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艺霞歌舞团转行歌仔戏,小咪在唱腔口白下苦功,并结合浸淫数十年的舞蹈,触类旁通,终成为精通生、旦、丑的全方位演员。(林胜发 摄)
艺号人物 People 演好自己,成就舞台

「艺」界人生,「霞」女精神──小咪

台前不管戏份多或少,不管红花还是绿叶,不管戏本身好或不好,小咪都有办法透过表演,让自己的角色恰如其分;台下,在流长蜚短的排练场上,她从不无迟到早退,也不道人是非,她只专注於戏。而这一切,就只为了证明在「艺霞」讲究纪律的严苛训练下,那股深植小咪骨子里的「霞女」精神。

台前不管戏份多或少,不管红花还是绿叶,不管戏本身好或不好,小咪都有办法透过表演,让自己的角色恰如其分;台下,在流长蜚短的排练场上,她从不无迟到早退,也不道人是非,她只专注於戏。而这一切,就只为了证明在「艺霞」讲究纪律的严苛训练下,那股深植小咪骨子里的「霞女」精神。

海山戏馆《绵绵旧情—阿隆的苦恋歌》

07/12/29    7:30pm 

07/12/30    2:30pm 

台北县艺文中心演艺厅

INFO   02-29670921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见证台湾五、六○年代家喻户晓,甚至轰动东南亚的「艺霞歌舞团」,那段极其风光美好的璀璨年华。画面中华丽炫烂的舞台布景,光彩夺目的服装造型,盛大壮观的歌舞排场,连我都很难想像,这一点都不输今日西方百老汇的演出模式,居然是早期电影、电视尚未普及,四、五十岁以上观众最主要的娱乐型态。如今虽然繁华落尽,「艺霞」早已曲终人散,当年总是站在舞台最中央,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小咪,演艺生涯却不曾间断,如今是歌仔戏界精通生、旦、丑全方位演员的她,虽不是时时都能成为聚光灯的焦点,但她总是能演好自己,让老戏迷不禁赞叹:「小咪就是小咪!」

演好自己,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尤其对大半辈子活在艺霞光鲜亮丽的舞台上,习惯当主角的小咪而言,要转战歌仔戏舞台,且屈居第二主角,其间心理的挣扎和调适,可以想见,但问起小咪,她只是淡淡一句:「不难,只是别扭。」这并不是客套,而是实话。自离开艺霞至今二十年来,小咪以实力突破门户之见,成为河洛、黄香莲、唐美云等各剧团争相力邀的名角,其中,最为圈内人敬重的便是她的敬业。台前不管戏份多或少,不管红花还是绿叶,不管戏本身好或不好,她都有办法透过表演,让自己的角色恰如其分;台下,在流长蜚短的排练场上,她从不无迟到早退,也不道人是非,她只专注於戏。而这一切,就只为了证明在「艺霞」讲究纪律的严苛训练下,那股深植小咪骨子里的「霞女」精神。

军事训练造就「霞女」功底

一九六○年代初期,受到日本「松竹歌舞团」的影响,台北大稻埕的王振玉和其拥有民族舞蹈基础的妹妹王月霞共同创立了艺霞歌舞团,其规模、表演形式如同当今于日本长红的「宝冢」:舞技纯熟、歌声动人的青春「霞女」,搭配变化多端的舞台机关布景,戏、歌、舞及声光效果合一。艺霞从初期赔本苦撑、渐入佳境、到风靡全台,不仅引领了一股崭新的娱乐风潮,也开创了「台湾歌舞剧时代」。此时由于电视歌仔戏的开播,内台歌仔戏在时代潮流冲击下,逐渐失去观众,戏班解散、演员改行,硬撑下来的戏班则沦为迎神赛会时的应景野台戏。从小跟著父母生活在内台戏班的小咪,生活自然也受到波及,白天演完戏,晚上还得跟著父亲到那卡西卖唱。

有一次,戏班落脚台中,小咪的母亲碰巧遇上「艺霞」公演,惊觉台湾竟有这么华丽的大型歌舞表演,心里开始盘算著:「何不让女儿学这把功夫,以后可以开舞蹈社,当个受人尊敬的老师。」于是,她特地带小咪再去看了一遍。天生的表演欲随即被那快速换幕的舞台、炫烂服饰和现代舞步所挑动,小咪回想:「当时我只有十三岁,身材瘦小很不起眼,团里不愿意收我;后来,透过熟人介绍,学了四年无薪的『师仔功』,从洗碗、煮饭、帮演员穿戴服装头饰一类的杂事干起。」虽然一度被「退货」,但小咪说她早已在心中暗许:「这是我的舞台!」

