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太阳》的四个主角都各有其声音的特质,并都能将每一支曲子发挥得淋漓尽致。(白水 摄)
回想与回响 Echo 回想与回响

《看见太阳》惊鸿一瞥后的杂感

《看见太阳》就每一支歌曲而言,不管是作词或作曲,都能充分发挥出该有的能量。然而,以作品整体的连贯性而言,却有不足之处,这可能是这出歌舞剧较需努力的地方。剧场制作是一种合作发展的过程(collaborating process),要靠创作团队其他成员的提醒、脑力激荡或是专业上的贡献一齐配合,才能完成众多细节的规画。

《看见太阳》就每一支歌曲而言,不管是作词或作曲,都能充分发挥出该有的能量。然而,以作品整体的连贯性而言,却有不足之处,这可能是这出歌舞剧较需努力的地方。剧场制作是一种合作发展的过程(collaborating process),要靠创作团队其他成员的提醒、脑力激荡或是专业上的贡献一齐配合,才能完成众多细节的规画。

回台湾一年多,并没有机会欣赏任何「果陀剧场」的制作。据我的了解,「果陀」是目前台湾剧场界极少数经营「商业剧场」路线成功的团体。从一般的报导上看来,「果陀」过去的作品似乎颇受好评,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这次有机会观赏《看见太阳》,和我对「果陀」的印象大致相同,感觉上「果陀」是一个非常具有年轻活力及热情的团体,《看见太阳》不管是在音乐上或舞台上的呈现,都显现出类似的特质。

令我很讶异的是,「果陀」在音乐上的成熟度非常高。就每一支歌曲而言,不管是作词或作曲,都能充分发挥出该有的能量,歌手的歌唱技巧及水准更是令我惊奇。四个主角都各有其声音的特质,并都能将每一支曲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王柏森,不但演技及歌技一流,情绪的控制及肢体的表现都几乎是无懈可击。乐手的技巧及水准也非常成熟。我想台湾这十多年来在音乐界、唱片界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样的基础奠定是得来不易的。

作曲、编曲与作品整体的连贯性

虽然,每一支歌曲的作词、作曲及编曲都有一定的水准,但以作品整体的连贯性而言,却有不足之处,这可能是这出歌舞剧较需努力的地方。

首先,由于乐团的编制以节奏乐器(rhythm)为主,编曲上较无法多样化,除了第十七首曲子〈向往〉采用较为swing的节奏,其他歌曲的感觉都太相像。没有使用其他乐器,也让感情的表现方式受到许多限制,这并不是说使用纯摇滚的方式就不能做出好的歌舞剧(在英美皆有以纯摇滚为主成功的歌舞剧,一九九三年在东尼奖中大放异彩的The Who's Tommy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是编曲、作曲在歌舞剧上的经验还需多方尝试。以刚才提到的〈向往〉一曲为例,虽然节拍与其他曲子不同,但由于出现在剧中人物「小洁」转变成淑女的重要场景之中,swing节奏的使用可能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再者,剧本本身的「戏剧性」不高,开始的〈太阳传说〉是不错的背景,但却没有好好利用。整出戏的剧情发展,就好像周日晚间的电视连续剧,每一景、每一幕又自成单元,再加上歌词及音乐欠缺连续性,因此,以歌舞剧的标准而言,音乐方面缺少一个整体感的表现。

当然,「戏剧性」的不足,可经由导演的手法来改善。一个好的剧本可以被一个不好的导演制作成极度无趣的作品,一个贫乏的剧本也可以被一个好的导演诠释成惊人的巨作。可是以《看见太阳》而言,我想导演本身因为也是编剧,因此能改善的范围就非常有限。

导演的处理手法

在《看见太阳》中,导演对于每一景的认真及功力都很明显,能量非常集中。在演员方面,不论是对角色的诠释或是走位的安排,都满不错的。但由于缺乏刚才所说的「戏剧性」及「整体感」,每一段落都好像是拍得很好的MTV,但把这些MTV连结在一起之后,并没有太大的效果。若是从摇滚演唱会的观点来看,这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若从戏剧的观点来看,每次从音乐声起,演员开始唱歌,舞台上就变成大型歌舞综艺秀,是行不通的。好比一场摇滚歌手Meat Loaf的演唱会,虽然歌曲的戏剧性很高,并不代表它就等于一出歌舞剧。相反地,摇滚乐团Pink Floyd的The wall音乐专辑及电影,却是以概念和情感将各个独立的乐曲串连起来,成为具有高度整体感的作品,而一个成功的歌舞剧,也必须具备相同的条件。

