊采公开发售,面向公众,避免成为「政府刊物」,「同时保持特有的品质与风格」。总编辑黄碧端并指出,《表艺》虽为两厅院主办,但艺术无国界,更没有「厅院」之界,已见公共设想。在专业艺术尚起步的年代,这种「独立媒体」般宣告,实具前瞻定位。1992年的两厅院幼龄5岁,教育部官员曾经垂询,贵院工作已够繁重,为何还要自添业务,胡耀恒说得真切:「为了艺术,为了文化」。 是的,若非为了文化,基于长期发展,谁有余裕办理想杂志?但是,若没有书写,谁来记录瞬间的艺术。没有记录就没有评论,艺术无以成长,观众也无从培养。 30年分期史 细数《表艺》30年史,从中山大学外文系借调来的黄碧端(创刊至11期)起始,奠定「专业主义」时期,她以专题与评论为双核心,将表艺「文化」化;拔高规格,广邀名家执笔,例如试刊号里〈怀念约翰凯吉〉由谭盾、林怀民、潘皇龙执笔,尔后专栏还有姚一苇、韩国𨱑、汉宝德等大家,是重要起步。「林静芸(第12至90期)、鸿鸿(第4至11期)」主编的「专业发展」时期承续精致、「严选」之选题与评论,采责任编辑制,画分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领域,「专业」程度有时像学术期刊。 《表艺》100期,曾推出「寻找百分百的表演艺术杂志」专题,是典型的「表艺架构」:深、广、国内与国际。它跨国专访德国《芭蕾舞蹈》(ballett-tanz)总编辑、英国《留声机》(Gramophone)总编、美国《村声》(The Village Voice)主编,穿插引介伦敦《Time Out》、东京《PIA》周刊、法国《影音视综览》(Telerama)及世界音乐杂志《Folk Roots》等情报型刊物,另有德、法、美、日等国重要戏剧与音乐期刊的专文导读,后附「台湾表演艺术类杂志现况与未来」座谈会,邀专家学者共商,这种慎重,是一个时代特征。国际视野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想像「国家」:一段公共性的旅程
国家交响乐团(NSO)廿五岁了,作为以「国家」为命名的交响乐团,NSO所历经的体制性变革、挑战与重生,乃至于曲目、创意及节目制作的转变轨迹,都与整个社会怎么叙述「国家」有关。NSO走过四分之一世纪的路,正是台湾历经开放党禁、报禁、解严、政权轮替、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及全球化/在地化重新思索的时程,台湾社会曾颠簸跌撞,NSO走得亦不轻松。
-
好艺有好报
好艺有好报
【音乐】 风城的璀灿乐音─第一届「新竹之春」音乐节 两厅院最近面临十五年来最大的翻修计划,台北音乐市场正悄悄南移? 最近新竹文化人士结合了产官学与在地媒体,筹办第一届的「新竹之春」音乐节,这项号称「十倍速」的造城计划,预计以十场音乐会、五场导聆、另有座谈及向音乐耆老致敬等活动,邀全台各地「新竹帮」音乐家回老乡报到,据悉主办单位将邀李远哲信心喊话,新竹人团结就是力量,排出的阵容一律是台北规格的高档货。 新竹帮有谁?医师之子吕绍嘉、牧师之子徐颂仁、科学家之子林昭亮(菁英的小孩儿乎都会点什么「音乐」,一点儿都不夸张)、青壮辈作曲家吴丁连、钱善华都有新竹血统。 首届音乐节最大特色在于向新竹音乐耆老苏森墉、杨兆祯致敬。前者高龄八十五,二年前交通大学才以口述历史的记录方式将其音乐创作、生平概要等网路化,建构了「苏森墉音乐馆」数位馆,为新竹乐风鼎盛的来龙去脉,留下历史的记录;大会并将演出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合唱》,由子弟兵学生组成的新竹市立混声合唱团、竹岭合唱团协助参兴,预料场面温馨感人,深具传承意味。 此番媲美「布拉格之春」的艺术盛宴,台北NSO难得全团出动,展开多场室内乐及交响曲,其中吴庭毓领军演出贝多芬、莫札特的三重奏,而铜管组则在星期日午后专为亲子打造儿童音乐会,其他尚包括林昭亮、王健等人的国际巨星系列、及钢琴家辛幸纯的贝多芬奏鸣曲目。 新竹人向来自傲有香山夕照、大清牌坊、巴洛克老火车站,也有清交名校为新兴科技业打造人才,但这座「平均每四人就有一名大专以上知识分子」的风城,如果要更上层楼,第一届的「新竹之春」,将是一个观察指标。(黄俊铭) 【舞蹈】 偶像与经典齐飞─《拭窗者》与《天鹅湖》 威力强大的四月,有偶像,有经典,这个偶像属于创作型,品貌兼具、才华洋溢,绝非一片玉女;这个经典则是沉淀了百年以上,被翻演的次数如天上繁星数也数不清。 要介绍偶像与经典,是史上最容易但现在最不容易的事。最容易是:愈早写愈好写,不过,愈晚写,则愈容易找到「标准公式」;不容易是:要
-
最PAR!
