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引进多年,都是单向的不公平贸易。好比我们和先进国家交易,没有技术提升。人家卖我们高科技,我们只能卖香蕉凤梨。最后不耐烦了,说我们乾脆不要高科技。是啊,没有多明哥、没有维也纳爱乐,我们日子当然过得下去,可是这只是消极、负面的对待方式。积极的方式是:检讨自己产业为何不能升级?
「一王二后」来台开唱不久,公视打电话找我,说想制作一个专题,探讨「巨星来台究竟给台湾留下什么?」回想起来,印象中大众媒体已经好几次关注这个议题。姑不论其探讨内容,从这些动作我可以感受到大众对古典巨星来访的效益逐渐起疑。
古典乐界不健康的「贫富断层」在世界已存在多年,算是这种艺术的「老人病」之一。古典音乐在社会的实用需求愈来愈低,一般演奏家几乎连「倒贴」都找不到票房。但大牌明星却又挟「艺术无价」的社会正确,竞相把酬劳推到不合理的天文数字。问题是:对西方国家而言,为传承历史文化,花大笔资产来维护还说得过去;对台湾人来说,动辄付出百万、千万代价,只为吃两小时「西餐」到底值不值得?他们到底留下了什么?
如果有人问我,像多明哥这样无新意的歌者,在台湾唱几首歌,值不值得我们这样大费周张?我也会一时为之语塞。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人们从另一角度来看问题。自古艺术生命建立在交流上,即使最原始的野台戏也是创作者与观赏者间的互动。透过交流,艺术才算完成,而激发的思想、感动,则是后续创作的动力。同样,透过不同民族与国家间的交流,艺术更见活力。所以原则上我绝对支持国际表演活动,而且近年国际表演一定程度地扩大国人视野,刺激国内表演品质,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我认为大众疑虑,病因还得反求诸己。问题关键不在表演本身,而在国人不知如何、或无从将国际表演所带来的能量,转移到自家国内音乐环境的促进,造成虚耗资源。就好比与外国通商贸易,除互通有无,还能透过技术交流达成彼此进步,最后共享繁荣,是件好事。外籍经贸或科技人才来访受到欢迎,就是因为他们让我们觉得获益比付出多。而古典音乐引进多年,都是单向的不公平贸易。好比我们和先进国家交易,没有技术提升。人家卖我们高科技,我们只能卖香蕉凤梨,差距愈来愈大,人民愈来愈不平。最后不耐烦了,说我们乾脆不要高科技。是啊,没有多明哥、没有维也纳爱乐,我们日子当然过得下去,可是这只是消极、负面的对待方式,并不真能解决问题。积极的方式是:检讨自己产业为何不能升级?
问题还是要回归本土音乐工作者。相形之下,台湾其他领域艺术多少有自己的创作生态,如美术、舞蹈、戏剧、传统戏曲等。观众对外来节目能看热闹也看门道,知道哪些他山之石可以观摩、攻错,不是纯当凯子。但台湾乐坛瞎忙半世纪,乏善可陈,对国际乐坛除了消费、还是消费。哪怕古典音乐在世界逐渐过气,还是台湾严肃音乐舞台消费的唯一。不久前美国女高音芭托来台,明明唱得荒腔走板,观众照样热情Standing Ovation。多明哥巡回海掏,国人还是大摆场子恭迎,无怪乎「所为何来?」质疑声起。
最后我还是要提醒,排外心态和阻断对外窗口绝非明智之举,愈封闭只会愈退步。明白问题本源,最后还是要靠音乐工作者的大智慧,自立自强,开创安身立命的桃花源,这样音乐活动的「进出口贸易」自然能找到健全合理的模式和效益。
文字|杨忠衡 资深乐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