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仔戏的初胚是早期宜兰地方男女行歌互答的山歌(掺揉了福建芗江一带的锦歌、采茶和车鼓等民谣)转变而来,这种土生土长的「本地歌仔」目前几(许斌 摄)
纵墨观史 光复50周年/纵墨观史/戏曲

历历沧伤不见桑 政治及社会递变下的台湾传统戏剧

源自闽粤而深度本土化的台湾传统戏曲,原是与民间生活密不可分的演出生态。在迭经政治与社会变异的筛沥又筛沥,各种大戏、小戏、偶戏都被挤到生活的边缝,甚至,音消戏殒。沧海复有桑田;近年,本土意识抬头带来微曦,台湾传统戏曲却一仍在难为后继的困乏中。光复五十年了,曾经沧伤的该也见桑了,传统戏曲的苗子呢?

源自闽粤而深度本土化的台湾传统戏曲,原是与民间生活密不可分的演出生态。在迭经政治与社会变异的筛沥又筛沥,各种大戏、小戏、偶戏都被挤到生活的边缝,甚至,音消戏殒。沧海复有桑田;近年,本土意识抬头带来微曦,台湾传统戏曲却一仍在难为后继的困乏中。光复五十年了,曾经沧伤的该也见桑了,传统戏曲的苗子呢?

台湾的传统戏剧大都源自大陆闽粤地区,自明代末年随著漳、泉、客籍移民的播迁,闽粤一带民间戏曲也流传到台湾地区。因此台湾早期民间戏曲其实是建立在闽粤曲艺的基础上。

在一九四五年国民政府统治台湾之前,台湾民间戏剧已非常蓬勃,其中较重要的剧种有:

大戏:南管系统(南管戏〈小梨园〉、九甲戏)、北管系统(乱弹戏、四平戏)、歌仔戏(唯一源自本剧种)。

小戏:车鼓系统、客家三脚采茶戏、本地歌仔(歌仔戏原始型态)、法事戏(〈目莲救母〉、〈曾二娘〉等)

偶戏:掌中戏、傀儡戏、皮影戏

源自闽粤而风格本土化

民间戏剧在流传过程中,经常会融合当地音乐艺术,形成新的艺术特色,因此在形式上往往会与原来戏曲风格有所差异。当大陆戏曲艺术传入台湾之后,在特殊的时空背景下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比如大陆梨园戏在台湾称为南管戏,且主要是以小梨园七子班为主(编注:梨园戏分大、小梨园,大梨园为成人班子,小梨园亦称七子班为少年儿童班子,剧目多取材自地方传说);九甲戏传入台湾之后与北管戏曲结合,风格又不同于大陆的九甲戏;而台湾的乱弹戏又包括雅部昆曲、各地方小调和京戏音乐,在定义上又与花部乱弹不同。偶戏传入台湾之后也与北管、南管、潮调音乐结合,形成不同风格的表演型态,因此台湾的传统戏剧与原来的闽粤戏曲已有差异,而当时的创新现在也都已成为传统,所谓的传统戏剧仅是概念性的界定。

俗民生活中的情「调」

自汉族移民迁居台湾,台湾的演剧活动向来非常兴盛,而传统戏剧表演也是早期台湾民间最普遍的娱乐。台湾的演艺团体除职业剧团之外,还有许多业余性质的演艺社团,这些业余的社团成员,民间俗称为「子弟」,有别于一般职业演员,在传统社会中「做戏仔」是属于「下九流」行业,但参加子弟轩社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子弟社团在传统农业社会,兼具休闲娱乐、社交联谊、凝聚族群意识等多种社会功能。

台湾的传统戏剧其实并非是纯粹的表演艺术,它的宗教仪式性往往重于艺术性,民间的演剧通常是附属在宗教活动中,传统戏剧与民间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落地扫、野台表演型态,几乎都与酬神庙会活动有关,而法事戏与傀儡戏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仪式。

传统戏剧源起于民间,也流传于民间,它就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而历来不受官方统治阶级与士大夫的肯定,因此总是形成俗民文化与贵族文化差距甚大的情况。传统戏曲中的昆曲、南管就是因为过于典雅、精致,虽受文人雅士喜爱,但却无法得到基层民众认同,而未能在台湾民间普遍流行。

