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曲家真正能够撇开西方交响乐式的思维,能真正地针对「国乐团」的特性写作;如果「国乐团」本身也能接受自己的特性,而努力将之发扬光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国乐团」这样的音乐演奏形式,因为展现自己真正的特色,而能在中国音乐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近日与一些朋友闲谈,不经意地谈到了有关「国乐交响化」的问题时,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依然分歧。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关心及有关的人士充分地讨论过,从此虽然年年都被讨论,显然至今依旧没有获得应有的共识!
以个人的了解来解释「国乐交响化」:狭义地说,「国乐交响化」就是用国乐器模倣西洋交响乐团的编制而产生的所谓「国乐团」(大陆叫「民乐团」,香港叫「中乐团」,新加坡则称之为「华乐团」);广义地说,则是使国乐能突破单旋律为主的印象,而能达到像西洋音乐一样,具有丰富的音响效果的一个通称。但是一般在谈到「国乐交响化」时,似乎仅仅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国乐团」的身上。
西风东渐下出现的「国乐团」
像西洋交响乐团这种规模与编制的团体在中国音乐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以我们目前所知,在中国民间的音乐,或宫廷里的音乐也都以独奏或重奏的形式演出,重奏也大都以不同的乐器一齐演奏相同的旋律为主。因为各种乐器的制造材料及发声原理不尽相同,演奏法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演奏相同一条旋律时也会产生些许音效上的差异。重奏时,因为这些音效上的差异而产生了「似乎」有多声的效果,这种勉强称之为「同曲调多声部」(heterophony)的演奏法,成为中国古典民间音乐演奏的一个显著「传统」,这个「传统」在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没有任何人对此质疑。问题的出现,在于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随著西方政治、军事、经济的优势传入中国,当时就有许多人出现了对中国音乐与乐器批评反省的声音。认为国乐「落后」者有之,认为国乐器不如外国乐器者有之……,大概最为多数人接受的论点,就是中国音乐缺少如西洋音乐的「和声」、「对位」。「国乐改良」一度成为民国初年响当当的口号与运动。国乐的改良可以从乐器的改进开始,也可以从为中国乐器的写作做起……,只要是对国乐有理想、有帮助的各种方式,都不妨一试。种种思想与作为,从民国初年即有人开始,在大陆五〇年代的「百家争鸣」后可以说达到了高峰。「国乐团」也就是在这种浪潮下兴起的一种结果。然而「国乐团」的出现却一直是议论纷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
「国乐团」,在台湾目前最出名的当然是「台北市立国乐团」、「国立实验国乐团」以及「高雄市立国乐团」;在香港则是「香港中乐团」了。这些乐团现在算起来也有一段历史了。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有人对这种团体「存疑」呢?主要的原因是,许多人在听过国乐团的演奏以后,普遍都存在著对国乐器能否「合奏」的疑问。许多人说,国乐团的演奏无法像西方交响乐团那样和谐,在演奏时,由于各种乐器本身的个性过强,所产生的效果似乎是「吵杂」多于「谐合」。而且国乐器没有如西方交响乐团中的低音乐器,因此有些演奏为了要有低音的效果,虽然使用了改造的低音胡琴,但是效果不佳,于是就乾脆用西方的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来代替;可是与中国的弹拨乐器,如柳叶琴、琵琶等混合时,在音色上,甚至视觉观瞻上,又显得洋不洋,中不中;而且「国乐团」也无法像西洋交响乐团那样产生出浑厚深沈的音响;中国的管乐器除了音准的问题以外,本身就已经无法与同类的乐器融合;更别说跟其他不同类型的乐器融合了,二把唢呐的合奏就难以像二把双簧管合奏得那样令人「悦耳」……等等;这些疑问与事实,都让人,特别是听惯了西洋交响乐的人,觉得「国乐团」真是不伦不类。然而对那些喜欢国乐的人来说,「国乐团」无疑是一项伟大的突破,认为要加强的应该是「国乐团」的训练,以及国乐合奏作曲家的培养而已!
