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志民(林铄齐 摄)
戏剧

打造一个台湾休闲消费的优质品牌

果陀剧场十五年的经营心路

对于艺术总监梁志民而言,专业经营下的「创作自由」似乎是天经地义,而就艺术行政者林灵玉的角度来看,那是「天职与义务」。尽管经常面临同业不同的评价,行政经营也屡次面临开发市场的挑战,「果陀剧场」却仍是国内经营音乐、歌舞剧小有累积的少数一、二个团体。

对于艺术总监梁志民而言,专业经营下的「创作自由」似乎是天经地义,而就艺术行政者林灵玉的角度来看,那是「天职与义务」。尽管经常面临同业不同的评价,行政经营也屡次面临开发市场的挑战,「果陀剧场」却仍是国内经营音乐、歌舞剧小有累积的少数一、二个团体。

从去年两厅院的十五周年庆,台湾表演艺术界的时钟开始整数敲击、年年细数每个时间刻度的历史意义。二○○六年,屏风表演班即将届满廿岁;明年,表演工作坊将以重演该团经典剧码的方式,庆祝廿岁生日;而今年八月,不仅是云门舞集卅周年纪念,台湾歌舞剧先驱果陀剧场也渡过了十五个年头。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一岁到十五岁的发展,变异差别很大,但「时间」对部分表演艺术工作者来说,似乎仍缓如牛步。

坚持多元创作自由

果陀剧场团长林灵玉和艺术总监梁志民自一九八八年创团以来,尽管经常面临同业不同的评价,却仍是国内经营音乐、歌舞剧小有累积的少数一、二个团体。林灵玉感叹地表示,果陀剧场最「悲哀」的经营困难在于「每出戏几乎都是创业之作」,每次演出都会吸引百分之七十的新观众,而每次宣传行销都得为拓展、开发新的观众市场而努力。比方说,今年年初由蔡琴主演的《情尽夜上海》,吸引了一半以上年龄卅五至七十岁的观众人口;到了年底,果陀剧场却来一个掉头大转弯,选择了一出法国原创的ART翻译剧作。虽然短短一周内杀出亮眼的预售票房,林灵玉却指出可能只有两成的《情》剧观众,愿意接著来看ART

一直以来,果陀剧场坚持不同剧作风格的尝试,呈现出万花筒般的作品风貌;即使至今仍有观众不断反应,希望果陀能推出卖座剧码《淡水小镇》第二集、第三集,林灵玉还是坚决地摇摇头,绝对不做一样的东西。林灵玉认为果陀剧场的创团初衷,就是全力支持创作;行政经营绝对不会「压榨」创作选择,并且尊重创作自由。

放眼休闲消费市场

对于艺术总监梁志民而言,专业经营下的「创作自由」似乎是天经地义,而就艺术行政者林灵玉的角度来看,那是「天职与义务」。此外,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果陀剧场为自己设定的竞争假想敌,不但不是同业同行,而是「休闲消费产业」;举凡国内外旅游、主题乐园、Pub饮食、电影电视、广告唱片与大众传播等等,都是果陀自我期许的竞争对手。每周固定追踪市场调查与各大排行榜是目前果陀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工作,未来希望进一步使观赏果陀剧场的演出,能成为普罗大众休闲消费的主要选项之一;因此,果陀必须不断开发观众群,让非剧场观众群人口能选择「果陀」。

媒体报导台湾信用卡白金卡持卡数日益增加的现象,似乎可以佐证林灵玉对休闲消费市场的乐观。但值得推敲的是,九月来台演出的俄国小丑斯拉法的剧目《下雪了》适逢演出十周年,欧美音乐、歌舞剧亦不乏一出戏连演数年的案例,为什么台湾的果陀剧场非得十五年来持续变换剧码把戏,才能维持剧团生计?语言与市场的局限,或许是走向国际的困难之一。甫于美国纽约H.B.工作室进修歌舞剧表演的蔡琴即斩钉截铁地表示「台湾市场绝对不够大」;《天使不夜城》拼了老命加演,包括大陆巡回的场次,也不过演了五十六场,这与在纽约百老汇当地必须连演一年才能回收成本的大戏规模相较,果陀独门经营歌舞剧不但成本高、回收难,把场次、地点换算成票房数字即可看出台湾市场多么有限!