会有改变的,也许
「我呈献的是对音乐的一种爱,没有特定的对象。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可能是最大、最广博的爱。」 「你确定五年后还会这样回答吗?」 「嗯,会有改变的,也许。」
-
好艺有好报
好艺有好报
【音乐】 无处听乐,何不读乐?─李欧梵《音乐的往事追忆》 农历过年如果想要进入表演艺术殿堂,可能要失望了。二月照例是各大表演场地的年保养时间,音乐家多休兵居家养精蓄锐,预备三月再战。好艺有好报趁时鼓励各位爱乐人携本好书,图个耳根子清静,彻底赏心「乐」目一番。 文学批评界的重量学者李欧梵出音乐书,有没有搞错?除了家学渊源(其父为作曲教育家李永刚),数些人不知,这位任教于哈佛名校的文学家至今犹以未能出走维也纳习指挥引以为「终生遗憾」。李欧梵过去尝抱怨其名西化,注定了他的漂泊人生,可是他似乎不忘父亲所取的「欧梵」(Orphens),可彻彻底底是希腊神话中音乐神的名字。 书名《音乐的往事追忆》,李欧梵坦言追忆是一种悖论,过去一去不复返,充其量只是一种「重寻」(re-search),他相信过去人生片段所能追拾的「浮光掠影」尽在音乐,也尽是音乐,因此写就成书。 李欧梵谈心目中的「荒岛唱片」、也自曝发烧友间的版本心结;他谈音乐学领域热门的「音乐语言的反讽」,也勾勒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情谊。书中透露最喜欢的钢琴家是米开兰杰理。他似乎不同意贝多芬,认为贝氏是为音乐形式而作;「他的音乐没有一首我感动,他没有旋律」。李欧梵也认为极简派的格拉斯(Philip Glass)拿庸俗当趣事,不在他的品味名单之内。 文学课堂上有回教到《游园惊梦》,李欧梵正愁如何向美国人解释白先勇笔下「美人迟暮」的心境,不知怎得,想起《玫瑰骑士》的元帅夫人,李欧梵式的「往事追忆」,可能就从这样的况味开始述说。(黄俊铭) 【舞蹈】 传达起始与重生的希望─《创世纪》 迟早,你会问人、自问或被问这样的问题──我是从哪儿来的? 或许你的父母曾经半开玩笑地回答:「垃圾堆捡来的。」或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也或许你曾腼腆但强作镇定地打开人体构造图,为你的孩子解析精卵相遇的结果,但这个答案并未能终止,因为父母的前代还有祖父母,祖父母的前代还有前前代,族繁不及追溯。
-
专辑(一)
大牌尽出、议题不断的音乐年
今年预计有维也纳爱乐、北德广播交响、英国皇家爱乐、圣彼得堡爱乐等大型乐团访台,两厅院也请出现代音乐团体EM攻非主流市场;歌剧有《莎乐美》、《崔斯坦与伊索德》、《浮士德的天谴》、《三便士歌剧》,华人李云迪、宗绪娴、陈泰成也有新演出,今年的音乐盛事,不论乐种规模、曲目幅度,很可能居历年之冠。
-
好艺有好报
好艺有好报
【音乐】 新年的音乐新鲜事 新年有新鲜事吗?北市交与普罗乐团(廖嘉弘领军)照例仿维也纳爱乐传统双双推出「新年音乐会」,只不过人家的传统是史特劳斯家族的音乐都算数,我们这儿定义更宽,北市交开出《阿尔卑斯交响曲》,连浪漫派后期的理夏德.史特劳斯都纳进,至于普罗则维持了正宗「维也纳气质」。 一月管弦乐的重头戏,请锁定林克昌与吕绍嘉。长荣由林克昌领军,去年扩编后「试演」反应不恶,尤其整齐画一、纪律分明的团训及每场必演台湾(世界)民谣的鲜明形象,看得出长荣迥异于公设乐团的经营格局。