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第一届台新艺术奖,为提升艺术产业动态的议题性,今年分别与本刊及《典藏艺术》杂志合办「表演类」及「视觉类」之十大重要事件票选。十大重要事件的票选活动,透过由长期观察表演艺术动态的台新艺术奖「观察团」、「提名团」及国内各文化版记者们参与票选,所呈现出的选项结果有其指标性意义。今年的票选结果如附表。
二○○三年十大重要表演艺术事件
事件项目 |
说明 |
云门三十年 |
云门舞集三十岁,舞团老中青三代舞者演出代表作《薪传》及新作《行草贰》。台北市政府并定云门所在地复兴北路二三一巷为「云门巷」,八月二十一日为「云门日」。 |
SARS风暴,冲击艺文生态 |
受SARS疫情影响,四、五、六月间的几乎全面取消或延后,损失难以估计。 |
财政部暂缓课征表演团队营所税 |
表演艺术团队职业身分认定不明的陈年问题,再度搬上台面。因财政部赋税署发函各团队,要求其重新登记为营利事业,且课征营利事业所得税,经艺文团体抗议后,财政部暂缓实施。 |
行政院宣布五百亿扩大公共工程计划文化经费,五年内要盖三座歌剧院 |
文建会就北中南三区块文化建设进行评估,决定将纳入台北县「板桥国家级歌剧院」、台中「古根汉美术馆」与高高屏「卫武营国家多功能歌剧院」外,三区块当中还将各自新增一座流行音乐中心,连年台中「国家歌剧院」等初步编列预算五百亿。 |
《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度表演艺术生态报告》出炉 |
由表演艺术杂志社委托表演艺术联盟进行调查的《中华民国九十一年表演艺术生态报告》出炉;调查资料显示,表演产业就业人口的薪资远低于主计处发布的最低受雇员工平均薪资,且科班毕业生失业率高达七成二。 |
第一届台新艺术奖揭晓
|
由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的第一届台新艺术奖,分设「表演艺术类」与「视觉艺术类」,奖金各一百万元,首届得奖者分别为优剧场与黄明川。 |
几米原著《地下铁》经创作社演出,名著、名家、明星的组合,造成票房旋风。 |
国内知名绘本作家几米的作品《地下铁》搬上舞台,造成一票难求的盛况。
|
文建会定今年为「文化产业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正式实施 |
文建会定今年「文化产业年」,九月一日起成立「创意产业专案中心」;经济部工业局也研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草案中。 |
华山艺文特区将迈入创意文化园区阶段 |
华山艺文特区明年将成为推动创意产业的基地,转型成为「创意文化园区」。 |
国艺会「艺企平台」扮推手 |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结合建弘文教基金会、复华文教基金会、吴东进基金会、新光吴火狮文教基金会等,展开一千四百万「表演艺术追求卓越计划」。 |
票选结果观察分析
卢健英(本刊总编辑)
二○○三年,表演艺术界发生那些事?
表演艺术杂志社与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合办「二○○三年十大重要表演艺术事件」票选活动,出线的十大重要事件中与政府产业政策有关者竟占了五项,显见对于这群以媒体及表演艺术界为主之票选对象,最关心的还是表演艺术发展的「空气与水」的问题。而创作社所推出的《地下铁》则是唯一一项以作品入围项目。
该票选之问卷调查对象涵括台新艺术奖的观察团与提名团委员及长期主跑文化与艺术版面的媒体界人士,依其从《表演艺术》杂志提供之三十项年度事件进行票选。共发出问卷四十份,回收二十三份,回收率计57.5%。
票选结果如下:「云门三十年」、「SARS的风暴,冲击艺文生态」、「财政部暂缓课征表演团队营所税」、「行政院宣布五百亿扩大公共工程经费,五年内兴建三座歌剧院及流行音乐中心」、「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度表演艺术生态报告出炉」、「第一届台新艺术奖出炉」、「几米原著『地下铁』搬上舞台,名著、名家、明星组合产生票房效应」、「文化创意产业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实施」、「华山艺文特区将成创意文化园区」、 「国艺会『艺企平台』计划扮推手」。
表演产业要发展,人才最重要
对于这样的结果,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认为,公共政策影响之举足轻重可见一斑,大家关心的还是基础建设的症结点,例如表演团体如何才能在营利与非营利团体间找到定位,财政部的「讨税」命令引发文建会及各县市文化局的积极回应,或许今年终于可以让这个根本性问题获得解决。
云门舞集三十年,所引发出的包括作品回顾、台北市文化局宣布「云门日」、 「云门巷」等热潮,成为十大重要事件的榜首,对于云门舞集成为表演艺术的「超级战舰」,林怀民还是强调表演产业的发展应回归到人才培养、及美学教育的基本面,「发展产业应该聚力集中,全力扶植,而不能斤斤计较于投资数字,否则产业最后只沦于口号。」林怀民说:「如果我们的侯孝贤、杨德昌都得靠外资才能拍片,那么这个产业的问题一定很大。」
表演艺术联盟今年受表演艺术杂志委托,完成国内首度「表演艺术产业生态统计」之年度报告,理事长温慧玟深有同感:「目前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多著重在下游的通路及生产端,例如兴建剧院或产业园区,但产业链的核心在人才及创作。」温慧玟期待政府能重视表演产业的研发端,「向立法院争取将艺术补助的饼做大。」
开发民间资源是当务之急
政府的饼做不大,国艺会应是最有直接感受的单位,倚赖基金孳息的国艺会近几年已明显出现补助预算减少后,牵动艺术团体补助件数的消长,国艺会董事长林曼丽一年来与企业界的沟通与游说,终于在今年结合艺术界与企业界双方力量推出「艺企平台计划」,有系统地协助青年创作者减少团体经营上的盲点,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孤独无援,林曼丽认为,「平台」并不是适当的概念,应该是更为积极地在艺、企之间找到创意机制,「让企业界感觉他们并不是只付出,也不只是为了慈善形象的赞助动机,而是可以共谋出加乘效果,对双方皆有利的发展。」
「第一届台新艺术奖」以高达一百万元的奖金,及全年的观察评审制度,加上邀请国际级艺术策展人士或艺术节负责人参与决审的策略,使得其媒体能见度及权威度都甚于以往的艺术奖项,相当程度地也成为艺术与企业携手合作的创意典范之一。中国时报副总主笔,同时也是台新艺术奖观察团之一的黄寤兰认同这种长期深耕的作法,「包括像云门舞集三十年这样的事件,都让人在一向追逐浅碟型文化的台湾,感觉心安。」黄寤兰说。
民间资源的取得与开发,云门舞集是表演艺术界这方面的领导,这从其来自政府补助之比例仅占该团体的百分之十七左右,可见一斑;创作社今年的作品《地下铁》则是另一种开发民间资源的例子,剧场导演黎焕雄同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下铁》观众是为了几米与明星演员而来,但《地下铁》经验,确实再一次印证了明星、名著与名家组合产生的「综效」(synergy),对于通俗文化与剧场界都有正面的合作意义与效果。《地下铁》十二月底赴大陆巡回,今年还将赴主动邀约中的香港、新加坡及上海,「异业结合」的效果,让一直以小剧场导演为创作主轴的黎焕雄深刻地思考「产业」的筋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