专注经营、自力更生

所以,蔡琴不得不替经常遭致同行批评的果陀抱屈;果陀的戏无法连演一年,却必须年年推戏,才能维持剧团营运,又要在诉求华人社区的共鸣下,创作多数观众都能接受的作品,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创作题材,才能走得远?就算是国外的艺术节,也不可能一次邀请几十个人出国巡回,「果陀剧场摆明了就是希望创造音乐剧工业。」蔡琴认为,从这点来看,果陀相当具有经营魄力与诚意。

蔡琴笃定地表示,除非果陀日渐「腐败」,否则她应该每年都会和果陀剧场合作;过去参与果陀不同剧码的舞台表演,把锁在蔡琴身体内的那股能量,「名正言顺」地释放出来,完成了她结合「演」、「唱」的心愿。虽说在十五年内累积了四十几个作品,我们似乎必须同意蔡琴对果陀剧场的一个观察:亲和、诚恳,不唱高调、态度开明,甚至没有任何老态、相当年轻。正因如此,喜爱与支持果陀剧场的观众,也乐见未来蔡琴与果陀剧场合作的可能性。

自一九九四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学金赴美观摩学习后返台,林灵玉、梁志民夫妇就下定决心要发展台湾歌舞剧创作,替今天的台湾表演艺术界打造了一块台湾歌舞剧的唯一品牌。从一九九五年《大鼻子情圣──西哈诺》演出开始,果陀剧场以五、六个专职团员起步,后来甚至扩大为廿人左右的经营规模,直到九二一地震之后至今十数人的行政格局,果陀剧场再也不埋怨政府支援与环境困难,继续「自力更生」,健康地面对「生态」。

林灵玉回忆起一九九七年《吻我吧娜娜》演出后的那次车祸意外,让果陀剧场失去了一位「天才型音乐创作者」张雨生。「早晚工作面对的一位伙伴,竟会在一瞬间消失?!」林灵玉首次发现死亡竟是离自己如此靠近;于是,她重新看待自己的责任,也仔细思考剧场对她的意义。「跟翻阅一本过去的毕业纪念册一样,」林灵玉说,她再也不上台演戏,一点眷恋都没有地专注在果陀的行政经营上。剧场,是她的人生志业,不是对丈夫、家庭的牺牲;在剧场里,她很快乐、尽兴,也希望在认真创作之余,让台湾剧场界能成为被人认可的一门行业──虽然离期待中的环境成熟,还有个十五、廿五年。

(本刊编辑 傅裕惠)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创作趋力,让梁志民「玩」了十五年!

喜欢把「戏剧」比喻为「游戏」的果陀剧场导演梁志民,凭著什么冲劲与动力,一玩玩了十五年?梁志民毫不犹豫地脱口表示,「看是心里的什么逼著我做!」尽管累积了四十一部剧作,梁志民仍然排斥创作体制的建立;所有的创作方法,都算有效,而合作对象的特色、理念、态度,对梁志民来说,都是享受和学习。

傅裕惠(本刊编辑)

喜欢把「戏剧」比喻为「游戏」的果陀剧场导演梁志民,凭著什么冲劲与动力,一玩玩了十五年?梁志民毫不犹豫地脱口表示,「看是心里的什么逼著我做!」那股「说不出」、「讲不明」的创作趋力,逼著梁志民往前冲了十五年、做了四十一出作品,至今,他仍然想创作不同类型的表演,包括未来希望能与朱宗庆打击乐团合作一个「打击乐音乐剧」;显然,他怎么也玩不腻──即使他曾经玩出肝病。

创作结缘、同样因果

早在一九九六年在伦敦买二楼站票看过法国作家雅丝米娜.黑札(Yasmina Reza)的原作演出后,梁志民就在企盼一个最坚强的组合阵容演出今年年底的ART。梁志民说,他每次作戏,脑袋瓜都有十几个创作计划在进行;曾经有一度他是早上排《爱神怕不怕》,下午排《再见女郎》,晚上赶赴蔡琴家中讨论《情尽夜上海》。每一次只要时机成熟,人选恰当,他便会主动寻找合作对象,不管之前与对方有没有交情;鲍比达是如此,与陈国华的认识也是一样,绝非偶然。也许正基于同样直接的创作欲望,当年的张雨生也是自己报名果陀表演班,结下了与果陀剧场合作多部演出如《淡水小镇》、《完全幸福手册》和《天龙八部──乔峰》等作品的缘分。