艺霞的训练和管理采取的是军事教育,所有团员都要住在社子葫芦岛两栋并排四层楼的房子里,吃大锅饭、睡大通舖,排练期间星期一到六每天早上练基本动作,下午排练公演的节目,晚间是发声和歌曲练习,空档还要为自己的戏服加工缝亮片,通常半年排完一套节目,就展开为期一年至一年半的巡演行程。小咪表示:「公演几乎全台湾走透透,而且每天演三场,经常是补不完的浓妆、擦不乾的热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公演结束后的半个月假期,生活中除了跳舞,还是跳舞。」而在生活上,平日团员不准出门,出了大门一律团体行动,单独外出要写请假单,回来要向管理员「阿姑」报到。且当时艺霞规定,只要结婚就必须离团,因此每年招考新团员,不少对舞台怀抱绮丽梦想的少女蜂涌而至,录取率不到一成。或许正是一丝不茍的规律,使「霞女」们对得以长期维持在最佳的演出状态,对自己的艺术也有严谨的要求。

从生旦演到大力水手的全方位艺人

艺霞一套节目有歌有舞、有时装有古装,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各种艺术形式,不管是现代、芭蕾、民族、爵士等各种舞蹈类别、还是流行歌,日本演歌、民谣、台语老歌、歌仔戏调等各种曲调,霞女们都得驾轻就熟。由于小咪与生俱来的表演天分和好歌喉,以及那卡西走唱的历练,小咪很快就在团内编舞家王月霞的磨练下,成为难得的全方位艺人,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台内当红的台柱,被封为「艺霞五凤」之一。不管是俊俏的小生扮相,柔美的小旦,现代新剧的三花,穿短蓬裙、踮脚尖旋转的芭蕾舞娘,逗乐小观众的卡通人物大力水手卜派,小咪都能愉快胜任,也造就她日后在歌仔戏舞台上戏路宽广,生旦丑不拘。小咪说,艺人是天生的,若要说其中有什么诀窍,那就是她很喜欢观察人,模仿功力一流,演什么像什么。

一九七一年,艺霞远赴香港公演,这是台湾的歌舞团第一次站上国际舞台,竟一举创下两个月爆满连演,累计达三百万港币的空前票房纪录;而后,艺霞又应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所到之处皆掀起歌舞剧的热潮,谈起艺霞全盛时期,小咪眼神闪烁著光芒,她说:「艺霞当年有多轰动?常常有戏迷拿金戒指、金项链送我们;演出《苏三起解》乞丐一角,唱乞讨调时,还有人把百元大钞展成扇形送上舞台;结束走到剧院外,观众挤上来要看我们,都要有随行人员开道,才有办法走路。」当时的艺霞就像现在的星光帮,不仅人气高,也是票房保证。据小咪表示,二十多年前她一个月薪水就有六万,当时老师月薪是六千;还曾有人捧著新台币一百万元找她拍电影,但眷恋舞台的她仍然没动心。

艺霞」星散,转战歌仔戏打开一片天

七○年代,台湾房地产狂飙,艺霞歌舞团往年巡回演出的大戏院都改成多厅,或拆掉重建大楼,可演出的场地越来越少,加上电视节目模仿他们的演出方式,观众逐渐失去新鲜感,致使艺霞被迫歇业,正式走入观众的回忆里。那是一九八四年六月,艺霞在台北远东大戏院作最后一场演出,司仪讲完「后会有期」后,团员照例返家休息半个月。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一次灯暗了,艺霞就曲终人散了。尔后,小咪苦等了一年,再也等不到集训通知,便带著几个团员到东王、太阳城等餐厅作秀,和胡瓜、张菲等电视艺人都曾同台,有次,前去捧场的霞女们感伤逝去的舞台,竟抱头痛哭。

小咪在一九八七年转进电视歌仔戏,先后和杨丽花、叶青、黄香莲搭档,之来逐渐将重心转往舞台歌仔戏,第一出戏就是河洛的《曲判记》。小咪回忆,当时学者评她是用唱流行歌曲的方式唱歌仔戏,转韵行腔上,有浓重的「演歌」味道,她不讳言自己不是「歌仔戏底」,初演舞台歌仔戏,是有些流行歌韵味,后来在唱腔口白下苦功,并结合浸淫数十年的舞蹈,触类旁通,尤其在演当代新编戏时,更可见她比谁都「活」,正如其启蒙老师王月霞所形容的:「小咪一踏上舞台,就全身都有戏了!」

这回海山戏馆《阿隆的苦恋歌》邀她重现艺霞风貌,采访时她现场高歌〈我是男子汉〉、〈为钱赌性命〉等台语老歌,俐落帅劲的招牌动作、浑厚又带磁性的歌声,当年叱咤风云的「霞女」——小咪——又回来了。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人物小档案

 ▲本名陈凤桂,1950年生,嘉义人,父母皆为内台时期「李玉堂歌剧团」的成员。

▲1963年,进入「艺霞歌剧团」,十五岁时跃升为台柱,经常受邀到全省与海外演出。

▲1984年,「艺霞歌剧团」解散。隔年加入「杨丽花歌剧团」,开始参与电视歌仔戏的演出,分别于「中视歌剧团」,与黄香莲、王金樱等人合作,也在「华视叶青歌仔戏团」客串演出。

 ▲1990年代起参与「河洛歌仔戏团」、「黄香莲歌剧团」与「唐美云歌剧团」的舞台公演,生旦丑兼擅,为活跃舞台歌仔戏的明星。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