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管名伶蔡小月与叶靑古都交会。(刘振祥 摄)
焦点 焦点

浪子回头时 叶靑的「歌仔戏溯源」意义

「早期歌仔戏就像浪子一样,有路无厝,完全要靠自己的奋斗、打拚,才能立地生根,为自己创造一个梨园的大家庭。」旗下拥有数十名成员班底的「叶靑歌仔戏团」团长叶靑如是说。

「早期歌仔戏就像浪子一样,有路无厝,完全要靠自己的奋斗、打拚,才能立地生根,为自己创造一个梨园的大家庭。」旗下拥有数十名成员班底的「叶靑歌仔戏团」团长叶靑如是说。

《冉冉红尘》

10月22至25日

台北国家戏剧院

敍述靑年才俊李志贵进京赶考途中,见强权横行,遂誓言高中出仕后,必效法包靑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果然登科金榜,任官警巡院正卿,然而在审理一桩通奸杀夫案时,因事关相爷公子,遭受种种胁迫利诱,竟昧著良心判案,虽因此加官晋爵,却无法逃过良心谴责,在「铁面无私」的御匾前,自刎于尙方宝剑之下。

用「浪子」来形容歌仔戏的命运,对叶靑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切身经历的生动比喩。出身歌仔戏家庭,自小目睹歌仔戏班为求生存四处打戏路,一年四季在外餐风飮露为人做戏,所有世间的沧桑、人情冷暖,特别容易在戏班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不安的印记。这种随著戏路四处飘移的「不安之旅」,恰似一个「家无恒产」,必须出外闯荡的浪子,随时要为栖身糊口而调整路向。

及长才步前人后尘投入歌仔戏演艺的叶靑,在电视歌仔戏生涯中体受歌仔戏发展环境二十年之后,还是觉得歌仔戏的奋斗历程真的就像「浪子」一样,不像平剧或豫剧有国家的政策和资源呵护、支援。直到今天,全省数百团的歌仔戏班还是得为生存而流离庙会野台之间,即或三家电视台当红的电视歌仔戏团,依旧得在收视率和广吿压力下战战兢兢地谋取合理的演播条件,稍一不愼,恐怕就要被别种型态的节目汰换。即如新兴的宜兰县立兰阳戏剧团,年轻的成员们为了争取海内、外的演出机会,不是苦无盘缠,要不就是在特殊的政治、文化意识型态的牵制下,备感困扰。

溯源计划纪念王炎

「要从自己的出身源头开始建立信心!!」今年三月,几位为布袋戏耆老──王炎制作纪念专辑的民俗曲艺工作者,在一次和叶靑聚谈的机缘中提到传统戏曲流失的问题时,叶靑有感而发地指出,像王炎这么优秀的表演大师,生前刻苦学艺,累致精湛的表演技艺,满腹戏文,以及丰富可贵的戏曲人生故事,但是,不论各界在他晚年给予他多少的肯定,毕竟人一走了,所有这些珍贵的文化资产也就随之而去。因此,王炎的去逝,反而在她心里浮现了一种同为戏曲中人的使命感。除了襄助王炎纪念影带的制作以外,更在文化学术界的友人促成之下,提出由艺人本身主持参与的「歌仔戏溯源计划」。

由表演艺术工作者来主持、参与的溯源计划,和一般的学术性调查是有著相当不同的意义。学术调查本身必须有严谨的调查方法与过程,才能导析出各种结论,而由表演家来主持、参与所侧重者,则应在于将调查的结果与感受导入表演的实际需要之上。在这种基本前题的差异性获得确定之后,从今年六月份开始,叶靑和该计划的指导学者林茂贤、李国俊及访调人员,分别在鹿港、台南、台北、宜兰等地探访台湾传统戏曲的曲馆、老艺人及一些后起之秀,直接探访南北管、本地歌仔在各地方的活动现况。三个多月下来,叶靑兴奋地说:「其实只要用心寻找,台湾可以说是到处充满著可歌可演的戏曲生命,而这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戏曲资源,正是从事各种类型的现代表演艺术工作者,可以参考、吸收的活水源头,必须从头开始对它进行有系统的整理与吸收。」