在梁志民眼中,天才的张雨生对于音乐剧的创作,几乎「逆来顺受」;比如他可以看著写好的词作曲,或是一发现语句不顺,可以立刻在开会的餐厅里改写。同样才华洋溢的鲍比达,既是兼具古典与流行音乐的素养,他卅年来领导乐团的经验,让梁志民见识到戏与音乐结合的可能,更刺激了果陀歌舞剧的成长。资深音乐创作人张弘毅,能同时为一首歌提供七、八种不同的音乐旋律,不厌其烦地酌量最好的音乐效果;和鲍比达一样诉求戏剧基调(tone),陈国华只要抓住故事铺陈的方向,便能参考材料,创作令人惊喜的音乐作品。尽管累积了四十一部剧作,梁志民仍然排斥创作体制的建立;「我们的创作欲望是如此的不同,很难有所谓的体制。」所有的创作方法,都算有效,而合作对象的特色、理念、态度,对梁志民来说,都是享受和学习。

多元题材、同等坚持雅丝米娜‧黑札

《吻》剧与《淡水小镇》是果陀剧场目前最常重演的两出剧码;不过,梁志民说他不会轻易地制作所谓的续集。「一般说来,所谓的『第二集』总会不如『第一集』,」梁志民不避讳地表示,他也不希望剧团走向一个定型,而能持续创作多元风格地作品。细数十五年来的演出,梁志民也不避讳地坦承,他很不满意《天龙八部──乔峰》这出题材、风格与表演元素特殊的作品;当年首演完之后,他立刻独自连续开车十个钟头南下、北上,一路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思索著那出戏产生的问题。「语言不对,准确度也不够,」梁志民认为《天》剧面对的是现代观众,而剧中拗口的语言,似乎没来得及帮助演员全部消化;此外主角乔峰面临情境的处理,似乎也略微失焦。不过,像《聊斋》、《镜花缘》等这类天马行空、藉古讽今的题材,仍旧是梁志民心目中的创作热门排行榜之一。

以人物题材为主的另外一出音乐剧《大鼻子情圣──西哈诺》,目前是梁志民希望重制演出的热门剧码,「我希望能多点流行,能像美国音乐剧《变身怪医》的音乐风格一样,让整出戏从古典,变为更亲近观众。」当初为了表演班学员而量身定做的《台湾第一》,被梁志民视为最「质朴」的一部作品;横跨台北、纽约两地时空才完成的《台北动物人》,也是从演员特质来发展角色。许多年来为果陀表演班投注的心力,究竟对梁志民来说算不算是经营的包袱?人才培训的利益又在何处?梁志民认为,培训就是为剧场「撒种」,即使学员们不能成为舞台上闪亮的明星,至少未来也会影响身边的非剧场观众,进而走向剧场。《城市之光》的罗凯伦、《看见太阳》的民雄与《爱神怕不怕》中的众多年轻演员,都是梁志民刻意栽培的年轻表演人材,只是,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获得「媒体」的注意。

持续播种、软土生根

不断转换形式,刻意从绘画雕塑寻找灵感的梁志民,总是以亲身实践作为期许;所以果陀即使「做梦」,也没有放弃维持现实与理念的平衡,一方面积极开发题材、寻求共鸣,一方面也汲汲于实验剧场技术,让歌舞剧呈现更臻成熟。梁志民开玩笑说,他从不「清谈」,不过这次ART的排练,他倒是和三位演员「清谈」了一个月。没有强势、弱势,也不分资历深浅,能跟重量级的演员合作,梁志民珍惜「教学相长」的点滴滋味。

「常民剧场」是梁志民的理想。这十五年来尽管作品有好有坏,对他来说,最满足的回馈无非就是看到三代同堂的观众,扶老携幼地进入他的剧场,跟台上共享喜与悲。这种保持距离却又紧密相连的情感,除了象征著与观众彼此分享十五年的岁月之外,也是果陀剧场「软土生根」后开花结果的一种回馈吧。

