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剧是互动的剧场,互动需要有技巧的处理,才能引导孩子参与其中; 图为九歌剧团的《小白兔历险记》。(九歌儿童剧团 提供)
专题 专题/儿童市场面面观/演出篇

巧艺耍魔法,黑盒世界真好玩

儿童剧征服观众的手法

从经营儿童市场的角度观之,再也没有比作品本身更能收买观众,让大人和小孩一块留在剧场的手法。儿童剧比成人剧更强调「寓教于乐」, 如何用甜美、欢乐的包装说出一个吸引孩子的故事,便凭各家本事了。

从经营儿童市场的角度观之,再也没有比作品本身更能收买观众,让大人和小孩一块留在剧场的手法。儿童剧比成人剧更强调「寓教于乐」, 如何用甜美、欢乐的包装说出一个吸引孩子的故事,便凭各家本事了。

大部分的儿童戏剧创作者都不否认,儿童戏剧就是在「讲故事」,而且比成人剧更强调「寓教于乐」。对欲从混沌成长到能够独立思考的儿童而言,给予正向价値的教育,是重要且成效显著的。但正如九歌剧团的编剧朱曙明所强调的,做儿童剧要懂「糖衣定理」,也就是任何主题或价値观,想深植小孩心中,绝对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呈现,「当小孩生病时,药的外层要裹上一层糖衣锭,小孩子才吃得下,糖衣消化后,当中对小孩成长有帮助成分才能发生效果」。因此,儿童剧要如何用甜美的手法来包装故事,便凭各剧团的本事了。

适当选择、诠释题材

无论是偶戏、默剧、歌剧、音乐剧、黑光、幻灯剧、京剧、歌仔戏,各种传统或现代的形式,化入儿童剧的时候,只要有创意,而且选用适合小孩的语言,观众的接受度可以很高。所以对儿童剧来说,表演 形式不是问题,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才是大挑战。如果剧团的团长赵自强表示,同样一个故事,小孩理解的层次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鲁宾逊漂流记》,孩子看到鲁宾逊与星期五相处的点滴,大人看到的可能是存在主义;至于童话故事《美人鱼》,小孩会被美人鱼为了爱情牺牲自己感动,而成人看到的,却是爱情中的猜忌与悲剧性。可见,演出的题材很多,如何处理成儿童版需要的,才是重点。

很多人认为儿童剧就应该是由欢乐贯串而成,所以当儿童戏剧导演徐琬莹提出要把一个小孩子面对父亲死亡的故事处理成音乐剧《夏日的天空》的时候,邀她合作的朱宗庆打击乐团不免有所犹豫。徐琬莹说,《夏》剧其赏还是很欢乐、热闹的,一般人很少愿意跟小孩谈这种话题,但这是孩子可能、也是人必经的过程,只要处理得让小孩能够接受,不必害怕碰触。

营造互动的剧场

对创作者而言,成人剧表达意念,观众领略多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勾。儿童剧则不然,若少了互动,就不容易吸引孩子入戏,所以甚至有人直接就说:儿童剧是互动的剧场。

赵自强这样定义互动的含义:「可控制的是互动,不可控制是暴动;精密执行的是互动,非精密执 行是活动;与戏有关系的是互动,没有关系的是蠢动。」朱曙明也认为儿童剧要的是心灵上的互动,不是活动。他以九歌的《小白兔历险记》为例:大姊姊正在帮小白兔找回家的路,瞬时间,台下的孩子被设计到戏中,成为小白兔的保母,当小白兔问孩子可不可以跟风筝龙走,小孩果真如编剧早就料到的回答「不要」,顺著这「不要」,戏继续往下发展。朱曙明说,设计问答的时候,要准备多种路线与方法,慢慢引导出你所需要的答案,不可以一下子跳到答案,如果孩子的答案不是你要的,必须给个理由,也不要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否则会浇熄小孩的热情。再则,互动需要有技巧的处理,否则小孩的情绪收不回来,会适得其反。

互动还是活动?