拜馆访社,遍踏南北

因为对同为戏曲中人的王炎的一点善念与诚意,叶靑因缘际会地在友人的牵引之下,走出久蛰的影剧圈,遍踩南北二路,直接探触地方传统戏曲的其人其艺,整个旅程对她来说是生动而新鲜的。在鹿港龙山寺「聚英社」看到九十四岁的南管老艺人王昆山,童颜鹤发,轻抱琵琶,自在弹唱古曲,那种幽然古朴的弦律,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百年之前「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闲情逸致。王老先生说他十几岁就到聚英社来学曲练唱,彼时,龙山寺附近的士商子弟到聚英社学南管的风气甚盛,到现却已经乏人问津了。

看到聚英社由盛而衰、精英四散,徒留空馆荒壁、弦吹沾尘的现况,叶靑不禁趋向老人家探问道:「还有没有人肯来学曲?」老人家天真地笑答道:「自己都快忘光了,哈,哈。」仿佛在吿示著「聚英社」的黄昏命运,令人听来不禁为之感到惋惜不已。但是,随之拜访的「雅正斋」却比较富有活力,除了有二、三十位固定成员,定期在鹿港老人会馆练艺外,团员们还特地主动教授附近的国小生练习南管古乐,这种薪传的使命感促使他们努力去改变南管古乐没落、断层的命运。在泛娱乐化的现代表演媒介兴盛的风潮中,他们的精神与作为宛如一股淸流,他们并殷切地建议叶靑能在强势的电视媒体表演中,多多运用优美的南管古曲,或为衬景音乐、或采录其中的短曲演唱,将南管推介给广大的电视歌仔戏观众。

抵达古都台南,「南声社」的蔡小月和成员们除了排场欢迎外,更亲自司唱待客,叶靑则以一把刻有曲牌名「靑玉案」的琵琶相赠。一为歌仔戏名小生,一为南管名伶,古都的交会结缘,颇有惺惺相惜的情分,叶靑直夸赞蔡小月圆润饱熟的嗓音,以为是今人所难有;而蔡小月则特别赠送叶靑两卷风行法国的南管CD。「南声社」的热情和精采的演唱,在在都令叶靑感到身为传统表演艺术工作者的一员,一趟南台湾的「南管之旅」简直就是一份责任感。「愈是古典的戏曲,愈需要现代的表演艺术家去重新探讨它、硏究它,最好还能吸收它成为现代表演艺术的营养,这个责任实在真大,绝对不是一个个人或一个团体能独立完成的。」叶靑说,如果政府文化部门、学术界加上民间企业与年轻的演艺、编导人才都能一起投入,才会有一线生机,而她能够做的大槪也只是一种抛砖引玉的工作,「毕竟,这是一种整体表演环境的改革问题啊。」她说。

再创歌仔戏新路向

在北台湾的溯源旅程中,除了平日就常在大台北地区接触到的北管艺人外,「歌仔戏的原鄕」──宜兰,就是最后一个重要的终点。在宜兰的中山公园内生动朴素的「落地扫」表演,以及歌仔戏原型时期的各种丰富的故事,对叶靑来说就好像是一则则神话般的新奇动人,「就好像是爷爷在说故事一样,实在令人感到有趣而温暖。」叶靑说:「以前对歌仔戏班的童年记忆,在那些老艺人说故事的冲击下,反而不觉得那么悲情了。历史这种东西真是奇妙,总让人觉得自己的悲欢离合是那么的渺小,不足牵挂。」

「浪子」般的歌仔戏命运,在叶靑的这一种追溯历程中,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对叶靑来说,自己有个团,有个支持她表演下去的强势电视媒体和制作环境,较诸那些还在全省各角落奋斗生存的流浪戏班,以及为薪传传统戏曲而努力的民间曲馆,她受到的其实是恩宠,有责任,也有义务透过一次次溯源计划,去建立表演工作上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虽然不是一次很严谨的学术调查,但对我个人来说,的确是一次大丰收,」叶靑说:「我在这个过程获得了很大的启示和信心,相信自己和其他传统表演艺术的从业人员,可以不再像一个浪子般地再走下去。我们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也有精采可贵的表演资源,只要用心,一定能够再发现、再创造出歌仔戏的新路向!!」

 

文字|李疾 民间艺术工作室总监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