掐著脖子演剧

从明代末年汉族的移民台湾,至日治时期晚年,传统戏剧在台湾都是蕴酿成形自然发展,直到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在台湾厉行「皇民化运动」,禁止传统戏剧,鼓励民间剧团演出「皇民化」剧,台湾的传统戏剧才在政治势力的阴影下受到压抑。而当时台湾知识份子对传统戏剧的排斥与鄙视,当然也对传统戏剧造成莫大的打击。这种内外交攻、上下箝制的压制下,使原本蓬勃发展的传统戏剧气势受挫,许多剧种只得暂时消声匿迹,直到一九四五年台湾光复后才又重整旗鼓恢复生机。

光复初期传统戏剧再度兴起,在日治末年被禁锢的戏剧也纷纷重现,一时之间戏剧艺术百花齐放。但好景不常,在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之后,随即展开干预措施,首先对传统戏剧实施剧本管制,一九四七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限定准演旧剧一〇四出,一九五四年省政府颁布核准演出剧目缩减为二十九种,且几乎都是忠贞爱国类戏码,至一九五八年省教育厅再增加二十二种,准演剧本仅五十一出。

此外,政府为「改良」地方戏剧自一九五一年起,由教育厅配合歌仔戏、布袋戏剧团演出「反共抗俄剧」,传统戏剧表演〈女匪干〉〈投奔光明〉〈望中央〉〈大义灭亲〉之类的剧目,以示反共抗俄剧团总动员。

至一九五八年教育厅调查资料显示,当时台湾的传统剧团约有四百八十团,其中歌仔戏有二三五团居冠,其次为布袋戏有一八八团之多。

悲情的浮沉于社会

对台湾传统戏剧杀伤力最强的其实并非政治因素,而是台湾社会型态的转变。随著经济的转型,台湾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社会,由于经济的成长,民众生活日渐富裕,各种视听娱乐媒体日愈增多,一九六二年台视开播,一九六九年中视成立,声光俱佳无远弗届的视听设备,取代传统戏剧休闲娱乐的地位,传统戏剧既非唯一的选择,也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传统戏剧不敌现代科技文明的挑战而急遽没落。虽然歌仔戏和布袋戏也曾经在电视萤幕上风行一时,但在一九七一年省政府又制订「加强推行国语实施计划」,限制台语节目播出时间、时段,使传统戏剧更加速没落。

在漫长的白色恐怖阴影下,台湾文化成为禁忌,而艺术文化也被视为政战工具,用以加强思想教育和政令宣导。基于「改善民俗」「节约拜拜」,政府又限制传统戏剧表演名目与演出场次,而民间剧团只好以「庆祝军人节」「纪念国父诞辰」等名目申请演出。

在八〇年代初期传统戏剧曾经一度有复苏的趋势,因为当时台湾民间盛行「大家乐」赌博,求神扶乩「逼明牌」者众,而按台湾民间宗教习俗,祈福许愿多采演剧酬神方式叩答神恩,因此这段期间台湾出现许多阴庙翻新重建、脱衣舞秀蓬勃发展、数字过敏症流行等怪异现象,连传统戏剧都蒙受其利,剧团演出场次激增,演剧活动热络,传统戏剧差一点就被「复兴」,直到爱国奖券停止发行,大家乐赌风冷却,传统戏剧才「恢复」没落状态。八〇年代之后台湾的休闲娱乐项目日益繁多,MTV、KTV、牛肉场、电动玩具更为普及,而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也更加衰落。

八〇年代末期,随著政治的民主化,和本土意识的提升,台湾的本土戏剧似乎又逐渐受到关注,但关怀毕竟无法挽救民俗曲艺失传的危机,至今传统戏剧仍然无法解决后继无人的困境。

文化政策下的乾涸

长期以来传统戏剧都是在自生自灭的状态下苟延残喘,政府的文化资源分配一向是重现代轻传统、重外国轻本土、重大陆轻台湾、重城市轻鄕镇。在西化教育政策下,台湾传统文化完全被牺牲,导致这一代靑年对自己的传统艺术一无所知,甚至鄙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文化政策下,传统戏剧之中只有大陆剧种受到照顾,在技艺传承方面,光复至今京戏传承计有:复兴剧校、国立艺专、文化大学、华冈艺校、国光艺校、陆光、海光、大鹏剧校设有京戏科系,公立剧队则有复兴、陆光、海光、大鹏、明驼京戏团队及飞马豫剧队,至今台湾本土的传统戏剧科系仅有去年成立的复兴歌仔戏科,公立剧团则只有民进党执政的宜兰县兰阳戏剧团,这些数据显示过去政府文化政策的不合理。

