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戏曲逐渐式微的今天,一身技艺的京剧演员如何根植专业,更上层楼呢?他们有的带艺投师,精进流派专长;有的跨足昆曲,吸收艺术养分;也有的演而优则编导,力求转型;更有企图旺盛者,自立团体进行戏曲创新实验。路,是人走出来的,京剧演员的努力,当是传统戏曲生存下去的契机。
以往,京剧演员在台湾也算是「得天独厚」的一群,受公家栽培,习得一身技艺,成长过程虽然辛苦,但只要有心钻研,毕业后留在剧团倒也衣食无虞;如果有幸「祖师爷赏饭吃」,能够窜升到「名角儿」的地位,那么同样能享有明星般的光环,获得社会的认同。然而曾几何时,传统戏曲逐渐式微,职业京剧团无时无刻不面临剧团裁并、民营化的威胁,处境异常尴尬。所幸,在各行各业都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专业意识抬头,只要自身「有料」,就有机会「出头天」。
因此,寻求进修的管道,厚植自身的专业涵养,便成京剧演员自立自强的方针。综观当前台湾京剧界,在剧团的运作和演员的觉醒之下,可大致归纳以下几个努力的方向。
带艺投师,精益求精
京剧自形成以来,经过历代艺人的长期摸索,产生了培养演员的几种模式,如科班学艺、个别传艺(即手把徒弟)、票友下海等。时至今日,票友下海成为职业演员已不多见,科班学艺则与教育体制合而为一,亦即由戏剧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然而剧校是采取普遍施教的模式,传统的流派艺术特色便难以传承,而艺生的个别特质也须点拨、提化,才能成为出色、有风格的演员,因此,传统学徒式的「手把手」教学不容偏废。
许多演员意识到这一点,在进入剧团后,纷纷依照自己的兴趣或特长另行拜师学艺,早期像魏海敏拜童芷苓、梅葆玖为师,唐文华拜胡少安为师,吴兴国拜周正荣为师,朱陆豪拜言兴朋为师;近期则有盛鉴拜叶鹏为师,王莺华、马宝山、刘稀荣、盛鉴拜马少良为师,陈利昌、谢冠生拜孙正扬为师等。这其中有些是慕名而自行请益,有些是机缘凑合,有些则是剧团向大陆取「经」、从对岸延揽教师的结果,总之,这些负有传承使命的流派传人和一代宗师,使台湾的京剧演员有了剧艺精进的空间。
拜师虽然有一定的程序和仪式,但并没有只能拜一师的规定,最重要的是演员必须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一九九〇年魏海敏拜花衫典范童芷苓为师,就是因为有心朝全才旦角发展,而后她亲赴北京拜梅葆玖为师,则确立了成为梅派传人的职志。童芷苓当年曾对魏海敏说:「莫尊一师,博采众华,方能成其大。」而言兴朋也曾对朱陆豪说:「千万别学得太像。」因为梨园有「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明训,只有吸收名家之长,再配合个人条件,方能自成一家。「带艺投师」虽未必真的要「手把手」,但有个正式的师徒名份,学习的目标会更加明确。
京昆不挡,薰陶剧艺
戏曲既为综合艺术,演员自然也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虽说光是「四功五法」就得花上一辈子的时间来苦练,然而若只在京剧的领域钻营,难免画地自限,无法突破原有的格局。因此,很多人向不同种类的表演艺术学习,以京剧演员来说,从昆曲吸收养分是相当重要的一条路。一九九六年由文建会主办、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承办的「昆曲传习计划」,在历经三届之后,首度招收专业京剧演员、剧校学生和昆曲票友,当时,便有许多国光剧团和复兴剧团(国立戏专国剧团前身)的团员如孙丽虹、陈美兰、王莺华、邹慈爱、古中梁等,加入了昆曲学习的行列。事实上,早年优秀的京剧演员往往精通昆曲,所谓「文武昆乱不挡」,即是全能演员的最高评语,毕竟昆曲细腻优美的唱腔身段,对京剧演员剧艺的薰陶有极大的帮助。
