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村博子奔波大阪、东京之间,致力推动日本小剧场。(林凡妤 摄)
座谈会 座谈会/日本─台北

让「梦与想像」包容「挫折与绝望」

日本小剧场

「小亚细亚」剧场网络于九七年成立,台湾邀请「小爱丽丝」创办人西村博子、香港剧评人梁文道,九月六、七日于皇冠小剧场演讲。

「小亚细亚」剧场网络于九七年成立,台湾邀请「小爱丽丝」创办人西村博子、香港剧评人梁文道,九月六、七日于皇冠小剧场演讲。

「小爱丽丝」剧场位于日本关东区,而我个人平常在关西区,也就是大阪教书,经常在两地之间奔波,发表剧评。根据我个人的观察统计,自八、九月开始,日本大阪、京都两地进入戏剧旺季;至十月底止,两周内估计约有一三六个团体及一五〇场的表演,而小剧场的节目就占了一半左右,约六、七十个剧团演出。以上关西(大阪)地区的剧团数目约在三百五十至四百之间,东京地区的剧团数目则有两千至三千左右,尽管两地有所差距,但今年剧团数目都有减少的现象。

激烈抗争学运背景培育剧场性格

一九六〇年美、日签订安保条约,拥有核武的美国企图收纳日本人民,造成日本对中、苏两国的敌视;然而当时的日本人民不愿成为美国利用的工具,发动校园抗争,激起日本社会大众的反对与响应,一度以为这是日本社会改革的一个契机。

两年之后,因当时的佐藤与田中内阁,以各种政策和法案,吸引民众投入各类土木工事,忙于赚钱投资,以致对于安保条约改订的态度,逐渐冷却,反对人士只剩学生为主。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之下,日本地下小剧场崛起于一九六八年,例如唐十郞主演的影片:《红帐篷》。这是大岛渚所拍摄的一部半纪录片,描述一九六八年代新宿社会的晦暗;影片中的场景「花园城色」,为日本当时地下小剧场的发源地。

顚覆语言思考自我存在价値

根据扇田昭彦的整理,日本小剧场大概有下列几点特色:1.演技的变革,2.剧本结构的转变,3.观众参与,4.剧场构造的改革,5.反剧场性格,6.非剧团性,7.戏剧运动的重新崛起等。他并且归纳这些特色,主要为了反近代剧(或说新剧);深究其中的原因在于原子弹爆发的创伤。既然一个按钮能够决定二十万人的生死,于是有些人开始思考个人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基于对在上位者言论的不信任,小剧场的表演也是对一向依赖语言的新剧的一种反动与顚覆。其实,在当时背景文化的剧烈变化中,基于对社会的绝望,对语言的力量丧失信心,小剧场的年轻人自然而然转向反省自我,寻求内在的真实,产生「不得不变」的企图。因此,新型戏剧「小剧场戏剧」就此诞生了。

诉诸感性挖掘内心瞬间的直觉

由于经济的贫困和生活经验的贫乏,这些年轻的小剧场工作者,将自己参与抗争运动的亲身经验与主观感受,表现在小剧场里;并且以打破常识逻辑的戏剧情节,放弃新剧以往传统的文本,不再以理性的理解为主,转而诉求观众的感性经验。此外剧团经营的困难,让这些小剧场工作者,积极寻找像咖啡店或户外广场等较克难的表演场地,同时开始质疑剧场表演的形式。

过去新剧时代,强调剧作家的意念及全剧完整的逻辑。然而小剧场戏剧的特色,已脱离语言理性,诉诸感觉与肢体。除了台词之外,声音和肢体也能表现戏剧张力。我想全世界共通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到底是谁?寻找自己的identity。有的人积极寻求自我存在的意义,有的人却对自我存在感到绝望地失落;以往小剧场戏剧的主题,多半也在质疑政府立论的可信度。因此《等待果陀》成为八〇年代日本小剧场最主要的表现主题;等待许久的主宰(或神)没有出现,等到的却只是一个平凡的疯女人。在我的硏究看来,小剧场戏剧的另一个思想特色,便是质疑客观环境存在的真实,认同瞬间出现的直觉;例如梦、想像、幻想、盼望实践的希望,这些瞬间出现的感觉才是真实。于是,不同过去新剧敍述性地建构舞台幻觉,小剧场的表演直接将这些内在潜意识呈现在舞台上。

「四大天王」小剧场表演渐入主流

唐十郞的「状况剧场」、佐藤信他的「演剧中心」,与铃木忠志的「早稻田小剧场」,堪称日本地下小剧场的「御三家」;若将诗人寺山修司算在内,一般便将这四个小剧场前辈称为「四大天王」。佐藤信他在一九六八/六九年的代表作为《黑帐篷》,寺山修司擅长许多实验手法,他在死前最后一个作品:一九八三年Raining,以「梦中梦」的手法,嘲弄自己对母亲的爱恨情仇;因为他想拍电影,却始终无法完成心愿,便藉著「梦」来升华自己。

自一九七五到一九八〇年开始,日本小剧场进入第二、三、四代;刚开始传播媒体对于小剧场的演出,当作社会版的事件来报导。由于学生对这类活动的兴趣,使得媒体不得不增加小剧场报导的篇幅;此外中、大型剧场开始纷纷邀请小剧场团体演出,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一九八五年在上野公园不忍池演出的《新宿梁山泊》,是受到第一代小剧场工作者唐十郞影响的作品,同样藉著Tent(帐篷)的构想,处理潜意识的梦境;全剧从户外演出后进入室内表演。现在日本第二、三、四代小剧场中最当红的野田秀树,每个月吸引的观众人数约有两、三万人,能整整连演一个月。

商业取向发展不同的「梦与想像」

从六〇年代以来,小剧场逐渐成为主流,不但政府参与赞助,企业商界也相当支持。九〇年代之后的经济低成长,婴儿出生率低,社会逐渐高龄化,大众开始重视文化与福利政策。不过,因为一般人对小剧场的评鉴与判断,依旧依赖媒体报导的印象,观众不若过去发掘新兴团体来得积极;现在的观众与赞助者重视剧团名气,而不以以往口碑相传的方式判断剧团成绩。

目前日本小剧场可依剧团方向分为三种;有的汲汲于出名,以商业取向为目的;有的回到过去新剧的传统,著重生活表演的写实;但如这次来台表演的「榴华殿」等团体,依旧坚持实验创新。从前小剧场的主题相当严肃批判,多为宣泄对政府、社会的挫折与不满;而今小剧场的走向,即使如「梦」这样的形式,也多半著重日常生活、人性基本需求的满足。

 

主讲|园田学园女子大学教授西村博子

翻译|谢安

整理|傅裕惠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