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鈴木忠志

相關文章 47 篇
  • 焦點專題 Focus

    表演藝術海報視覺進化史

    雖說海報的目的是為宣傳,卻是演出前觀眾對於節目的第一印象。團隊將表演濃縮於一兩個小時,而設計師更將構思精簡於一張海報中,因此作品不僅精鍊,同時也透露團隊的觀點與品味,本期精選雲門舞集、國家交響樂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當代傳奇劇場、朱宗慶打擊樂團與國外團隊,從設計的角度來看表演,展開歷年海報,就如同展開一段表演藝術的發展史。

    文字|本刊編輯部、李時安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 西班牙花市劇院總監翁潔兒.瑪嘉莉
    特別企畫 Feature

    西班牙花市劇院總監翁潔兒.瑪嘉莉 陪著藝術家與其作品長大

    西班牙巴塞隆納花市劇院總監翁潔兒.瑪嘉莉,集舞者、編舞家與舞蹈教育者於一身,可說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最重要的當代編舞家之一。兩年前她接手花市劇院總監一職,透過CL.LULA計畫,開始陪伴藝術家重回創作、開展創作,她說:「我希望透過這樣的計畫,讓大家可以有比較長時間的認識彼此,創造就像實驗室LAB的環境,我也希望讓編舞家們之間互相對話、分享,遇見其他創作者、舞者╱演員。」

    文字|連苔嵐、陳茂康
    第317期 / 2019年05月號
  • 《厄勒克特拉》把故事背景放在醫院,劇中主要角色除了厄勒克特拉之外,每個人物都坐在輪椅上進行表演。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長城之上的跨文化劇場 與鈴木忠志相遇古北水鎮

    繼去年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之後,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再度在古北水鎮最高處的露天長城劇場演出,帶來喜劇《哢哧哢哧山》和悲劇《厄勒克特拉》。兩部看似迥異的作品被鈴木放進了醫院這樣一個場所,延續其「世界是座病院」的概念,由多國演員操著各自的母語共同呈現,中日英三國語言充斥於同一時空中,卻沒有令觀眾產生絲毫隔閡之感。

    文字|翟璐、張天、阿卓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 鈴木忠志認為生活在數位時代的現代人習於遠距溝通,巳經離真實的「動物性能量」太遠。
    環球舞台

    鈴木忠志的「病理學」與「動物性能量」

    「這世界是個醫院」,因此鈴木忠志並不意在超脫。鈴木的力量是糙 米,不是篩過的白米,滋味嚼之粗冽,卻保有米仁的精純。他寧可把能量凝聚於腹部,也不想太容易地跳到無憂無慮的「昇華」。

    文字|陳建志
    第111期 / 2002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歡慶20 兩廳院二十歲了!

    青春正盛的兩廳院,如何立足亞洲,放眼國際? 本刊特別專訪藝術總監平珩,並深入探討大陸、新加坡劇院現況 為讀者帶來第一手觀察,剖析兩廳院在亞洲劇院中的競爭優勢 二十年來,百萬觀眾見證了無數場表演的感動 這台前台下,幕前幕後,各自精采 且讓藝術家朱宗慶、賴聲川、漢寶德、雷驤告訴你,他們與兩廳院的共同回憶 歡慶二十,兩廳院為觀眾帶來與世界同步的藝術能量 莫努虛金、菲利普.格拉斯、鈴木忠志、碧娜鮑許等大師,齊聚兩廳院。 本刊嚴選今年度十大重頭戲,要你好看! 乘載著文化藝術的夢想,領著表演環境向前翱翔 如果兩廳院的過去,你還來不及參與,現在,你可以更靠近它一點!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拆解鈴木忠志の密 華麗下半身革命 Suzuki Tadashi

    有個世代,天生反骨 六○年代掀起顛覆與追尋自我的劇場運動 有位導演,深山蓋劇場 鈴木忠志吆夥筆戰進而建構前衛表演體系 有名女伶,音身詭魅 瘋狂女優白石加代子激情展演身體派極致 他們是水田民族,大和民族 他們在西方對照與東方溯源中 轟然開拓影響戲劇表演深遠的 下半身革命 燈光,音響,升降梯 非動物性能源,通通太多 動物性與身體性才是表演王道 腳步,胯間,腰部 凝聚身體下盤,匯集大地根源 那繃緊的力量與釋放的張力啊! 酒神或莎劇或貝克特 在日本身體衝擊西方經典現前 我們屏息,流汗,喘氣,血液沸騰 我們將經歷細胞震顫暗黑存在無與倫比的 革命,暗藏下半身的華麗光芒。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鈴木忠志《茶花女》