近年来,纸风车稳居儿童剧老大哥的地位,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擅于玩互动。团长同时也参与编导的任建诚说,儿童剧的观众群中有三分之一是家长,所以演儿童剧,就是要构建一个亲子同乐的场域。例如纸风车最受好评的《白蛇传》,当中有一段「水淹金山寺」,他们以白布代表水,淹到台下,让观众感觉身置戏中,而且还设计龙舟比赛,让观众来参与比赛。虽然有人认为这种逸出戏外的做法已非儿童剧的互动,而是活动,把戏场变成了同乐会。对于这样负面的意见,任建诚并不回避,他解释像那段划龙舟比赛是用音乐与比赛建构出同乐会的氛围,变成一种团体活动,但之后,仍然回到戏的脉络,故事架构并没有改变,一路下来讲的仍然是故事。任建诚表示,儿童剧要达到亲子共乐,就不能让父母睡著,「要让他们如临仙境」.所以必须运用各种方式,才能刺激家长和小孩一同参与其中,对戏有所回馈。

其实,互动/活动层次的判别,是艺术与娱乐取向的选择。纸风车以仿好莱坞式影音声光效果的场景,炫耀的布景道具,以及高娱乐性的活动方式得到票房的肯定,表示家长认同活动也是互动。这样的市场需求对许多儿童剧团造成困扰,有些剧团希望呈现给小观众艺术层次较高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但是在娱乐挂帅的社会,某些坚持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

儿童剧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除了真人表演,像九歌,就经常运用偶,可以单纯用偶,也可以是人偶同台。编剧朱曙明说,因为「人」是我们熟悉的,像《小白兔历险记》中的大姊姊就是一例,她扮演戏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引导小孩进入戏中,而戏偶可以发挥创作者的想像,两者互补,发展出有别于传统偶戏的表现形式。他认为纯粹传统的东西对小孩的障碍较大,例如京剧,假使不调整,连大人可能都看不懂,何况小孩?

纸风车的创作也尝试过各种形式的表演,无论是花灯、人偶、黑光、口袋等等,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近年来,强烈的音效与炫丽的布景,已成为纸风车最大的特色,像是《白蛇传》中漂亮的花灯人偶及黑光戏;《哪吒闹龙宫》用上传统的偶,当人进入布景中,马上变成偶,当偶离开布景,又马上回到人,这个使用六层画布建构出各种不同场景的设计,极具创意。

唯一非戏曲剧团而入选「出将入相─儿童传统戏剧节」的《武松打虎》,是纸风车另一个将传统素材融入现代儿童剧的出色例子。纸风车借用传统戏曲的表演元素,包括锣鼓点、身段,再顚覆原剧中武松与老虎的角色,将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注入动物保育的现代意识,不仅有趣,而且使这个戏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反应颇佳。

儿童剧语言的考量

在人偶同台变成风气的儿童剧环境中,偏爱用真人演出的如果剧团显得特立独行。如果的作品强调文学性,在发展故事的过程中,赵自强自许扮演儿童剧与儿童文学结合的媒介,他是发想者,然后请儿童文学工作者帮他完成剧本,以「讲故事」的形式铺陈剧情。赵自强说,剧情要吸引小孩,必须斟酌语言的使用,例如,不要用双重否定句,多用直述句、问句、简短直接一点的句子,孩子才能接受。他举了一个例子:「缓缓地在蓝色的天空下,我带著我忧伤的心走上一个凄凉的山坡,碰见一只奇幻的小白鼠,他歪著头不清不楚地问我说…」,这样情境式的语言是小孩无法明了的,如果换一种方式说:「我好难过,我走上山坡,正要哭的时候,碰上一只小白鼠,他说…」,小孩子会比较清楚。

除了以上这三种形式之外,剧场工作者石佩玉的「物品剧场」观念也别具风格。所谓物品剧场,就是使用生活周遭的小物品,以「拟人化」的方法来讲故事,如作品《漂浮的魔法桌》用了小纸伞和戏偶,并且用纸做成水草,再以人操作水草,并为它代言,让许多学龄前的小孩看得津津有味。

音乐与戏剧跨领域的创作,是儿童剧的另一个可能。徐琬莹和朱宗庆打击乐团合作过多出儿童音乐剧,虽然同样有一个戏剧的架构,但是,要考虑的因素却更多了。例如,要将一个乐团搬上舞台,台上的演员同时必须是音乐演奏者,所以如何将这些演奏家和打撃乐器镶嵌到戏中,就是一门大学问了。例如《小镇人家》,故事的主角就是卖乐器的人,而《夏日的天空》中的父亲,便被设计成一位音乐家,如此,音乐才能很自然地入戏。用打击乐来做儿童音乐剧发挥空间较大,因为击乐演奏时,肢体动作多,容易带动气氛。音乐与戏剧结合的制作虽比单纯的戏剧来得困难,但因为音乐处理得好,煽动人心的效果比纯戏剧大,所以,只要创作者对目标和音乐、戏剧两类艺术的特质有专业的认知,制作出来的音乐剧会更受小朋友喜爱。

总之,儿童剧场是一个互动式的剧场,无论选择哪一种形式演出,都必须带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有参与感。对剧团来讲,再也没有比吸引人的作品更能收买观众,让大人和小孩一块留在剧场的了。

 

(本刊编辑 赖惠娟)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