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剧中〈崔琰攀亲〉一场。(尚和歌仔戏剧团 提供)
戏曲 演出评论/戏曲

「歌」「剧」不合的遗憾

《洛水之秋》观后

综观《洛水之秋》的铺排,应该用「娓娓道来」四字来形容,剧中没有刻意取宠的安排,仅以踏实流畅的剧情,引领著观众进入剧中人物爱、恨、情、仇的世界中。

综观《洛水之秋》的铺排,应该用「娓娓道来」四字来形容,剧中没有刻意取宠的安排,仅以踏实流畅的剧情,引领著观众进入剧中人物爱、恨、情、仇的世界中。

尚和歌仔戏剧团《洛水之秋》

7月16日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

8月21日

高雄市立小港社教馆

一段三国时代,曹操三公子曹植与袁绍族人甄宓之间痛苦的爱情故事,甄宓虽然是曹氏的战俘,但由于才貌过人,曹操非但没有以战俘视之,反而将她安置府中,关爱有加。正値靑春年少的曹植,在偶然的机会里,巧遇甄宓,两人一见钟情互表意爱,奈何曹植兄长曹丕,亦对甄宓情有独钟,使得甄宓成为曹氏兄弟阋墙的潜在因素,终于在「世子之争」的催化之下,矛盾浮上枱面。曹丕登基之后,难咽「绿帽」之羞,决定以莫须有的罪名,定曹植死罪,幸逢母后的说情,得以七步成诗的才情,尖锐的反讽诗作,点醒一意孤行的曹丕,这才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俗云:「自古红颜多薄命」,而「红颜祸水」的咒语真也在甄宓身上应验,甄宓的「红颜」,无意地成了曹氏兄弟的「祸水」,而其「红颜」也真难逃「薄命」的宿命,最后也只有毒酒一杯,含恨归西。

娓娓道来千古爱情悲剧

八十八年八月廿一日高雄市尚和歌仔戏剧团,在高雄市立小港社教馆,推出一场精致大战《洛水之秋》,成军不久的尚和歌仔戏剧团,此次将这段古书中,流传千年的爱情悲剧,幻化成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令人眼睛为之一亮,这才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雄本地,也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剧团,能演、能唱、能编,真可说是南台湾之福,可贵的是,在歌仔戏严重缺乏编剧人才的当下,高雄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综观整出戏的舖排,应该用「娓娓道来」四字来形容,剧中没有刻意取宠的安排,仅以踏实流畅的剧情,引领著观众进入剧中人物爱、恨、情、仇的世界中,虽非一时之作,但绝无称得上是可看性高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剧本是一出戏的灵魂所在,而歌仔戏是以音乐的方式,来表现戏剧的张力,这与西方的歌剧本质上是一样的,好的歌剧要能「歌」与「剧」紧密结合,也就是音乐与戏剧交织,浑然一体,好的歌仔戏当然也不脱此一要求。《洛》剧乐队是采用传统歌仔戏的伴奏乐器,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唢呐、武场打击乐器,以及中国音乐里的部分乐器组合而成,基本上是在传统四大件的基础上,作音色、音量上的扩充,这是目前所谓「精致歌仔戏」制作时的惯用方式。

第一场〈英雄岁月〉是一个打斗的场面,描述曹军的英勇,这也是许多传统戏曲惯用的手法,从武戏开始,让观众在入戏之前得以热身,也让戏剧热闹登场,这段戏由于只是身段及武打动作,因此在音乐上只出现武场的锣鼓齐鸣,衬托著打斗的场景。第二场〈切见〉、第三场〈少年情怀〉、第四场〈定情〉,著重在曹植与甄宓间的情爱发展,所选用的曲牌音乐,以新调为主,新调虽然好听,但由于本身性格较弱,若无技术性的巧思安排,很容易流于平铺直敍,这三场戏中音乐的设计,较称得上有手法的是在〈少年情怀〉一场中,表达曹植与甄宓两人诚挚的真爱,以串联多首新调,配合场景的变换,显示季节的转变,两人追逐其间的方式,描绘了两人深刻的爱情,这段戏中完全没有对白,只有音乐的铺陈,以及舞台效果的搭配,已经把剧中人物的情绪具体呈现出来,是値得一提的地方。

