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台湾〕

《龙口下的孙逸仙》为震灾义演

剧作家兼导演爱德华.伊曼纽的剧作《龙口下的孙逸仙》,将顶著「美国国家戏剧奖」得主及「普立兹戏剧奖」入围决选的光环,于七月中下旬来台为去年九二一震灾进行巡回义演。该戏由爱德华.伊曼纽亲自率领「佛莱斯诺州大剧团」演出,将巡回台中县、桃园县、台北市、宜兰县等地共八场。

《龙口下的孙逸仙》去年十二月在美国首演,内容是以国父孙逸仙伦敦蒙难记为主轴所铺陈的三幕廿七景舞台剧。伊曼纽在剧中利用「超现实」手法让不同时空的历史人物对话,借以探索国父被囚十二天中、龙困浅摊的心路历程,剧中包括关公、孔子、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佛逊总统等中外历史人物都会交错出现在舞台上。

本身是「台湾女婿」的伊曼纽热爱中国文化,因为对灾民失亲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自掏腰包发起这次来台义演的活动。所有场次均不收门票,采取置放捐款箱的方式募款。而该戏来台在台中的首场演出将特别招待九二一灾民观赏。详情请洽:02-22897897

(编辑室)

〇〇〇舞跃大地舞蹈比赛揭晓

经过五月五、六、七日的激烈竞赛,「二〇〇〇舞跃大地舞蹈比赛」的结果于日前揭晓。由于此次参与团体众多,高达一百零二队,所以主办单位为免遗珠之憾,特地增加了十名优选作品奖。

在「艺术舞蹈组」方面,金牌奖得主为罗雅柔编的Dream Body,银牌奖为陈书芸所编的《心像》,铜牌奖为张淑晶编的Do You Be?,获佳作奖的有石志如、王有丞、高培鸣、赵孝菁、谢明叡,优选作品则有刘云霈等十位。

「全民舞蹈组」方面,则由台中市教师舞蹈协会的郭惠良所编的《大家来跳舞》获得金牌奖,银牌由朱丽姬的《拍拍舞》获得,铜牌则为郭美江编的《中华儿女》,佳作奖得主分别为何丽贞、王钦贤及郭惠良的另一出舞作。详情可洽中华民国舞蹈学会(02)27071756、09337266927。

(编辑室)

〔大陆〕

中国戏曲论文奖征稿

为了进一步繁荣艺术事业,加强戏曲理论研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剧研究》编辑部与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戏曲论文奖」评选活动,即日起开始征集戏曲理论研究的文章。本次征稿的宗旨,仍维系「双百方针」──坚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路线,为戏曲繁荣提供理论支援,提供戏曲工作者发表论文的园地,期使社会大众关注优秀的文艺作品。论文征集的范围十分广泛,举凡有关戏曲理论、戏剧文学、戏曲表演导演、戏曲音乐、舞台美术、戏曲发展史、艺术行政、表演艺术家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均可参赛。评委会的顾问团将由张庚、郭汉城、曲润海、薛若琳、故锡东等剧坛前辈组成,评选结果将于二〇〇〇年十月公布,并择北京或浙江举行颁奖仪式,相关事宜可洽: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剧研究》编辑部(010)66182364、66185551或浙江省戏剧家协会(0571)7020409、7020314、7020737。

(李翠芝)

〔法国〕

〇〇〇年亚维侬艺术节

二〇〇〇年亚维侬艺术节将在七月六至三十日举行,主题是「从波罗的海到巴尔干半岛」,由碧娜.鲍许为香港九七所编的《洗窗工》Le Laveur de Vitres 开场。今年邀请保加利亚、波兰、捷克、立陶宛、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艺术工作者与会,除推出个人的戏剧或舞蹈外,并将集体创作《欧罗巴饭店》Hotel Europa。

