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传统戏曲而言,「儿童戏曲」是新颖而富实验性的槪念。图为当代传奇剧场以半说书半饰演的形式演出《戏说三国》。(当代传奇剧场 提供)
专题 专题/儿童市场面面观/概述篇

剧场,请接待未来的主人翁

唯有在儿童阶段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感受、认识,将来才会在众多诱惑下,对表演艺术不离不弃。表演艺术团体当然不必然要「志」在儿童,不过,倘使有机会为儿童献艺,就应该弯下腰来,试著从他们眼睛的水平线看去,想想:今天的剧场该给儿童看见什么?

唯有在儿童阶段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感受、认识,将来才会在众多诱惑下,对表演艺术不离不弃。表演艺术团体当然不必然要「志」在儿童,不过,倘使有机会为儿童献艺,就应该弯下腰来,试著从他们眼睛的水平线看去,想想:今天的剧场该给儿童看见什么?

对「四」年级以上世代的人来说,在他们尙是儿童的时候,剧场离他们并不远;只是,当时不管它叫剧场,而叫戏园、戏院,连庙会祭典上的搭台演戏,都是具体的民俗剧场。

由亲而疏的剧场关系

旧时代的剧场,台上没分什么传统和现代,戏曲、话剧、歌舞团或马戏团,只要观众爱看,就可以上演。而买票看表演算是奢侈的享受,台下的观众自然以有消费能力的大人为主,轮不到给小孩「买」一个他的座位。可是,不管内台或外台,都看得到跑满场的小毛头。小孩进得了戏院都是拜不成文的规定所赐──亦即,有票的大人可以挟带小朋友进场,再不然,等到戏快演完前的二、三十分钟,戏院和剧团的老板也会慷慨地打开大门,让没钱买票的弱势族群进去「拾戏尾」。

剧院和剧团优待儿童的做法是农业社会人情味的展现,他们或许不自觉地善尽了与本质倶来的社教角色,然在商言商,这未尝不是有意地给自己的事业铺长路。因为,无论小孩是为看戏或赶热闹而来,习惯成自然,此一时进场白看戏的小孩,长大以后必然不会吝惜掏腰包看表演,于是,业者也等于给自己培养、预约了基本票房。

如今,剧场有了文化艺术的高贵身分,里外的设施舒适专业许多,甚至在部分都会区,还有分工精细的儿童剧团。好像什么条件都进步了,然而,现代的小朋友却与剧场疏远了,疏远到台北 市策办「儿童艺术节」时,文化局长龙应台在咨询会议上表示希望将「至少参观过一次剧场」列为台北市国小学生毕业的必修学分,借以「强制」儿童去亲近、了解剧场。连台湾人文最荟萃的首善之区都如此,就别提东、中、南部的情况了。

儿童的戏曲、音乐、舞蹈刚起步

从各类表演团体的演出方向,以及其观众年龄层的分布,也可以观察各类表演和儿童观众的亲 疏关系。

从团名和实际运作来看,只有戏剧有儿童剧团,而且数量不少,其余如舞蹈(注)、音乐和戏曲,虽然也有对儿童观众用心颇深者,但基本上,都是采复合式经营,也就是,主要的观众还是锁定在成人,仅偶尔制作儿童节目,或是像舞团、乐团在其经营的才艺教室办活动或成果展时,会特别安排适合儿童演出、或为儿童而演的舞码、曲目。

追溯起来,讲究给儿童观赏不同于成人的表演内容(戏码、舞码或曲目),在台湾是很新颖的 事,有的表演团体还未必有这种观念。例如在地根基最深厚的传统戏曲,长期以来搬演将相历史、才子佳人,哪里想过「儿童不宜」的问题?戏曲观众「高龄化」的现象由来已久,当剧团感受到向下扎根的迫切性,而开始刻意向儿童推广时,大多都是直接择取老戏中经典且较浅显的段落来演。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业者自恃传统,忽略儿童心理、审美与成人的殊异性,但另一方面,也是碍于新创作的成本和戏曲可见的儿童观众难成正比,故业者不轻易尝试。到目前为止,唯有文建会主办、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承办的两届「出将入相─儿童传统戏剧节」,由于经费无虞,入选的剧团可以全新制作,热烈响应儿童戏曲的观念。