    聽取「身體的聲音」拼貼幻視者的邏輯

    不論是希臘悲劇、莎士比亞、 契訶夫、高爾基或其他西方經典文本, 擅長處理跨文化題材的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 往往以異質拼貼手法,注入優雅而富音樂性的形體化表演風格, 呈現其獨特的文化和世界觀。 對他而言,每一個文化都有其獨特性, 藝術家要做的,其實是把不同文化的組件,重新組合,而創造新的形式, 將異質文化並置呈現,讓觀眾直接審視。 為台灣量身打造的《茶花女》,便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 對法國作家小仲馬筆下的愛情悲劇進行改編與詮釋。 〈何日君再來〉、〈最後一夜〉、〈愛拼才會贏〉、〈愛情的限時批〉等 二十多首台灣不同年代的流行歌曲貫穿全劇, 召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展現了台灣文化的獨特性。 本次特別企畫將從《茶花女》的文本揭開序幕, 一探鈴木忠志的導演美學、演員訓練、工作方法、音樂設計, 並訪問實際參與製作的台灣劇場工作者, 透過他們的分析,為讀者先行導讀這次的全新製作, 一窺本劇的創作理念與排練過程。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Wi SeongSin的戲中,兩位資深演員以接近自然主義的表演方法詮釋台詞,將原本尤涅斯柯從象徵的宇宙邊緣拉回到到伸手可及的日常生活世界。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一把《椅子》各自表述 交流中激盪劇場火花

    自二○○○年開辦的「利賀導演競賽」,是日本第一個戲劇競賽,是為了鼓勵新人導演的舞台創作,並且為日本戲劇界發現新的藝術表現手法,也是日本第一個戲劇競賽。今年這個競賽首度擴大範圍,參賽者從原本限於日本國內,延展為亞洲,共有來自中、日、台、韓四組,以尤涅斯柯的《椅子》為題發展詮釋。

    文字|林于竝
    第239期 / 2012年11月號
  • 鈴木忠志的「茶花女」,亞蒙腦海中的瑪格麗特,到底是什麼模樣?
    戲劇

    《茶花女》的選擇

    現成經典文本的跨文化處理,始終都是一個選擇問題。縱然成敗往往在選擇的那一瞬間就已決定,但探討這些選擇的過程卻變得更有趣。鈴木忠志的「茶花女」,亞蒙腦海中的瑪格麗特,到底是什麼模樣?至少有一個意象是鮮明的、不再受原作所困綁的──那大雪過後繁華落盡的身影。

    文字|白斐嵐、許斌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座談會現場。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旗艦的未來 共同的遠景

    「兩廳院旗艦計畫座談會」記錄摘要 自從兩廳院邀請日本劇場導演鈴木忠志執導的製作《茶花女》首演以來,引發了台灣表演藝術界與觀眾的熱烈討論,議題從劇場的美學到製作的內涵,更延伸到兩廳院「旗艦計畫」的制度與內容,以至國家資源的公平與否等。為了讓各方對話更有意義地交流,本刊在三月初舉行了「兩廳院旗艦計畫座談會」,邀請了兩廳院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與會。在此刊出當日座談內容精華摘要,以饗讀者。 時間:2011年3月2日上午10點至12點 地點:國家戲劇院四樓交誼廳 引言人:黎家齊(《PAR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 主持人:閻鴻亞(詩人、電影暨劇場導演) 與談人:黃碧端(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陳郁秀(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楊忠衡(廣藝基金會執行長)     黎煥雄(銀翼文化藝術總監) 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館長) 王嘉明(「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st

    文字|高煜玟、鄒欣寧、許斌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吳朋奉練唱《愛拼才會贏》
    演員排練日誌 《茶花女》Facebook演員日記之一

    吳朋奉:遇到鈴木大師,我真是好狗運

    編按:兩廳院旗艦製作《茶花女》於二月十日首演,為「2011台灣國際藝術節」揭開序幕,這也是日本劇場大師鈴木忠志頭一次與台灣演員合作的戲,鈴木大師獨到的演員訓練法「鈴木方法」,對台灣的演員有怎樣的影響?本刊特別取得《茶花女》兩位演員吳朋奉與邱安忱的同意,刊載他們在臉書上書寫的演員排練日記,透過他們第一手的記錄,看他們如何進入鈴木的劇場世界!