不过企业与艺术立场究竟有无扞挌,月初的「创团音乐会」将有答案。 吕绍嘉又回来了,这回跟北市交合作,带来舒伯特的未完成与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曲。吕绍嘉受德奥音乐训练,有心人或许察觉他反而鲜少在台北演出正宗德国曲目,如今有三百年光荣传统的汉诺威歌剧院音乐总监光环的加持,这位台湾之子取回什么样的德国经(canon)值得乐迷期待。 本月的室内乐演出不妨体验「NSO与加布利尔室内乐」,简文彬邀请维也纳爱乐双簧管首席加布利尔来台演协奏曲,顺道伙同NSO声部首席,玩一场在实验剧场的室内乐之夜,简文彬当年在艺专主修钢琴,亦将亲自下海放「手」一搏,这场超鲜组合不敢妄称绝后,但肯定「空前」。 本月独奏家锁定薛伟。这位同《梁祝》齐名的小提琴家,去年的纪录是担任「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小提琴组的评审及正式加盟EMI,成为该公司唯一一位全球发行的华人音乐家(胡乃元只做区域发行),此番带来贝多芬《克罗采》,并与高市国协演《梁祝》巡回各地,这位骨子里中国血液与浓浓英国风格调合出的杰出华人捧著新片来台,奉劝死忠唱片的老饕乐友,可以出门听音乐会了。(黄俊铭) 【舞蹈】 多「层」表演引深思─白舞寺《七匡乙咚》 俗话有一句:看一个影生一个孩子,原意大约是贬的,指人夸张其事、大惊小怪;可是,想像力就是这么来的,艺术创作恐怕也少不了这个过程。 一个孩子,不论他是不是孤独的,不用人教,他早晚会对著一个「他者」说话。这个「他者」有可能是空气、纸娃娃
-
主角上场
现代不协和音,如何「解决」?
《八月雪》拍板定案为「新歌剧」,按新闻稿上解释是「将京剧与歌剧结合、超越传统唱腔与作曲法」,高行健宣称它是二十一世纪新剧种,台湾剧专与国光等京剧单位合作打造一种「前所未有、全能演员的全方位戏剧」,企图心旺盛。 报载高行健为《八月雪》邀约作曲家与间一波三折,原定的谭盾意外退出,本地作曲家亦有意角逐,最后由大陆旅法作曲家许舒亚出线。其实若以传统歌剧观之,作曲者的重要性绝不在编导之下,按西方歌剧的规格,剧作词是颜料,作曲家恐怕才是挥洒的画匠。 许舒亚出身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九二年以作曲第一奖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曾获第五届贝桑松国际交响乐作曲比赛第一大奖,为中国作曲界极被看好的法系大将。早在《八月雪》之前,许舒亚已成功写过芭蕾舞剧《马可波罗的眼泪》,《纽约时报》语出惊人:「许舒亚的音乐给观众的巨大震撼,甚至超过了舞剧本身。」 去程式化、安「声」立命 十一月初走进排演场,陈郁秀情商找来支援音乐训练的李静美、江靖波正巧未当班,高行健遂亲自发号施令,钢琴排练于是开启音乐。演员实在不谙现代音乐曲折的旋律,音乐走到那儿,场上没人摸得著头绪,身旁的传达只好透过小节数「转译」让演员明暸,这是彩排即景,展现了打造新歌剧的为难。然而诺贝尔文学奖出身的高行健并不气馁,乾脆信赖自己的艺术直觉、兼以小说家独有的说故事本领,即兴为演员解构剧作符码、安「声」立命。高行健要演员「去程式化」,也让京剧赖以发声的小嗓休憩,高行健要创造一种新的声音,「让人的从真嗓到假嗓的过渡中,找到新的运用。」 