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保才此次除表演唢呐独奏,还联合大陆五位器乐名家共同演出大陆少数民族乐曲。(传大艺术 提供)
焦点 焦点

声震山岳,音传四方 唢呐的分布与运用

双簧气鸣乐器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和埃及一带,并于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传入欧洲,从而促成了现代双簧管的产生。随著向世界各地的传布,双簧气鸣乐器在形制和名称上各有不同,传至中国的唢呐成为民间乐器中极受欢迎的乐器;在中国管乐大王宋保才再度来台演出之前,且先让我们对此一乐器源流作初步认识。

双簧气鸣乐器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和埃及一带,并于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传入欧洲,从而促成了现代双簧管的产生。随著向世界各地的传布,双簧气鸣乐器在形制和名称上各有不同,传至中国的唢呐成为民间乐器中极受欢迎的乐器;在中国管乐大王宋保才再度来台演出之前,且先让我们对此一乐器源流作初步认识。

中国管乐大王宋保才管乐独奏会

3月14日

国家音乐厅

当中世纪欧洲十字军东征作战时,最使他们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被回教徒的军乐队吵得头昏脑涨。原来回教徒善用军乐助阵,大钹、大鼓之外又猛吹唢呐,响彻云霄。欧洲人不免好奇地带这些乐器回去。到了土耳其奥图曼帝国的大兵于十六世纪征欧时,其禁卫军的乐队更为闻名,几十支唢呐震耳欲聋。想不到后来这种乐队间接地影响了现代欧洲军乐的兴起;而这件声震山岳的管乐器则直接促成了现代双簧管(oboe)的产生。(注1)

双簧气鸣乐器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和埃及一带。当时这种乐器多成对吹奏,其中一管可能担任持续音之用,其形制类似后来传到希腊的奥罗斯管(aulos)。古希腊图像常显示奏者为了保护双颊过度膨胀及加强空气压力,从嘴前到脑后系了一个皮圈。可见这种乐器有一定的响度。这是管身呈圆柱形而无喇叭口的吹管,开孔不等,上端揷入哨子,有如中国民间的管子。

管身呈圆锥形,带有喇叭口的双簧气鸣最晚在西元前第二世纪就在巴勒斯坦出现了。(注2)这种乐器音尖声大,超过圆柱形,特别适合于户外吹奏及伴随军旅。这正是唢呐的前身。

唢呐的形制和名称

圆锤形的双簧管起源于中东一带(中亚起源说见后),分布极广,但其形制却大同小异,都由木质的杆(管身,有的另有不同材料的喇叭口)、芯子(taple,揷入杆上端之小管,连接哨子用)、气盘或气碗(pirouette,保护哨子用)和哨子(reed,芦苇双簧片)等部分组成。杆上的指孔不一,以前面七孔,后面一孔最为普遍。除了形制类似之外,各地的同类乐器也有许多名称相近,例如zurna、zurne、zurni、zurla; surna、surnay、Sarna、sruni、serunai等;中文的「唢呐」或「苏尔奈」,英文的shawm也和此有关。原来波斯语的zur或zor意为「强力」,nay或ney意为「管」;而sur或sor意为「节庆」。(注3)所以,「强力之管」或「节庆之管」都名副其实。证诸目前埃及、土耳其、希腊各地用它作户外舞蹈伴奏,中国戏曲用它作开场,台湾街头用它作行进等,谁能否认它的震慑之音?不过其名称也有不相近的,如阿拉伯的mizmar、摩洛哥的ghaita等。

欧洲的箫姆

随著宗教的传播、商旅的来往,甚至于军事的交锋,唢呐得以传到世界许多地方。欧洲从第十二世纪就接受它,名称之一叫箫姆(shawm)。从第十三世纪开始,文献和图像显示它不是田园牧人就是舞会或游行的乐师在吹奏。由于和声的需要,欧洲人逐渐扩充其音域和增加了按键,以至于发展成从高到低六个声部及尺寸的箫姆族。超大的箫姆又叫超低音普默(Gross Bass Pommer),长达十呎,其一端要有专用的支架或由专人来抬(有如西藏大喇叭筒钦)。箫姆曾经风光多时,常和其他大声的乐器合奏,是德国市镇管乐师(Stadtpfeifer)和英国乐侍(Waits)的重要乐器。这两者皆是公家的乐师兼报时员。据说有纠纷时,他们也可以拿起低音箫姆作武器。但到了十七世纪,柔声而圆润的现代双簧管取代了它。不过民间这一类乐器一直沿用,法国的bombarde、义大利的piffaro、西班牙的tiple和tenora、马其顿的zurla、匈牙利的tarojato等都是。由箫姆管衍生的其他著名双簧气鸣乐器很多,著名的为有盖子的钩管(crumhorn)和有袋子的风笛(bagpipe)。现代的其他双簧乐器则为低音管和英国管。