    文字|吳朋奉、劉振祥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排戲時的邱安忱
    演員排練日誌 《茶花女》Facebook演員日記之二

    邱安忱:這是一個有趣的成長與學習

    1月10日 日本人的排練是這樣的:call一點開始做基本訓練,你必須提早到做完暖身,一點準時開始基本訓練。休息二十分鐘,是二十分鐘後全部人員要ready,不是二十分鐘後慢慢進來排練室,再調適心情,再開始排練。今天看到鈴木導演當眾破口大罵他的女愛將,因為她沒有隨時準備好,她想要解釋,鈴木導演說,你還有理由解釋之類的恩,很權威,也很威權。至於排戲,因為是由他的助理先排,再給鈴木導演看,所以我現在還迷惑中 1月11日 今天的訓練,在靜止時也要充滿能量,不可掉下去,兩個日本團員的身體示範,我們看得瞠目結舌。鈴木導演非常講究身體與音樂的結合,音樂哪個拍子轉頭,哪個拍子開始以哪隻腳踏出走路,全要徹底執行,昨天第一次排戲,今天就問我丟本了沒,我嚇出一身冷汗,壓力十足 1月12日 平常的訓練都是鈴木的團員帶領,今天導演突然現身,又做了更嚴厲的要求,我們做不好,他沒有罵我們,反倒用日語罵他的團員︰「這麼笨如何當人家老師!」只能說真是辛苦這三位老師了。女主角的衣服坐下去後出現皺折,他說看起來像是老太婆的臉,換!演員的臉太大讓衣服看起來太小,換!他的表演形式要風格化,不要任何日常生活式的碎動,演員要隨時有意識自己是被觀看的。今天走完第一幕,法國的故事,日本的情感與表達,台灣的歌曲好個大拼貼,我完全不知道觀眾會如何看待這齣戲。 1月14日</

    文字|邱安忱、劉振祥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文化就是身體》
    藝@書

    找回肉體的呼喊與存在

    《茶花女》一劇演出後餘波蕩漾,但也讓人對鈴木忠志的劇場美學充滿疑問,透過《文化就是身體》這台灣第一本鈴木忠志著述集結之作,即便未必能讓觀眾全面釋疑,但也提供了另一條解讀鈴木忠志的蹊徑。

    文字|鄒欣寧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追蹤大師的足跡—鈴木忠志《茶花女》

    鈴木忠志曾經說過:西方戲劇以文字探討人的處境,而東方戲劇則用身體達到同樣的 目的。文字使人思考,身體令人感受,他要做的就是結合兩者。這種理想也決定了他總 體藝術的方向 以日本的表演方法去演繹西方的經典。所以他從能劇當中探索劇場 美學,找到了「傳統」與「前衛」結合的可能:延伸能劇中行走與地板的關係,強化當下 的存在感,發展出以演員為主、強調「動物性能源」的劇場理論,進而打造了屬於鈴木 忠志的表演體系。而他的作品,也忠實地呈現了他的理念,帶給觀眾一種全新的劇場 體驗。 繼《酒神》與《大鼻子情聖》之後,鈴木忠志這位當代亞洲的戲劇大師,又要為台灣的 劇場界投下新的震撼彈:《茶花女》。與之前的兩部作品不同、也最難能可貴的是,這 次的新製作《茶花女》是和我們的國家兩廳院合作,不但以台灣的演員擔綱,而且還 運用了許多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國、台語流行音樂,發展出台灣本土「流行音樂新歌 劇」。 您一定會很好奇什麼是「流行音樂新歌劇」?鈴木忠志如何將小仲馬《茶花女》的文 本,配上〈何日君再來〉、〈最後一夜〉、〈愛拼才會贏〉、〈愛情的限時批〉等流行歌 曲,融入他獨特的表演體系,來呈現這次的新作?他又如何能在排戲之中傾聽身體的 聲音,並幫它找到語言出口?為了追尋這個答案,本刊編輯部特別從《茶花女》的文本 出發,一路探索鈴木忠志的導演美學、演員訓練、工作方法等面向,並訪問了在製作過 程中赴日參與訓練與排戲的劇場工作者,透過他們的了解,為讀者導覽這次的全新製 作。此外,我們也特別專訪了本次的編曲櫻井弘二,期待藉由他的引導,讓觀眾一窺鈴 木忠志運用歌曲的方式與邏輯,了解本劇的創作理念。 本期雜誌中,我們也藉著「比利時當代舞團」首度訪台的機會,帶領讀者一同走進比利 時繽紛的創作世界,看看這個以跨界藝術而知名的國度,在舞蹈、當代視覺藝術、甚至 是流行時尚等各項領域中,如何藉由跨界,激盪出璀璨的創意火花。

    文字|黎家齊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曾為小仲馬情婦的Marie Duplessis,據說就是茶花 女的原型。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一朵茶花 四味芬芳

    法國文豪小仲馬的經典小說《茶花女》,其實出自作者個人的親身經歷,書中描繪的社會現實與愛情波折,充滿戲劇張力,所以不止小仲馬本人曾改編成舞台劇演出,後來更有威爾第的歌劇改編留芳後世。而日本劇場大師鈴木忠志的新編版本又與之前的小說、舞台劇與歌劇有什麼不同的詮釋手法?本文將從小說到最新版本逐一分析。