果陀剧场历年作品一览

1988.7.14        作品一「果陀剧场」《动物园的故事》于当年台北的兰陵剧坊演出,由王柏森、郭子主演。

1988.10.22     作品二《两世姻缘》于台北知新艺苑首演。

1989.3.19       作品三《淡水小镇》于台北幼狮艺文中心首演,根据美国剧作家桑顿.怀尔德的剧本Our Town改编。

1989.7.7          作品四《灯光九秒请准备》于台北幼狮艺文中心首创凌晨子夜场首演,更是果陀创作的第一出音乐歌舞剧。

1989.9.9                  作品五《台湾第一》于台北幼狮艺文中心首演,以戏剧演出的方式,介绍台湾文史,诉说台湾的昨日与今日。

1990.3.24        作品六《双头鹰之死》于台北永琦百货万象厅首演的法国古装剧。

1991.11.22      作品七《愚人愚爱》于台北国家剧院实验剧场首演,此剧也是果陀作品首度入选国家剧院实验剧展的剧作。

1992.4.17        作品八《随心所欲》于台北皇冠小剧场首演。

1992.9.6          作品九《微笑爱莉丝》于台北剑潭青年活动中心首演,果陀的第二部歌舞剧。

1992.10.16      作品十《火车起站》于台北火车站演艺厅首演,为获法国颁发文化骑士勋章之中国剧作家高行健之作品。

1992.12.5         作品十一《晚安!我亲爱的妈妈》台北国家剧院实验剧场首演,为美国剧作家玛莎.诺曼原著之亚洲首演,此剧亦入选为国家剧院实验剧展系列。

1992.12.17      作品十二《城市之心》于台北社教馆首演。

1993.3.26                作品十三《淡水小镇》第二版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此次演出首开国内舞台剧以手语同步翻译之先例。

1994.3.26         作品十四《新驯悍记》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剧本《驯悍记》。

1994.10.28      作品十五《台北动物人》于台北国立艺术馆首演。

1995.4.19        作品十六《梦幻迷宫》于台北国家剧院实验剧场首演。

1995.8.4          作品十七《大鼻子情圣──西哈诺》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改写自爱德蒙.罗斯丹原著《西哈诺》的原创音乐剧。

1995.11.16      作品十八《完全幸福手册》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取材自桑顿.

怀尔德的剧作《媒婆》。

1996.8.2          作品二十《天龙八部之乔峰》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改编自金庸

小说《天龙八部》。

1996.11.15      作品二十一《开错门中门》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为英国剧作家

艾伦.艾克鹏作品的亚洲首演。

1997.8.1          作品二十二《吻我吧娜娜》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改编自《驯悍

记》、作曲编曲为张雨生。

1998.4.10        作品二十三《E-Mail情人》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

1998.9.11        作品二十四《复制新娘》于台北新舞台首演,由汪其楣执导。

1998.11.20      作品二十五《天使—不夜城》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取材自费里尼的作品《卡比利亚之夜》。全剧以轨道移动的设计,名歌手蔡琴参与主演。

1999.3.19        作品二十六《大鼻子情圣—西哈诺经典演唱会》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

1999.5.14        作品二十七摇滚歌舞剧《吻我吧娜娜》重演版于台北国父纪念馆演出。

1999.7.30        作品二十八歌舞剧《东方摇滚仲夏夜》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剧本《仲夏夜之梦》。

1999.10.16     作品二十九《世纪末──动物园的故事》于台北国家剧院实验剧场首演,为两厅院世纪末小剧场经典回顾演出之一,由王友辉、王柏森主演。

1999.12.24     作品三十《淡水小镇》于台北国父纪念馆四度演出。

2000.6.30      作品三十一《看见太阳》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

2000.9.29      作品三十二《开错门中门》于台北国父纪念馆演出。

2001.3.16      作品三十三《天使不夜城》两岸巡演,并于台北国父纪念馆、北京保利国际剧院首演。

2001.8.8          作品三十四《黑色喜剧.白色幽默》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改编自英国当代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的成名之作。

2001.9.6       作品三十五《莫札特谋杀案》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为彼得.谢

弗(Peter Shaffer)的经典剧作、奥斯卡金奖影片《阿玛迪斯》之舞台原作。本剧由蒋维国执导、金士杰与王柏森主演。

2001.12.21     作品三十六《看见太阳》于台湾、纽约跨海巡演,应文建会邀请于至纽约中华新闻文化中心演出。

2002.2.27      作品三十七《一场巨汇》百老汇名曲演唱会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

蔡琴、齐豫、官灵芝三大女歌手首度同台。

2002.5.31      作品三十八《城市之光》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

2002.9.6        作品三十九《爱神怕不怕》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

2002.9.27      作品四十《再见女郎》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演员李立群、陈湘琪。

2002.12.20    作品四十一《情尽夜上海》于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

2003.12~      作品四十二ART,为法国剧作家雅丝米娜.黑札(Yasmina Reza)的成名原著,金士杰、顾宝明、李立群主演。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