导演在处理某些场景的手法,也对「戏剧性」和「整体感」有负面的影响。例如说,「飞扬」这个角色设定为一个善良的山地小学老师,应该是一个很有爱心、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又经常把长老及教会的规范记在心中,但对于自己妹妹的不听规劝,却是以举起拳头做为反应,违背了角色的基本设定;又如「太保」的第一次出现,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相(entrance)」,却被处理得非常不「戏剧化」,平淡无奇的进场,枉费了导演之前费心营造的气氛;又例如导演在处理城市中堕落的男女,场景经常写实到不堪入目,但却在处理原住民生活时,象征化地到连砍柴时的道具(柴刀、树枝等)都没有;最令我觉得突兀而难以接受的,是太保角色的变化,从一个成熟迷人的大奸大恶、杀人放火的黑道老大,到最后居然变成一个还需劳动自己赶去山里、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而冲动地杀了飞扬的小奸小恶,更不用提太保用来杀死飞扬的「小刀」,跟太保的「酷」完全不能匹配。

当然这有些也非导演一个人的责任,剧场制作是一种合作发展的过程,要靠创作团队其他成员的提醒、脑力激荡或是专业上的贡献一齐配合,才能完成众多细节的规画。其他的制作元素(production elements)在专业领域要是不能配合,不能相互启发,那问题就很大了。

制作元素的配合问题

《看见太阳》的灯光、舞台(set)、服装、音效设计(sound design)及技术等制作元素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其他方面都来的多。

就舞台而言,国父纪念馆并不是一个很好处理的表演场地,镜框式的尺寸比例和舞台比例都是对导演及设计者极大的挑战。《看见太阳》的舞台设计颇为无味(tasteless),虽然利用了一些布景上的运动,企图制造不同的效果及空间,但因这些运动及布局与剧情不连接(do not connect),缺乏可见的动机(motivation),制作出来的效果也就不容易成功。舞台的执行层面也无法配合,小地方的缺点如当舞台中央台车开到下舞台后,演员必须经由其两侧非常陡峭的楼梯上下此台车,观众可以看到演员上下楼梯的挣扎,整个进出场的气氛被破坏无遗;大地方的缺点,由背景布幕制造及绘景技术的粗糙,到每次换景需要三十秒左右,把剧场幻觉效果(theatrical magic)的经营置之于死地;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最后一幕的太阳升起,不但太阳的制造低劣,上升的动作也非常拙劣,太阳的升起不但没有达到导演或舞台设计本来预期的效果,反而让人觉得惨不忍睹,希望它不要继续升起,免得破坏了情绪。

灯光对空间的帮助也不大,经常不是无法定义空间,就是无法突显舞台上的焦点(focus),有时甚至日夜不分。我个人比较有意见的是电脑灯的使用,每当音乐开始,电脑灯就开始sweeping、flashing及jumping,当然这些效果都运用得很好,但其必要性却値得怀疑。

服装上我认为完全没有发挥,除了太保的角色造型,因为王柏森的个人魅力超越了服装造型的限制,其他演员的服装造型都颇平庸,不但不能显现出他们的角色,有时甚至主从不分。

音响设计(audio engineering)的表现还算不错,但缺乏音效(sound effect),全剧唯一能辨识的音效,就是「飞扬」和「明月」第一次来到都市时的城市环境音。音响的执行有时并不能将音色的层次表现出来,音量有时也会失去控制。

其他效果的执行也有待检讨,整场只有一支造烟机(smoke machine)在右舞台孤军奋斗,不断提醒观众它的存在。而火焰的效果简直是好笑,可悲的是,明明火焰达不到效果,却在同一景中出现多次。

整体来说,这些制作元素的表现平平。太多精力放在组合画面(composition),而制作元素的动机却完全被忽略了,这可能也是我觉得这出戏的演出形式比较接近摇滚演唱会而非歌舞剧的原因之一。

《看见太阳》整体的感觉不输于国外的平均水准

以上提到的一些负面批评,其实在很多国外的制作中都会出现,《看见太阳》的表现当然不能和一些百老汇的知名巨作来比,拿他们来比也不公平。但整体的感觉,不输于国外的平均水准。每一个制作的问题都不同,《看见太阳》的问题起码是可以修正的。如果「果陀」有像国外制作一样的经费、人才及彩排、preview的机会,我想百分之七十的问题也许都可解决。我看过许多国外的歌舞剧是惨不忍睹、无可救药的。

要成为巨作必需有很多先天及后天的因素配合。我个人直觉地认为《看见太阳》即使百分之百的改进,也不一定能和巨作相提并论。这并不是说它不好,就好像在文学上,有些是散文,有些是小品,有些是旷世巨作,但散文和小品并不代表就是不好的作品。我想《看见太阳》并非是「果陀」唯一的制作,「果陀」也不是不能在别的制作上来充分发挥的。

至于其他的百分之三十,我想需要的是时间、更好的专业训练、以及借重国外制作成功的经验。

我必须说我其实非常羡慕「果陀」,有好的创作团队,有系统的训练及发展,有好的演员,有许多观众的支援,最重要的是有推出好的制作的能力及潜力。希望他们能不断推出有水准的新作,累积经验,多方尝试,并加强向国外学习专业及经验,能像「云门」一样跻身于国际舞台,进而带领台湾的戏剧走出一条新路。

 

文字|马天宗 专业演出制作顾问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