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对话」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作品形式的独创性或是主题的煽动性,而是杨铭隆与苏安莉那不温不愠的动作质感与不造作、不激动又畅快的双人舞。
「九月的对话」
9月1〜3日
皇冠小剧场
美国舞蹈家保罗.泰勒(Paul Taylor)认为舞者总是尽心尽力地要求自己能很精确地掌握动作的timing与shape,事实上最吸引观众的是一位舞者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舞者的动作不只为诠释舞作的情节或内容,同时也是向观众作一番真诚的自我剖白。
「九月的对话」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作品形式的独创性或是主题的煽动性,而是杨铭隆与苏安莉那不温不愠的动作质感与不造作、不激动又畅快的双人舞。
〈心轮〉表现舞者绵绵不绝的互动性
五个作品中〈心轮〉最是突出的舞作,这是一支双人舞却将男女的互相恋慕的情愫降至最低,观众感受到的是两位舞者之间绵绵不绝的互动性。他们彼此抛、擒、弹、拉、旋、提、带、摔、拖……整支舞都在顺畅中自然地运作著,这些充满动力现象又抽象的肢体语言,虽无法明确吿诉观众舞者之间的关系与对白,却非常吸引人,就如学者Polanyi所说:〝We know more than we can say.〞这感觉相同于物体主义的艺术观──每一位接触艺术品的主体(观众)都可依其自我的经验与感受对物体(艺术品)产生不同的联想、美感与价値观。事实上杨铭隆创作〈心轮〉的动作是以圆形的动力方向,及方向的改变与持续,来表现心的放纵与掌握。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心路历程,但对于心思的掌握与放纵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经验,这两种异同的经验成为欣赏者与艺术家之间沟通的桥梁,而舞作的标题往往只是编舞者创作的起跑点,其创作的过程与陈述的内容,观众可以中途加入,甚至自我完成整个作品的内容。
〈心轮〉的舞蹈技巧与技法虽与崔莎.布朗(Trisha Brown)的风格颇为相似,但是由于编舞者注入其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柔和明快的东方色彩,所以对观众来说它是活泼又亲切的作品。
处于过渡期的年轻编舞者
〈呓〉是由三位舞者以相互纠结的肢体语言作无意识的对话,随着Philip Glass一再重复的乐句,舞者由各说各话演进到激烈的对谈。苏安莉强调舞者肢体语言的对话,在空间的运用上则较为生涩,三位舞者的动作也有过度使力的现象,所以此舞较欠缺协调性与整体性。
其他三支舞作是杨铭隆的〈静止的演说者〉、〈聚.散.合离〉,杨铭隆、苏安莉合编的〈窗.窥〉。这三个作品反映出他们旅居国外的生活与当今后现代艺术的潮流。它们在音乐的使用上颇具异鄕风味,有庄严祥和的圣乐,有纽约街头的阻街女郞、流浪汉的笑骂声,也有中央公园的宗教狂热者正慷慨激昻地传福音,如果一句句的英文改成中文对话相信会产生极不同的演出效果,这也许是这场演出较特殊也是较难以解决的沟通问题。
基本上这不是一场完美无瑕疵的演出,在五个舞作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大师的身影,如康宁汉的舞台不分区观念(不分强弱),崔莎的动力现象化,派克斯顿(Steve Paxton)的接触即兴,或道格拉斯.邓(Douglas Dunn)的姿势符号化等,对年轻的编舞家这也许是一种创作的过渡时期,我们期待有一天他们能成长茁壮,并寻找出自我的特色与风格。
文字|江映碧 文化大学舞蹈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