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T版的《唐.吉诃德》强调西班牙风味。(林铄齐 摄)
舞蹈 演出评论/舞蹈

名实相符的巨星之夜

评美国芭蕾舞团「芭蕾巨星之夜」、《唐.吉轲德》

在景气低迷的这段时间,美国芭蕾舞团世界知名的声誉,为台湾的表演艺术掀起了涟漪。几支横跨不同世代的舞作,展现ABT的多样面貌,拓展了台湾观众欣赏芭蕾的领域。

在景气低迷的这段时间,美国芭蕾舞团世界知名的声誉,为台湾的表演艺术掀起了涟漪。几支横跨不同世代的舞作,展现ABT的多样面貌,拓展了台湾观众欣赏芭蕾的领域。

美国芭蕾舞团

10月10〜14日

国家戏剧院

在景气低迷的这段时间,美国芭蕾舞团(American Ballet Theater,以下简称ABT)以它世界知名的声誉,为台湾的表演艺术掀起了小小的涟漪,也带动了平时较少接触芭蕾演出的观众,进入剧场欣赏芭蕾的演出。除了有助于芭蕾的推广,从他们所安排的舞码,如古典舞剧之父佩堤帕、影响美国芭蕾发展甚深的编舞家乔治.巴兰钦、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葛兰姆,以及当代的编舞家卢玻维奇等几支横跨不同世代的舞作,除了展现ABT的多样面貌外,也助于拓展台湾观众欣赏芭蕾的领域。

ABT建团六十年,树立了具世界级的水准,与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俄国基洛夫芭蕾舞团(姆林斯基剧院舞团)和波修瓦芭蕾舞团同居世界领导的地位。其先前的三十年以表演古典芭蕾为主,自七〇年代之后开始邀请现代编舞家为舞团编舞,例如崔拉.沙普(Twyla Tharp)为当时的艺术总监米夏.巴瑞辛尼可夫(Mikhai Baryshnikov)所编的Push Comes to Shove(1976)发表后,大受观众的喜爱并且也增广了ABT的表现领域。相继地,保罗.泰勒、模斯.康宁汉、杰利.季里安,以及现在颇具名气的编舞家马克.莫里斯等,都为ABT编排新形式的芭蕾作品。

芭蕾名伶各展风华

或许是为了跳脱观众对ABT的既定印象,此次来台的节目安排除了古典舞剧《唐.吉诃德》外,于开始前两场的芭蕾经典舞码选粹中,特别安排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葛兰姆发表于一九四八年的作品《天使的嬉戏》Diversion of Angels,是支藉著一座想像花园,述说三种不同爱情的纯现代形式的舞蹈作品。由ABT芭蕾舞者诠释这种类型的作品,在动作灵活度的表现,或姿势线条的延展,并不难达成。但是,或许是肢体控制力的训练与现代舞者不同,因而,在动作的动力使用或动作质地的表现,与现代舞者有著极大的不同。不过以笔者自身具芭蕾舞者的身体经验来看,个人对舞者在这支舞作中的表现予以高度的肯定。

另一支现代芭蕾作品《草地》(Meadow,1999)是美国编舞家卢玻维奇(Lar Lubovitch)为ABT编创,一支具诗意、抒情风格的作品。整支舞作似乎由不断的肢体舞动,与无休止的队形变化和流动所构成,群舞时而聚合、时而分散以烘托出双人舞在肢体上、时间上的契合,整支舞作呈现著安详、宁静、舒畅的气氛;藉著灯光的配合,有些时候甚至将观赏者带入超脱地心引力的无重状态,从这支针对ABT舞团特质而编排的现代芭蕾舞码,便可见到舞者肢体活动自如的表现。

在经典舞码选粹的节目中,除了两支现代舞作外,也安排了三支表现古典芭蕾技巧的作品。有乔治.巴兰钦的《柴可夫斯基双人舞》(1960)、根据佩堤帕作品所改编的《海盗双人舞》(1856),还有巴兰钦的大型新古典芭蕾《主题与变奏》(1947)。这些古典芭蕾作品由ABT团内几位首席舞者所展演,他们在艺术性的表现或动作技术的精准上,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若是要在鸡蛋里挑骨头,当晚最后一支舞码《主题与变奏》,男女主角表现未达预期的水准,且其中的四位次要女舞者彼此间的动作默契不足,演出中似乎有互相较劲的意味,使整支舞作的呈现不够完美,是当晚较为可惜的部分。

