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大师彭修文此番特地跨海来台指挥北市国演出,其指挥动作乾净明确,全心投入;反观北市国的表现,却比不上南北两个「实验」国乐团,如不再痛定思痛,势将被乐迷淘汰,到时就是大师也回天乏术了!
《兵马俑传说》
3月3日
台北国家音乐厅
屹立乐坛达四十年,作品一直受到广泛讨论的国乐大师彭修文,此次应台北市立国乐团邀请,于台北国家音乐厅指挥该团演出一场以彭氏个人作品为主的音乐会。大师的作品向以发扬现代国乐团之交响性著称,他也担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指挥,致力于创作与演奏结合;在现代国乐团的实际发展历程中,彭修文的贡献应可受到乐界肯定。
当晚演奏会开始之前,指挥台前并未放置总谱,待彭氏出场后,仍然如此,且在整场音乐会中皆凭其记忆指挥。虽然这次演出的曲目大多为其本人作品,但彭氏以六十有余之高龄,仍能完全熟记整场音乐会的演奏总谱,可见大师有备而来,实非浪得虚名。其指挥动作乾净明确,没有夸张的舞台动作,对乐团提示淸晰,不仅熟悉乐曲,而且更全力投入其中,毫不拖泥带水。
反观台北市立国乐团的表现,就相当令人失望。第一首〈将军令〉,乐团整体的演奏大致是四平八稳,但管乐部分未能表现应有的气势,人虽多却没有开阔的气魄。〈八月晚来香〉及〈冬月风雪夜归人〉,指挥将乐曲的架构描画得十分精细,但乐团的音色粗糙,乐曲的韵味就差了一截。二胡协奏曲〈不屈的苏武〉,独奏者所加的麦克风音量过大,廻音长,高频不明显,使得二胡应有的音色无法展现,乐团与独奏者的音量比例也不平衡。而独奏者与乐团之间的默契明显不足。许多乐段二胡与乐团已经分家了,各拉各的调,整首乐曲几近支离破碎的程度。〈月儿高〉的琵琶主奏相当称职,但击乐太抢镜头了,整首乐曲的气氛难免受到破坏。〈竹〉是本地已故国乐家郑思森先生的作品,此次演出略有删节,或许是为了使乐曲更有张力吧?但笔者认为有损原曲的精神。最后压轴曲目为彭氏的大作〈秦兵马俑〉,乐团至此疲态尽露,击乐毫无线条,音量又未能与乐团保持均衡,原本十分有内涵的曲子,演奏得死气沈沈,毫无活力。尤其第三乐章结尾部分,当弦乐部分出来之后,节奏及旋律皆相当不稳,各声部加入时,速度不一,使得整首乐曲都被打散了,是一大败笔。其他有许多放炮的部分,也无法一一细述了。
虽然如此,观众仍然很热情的安可了两首。〈阿细跳月〉只能以「惨不忍覩」形容,乐团完全跟不上指挥,乱成一团。〈花好月圆〉又显得心浮气躁沈不住气。
听完整场音乐会后,不知该为彭修文惋惜或是为北市国痛心。或许该团的演出太多了,负荷过重,所以未能发挥应有的水准,否则以一个专业乐团而言,如此的表现著实令人有受骗的感觉。也许笔者过于苛责,但北市国身为国内最早的专业化国乐团,且一度是国内各乐团马首是瞻,乐迷引颈企盼的优秀乐团,如今却比不上南北两个「实验」国乐团,怎不令人爱深责切?如果不再痛定思痛,势将逐渐被乐迷淘汰,到时就是大师也回天乏术了!
特约评论|谭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