相对於戏剧、戏曲,舞蹈、音乐在一般家长的心目中,较属于正当且高贵的才艺,尤其是后者,许多高社经地位的家长都会让子女去学音乐、欣赏音乐会。舞蹈、音乐的观众虽然较年轻,然因为其所借以表现的符码──肢体、音符,比戏剧说故事式的语言、动作抽象,家长若缺乏基本素养,连他们都坐不住了,遑论带小孩一同去欣赏。舞蹈、音乐界素来安于菁英主义,较接近寻常儿童聆赏水平的演出,通常都是才艺班所举办的成果展示,一般知名的表演团体很少致力于此,直至晚近,才有像朱宗庆打击乐团、纸风车文教基金会所属的风动舞蹈剧场,特别为儿童制作、演出儿童音乐剧或亲子舞码。

用诚恳和专业留住赤子心

去年应文建会举办的儿童戏剧推广计划「大家一起来抓马」之邀,到台湾主持「国际专业儿童剧场研习营」的资深儿童剧场导演、学者Patricia Zimmer曾提示学员:「不要认为小孩子个子小,感受就比较少。」只要「语言」使用得当,儿童对表演艺术所欲传达的意念、情感,也可以有他的认识和感受,也唯有在儿童阶段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感受、认识,将来才会在众多诱惑下,对表演艺术不离不弃。

在没有像现在电视、电脑这么多科技的娱乐形式相竞争的时代,看一场表演,连对大人都像平淡生活中的「嘉年华」一般,何况是地位边陲的小孩子?平时静默黑喑、演出时有各种声光可能性的剧场,必然深深地吸引著他们去感受。换句话说,那是一个剧场的时代,人们可以一整晚连看三、四个钟头戏也不觉冗长的时代,在那样的时代氛围下,即使周边的条件并不好,包括只有硬板条、没有冷气、音响灯光舞台都不够专业,当然也不会有特别为儿童而设计的表演,但是,剧场就是留得住赤子的心。

为儿童演戏的剧场其实并不需要特别不一样的设备或环境,重要的是,演出的人心里是否有一个明白的「小孩」。儿童戏剧导演徐琬莹说,不少剧场工作者以为儿童剧很简单,「手上下挥挥就是一只鸟,不用学就会」。抱持这种「小」看儿童的心态,就难怪会演成了自以为是的「低智」剧,把实际上充满启蒙意义的儿童剧给演「小」了。不同艺术别的特质和生态不同,表演艺术团体当然不必然要「志」在儿童,定位清楚的成人剧团在艺术上自有其贡献;不过,倘使有机会为儿童献艺,也得明白大环境不一样了,成人适口的东西,小朋友未必咽得下,如果在乎他们,就应该弯下腰来,试著从他们眼睛的水平线看去,想想:今天的剧场该给儿童看见什么?有此体认,成人剧团也可以用诚恳、专业的表现赢得孩子的心。

用剧场做教育

儿童剧不易受剧评的青睐,创作的成就感显然比不上为成人演出。以创新京剧立名的当代传奇剧场,一九九七年以半说书半饰演形式演说三国故事的《戏说三国》入选「出将入相─儿童传统戏剧节」,团长吴兴国便是以一句「有什么比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更重要的」,顺利地向国光剧团借到能够扮演三国人物的专业演员来共襄盛举。

在我们的教育长期不重视人文艺术的恶性循环下,我们的表演团体除了被要求专业的演 出,还得自己挑起教育观众、培养观众的重担,而且,即便有所成果,有些时候也未必是他们来得及享受到的。

为此,认真为孩子们而演的表演者,都値得我们的喝采。

注:

舞蹈类有高雄的「囝仔舞团」和宜兰的「兰阳舞蹈团」,具备儿童舞团的实质。

 

(本刊编辑 施如芳)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