依笔者的观察,这些古典舞码对ABT的团员而言,都是相当熟悉的,尤其大双人舞中的独舞部分,表演者出神入化的演出,诚属难得。较遗憾的是这种对专研舞蹈的学生和舞者可资借鉴的精湛演出,由于票价昂贵而无法欣赏,确实可惜。笔者深有感触,如果主办单位能够在能力范围内提供机会,让更多的舞蹈科系学生能够目睹巨星们在舞台上的风范,相信是年轻芭蕾舞者的激励良方。

一场成功、完美的演出

舞剧之美在于将舞蹈、音乐和戏剧适切地结合,透过这种表现方式,让舞蹈在戏剧的帮助下使动作的表现更具意义;而戏剧也因为舞蹈动作的表现而更加强其冲击性,再透过音乐节奏的衬托和旋律酝酿的氛围,更显出三种艺术相得益彰的效果。

对国人来说,舞剧《唐.吉诃德》是有点熟又不完全了解的舞码,以往欣赏的仅仅是舞剧中著重炫技部分的大双人舞(包括慢板双人舞Adagio、男女主角的独舞Solo和急板的结尾部舞Coda),此次却是国内首次完整的演出。从乐团的第一个音符响起,观众屛息静气地等待幕启的那一刹那,精致华丽的纱幕出现在舞台的最前端,透过纱幕和灯光的效果,半空中出现了唐.吉诃德生命中追求的杜希妮雅的影像,在这美妙的视、听享受中,观众被带入具西班牙民族风味的氛围。

《唐.吉诃德》是一出发生在西班牙小镇的爱情喜剧,从动作的编排到身体韵味的表现、服饰的装扮和布景的搭配,全部以西班牙风为设计的方向。此出舞剧除了拥有古典舞剧特有的精致布景、绚丽的舞服、壮观的场面外,取材于市井小民的生活景象的题材,使它有别于其他古典舞剧。因此,相较于其他古典舞剧如《天鹅湖》、《睡美人》,这出舞剧没有严肃的皇家气势,是一出较为轻松活泼,并带有愉悦欢乐气氛的西班牙式热情的舞剧。观众除了欣赏到一般芭蕾的特有的动作外,也同时可以欣赏到芭蕾与西班牙舞蹈身段结合的韵味。这种类型的舞剧在国内较为少见,此次ABT带来这出舞剧更增广国人欣赏芭蕾的视野。

整场演出,从群舞的肢体动作与音乐契合的良好互动,以及剧中戏剧人物相互搭配的纯熟表现,可以感觉到ABT团员对这出舞剧的熟悉程度。男女主角和几位独舞者都相当称职地表现出剧中各个角色的特色,尤其男主角荷西.马努.卡雷诺台风稳健、技艺高超,慑住了每位观众的眼光。较可惜的是,舞台在设置了布景后,所余的有限空间无法让他达到最完整的表现。例如:最后一段独舞中的飞跃动作,迫使舞者省略部分动作,以静止的姿势等待音乐的结束。

女主角茉莉.肯特具有高贵的颈项、柔美的手臂、修长的身材和优雅的体态等芭蕾伶娜特有的气质,所有古典芭蕾舞剧女主角的条件她都具足了,她当晚的表现也相当地称职。但是,古典芭蕾最难表现的部分是在舞剧最后的大双人舞,这个部分是主要角色结合艺术性、技巧性、耐力和体力等最高境界的表现。茉莉.肯特也许是体力不足之故,在这段大双人舞中该有的平衡静止姿势表现得不甚理想,是当晚演出的小瑕疵。舞台上的演出是现实的、是残酷的,表演者在幕后虽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苦,一旦在舞台上呈现,那一百个一千个理由都得摒于脑后,一切以完美表现为首要。

整体而言,ABT在舞剧《唐.吉诃德》里每一幕、每一段舞蹈表现,舞者们身体释放出的能量,感染了在场的观众。他们的表现让一般观众沸腾,让学舞的人陶然,不甶自主地也跟著轻踩舞步,是一场成功、完美的演出。

欣赏完这样的演出,笔者思考著:世界级的芭蕾舞团来台湾演出之际,除了演出之外,是否也为台湾的舞蹈界留下些许可资借鉴的经验?在此建议主办单位在引进外国团体来台作演出之时,也思考一下是否也能够为台湾习舞的学生或舞者举办观摩或交流研习和研讨的机会,相信这样的活动较之观赏表演是更具实质的意义。

 

文字|吴素芬 台北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