以「同质性」发展的西方交响乐团
看一看西方交响乐团形成的历史或许能让我们有一个新的眼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西方交响乐团至今也不过只有三百年的历史而已。在西元一六〇〇年以前,西方音乐基本上是声乐的天下;从西元十一世纪开始形成的多声部(polyphonic)以对位为主体写作方式的合唱音乐形式,发展到一六〇〇年以和声为主体写作的合唱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合唱音乐所独有不同声部间的「同质性」(homogeneity),也是这种以人声为主轴的「同质性」,主宰了西方乐器的发展方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有「弦乐家族」、「铜管家族」、「双簧管家族」、「木笛家族」等等乐器家族的原因了。由于发声的原理相同、制造的材料相同,而使得不同音高的乐器在发出不同的声音时,因为乐器材料及发声的原理相同而彼此能够达到最高的相容度。加上作曲家长久浸淫在这种音响之中,而产生出一套符合这些乐器合奏的写作方式与技巧,使得这些乐器合奏演出的音乐能够达到最高的谐和度。而乐器与乐曲的发展都是以「人声」的「同质性」为最高指导原则。西洋交响乐队最初定型的二管编制,事实上是从西元一六〇〇年开始,经过了许多作曲家不断地尝试,运用各种不同乐器的组合,在以「人声」的「同质性」为标准下,许多乐器经过淘汰之后,大约在一七八〇年前后才大致确定的。十九世纪的交响乐队虽然在编制及规模上都较前扩大,然而在增加不同乐器的选择方面,仍然是以所增加乐器的音色能否与乐队合奏「同质」为主要的考量。这也就是为什么萨克斯风(saxophone)一直无法成为交响乐队中固定成员的原因。
欠缺有国乐团特色的曲目
反观中国的音乐历史,以人声为音乐发展主轴的现象从未出现,以同性质音色作为音乐合奏发展的轨迹亦付之阙如,中国音乐中无论是那一种乐器,似乎都是个性十足,难与其他乐器相和,因此「琴瑟和鸣」,似乎就成为一种独特难得的现象。中国音乐的发展,的确缺少了像西方音乐那种合唱或合奏的传统。也没有所谓多旋律(polyphonic)或和声式的演唱、演奏法。即使在中国的音乐剧种中,如「京戏」或「越剧」里,也见不到类似欧洲歌剧中合唱或合奏的演、唱演奏形式。琴瑟和鸣或江南丝竹式的小型室内乐即是最接近西方乐器重奏的外在形式了。许多人都同意,「国乐团」的形成,是由江南丝竹扩大而来。但是这种原本以重奏为主的音乐演奏形成,是否能与西方交响乐团那样在音乐的社会中合理地并存?在「国乐团」成立之初,却似乎没有人曾详加考虑。而最令人失望的,却是「国乐团」的曲目似乎了无新意,除了以大部分是以三和弦为基础改编的古曲及地方音乐,少部分模仿西式管弦乐的「创作」以外,真正以「国乐团」的特色创作的乐曲几乎难得一见!而「国乐团」本身的确也感受到这个问题。由「国乐团」主办的「作曲研讨会」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可是似乎成效不彰。「国乐团」的曲目如故,其他的问题也如故。
从历史的发展来考量,「国乐团」是不可能成为像西方交响乐团那种型态的乐团的。但是无可讳言的是「国乐团」确有「国乐团」的特性与特质,如果作曲家真正能够撇开西方交响乐式的思维,能真正地针对「国乐团」的特性写作,而不是一味以西式的作曲法强加在「国乐团」这样的团体上;如果「国乐团」本身也能接受自己的特性,而努力将之发扬光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国乐团」这样的音乐演奏形式,因为展现自己真正的特色,而能在中国音乐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文字|张己任 东吴大学音乐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