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杨世彭便打算译导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今年梦想终得实现,除了让剧中人「开口说中文」外,场景设定为十六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完全遵照原著剧本。相较于台湾戏剧界惯以解构、颠覆、时空搬移手法诠释莎剧,杨世彭笑说:「我难得来一趟,总要呈现一出规规矩矩、原汁原味的莎剧给台湾观众欣赏吧。」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群《罗密欧与朱丽叶》
6/9〜10 7:30pm
6/10〜11 2:30pm
台北市社教馆城市舞台
INFO 02-28938772 33939888
国际著名莎翁学者及导演杨世彭执导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多年心愿,即将于台北社教馆城市舞台实现。杨世彭曾任教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戏剧舞蹈系二十三年,期间担任美国科罗拉多莎翁戏剧节(Colorado Shakespeare Festival)艺术及行政总监前后长达十年,也曾执掌香港话剧团,是获邀英国国际莎学会议(International Shakespeare Conference, Stratford-upon-Avon)永久会员的首位华人,拥有丰富莎剧制作、导演、中译经验。这次带领北艺大学生学期公演,他有信心地说:「绝对是原汁原味、接近欧美职业剧团水准的演出!」
观众对故事越熟,导演就越头痛
投身莎剧研究近四十年,累积了中外四十出大型莎剧的制作经验,在杨世彭心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不是最杰出的莎翁悲剧,「但绝对是最有魅力、最为人熟知的!」它扣人心弦的「青春」、「恋爱」、「殉情」情节,唤起人心向往及共鸣,也是其他莎翁剧本少见的主题。但观众对故事越熟,导演就越头痛,「要把讲过几万遍的故事,演得精采动人,观众还能感动落泪,难度非常高。」
两大家族人马「群殴」场景是上半场重头戏,杨世彭特别聘请伊利诺伊州莎翁戏剧节驻团击剑指导Paul Dennhardt来台,进行两个星期的指导教学,并从美国订制二十多把剑器,重现伊莉莎白舞台的传统长短剑(rapier and dagger fights)打斗场景。而在诙谐角色墨古修(Mercutio)死后,下半场剧情由喜转悲急转直下,十足考验导演掌控情绪的功力。
多年前杨世彭便打算将自译的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搬到香港话剧团及台北国家戏剧院演出,却因档期问题而放弃,成了心中长久的未竟梦想。今年受邀至北艺大执导《罗密欧与朱丽叶》学期公演,梦想终得实现,除了让罗密欧及朱丽叶「开口说中文」外,舞台场景设定为十六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完全遵照原著剧本时空。相较于台湾戏剧界惯以解构、颠覆、时空搬移、大幅删减的手法诠释莎剧,杨世彭笑说:「我难得来一趟,总要呈现一出规规矩矩、原汁原味的莎剧给台湾观众欣赏吧。」
要求演员演出现场绝不用麦克风
而国际大师一出手,吸引学生踊跃亲炙丰采,月前的甄选会涌入将近一百人,花了两晚一下午一一试演,最后决定录取两组人马共三十个名额,杨世彭欣慰地说:「学生素质很高,不逊于职业剧团,就是年纪轻了些,不像职业剧团可以有年长演员饰演中老年角色。」他特别要求演员口齿清晰、发音响亮,演出现场绝不用麦克风,「对我而言,莎翁中译剧本必须兼具『信、雅、达』,阅读间通畅优美,更要在演出时让观众听得懂。」他直言,其他译家的许多剧本,字句典雅却往往绕口,未必适合舞台演出。他至今完成《李尔王》、《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六出中文译本,每出都曾作盛大公演,通过六星期排练场上的千锤百炼,以及一万多个观众的考验认证,然后定稿出版。「让观众听得懂,莎剧演出就成功了一半。」
此次《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设计群亦由北艺大各科系教授出任,灯光设计简立人、舞蹈设计张晓雄、舞台技术设计指导杨金源。负责服装的陈婉丽,延续近年来原住民手织设计风格,制作出一套套融合文艺复兴华丽与族群文化图腾的角色服装;音乐部分采用英国皇家莎翁剧团的配乐版本,请来国家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张佳韵担任音乐统筹。舞台设计Donato Moreno则是杨世彭在香港话剧团的老搭档,合作起来默契十足,协力打造令人期待的经典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