部分音乐段落不能烘托剧情

第五场〈崔琰攀亲〉,剧情急转直下,曹植有意娶甄宓为妻,于是商请崔琰代向父亲(曹操)提出这门亲事,奈何崔琰认为曹操心目中,所中意的世子定是曹植,于是在私心作祟之下,反将自己的姪女崔玉儿匹配给曹植,而甄宓的亲事就定给了曹丕,不知孩儿的情爱关系的曹操,也没有发现崔琰因利益薰心所做的乱谱鸳鸯之事,便答应了崔琰的安排。曹植发现此一真相之后,内心充满懊恼与苦痛,这样的冲突正是戏剧张力开展的地方,也是戏曲音乐表现之处,当然是不得轻易放过的,而当晚的演出这个段落,使用「新慢头」接「七字调」的唱段,「慢头」接「七字调」是过去的传统手法,此处将「慢头」稍作改编,变成「新慢头」,仍作为散板应用,入板之后再接「七字调」,基本上并无可议,但是明显偏弱的击乐,未能及时渲染角色内心的跌宕起伏,若果音乐上仍为这样的安排,「七字调」是重要著墨之处,应该充分应用其速度的快、慢交替,唱词字数的长、短变化,以及「七字高腔」等等的手法,来表达角色的冷暖冲突、痛苦与挣扎;另外扮演曹植的梁淑玲(该团团长兼编剧),其音域基本上是属于中音,而这场戏中,唱腔的要求应高亢、激动些,若能再开发高音区的演唱功力,加以适当的表现必然能让这场戏更有看头。

第八场〈世子之争〉,历经了感情的煎熬,曹植仍难斩情丝,与甄宓藕断丝连,暗通款曲,也因此对哥哥曹丕,自有一番愧疚在心,于是私自决定将世子之位让与兄长,善意地缺席其父曹操选世子的大会,曹操眼看心中属意的人选没有出席,心急如焚地命令手下军士击鼓三通,催促曹植及时赶到,这场戏使用黑纱帘幕,将舞台隔成两个场景,前景是曹、甄两人幽会的画面,后景是曹操立世子的盛会,使用灯光的变换,造成场景互换的效果,在音乐上配合著三通鼓的压迫,安排「慢头」、「观音得道」、「七字调」三个曲牌,并呈现散板、快板到慢板、及甚快板的变化,符合了剧情的需要,是不错的安排。第九场〈七步诗〉是观众最为期待的段落,已经登基为王的曹丕,命临淄王曹植七步之内成诗,否则处死,此刻舞台气氛凝固,伴随著曹丕脚步的消逝,曹植及时吟出:

煮豆燃豆箕 漉鼓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诗作一出,重重地击醒一意孤行的曹丕,相当有意思。这场戏曹植被逼做诗之前,舞台上的气氛是无奈的、压迫的,此刻乐队却仅以轻描淡写的方式带过,相当可惜,其实哀愁的曲调,加上沉重、缓慢的大鼓声,就能把它妆点出来。曹丕受到棒暍内心挣扎不已,一曲「都马摇板」展现了内心起伏,三人之情如何了断,正惆怅满怀之际,一段「都马尾」,决定了甄宓毒酒赴黄泉的命运,明快的抉择,结束了这段感情的纠葛。最后一场戏〈洛水之秋〉以比较梦幻的方式呈现,并特地为这场戏创作「洛水之秋」一曲,电子合成器的乐队,加上男声的吟唱作为尾声,不太具说服力的音乐,没让戏尾更上一层楼,实为可惜。

剧情走向略嫌单一

一出新戏的推出,其所要掌握的状况定是千头万绪的,缺失在所难免,不过笔者仍要提出一些看法,作为该团再推新戏时的参考。从当晚的演出看来,在戏情方面虽然显得流畅,但仍有几个不尽理想之处,例如曹植的文采没有刻画,曹丕及时回头的人格特质也没有事先伏笔,使得他心意的突然转变显得唐突,再者剧情的走向太过单一,如能多出一条支线或许更佳;另外在舞台效果方面,几乎每场戏都有少许乾冰的喷放,这是多余的安排,应酌与取舍;在音乐方面,整体唱功有一定的水准颇为难得,曲调的安排亦见用心,只是火红热烈、深刻动人的音乐,在这出戏中是缺席的。行笔至此,笔者不免期待该团下一出戏的开演,也期待该团踏稳脚步,坚持到底逐步成长。

 

 文字|郑溪和 屏东师范学院音乐教育系兼任讲师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