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娜旋风,其实从去年十月碧娜与乌帕塔舞蹈剧场的团员到香港停留三周,为新作寻找创作灵感开始。在香港艺文界人士热心带领他们走遍香港大街小巷、吃尽各地山珍海味之后,今年三月碧娜他们回到香港,展现在艺术节观众眼前的作品,也充满香港居民的生活剪影。
即碧娜又香港
这出全长三个半小时(包括中场休息)的新作,从开头扮演饭店接线生的〝Good morning……Thank you!〞及服务生不停地为现场观众倒茶、送零嘴;到挤满霓虹灯招牌的香港街景幻灯片;以粤语唱著卡拉OK;或一边打太极、一边以粤语唱著「一个西瓜、切两半……」的群舞;甚至模拟一名参与赛马赌博妇女的心情起伏;这些意象均呈现了香港不同面相的画面。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出到目前为止仍未命名的舞作,也充满了碧娜独特的舞蹈剧场创作风格。德国男舞者(Reiner Behr)在倒立、双脚被绑住的状态下,不停地以仰卧起坐的姿势,将地上的一桶水,一杯一杯摇到挂在上方的水桶里;韩国女舞者(Na Young Kim)在地上爬,腰带由另一名男舞者牵著,仿佛在街上溜狗的男子;女演员(Mechthild Grossman)念著一位剧作家关于雪花的剧本……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片段,均流畅地在碧娜与其成熟的全能舞者的技艺下,天依无缝地衔接下来。其中几段按舞者个人特色发展的精采独舞,及热情、激昻的群舞,更是令人难忘。
这些仅属于舞剧的极少数片段之描述,当然必须在由彼得.帕布斯(Peter Pabst)设计的舞台氛围下看才完整。台上的主要画面,是舞台后面矗立的铜墙,及台上右后方由鲜红色的香港代表花洋紫荆堆成的「花山」。其中这座「山」,不但可以前后移动、一直逼临舞台前缘,它还可以供舞者扑倒、「滑雪」、登爬……。在舞作的进行中,偶尔会有一座横跨整个舞台的吊桥,降下;偶尔舞台前端会有一个半透明的塑胶幕,落下,做为一名挂在空中、摸拟擦拭高楼外部玻璃工人(Jan Minarik饰)的「玻璃」。意象之丰富,令人目不暇给。
即乐观又悲观
然而这些对香港人最关心的九七问题,又代表了什么呢?有些港人觉得碧娜只撷取了香港文化的表相,并未对九七的深层问题提出看法。但从上半场结尾时,十几名舞者在扑满红花的台上,不段欢喜地抛起手中的花朶时,耳边传来的鞭炮声,不正代表了中国人的喜庆心情?相对之下,下半场较低沈的气氛,及到结尾时,舞者们一横排、在沙漠、冰雪、树林等幻灯片背景下、重复横越舞台、宁静地攀爬那座「花山」时,另一种悲伤的心情,也不自主地浮现。
(本刊编辑 林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