所谓的歌剧美声(bel canto),是为美好的歌剧线条与特定的剧院空间服务,声音的传达能力与音色品质是检验所谓「美声」最好的标竿,因此高行健找来李静美做发声训练,除了开发京剧演员的「真嗓」,还希望此等真/假嗓音能穿透乐团、先声夺人。 其实在中文歌剧世界里,论辩各流派唱腔本难脱离本位,海峡两岸都各有厚重的前史,八○年代从发声法与语言的关系、平剧唱腔与中国歌可能的联系,一路争论至九○年代(注);至于对岸的「民族/美声唱法」论战亦不遑多让,高行健宣称的「将京剧与歌剧结合」绝非华文界第一次试炼,对前人努力也不尽公允。 一次理念的冒险
-
乐响思考
歌剧新势力,怎么走?
新世纪看歌剧演出,简约与娱乐二股势力已大致底定。因此不管你喜不喜欢,歌剧所面临的竞争已经不是「与另一部歌剧」或者与「世界」共步的竞争。台湾的歌剧必须严肃地找到与李安、与果陀绿光、与《哈利波特》同台竞争的优势,才有新的希望。
-
主角上场
从灰姑娘到Prima Donna
「从我的家乡朴次茅斯市来到卡内基厅,如果长途跋涉约六百哩距离,需要花上三个星期,然而事实上,我却旅行了人生的大半时间才走到这里。」芭托的歌唱生涯不可谓没有半点运气,或许行事还真有传言中的霸气,然而不要忘了,她到底是多么热爱歌唱啊!
-
艺史探索
英雄与历史之歌
迷恋表面的繁荣,沉浸于当中形式化的英雄、历史性的题材,贵族们在「庄严歌剧」里,好似看到自我的反影,却也慢慢消耗他们所享有的特权和尊容。在桃花源式的乡愁里,无意识到,当时启蒙运动,已汇聚成改变欧洲历史的动力。
-
十周年专题
奔跑的狮子 林静芸
一直觉得夏宇的诗句:「你不觉得她/她很适合早上吗/你不觉得她很适合/譬如说/奔跑」,很适合用来介绍林静芸。因为她从第四期加入《表演艺术》起,陪我们奔跑过近百期;另外,据说她每朝游泳,偶尔玩大提琴,确实适合优优雅雅,早上来到。 许多人不知道,林静芸历经几家艺文媒体主编,以为该是新闻专业出身,然而她可是扎扎实实「学音乐的」。文藻法文科毕业后在美国著名的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拿到钢琴演奏学士。哪里知道方出校门,弹钢琴的手不愼受伤,哭哭啼啼一个暑假后,林静芸被福茂唱片相中,担任旗下《音乐月刊》(原《罐头音乐》杂志)主编,据说「那个年代」的艺文记者(如中时的黄寤兰)都记得那位记者会现场常以「流利英语」发问的音乐系女孩,而笔者记忆所及,音乐科班插手新闻领域,林静芸也算是先锋。 林静芸现职为《自由时报》艺文版主编,已属于本杂志「退除役官兵」级的元老人物,她主编《表演艺术》长达九年的革命情谊,几乎同杂志画上等号。同事间流传一个笑话,找不到照片问前任编辑,找不到前任编辑,问林静芸就对了。 九二年从英国留学回台之后,林静芸说她是「一写完论文,就打电话跟黄碧端(时任两厅院副主任兼《表演艺术》总编辑)报到。」当时杂志正値草创,一切都在兵荒马乱的阶段,编辑没天没日的工作,在杂志社打地舖也是常有的事。甫接下主编的林静芸开始察觉整个编辑流程有问题,她将原本比较接近编辑「书籍」的人员配置重组,继而画分「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专业领域,让每个编辑有独立负责的区域;换句话说,在「表演艺术」的大架构底下,林静芸希望个别编辑扮演该领域类似「主编」或者「责任编辑」的角色。