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与文案推翻了或将演变成闹剧的角色扮演与故事铺陈,另起炉灶地将《西游记》精神升华为「两段式的生命历程」。配合著朴实流畅的舞台与点到为止的身段,或许著实让现场部分想看孙悟空翻筋斗的少年观众摸不著头绪,也赏了节目单引言所谓「中国人不善于抽象的概念演绎」一记耳光。美中不足的是,仿佛刻意走相对通俗路线的音乐,在意境与音响上似与文案的定调不甚契合。
采风乐坊东方器乐剧场II《西游记》
4/4~5 台北国家戏剧院
去年底《纽约时报》有一连串的报导,从不同角度分析经济萧条对于表演艺术市场的影响。以最善于结合商业市场机制的百老汇音乐剧为例,「当开发孕育新产品的资金逐渐枯竭,有创意的剧码也将随之萎缩?抑或在强制性的紧衣缩食之下,反而能提升品质?」面对当前不利于精致艺术发展的市场挑战,一位美国音乐剧场制作人倒是乐观地表示:「我希望此一趋势反而能激发更具经济效益的创意,并且丝毫不减损观众从中获得的喜悦。」
将《西游记》精神升华为「两段式的生命历程」
相较于二○○五年首度尝试东方器乐剧场《十面埋伏》时的懵懂,采风乐坊此次结合更丰沛的剧场专业资源,于国家戏剧院隆重推出新作《西游记》,不但展现其制作上旺盛的企图心,也对舞台技术有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磨练。创意虽不必然经由市场紧缩而激发,是否能从表演中获得喜悦或感动却是共同的目标。
《西游记》原本的章回小说里角色多变、故事曲折,如何将之浓缩成两小时以内的抽象剧场,应该是开演前最令人好奇的。导演与文案推翻了或将演变成闹剧的角色扮演与故事铺陈,另起炉灶地将《西游记》精神升华为「两段式的生命历程」:〈孙悟空在五指山下的反省〉与〈重新出发〉。配合著朴实流畅的舞台与点到为止的身段,或许著实让现场部分想看孙悟空翻筋斗的少年观众摸不著头绪,也赏了节目单引言所谓「中国人不善于抽象的概念演绎」一记耳光。美中不足的是,仿佛刻意走相对通俗路线的音乐,在意境与音响上似与文案的定调不甚契合。
一般音乐家从事剧场演出最大的罩门就是肢体动作与身段,以采风二、三团为班底的年轻团员,先前已有各种动态的演出经验并接受专门培训,此次的舞台动作已然展现相当的自信。但部分桥段持续加入科班杂耍演员的设计,却徒然扩大了其间的反差与整体的矛盾。
音乐剧场是当前音乐发展的重要导向
无论是东西方,为音乐会而产生的纯粹器乐演出形式,原本多从宗教仪式音乐和戏剧音乐演化而来。单纯器乐形式的音乐会曾在演奏巨匠独领风骚的时代盛行一时,至二十世纪末却已渐趋没落。结合戏剧舞台表演型态的音乐剧场,以及吸取世界各民族传统与时尚文化的多元风格呈现,在国际表演艺术舞台上已行诸有年。虽然其实验性很强,还不能称为主流,更不是为了取代传统音乐会,然从音乐社会行为与型态的发展而言,跨界/剧场/网路等元素的结合确为当前音乐发展的重要导向。
音乐剧场远较传统式音乐会需要更高的制作成本与人力资源,吊诡的是,在大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台湾近年有部分职业乐团和学校科班均不约而同地制作出富于创意的音乐剧场表演,除了采风乐坊外,尚有譬如国家国乐团的《英雄.美人.花月夜》、北市国的《破晓》、文大国乐系的《霹雳乐光大道》等等。与其说他们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一群,毋宁相信他们其实是最有危机意识的生还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