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垂青(林韶安 摄)
艺号人物 People 专访第卅届传艺金曲奖特别奖得主

叶垂青 保存台湾的声音 让世界聆听

在他的「白金录音室」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台湾之声」,不管是流行乐界还是古典乐界,不管是八○年代集结六十多位歌手一起完成的〈明天会更好〉,或是许常惠教授费心搜集的台湾民间音乐,叶垂青的录音技术,让台湾的声音得以留存,见证了台湾录音史,这也是他获得今年传艺金曲特别奖的主要原因。

在他的「白金录音室」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台湾之声」,不管是流行乐界还是古典乐界,不管是八○年代集结六十多位歌手一起完成的〈明天会更好〉,或是许常惠教授费心搜集的台湾民间音乐,叶垂青的录音技术,让台湾的声音得以留存,见证了台湾录音史,这也是他获得今年传艺金曲特别奖的主要原因。

走进建国北路与长春路交叉口的大楼,很难想像完成许多流行经典与古典音乐唱片的录音室——白金录音室,就在这栋不起眼的大楼里。这里是许多音乐人时常出没的地方,就算没来过此处工作者,也早已久仰白金录音室的大名、耳闻其辉煌事迹。今日白金录音室也挂起另一个招牌——「福尔摩沙室内乐集」,这是老板叶垂青第二个非常骄傲的招牌。「白金录音室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录音,最早是在三重的公寓里,有三间录音室,隔年女儿儒沛出生。当时录李泰祥受新闻局委托创作的音乐,录音时,将整个弦乐团搬到录音室来,塞满了录音室,我女儿就在里面跑来跑去,我很担心她把地上的提琴踢倒,不断地要她小心。」叶垂青说。

没想到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台湾第一位纽约爱乐正式团员的音乐家——大提琴家叶儒沛,而她与好友旅美小提琴家林允白、中提琴家陈则言、小提琴家林以信组成的福尔摩沙弦乐四重奏,在二○○六年靠著视讯方式排练,一举夺下「伦敦弦乐四重奏比赛」的首奖,同时获颁「阿玛迪斯奖」,是第一个夺得这个比赛首奖的亚洲室内乐团,俨然成为传奇。现在这个传奇室内乐团的台湾经纪人,就是老爸叶垂青。

从三重到台北  见证台湾录音发展史

早年三重的排水系统不是很好,一下大雨便淹水,使得到录音室的音乐家半夜必须提著鞋子走出去,有一次叶垂青邀请日本乐团来台录音,就遇到这个尴尬场面,让他下定决心将录音室搬到台北的大楼,一来交通方便,二来基础建设较完善的台北,比较没有淹水的问题。他还从日本聘请音响大师平田义一来台,设计、规划新的录音室。叶垂青说:「父亲当年与朋友创了凤鸣唱片,我从小听黑胶唱片长大。大学毕业服完役,因从小习惯在唱片里,于是自然而然地回家工作,早期的黑胶是洋干漆,后期是塑胶,品质不好。而且当时全球的唱片没有统一规格,一直到五○年代美国才设定RIAA黑胶唱片的统一规格。七○年代,我们就有VM70的刻板机,一个月可以刻八十张唱片,已经有立体音响的效果,有接近原始的声音,但是当时受限于录音的品质不好,于是当录音室搬到台北时,我就请平田义一先生来台,为我设计这三间录音室。」

现在,白金录音室基本上有三间录音室,最大的一间可以摆下小型的乐团,一间是独唱的录音室,一间是可以塞下三、四人左右的中型空间。在大型录音室里,有一台音乐厅使用的平台钢琴,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是早期的象牙键,在声音不断地调整下,有著过去钢琴柔和优雅的音色,在这里彷佛看到许多古典音乐的演奏家在这里录音、排练,但最传奇的,是在这里曾经录制了〈明天会更好〉这首激励人心的乐曲。一九八五年台湾歌手们为响应援助非洲衣索比亚大饥荒,史无前例地大团结一起高唱这首歌曲,当时由李寿全担任制作人,李宗盛与罗大佑作曲,参与人数高达六十多位。叶垂青说:「当时还好已经引进廿四轨的同步类比录音,乐团与歌手的声部可以分开录,可以先录乐团,再录主唱,再是其他人,之后再混音,当时也加了电子乐器,给制作人一些新的想法。当时来的歌手,每个人只唱一句,我在麦克风上套上类似丝袜的网子,去掉一些杂音,使每个人的原音重现。但不可思议的是,这六七十人独特的声音居然可以融合,所以这首大合唱的歌曲,在三天内就录好了,创下历史性的纪录。」这历史性的一刻,不仅见证台湾歌手的爱心与团结,也见证了卅年前台湾非常先进的录音技术!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人物小档案

  • 创立白金录音室,在70年代时有全台第一个VM70刻版机,创下一个月刻80张唱片的纪录。
  • 是80年代第一个进入数位24轨同步录音的台湾录音室,创下三天内录制六十多位歌手及乐团的录音,完成〈明天会更好〉这首集结当红歌手的大合唱。
  • 带领台湾录音工程师加入世界性的录音组织「AES声音工程协会」(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走入录音工程的新纪元。
  • 台北第一届花火节摄影比赛银牌奖、2019年传统艺术金曲奖特别奖得主。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