亚洲的唢呐

亚洲人之喜爱双簧圆锥管(在此以唢呐通称)比欧洲人有过之无不及,无论是近东、中东、中亚(包括新疆)、南亚、东南亚和东亚都可以听到它的音响。虽然要证明亚洲各地的唢呐管源自中东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有许多乐器的形制和名称的确也有类似之处。阿富汗、乌孜别克和新疆维吾尔的surnai(sur-nay)、北印度的shanai、苏门答腊的sarune、马来半岛的serunai、柬甫寨的sralay,乃至于缅甸的hne(四簧,其发音也有nay之痕迹)。当然也有发音完全无关的如南印度的nagasvaram和韩国的太平箫。亚洲大多数文化皆以唢呐作民间鼓吹之器或歌舞戏曲之用,但印度、缅甸和中亚(维吾尔)也用之于古典音乐。西藏的嘉令(rgya-gling)则是喇嘛乐队的重要旋律乐器。中国汉族的道教也以它作宗教用途。

中国各地唢呐的称呼极多,喇叭、金口角、嗳仔等皆是;而唢呐、锁那、苏尔奈则译自波斯语。文献上隋朝的《北堂书钞》提过金口角,但形制不十分明晰。明朝之后才有徐谓《南词敍录》、王磐《朝天子.咏喇叭》、王圻《三才图会》、戚继光《武备志》等文献的一些记述。淸代官方典籍记载较多,将它归于「回部」。所以传统上以金、元为其入传中原之开始。考古及图像资料也以明代之后较丰。近年有以两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第三十八窟(265-420年)壁画的唢呐图像及北魏时期云岗石窟第十窟(386-534年)的乐伎图像为发源,(注4)并强调中国之光辉。另外又以克孜尔壁画之时代与中东相比而推论中国少数民族突厥人影响阿拉伯人产生唢呐之说。(注5)拜城为古龟兹之境,是否和「中国」之发明那么相关値得探讨。云岗则是中原,不过该器更像筚篥。不论如何,两晋或北魏之后文献和图像皆鲜少,直到明代以后才断多是事实,当中经隋、唐而至金、元这一千多年或八百多年的空白还是要进一步去硏究的。当然先有龟兹的发明,经过一大节的断层,海路开通之后从中东传入也有可能。如此才能解释中间的失落环节以及后来名称上的波斯来源。

汉族以外的许多少数民族也爱好唢呐类乐器,例如回、壮、白、苗、土家、瑶、维吾尔等族,其名称各不相同。有一些可能是从汉族传去或依汉族的形制改制的。但是苗族却有一个动人的唢呐神话:据说玉皇玉后派太白金星下凡送一支乐器给该族一位吹奏能手阪泉阿喇,但没吿诉他乐器名字。阪泉阿喇试吹之后颇为喜欢,能吹最高的「唢」(sol?)和最低的「呐」(la?)音,于是称它唢呐!(注6)

总之,上下数千年,纵横千万里,这一件双簧圆锤管不论发出震耳之音还是柔情之乐,都永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附注:

注1:参见笔者文集之三(台北:乐韵出版社,1992)内之专文〈欧洲土耳其风的来历〉及相关图片。

注2:Cort Sachs, The Histo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New Yerk; W. W. Norton, 1940:120.

注3:Christian Poche.〝Zurna.〞The New Grove Dictione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1984), Vol. 3: 905.

注4:散见各处。此引赵飒主编之《中国乐器》。香港: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2:132。

注5:周靑葆。《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417-419。

注6:吴言韪、陈川。《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大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46-47。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