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原创或改编/经典或创新,是台湾「M型剧场」趋势两端,
那么,国内媒体或观众,似乎都会给予原创作品较多的关注。
反观世界剧场潮流,经典改编却一直都是世界舞台的主流。
重新搬演的《楼兰女》,提醒我们去发现「经典改编」的魅力所在!
世界经济的发展,慢慢在各国形成所谓的「M型社会」:社会阶层慢慢形成两个高端,顶级消费与极度廉价成了消费者最常选择的二个极致。这样的发展,背后的基础则是富人更富或穷人越穷。
世界剧场的发展,其实也慢慢发展出「M型剧场」趋势:经典改编创作或社会议题呈现,成了两股剧场最in的潮流。前者强调的是「形式」的创新或复兴,后者著重在「内容」的贴近时事与真实。
创团超过二十年的「当代传奇剧场」,从创团作改编自莎剧《马克白》的《欲望城国》开始,就持续在进行中国与世界经典的重新创造工程。重新搬演的《楼兰女》,更是台湾艺文界十四年前大团结的产物。
叶锦添华丽繁复的服装,魏海敏作表精致的演出,许博允机锋处处的音乐,加上吴兴国与林秀伟夫妇的全力投入,让《楼兰女》在今天看来,仍旧精采动人。更重要的是,这出戏又再次提醒我们,经典的改编与再创作,绝不是所谓的创作力不继的表现。相反的,它可以让我们发现经典的深层魅力。
创作趋势的两端:原创或改编/经典或创新
如果说,原创或改编/经典或创新,是台湾「M型剧场」创作趋势两端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媒体或观众,似乎都会给予原创作品较多的关注。反观世界剧场近年的潮流,我们却会发现,经典改编一直都是世界舞台的主流。
将在国家戏剧院由全男性演出的莎剧《第十二夜》,当然是形式创新的巧妙演出。西班牙「拉夫拉剧团」,以俄罗斯剧场人质事件改编的《剧院人质事件》,则是以血肉真实内容取胜的作品。
今年台北艺术节的开幕大戏,罗伯.威尔逊跟印尼剧团合作的《加利哥的故事》,去年造成一票难求的日本铃木忠志导演的《酒神》,乃至于前年造成台北艺文界骚动的德国导演新版《玩偶之家》……,通通都是经典剧作的重新诠释。
相较于国外来台演出诸多成功案例,远的以台湾解严前后十多年间,受到媒体与剧场人拥抱的「小剧场」或「前卫剧场」来看:则有不少创作者将时事或特殊议题,经过简单处理之后,生猛地在观众面前呈现。早逝的田启元,创作了不少关注同性恋议题的作品。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李永萍,大学时代所组织的「环墟剧场」,则对政治议题多有涉猎。
近的来看台湾剧坛的演出,若要说台湾剧坛有哪些作品会被一再搬演,我们不得不承认,将时事或社会议题置入行销于创作的作品,已经很少会再被搬上舞台了。最常被重新搬演的台湾剧场名作,是金士杰为「兰陵剧坊」编作的《荷珠新配》。这个作品改编自京剧里的《荷珠配》,时代背景则被改成一九八○年,首演时的台北。
以传统为基础去创新,一直是剧场创作的王道所在。商业剧场是如此,前卫剧场或艺术性剧场亦然!
观众趋势两端:名牌vs.粉丝/大团vs.行销
另一方面,若是谈到台湾「M型剧场」观众趋势两端的话,我们会发现:国际名牌或国内重要剧团vs.形成粉丝支持的小团或强调行销的作品,似乎是剧团票房是否成功的二个参考座标。
百老汇音乐剧《狮子王》,在小巨蛋那么不适当的场地演出,最后还是依靠大量曝光的电视广告,拯救了整体票房。加拿大「太阳剧团」明年首次来台演出,一个月的票房在演出前半年就在二周内售尽…,固然,这是名牌剧团或名作造成的票房磁吸效应,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好作品跟好剧团。
也就是说,除非剧团已经有固定的死忠粉丝支持,否则在台湾想要进行大规模演出,行销工作变得非常非常之重要。但是,旧作重演或经典改编,似乎都要比新创作来得少些话题性可以操作。或许,这也正是台湾剧团大多倾向搬演新作的原因。或许,这也是台湾创作者较少去进行经典改编工程的问题所在。
提出「M型社会」理论的日本趋势专家大前研一指出,面对「M型化社会」的困境,人们可以有四种方法来因应:一、不能按照过去的常识来判断今天的社会。二、学习自救,抛弃不适用的东西。三、重新分配有限资源。四、重新定位自己。
大前的说法,归纳起来就是:你必须用「新」来重新定位自己的「旧」,并要懂得运用今天社会的资源来自救。置换到台湾剧场今天的情境来看,就成了:已经知道台湾观众必须被行销、被教育,就该重新统整分配现有资源去行销教育观众。如果以为自己作品很好,观众会因此被吸引而主动来看戏,那样的比例并不足以撑起漂亮的票房成绩。
虽说,M型社会中的剧场演出,一定需要好的文宣规划来拉抬票房。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剧场的根本,其实就是观众想要看到好戏。作品的好看与否,才是观众跟创作者继续走进剧场的评判标准。
重读经典,发现时代的想像与活力
当代传奇一直试图在当代舞台,创造出拥有自己风格的戏剧风景。
十四年前,还没得到「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叶锦添,当时还借住在吴兴国家挥汗创作。精心雕琢的服饰与配件,让这个制作的视觉效果格外吸引人。作曲家许博允虽然久不进行大型创作,但仍奋力一搏,创作出京剧为底却不以唱腔取胜的作品。
十四年后,包括当时协助场面调度的李永丰、罗北安和李小平,众人都还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创作。十四年来,持续对经典进行戏剧化再造的团队,则加入了以台语演出莎翁等名家作品的「台南人剧团」。导演吕柏伸最近还尝试,重新搬演前辈剧作家林搏秋的《阉鸡》,观众和剧场爱好者都为之惊艳。
《楼兰女》是台湾剧场「经典改编」创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希腊悲剧内容与形式上面的创新皆有可观之处。它提醒了我们,经典的重新阅读,永远可以让我们发现属于这个时代的想像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