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现象视察

影音世代的时尚戏码

评介京沪戏剧频道

上海、北京两地的电视台,目前均已有专属的戏曲频道,节目样式不拘一格,在众多的电视频道中,这些节目正实践著新的时代任务,即透过影音的传输手段,展现戏曲的文化优势与艺术价值。

上海、北京两地的电视台,目前均已有专属的戏曲频道,节目样式不拘一格,在众多的电视频道中,这些节目正实践著新的时代任务,即透过影音的传输手段,展现戏曲的文化优势与艺术价值。

二○○一年十二月以前,上海地区原先有两家各自独立经营的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台标为白玉兰花)与东方电视台(台标为海鸥)。在前副市长龚学平的倡导下,集结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成立了庞大的文化广播新闻传媒集团,与此同时,电视的生态也发生了转变:为了更好地呼应官方「一个省市,创建一个电视台」的说法,它被重新编制而成为一家电视台。重组后它仍沿旧名,将新闻财经类型的节目划归上海台,娱乐戏剧类别则划入东方台播映。而北京改版异动后的中央电视台,总共开出十一个各具特色的频道,其中最能发扬中国风情、民族特色的,莫过於戏曲频道。

新世纪开创了新局面,京沪两地都开播了属於戏剧专属的播映频道,也就是说戏剧文化不再寄人离下,可以在影音视觉的电视空间里独善其身了!

不出家门,过足戏瘾

上海东方电视台戏剧频道的定位是朝向新型的戏剧频道开展,以新颖的电视语汇为载体,以现代时尚的视角为切入口,既注重电视观众对新闻性、资讯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期盼,又强调传统与现代、时尚与经典、名家与新秀的融合,来满足戏剧爱好者收看电视的基本审美需求。该频道的总监郭宇认为,戏剧频道的功能和职责在于有效地宏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以丰富多彩的节目画面,「汇天下戏剧精华,扬现代传媒优势」,让观者不出家门,便可以过足戏瘾。从每周播映的内容来看,频道构思设计者的意图的确达到目标,且因延揽多位曾是剧界专职人士的戏曲制作人,担纲制节目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说明了专业上的品质保证。

该频道现阶段的节目以块状居多。最热门的节目首推周日晚间八点档的「百姓戏台」,这是一个把戏台搬到家门前的新型综艺栏目。诚如主题曲所标举的「百姓戏台,百姓演;百姓演戏,百姓看」,每次有不同的街道(邻里)、居委会(里长)推派参赛者,老百姓当主角,以地方戏曲内容作为擂台的竞猜,是一个提倡互动与市民文化的高收视率节目。成功的案例引发了央视戏曲频道的关注,期盼京沪能联手共同制作一出中国版的百姓戏台。

「戏游记」则是戏剧风光纪录片的新奇组合,看戏兼能看到历史典故与地理景观,如《搜孤救孤》的程家大院,《游龙戏凤》的梅龙镇,或讲述客家戏的源起,从赣南的茶山风光,一路唱起山歌追寻采茶戏的发展轨迹,也算是戏透山河、剧历古今了。「东方戏剧大舞台」位于周六黄金档,节目一来传递演出信息,二来请演员实地演出精采名段以飨观众,台北新剧团的老生名角李宝春,就曾经获邀现身说戏,交流沪台不同的演出经验。「品戏斋夜话」虽然是谈话类的节目,也穿插了真实重现的舞台表演,在以名家、名角、名票的组合构成的谈话主体中,较令人瞩目的是京派戏曲评论家徐城北谈论的「京派名票」及「蝴蝶的传说—梁祝故事的演进」,以及专题片《百年振飞》,以纪录片的方式重现昆曲大师俞振飞的舞台丰采。

戏篓子的乐园

北京是京剧诞生与发扬光大的圣地,戏台上的念白和北京的日常作息相去不远,京味文化根深柢固,从著名的「老舍茶馆」到其他个体户茶座的票戏演出,尚存为数不少的京剧票房,老字号的戏曲艺术还在与潮流作一种痴执顽强的对抗。到底时尚科技的出现,会加速它的消亡?或是助它远播四方?二○○一年北京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开播,无疑在众多频道中,创造了戏曲文化一项新的时代任务——如何透过影音的传输手段,展现自身的文化优势与艺术价值。

央视第十一套戏曲频道的缘起,不只是为了广大的戏迷能找到知音同好,也为了系绊住北京那一种无可言喻的皇城气息。如果你是个京剧的戏迷,细看央视的戏曲频道,十多个栏目之中,你获得的共鸣会较多,反之,若只是个入门的观众,认同感便会下降不少。例如:「戏迷俱乐部」、「过把瘾」这两个节目,便专为戏迷剧痴所量身打造,强调建立观者自娱自乐的人生态度,以达成雅俗共赏的联谊中心。「戏曲人生」是由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主持的谈话性节目,来宾都是表演艺术家,主题则围绕著从艺道路与人生追求,现场开放给观众参与。

「绝活」、「知识库」、「名段欣赏」、「南腔北调」属于午间带状节目,在戏曲艺术的范畴里,具有推广教学的功能;「九州戏苑」、「锦绣梨园」、「戏曲采风」等节目拍摄较为细腻,以当代现存的三百余个剧目为内容,全方位展放戏曲的魅力及文化底蕴,「九州戏苑」并多次获得电视文艺「星光奖」。

兼顾戏剧、电视专业的愿景

京沪两地的戏剧(戏曲)频道相较以往的播映,在时段与内涵上已多有进步,然而电视作业系统与戏剧(戏曲)专业毕竟是不同体系,海峡两岸的从业人员皆存在著难以两全的困境——要求具备电视的基础,往往戏剧的素养令人怀疑;一旦戏剧知识广博,影音视觉效果便不堪过问,如何调和鼎鼐,并兼顾两者的专业程度,可说是专业频道的共同愿景。

对台湾来说,中国大陆的戏剧(戏曲)艺术的发展不失为一个重要参考的座标。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的戏剧或者戏曲专业频道能够开播,不在公视的夹带中存活,京沪的作业系统就是一个参照先例,若能结合两岸三地的资源与实力完成一出有关表演艺术的戏码,说不定会有良好的影音收视效果!

 

特约撰述|李翠芝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