诚然,「昆曲传习班」招收专业京剧演员,是从提振台湾的昆曲艺术为出发,但相对的,也给京剧演员开了另一扇窗。如今的「台湾昆剧团」,班底就是这一群参加昆曲传习的京剧演员,他们定期公演,为自己开拓了另一个表演空间,也为京剧生涯添加色彩。记得两年前在苏州举行的中国昆剧节上,国光剧团的陈美兰代表「台湾昆剧团」在清唱会上献唱了一曲〈寻梦〉,技惊四座,比起大陆昆剧团的专业演员毫不逊色,足见辛勤耕耘已有了不错的成效。
演而优则导编,力图转型
在影视界,「演而优则导」的情形屡见不鲜;而戏曲界也慢慢由「演员中心」过渡到「编导中心」,因此演员依著自己的兴趣、能力,转型为戏曲编剧、导演或者幕后工作人员者,大有人在。钟传幸担任复兴剧团团长时,便提出了建立戏曲导演制度的理想,而她自己,正是由演员成功转型为导演的具体例证,这些年从《阿Q正传》、《罗生门》、《森林七矮人》、《出埃及》到《胭脂虎与狮子狗》,均可看见钟传幸的导演成就。
另一个成功转型的例证是国光剧团的李小平,他原本是三军剧队时代陆光剧团的武管事(类似武术指导),因缘际会加入戏剧导演王小棣的「民心剧场」,从初试啼声执导的《武恶》开始,陆续担任各种型态的戏剧导演,包括舞台剧《都是当兵惹的祸》、《欢喜鸳鸯楼》,歌舞剧《睡美人》、《小红帽》,歌仔戏《刺桐花开》,而终于在京剧《廖添丁》、《阎罗梦》大放异彩,可见延伸触角、广纳众剧种特长及观念,可为京剧演员本身制造不同的发展机会,亦为京剧这个古老的剧种注入养分。
一九九七年,由文建会主办、台北市现代戏曲文教协会承办的第一届「传统戏曲编剧导演培养计划」,便以京剧的编导人才为优先培育对象。当时导演班的学员,包括了国光剧团的刘琢瑜、杜佩君、孙元成,复兴剧团的张天瑞、李国兴等,可见许多演员均已意识到转型的迫切性,并且把握机会继续进修。
自组团队,施展理念
—九七八年,郭小庄的「雅音小集」成立,首开个人跳脱原有剧团而自创民间剧团风气之先。之后尙有「当代传奇剧场」,以及较晚近的「新生代剧团」、「国民大戏班」、「朱陆豪京剧团」等,意味著演员创团的潮流方兴未艾。
演员创团,多半是有某些改革、创新的特殊理念想要执行,因此借由自组的团队进行实验性的京剧革命。例如「雅音小集」率先将国乐团和现代剧场专业人员引进京剧的制作群,而吴兴国的「当代传奇剧场」,则是希望借重西方经典补强传统戏曲较弱的思想性,并借由较陌生的、西化的题材刺激转换现有的表演体系。事实证明他们的成就斐然,甚至俨然有了探索「新剧种」的可能性。有人以团员「出走」的角度来看待此一现象,但笔者以为并无负面影响,因为这些剧团的大部分资源(包括演员、制作群)几乎都靠现有剧团支援,等于为京剧演员提供另一种学习、观摩或磨练的机会。
处于传统艺术工作第一线的京剧演员已经多所努力。不过,演员有心进修,倘若能加上客观条件的配合,成绩会更好。例如,剧团可以多邀请名师前来指导,顺便参与演出,师生同台以激励士气,像是马少良、陈永玲参与国光「水浒风情系列」演出、薛亚萍参加九二一赈灾演出,而当国光演出《廖添丁》时,陈永玲更亲自指导朱胜丽饰演阿圆一角。
传统艺术要在现代社会求生存已属不易,传统艺术工作者更须有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认知,才能在险恶的艺术环境中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开创一番新天地。
文字|沈惠如 戏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