而这样的编辑思考也一直沿用至今,是许多人认定《表演艺术》尊重艺术专业的最好说明。 《表演艺术》多次获得金鼎奖肯定,并且历经几番两厅院人事更迭,依然获得支持与尊重,林静芸数度有感而发的表示「我想当初这批人坚持不走机关刊物、坚持上架销售,如今看起来显然是对的。」在许多人的努力之下,这个杂志「有意识地」将个人色彩降到最低,它没有艺术人专断的一家之言,并且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媒体,它并不自限以两厅院节目为唯一报导对象,林静芸认为这样的做法等于「帮杂志社找到了一个比较广泛的民意支持。」即使转任报界,她仍
-
追忆与悼念 In Memoriam
教我如何不想她
我永远忘不了大五的某一个炎热的下午,老师正在「雕」我那破碎的法文咬字,尔后她突然很感慨地说:「我真希望你们赶快出国深造,语文变好一些。不过,那个时候我也看不到了。」 当时我几乎不敢看老师那张慈爱又遮不住风霜的容颜,我只是觉得眼角一阵发烫,支支吾吾接不上半句。
-
新秀登场
觅一张欧洲歌剧院的通行证
陈兴安当然是见了国立维也纳歌剧院的总监夫人。虽「不中」,不过试唱间里的假面微笑倒也离真正的歌剧院舞台「亦不远矣」。所谓「见过世面」应该也超不出这种上上级的经验了吧!
-
焦点
青春火焰的背后
「我有感觉我会赢,我想观众都喜欢我,我很感谢他们。」这样的豪语出自十八岁的少年应该不算意外,因为青春火焰正在炽热燃烧时,往往在舞台上是最动人与兴奋交杂的。
-
焦点
一条实现梦想的日光大道
杨呈伟与他所带领的「第二代剧团」算是亚裔人「新世代」的典型。他们更年轻,更没有历史包袱;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美国经验;他们的母语或许有其他选项,但通常是美式英语。杨呈伟以这一代所共同熟知的音乐剧文化做为初步认同,他试图透过这出即将渡海来台的《铺轨》所续织的「大历史」或许就是更深层意识里的认同。
-
焦点 十五岁了,然后呢?
访朱宗庆
「做人最衰──剃头、打鼓、吹鼓吹。」甫获得国家文艺奖的朱宗庆曾经在得奖感言上如此感慨地表示;不过经常自嘲出身平凡、是「打鼓的」的朱宗庆,如今的职称是「国立艺术学院音乐系系主任曁研究所所长」,并兼任国际打击乐艺术协会总裁咨询顾问,朱宗庆藉著敲打不仅改写了台湾的打击乐史,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
研讨会
关于国乐交响化的延伸思考
语义的不同程度理解造成「传统」与「现代国乐」这二种不同槪念的语言机制错置,这次在会场上的激烈火花常常都是这样来的
-
焦点
骚动,开始解放的青春期
朱宗庆打击乐团即将过十五岁生日,八〇年代的打击青年如今多已为人父(母),清涩的学生气质也换上坚定自信的表情;不会再有人问:打鼓能做什么?不会有人质疑为什么到打击乐团「上班」。打击与心跳是同一件事,都在思考生命的脉搏与能量。悠悠十五载,像是十五岁的青春期少年,开始蜕变并同时解放。
-
异人馆
从青春荣耀的冠冕慢慢走来
私底下的简文彬其实有种极为独特的气味:他的言谈倾向「大而化之」,遇到关键问题常轻描淡写、一语带过;然而他并非不健谈,说起欧陆歌剧院现在大量冒出些单凭一、二套曲目(repetoire)混口饭吃的青年指挥,又显得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