法国的资深与青年导演也将共襄盛举:如拉沙勒(J. Lassalle)将导演尤里皮底斯的《米蒂亚》Media,文宋(J. P. Vincent)导演浪漫时期作家谬塞(Alfred de Musset)的《罗伦扎西奥》Lorenzaccio,拉加斯卡得(Eric Lacascade)推出《伊凡诺夫》、《海鸥》、《家庭聚会》Cercle Famille组成「契诃夫的三部曲」,以及尼许(J. Nichet)自编自导的《下回我重出世》La prochaine fois que je viendrai au monde。此外,还有俄国的I. Lioubimov将导演彼得.怀思(Peter Weiss)的《马哈.萨德》Marat-Sade、「江湖戏班」Footsbarn改编果戈里的《钦差大臣》L'Inspecteur;其他如莫里哀的《悭吝人》L'Avare,卡夫卡的《审判》Le Procès等戏码也都将上场。舞蹈方面,「灵巧的舞者Le Vif du Sujet」专题将继续邀请深具潜力的年轻舞者参与。

咨询电话:33(0)4-90-14-14-26,网址:www.festival-avignon.com,订位从六月五日开始,可上网订位,订位专线:33(0)4-90-14-14-14。

(文天元)

儿童艺术家展现音乐未来

在各地民间传统日渐没落的今天,另一波以儿童为对象,鼓动民间艺术薪传的力量,也在兴起。在国际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协助下,一项以「今日的儿童,明日的音乐家」(Enfants d'Aujourd'hui, Musiciens de Demain)的节目,邀请了印度、峇里岛、巴西的儿童艺术家在巴黎市立剧院(Théâtre de la Ville)演出。

印度近巴基斯坦沙漠地区的 Mangnaniyar 与 Langas 两族人,各自传承不同的弦琴的演奏,并互相交流,鉴于传统音乐工作者逐年稀少,近年有些音乐家创设了音乐学校,召集几十个十岁以上的小孩,展开为期数周的训练,以演唱为主,有几位已有令人瞩目的成绩。

峇里岛的儿童将演出《弃儿的故事》L'Histoire des orphelins abandonnés,这出讲述国王为女人迷惑、离妻弃子的舞剧在三〇年代非常流行,但现在少有人知,此次请法国导演Catherine Basset以原剧为本,为儿童导演这出戏。

巴西艺术家演出的“Capoiera”不只是体育表演,也包含了舞蹈、武术、韵律等元素,由于过去有人藉著这项娱乐打斗闹事,“Capoiera”曾长期被禁,但如今已成为巴西的一种文化认同,并有欧洲人学习。

千里达首都的嘉年华会本是殖民地黑人为统治者表演的节日,在十九世纪末,统治者禁止乐团使用非洲鼓,所以打击乐乐器引进表演当中,本次演出的“Junior Groove”乐团,包含了该国最好的少年音乐家,去年在嘉年华会中有杰出表现。

演出共分「印度、峇里岛」与「巴西、千里达」两组,六月十三至二十四日轮换演出。巴黎市立剧院网址:www.theatredelaville-paris.com

(文天元)

〔美国〕

茱莉.泰摩百老汇新作《青鸟》

一九九八年以音乐剧《狮子王》勇夺东尼奖最佳导演与最佳服装设计奖项的导演茱莉.泰摩(Julie Taymor),在今年四月又推出她的第二出百老汇作品《青鸟》The Green Bird,故事改编自卡罗.哥吉(Carlo Gozzi)的剧本,由纽约市新观众剧场(Theatre for the new audience)制作,在百老汇的寇特剧场(Cort)演出。泰摩的《青鸟》其实是一九九六年的作品,当时曾在纽约演出,并十分卖座;这次《青鸟》卷土重来,与上次的制作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剧中许多角色使用义大利艺术喜剧风格的面具,演技上也随著面具变得比较夸张。由于是童话故事,剧中甚至还出现会唱歌的苹果与会跳舞的水,因此在舞台、服装与造型上也充满了泰摩的独特创意。剧中的中心角色──青鸟,则是以泰摩爱用的偶戏方式来表现。

卡罗.哥吉是十八世纪义大利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写了很多具有寓言童话意味的剧作。有名的作品包括《杜兰朶》、《三橘之恋》、《麋鹿国王》以及《青鸟》,由于场面浩大,常常被改编成许多歌剧或芭蕾舞剧。

泰摩今年年初还导了一部以莎剧为本的电影《泰特斯》Titus,她的《狮子王》目前也仍在百老汇以及伦敦、多伦多及日本等地上演。看来今年泰摩的创作力仍然十分旺盛。相关网站http://www.thegreenbird.com/

(张明杰)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