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名伸舞团再接再励,举办第二届「狂想2001」,目标锁定「跨领域合作」的创作计划,期盼今年的「狂想」能打破舞蹈人的惯性。
「狂想2001」《下一站:□□》、《安平追想》《两我的平方》
11月2〜4日
台北士敏厅
11月14〜15日
台南华灯艺文中心
《寻找本世纪的莎士比亚》、24、《马路天使》
11月9〜11日
台北士敏厅
12月1〜2日
台南华灯艺文中心
去年秋天,古名伸舞团举办了第一届「狂想」舞蹈联合演出,企图为舞蹈界的新生代开辟另一个一试身手的场域,总计甄选了六个团体、二十二位创作者参加,可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盛事。今年二月,古名伸再接再励,发出第二届「狂想2001」甄选通知,目标锁定「跨领域合作」创作计划,期盼今年的「狂想」能打破一般舞蹈人的惯性,创造更多元的艺术空间。
关于今年狂想的主题「跨领域合作」,古名伸说道,由于资讯、科技等各种条件的配合,剧场里可以用的材料越来越多,朝跨界合作发展是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而去年办「狂想」的经验也让她发觉,舞蹈人的创作其实有一些创作思考上的惯性,她期待透过与不同领域创作者的密切合作,可以提供舞蹈人反思舞蹈艺术可能性的机会。因此,这次「狂想2001」所甄选的节目特别强调跨领域创作者之间的互动性,编舞家不再是作品唯一的主导者,舞台、音乐、多媒体等也不再屈居于为舞蹈服务的地位,每个参与创作的创作者都是创作的主角。
六个团队轮番上阵
四月中,古名伸舞团的六位评审团在经过企画案审核、与创作者面试等一连串评估之后,从二十六个来甄选的企画案当中选出六个提案。这六项企画案几乎囊括了舞蹈与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影像等领域的跨界合作。
《下一站:□□》由孙瑞泰编舞、陈昱成编剧,洪得凯做美术设计、谢明达制作影像、Jeff负责音乐,是这次跨领域作品里头拥有最多创作者的作品。舞名里的两个□□可以读做「框框」,六位舞者随著影像跳过一站站回忆的驿站,彷如一场生命的旅程。编舞者崔洲凤,与舞台装置创作者吴惠燕、音乐创作者崔洲顺合作的作品《安平追想》,以台南府城的变貌为主题,启用非专业舞者发掘他们身体内在对于海、渔船码头的记忆,呈现艺术家对生长土地的关怀。《两我的平方》则是编舞者徐纬莹,与同样来自南台湾的视觉艺术家梁任宏的作品。红色的雷射光经由舞台上脸盆里的水波反照在舞者的脸上和天幕上,舞者头上一前一后戴著两个白色面具,正面和背面传达出一个人的两种性格,借此探寻生命中的真我。
《寻找本世纪的莎士比亚》则是由范静文和创作力旺盛的李名正两位年轻编舞者,和影像创作者柯敏雄共同创作,重新演绎罗密欧与茱丽叶在e时代的面貌。24由「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成员王嘉明、音乐创作者林慧玲及编舞者苏安莉共同创作。「二十四」隐射自然的运行法则,作品希望透过各种剧场元素相互营造出来的张力,凸显人与自然之间的众多冲突、融合、挣扎…。诗人鸿鸿与「踢踏踢踏舞团」团长蒋微华合作的《马路天使》,从文学出发,以踢踏舞为主要素材,并企图让色彩的跳跃与声音的流动成为节奏的一部分,展现现代都市的节奏。
创作过程与观众的对话
仅管古名伸一直强调,「狂想」是一个制作单位,无意干涉演出团体的创作,但「狂想」仍然在作品正式上演之前,为这六个作品安排了两次「看舞」──请朋友们来看看作品截至当时已经从企画书实际发展完成的片段,创作者不仅必须在片段呈现之前对「观众」说明他们的创作想法,还必接受观众的「质询」。
由于来看舞的人不只是演出团体邀请的朋友,还包括看到古名伸舞团对外发放消息而来的外界人士,观众看完舞之后提出的「质询」,从「你们到底在干嘛?」到「原来你想做的是那个啊,我一点感觉都没有」,辛辣而直接,创作者面临相当严峻的考验。
古名伸表示,艺术家有时看不到脑袋里的意念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看舞」是创作者实现作品的过程中一项来自外部的检视,「狂想」希望透过两阶段公开的检视过程,让创作者回头思考、修正创作的路线,在创作者、作品、观众三者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从这些跨领域的合作过程也发现,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在沟通的时候,不见得能完全领会彼此的用语,对方明明讲的是国语,每个字都听得懂,却又听不太明白。如何能明了每个词汇背后所代表的真正意涵,还有待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更多的交流。
(本刊编辑 陈品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