凭心而论这几年来在本土化诉求、及文建会社区总体营造政策的主导下,台湾的传统戏剧的确有渐受重视,唯独司掌技艺传承的教育部依然「老神在在」不动声色,提不出具体的传承计划。

渐行渐萎

目前台湾的传统戏剧已经奄奄一息,其中南管戏已无职业剧团,业余剧团仅存淸雅乐府,且几乎没有演出机会。九甲戏仅剩员林生新乐一团,但鲜少表演九甲戏。曾经在台湾风行一时的乱弹戏,现仅存台中新美园是专业剧团,而团员平均年龄高达七十八岁,预计五年之内将成绝响。子弟轩社能粉墨登场者全省不超过五团,多数轩社已沦为丧葬阵头。四平戏则在宜兰吴贵英女士逝世后已失传。目前在宜兰和桃竹苗地区尙有四平戏艺人分布在各剧团,但已无四平戏剧团。

唯一源起于台湾的本土剧种──歌仔戏,目前约有三百团,但如扣除空头剧团和挂羊头卖狗肉的康乐队,实际上专业剧团全国不超过五十团,而且表演素质愈来愈低落,穿揷现代歌曲、热情艳舞、色情对话的剧团比比皆是。

歌舞小戏中的车鼓系列目前均为业余阵头,且多以录音带取代唱腔。客家三脚采茶戏已濒临断绝,而由三脚采茶戏所发展而成的客家采茶戏更是产生严重质变,成为结合歌仔戏、北管戏、现代流行歌曲为一体的新型剧种,但却鲜有客家歌谣。本地歌仔现仅存于宜兰地区,艺人平均年龄约七十余岁,预估十年内将完全消失。在丧葬场合中演出的法事戏也已难得一见。

在偶戏方面,原本数量最多的布袋戏剧团,目前约有三百团,但也是充斥空头剧团,且多数剧团兼营放映露天电影,或改作康乐队,原有南管布袋戏、潮调布袋戏已完全消失,有专属后场之布袋戏团则只有四团。皮影戏现有高雄县东华、复兴阁与台北县华洲园三团,但几乎都没有演出机会。傀儡戏是台湾最神秘的剧种,由于仪式性强烈且有繁杂的禁忌,因此始终无法普及,目前能表演完整剧情者仅有宜兰新福轩与福龙轩两团,但多为宗教除煞表演。

综观台湾传统戏剧沧桑,五十年来传统戏剧几乎都是在被压抑、被利用、被鄙视之中渡过。近年来,传统本土戏剧虽逐渐受到关注,却又无法解决后继无人的危机。传统戏剧在当今社会,不仅缺乏观众,也没有演员,更未曾培养编导、舞台技术、后场音乐人才,对传统戏剧传承工作,我们几乎一无所成。

成立一所以培育台湾传统戏剧人才的专业艺术学校,或促使现有剧校、艺校本土化,将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否则台湾传统戏剧将会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文字|林茂贤  静宜、东吴大学中文系讲师

 

(编注:本刊第三期有李予昕、江武昌、林茂贤等所撰多篇偶戏相关文章可供参考,1993年1月版,页69至88。又,本刊第七期有游源铿、刘培能、鸿鸿等所撰歌仔戏相关文章可供参考,1993年5月版,页6至33)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1951

●蒋总统在光复节吿全国同胞书中,指示建设台湾成为三民主义模范省。

●继三七五减租之后,实施公地放领政策。

●省府通过爱国奖券发行办法。

●第一部彩色电视在美国诞生。

1952

●胡适首度自美返台。

1953

●台湾省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

●出版法施行细则通过。

●史达林过世。

1953

●艾森豪宣布解除台湾「中立化」,继续协防台湾。

●西螺大桥通车,长两公里,时为远东第一大桥。

●蒋总统手谕中央及地方各级公务人员,凡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者,一律参加体操,锻炼体魄。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