    文字|鴻鴻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鈴木忠志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傾聽現場身之音 拼貼幻視者的邏輯

    鈴木忠志曾說過:這個世界是一間大醫院,而且是所精神病院。因此出現他舞台上的角色基本上都是神經病。對於鈴木忠志而言,「神經病」的概念與其說是戲劇的內容,到不如說是他的戲劇形式,一個讓他用來處理經典劇本的方法。

    文字|林于竝、許斌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鈴木忠志表示,在《茶花女》一劇中,他想處理的是人類共同的孤獨。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我想處理的是人類共通的孤獨

    鈴木忠志說,他想處理的是人類共同的孤獨,「《茶花女》中那種不能被完成的愛情、受制於家族與階級的阻礙與孤獨,正好是早年流行歌曲裡,反映人類在群體中共有的孤獨狀態,那種激勵人心、哀嘆愛情的主題。」他認為,三十年前的流行歌,無論是日本或台灣,講的都是弱勢的心情;寫苦戀、失戀、想愛又不能愛等的台灣早年國台語流行歌曲,十分適合映襯《茶花女》的悲悽曲折。

    文字|廖俊逞、許斌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櫻井弘二擔綱《茶花女》 的編曲任務,他表示導演 選曲的依據不只旋律、不 只歌詞,而是包含原有的 感覺。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非常內心」的流行音樂再構

    鈴木忠志的《茶花女》將呈現近廿首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台灣流行歌曲,這些曲子如何與《茶花女》的故事情節與表演結合,當然令人非常好奇。擔綱此次編曲重任的作曲家櫻井弘二,透露要將樂曲串起,必須將劇情與歌手、演員的狀況或前後關係作調整。而劇本中看似突兀的歌曲安排,也蘊含著導演透過拼貼重新詮釋劇情的用心。

    文字|李秋玫、許斌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何日君再來〉原唱人周璇。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台式流行,唱出浮沉情夢

    何日君再來 曲 劉雪庵(宴如) 詞黃嘉謨(貝林) 一提到這首華人皆耳熟能詳的名曲,一般人都會直接聯想「這是鄧麗君的歌!」事實上,此曲確是一九七八年由鄧麗君一唱成名,然而早在一九三○年代二戰時期,它便曾掀起一波傳唱熱潮,只是,就像歌中面臨惆悵離情的紅顏,〈何日君再來〉亦歷經多次被打成禁歌的命運,其命運翻轉頗有「華人最傳奇歌曲」的意味。 此曲的原唱人為周璇。大約七七事變前夕,上海藝華電影公司籌拍新片《三星伴月》,導演方沛霖請當時還在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唸書的劉雪庵亦即日後以〈踏雪尋梅〉、〈長城謠〉、〈紅豆詞〉等曲聞名的音樂家以當時流行的探戈風格譜曲。曲子做成後,方沛霖另請該片編劇黃嘉謨填詞。歌曲面世後漸為街頭巷尾傳唱,然而真正大紅並隨之引起爭議,則是在日籍女星李香蘭(山口淑子)灌唱之後。 李香蘭非常喜歡這首歌,不只演唱中文版,還改成日文版。一時之間,〈何日君再來〉超越戰爭,成為兩國熱門歌曲,更演變為中國的愛國歌曲,人們視「君」為國軍之意,使日本當局以抗日歌曲的理由禁唱。到了中日戰爭末期,卻換成中華民國政府下禁令,原因是日軍將這首歌改成「賀日軍再來」,使得當時總司令蔣中正大為震怒,唱片販售者紛紛收回銷毀,此曲從此沉寂。 直到一九七八年鄧麗君將原有的四段歌詞縮減成兩段唱紅前,這首歌未獲聞問,劉雪庵甚至因此曲在文革中被按上「賣國賊」的罪名下放勞改。一首能使眾人琅琅上口的動聽樂曲,身世如此坎坷,亦頗暗合茶花女瑪格麗特的遭遇,令人期待它將如何被改編演繹。

    文字|鄒欣寧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從單純的行走,鈴木忠志要看的是演員對呼吸和重心的掌握。圖為《茶花女》台灣演員在日本受訓現場。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精準的時代獵術 「鈴木方法」

    日本劇場大師鈴木忠志,以他所獨創,反西化、反寫實的「鈴木方法」在一九六、七○年代,逼顯日本身體的存在感;而到了現代,他則是與時俱進,把「鈴木方法」從一套追尋日本身體的表演訓練,變成一種跨文化的「平台」,轉為一個和世界各地演員共同合作的場域。這次與台灣合作的《茶花女》,就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實驗。本刊特地專訪長期研究鈴木中志、並擔任此次《茶花女》劇本編修林于竝老師,一談他對鈴木大師的工作方法觀察。

    文字|郭亮廷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123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