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墨林(许斌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2011表演艺术回顾 独立观察

我的年度关键词

王墨林(资深剧评人):众声喧哗

台湾表演艺术的评论历史,跟文学或当代艺术比较,从来没有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过,即使唯一的《PAR表演艺术》杂志,它的篇幅也是非常有限地剧场与音乐各刊登个两篇,坚持了廿年已算弥足珍贵的,不像中时、联合、自由及民生报都有过每周剧评的专栏,但也都嘎然而止。要说的是,剧评或舞评在台湾不如文学或当代艺术,从来都是评论文类的非正式部门。

所以我们的戏剧、舞蹈原应在文化论述上占着很高的位子,结果因媒体并不重视而显得奄奄一息。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针对这个问题,在新近作了一些提高戏剧、舞蹈评论在量上的措施,特别在网路上开辟出「表演艺术评论台」的专页,邀请老、中、青三结合的评论家,以密集的方式反应即时上演的剧作、舞作。政府相关文化单位突然下了这道猛药,乍看之下好似大地回春、一片荣景,但又令人担心在如此「众声喧哗」之下,呈现的不过是广招言论,而实质上的论述空间是否能够达到深度的水平,却是值得观察。

 

吴念真(电影、剧场编导):政治模糊艺术本质

以建国百年之名,政府花大钱,邀请表演团队配合放烟火,这一系列「节庆式」的演出,对于台湾的表演艺术生态,不但没有帮助,相反的,甚至有政治模糊艺术本质的态势。当建国百年音乐剧《梦想家》成了媒体焦点和政治议题时,我曾说,其实这出戏最对不起的,是花费大半年时间辛苦排练的演员和参与幕后的工作人员,因为媒体的渲染,政治的炒作,掩盖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

因此,当绿光剧团《人间条件》受邀在建国百年系列演出时,我向文建会提了三个要求,一是地点要在自由广场,二是观众免费入场,三是不能有政治氛围,希望是古早时代那种年底「谢平安」,演平安戏的味道。时间从下午开始,各种庙会演出、摊贩通通一起来,既然是「节庆活动」,大家就来自由广场热闹一下吧。(采访整理 廖俊逞)

 

辜怀群(新舞台馆长)虚胖

营养不良者体力必差,亲友辄劝以注意饮食、睡眠、与运动。无奈多吃多睡体力未必增强,食补药补或许是揠苗助长,学习西方人泡在健身房里未必锻炼出六块肌。健康之道在于知识与方法,在于对品质的追求。若是不然,可能费尽心力,只落得个「虚胖」。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健康的文化氛围就如阳光雨露,默默地、开阔地、适情适性地洒在每一个生命上,让大环境有序的运转,让小生命各得其补,各自茁壮。二○一一台湾的文化界感觉有点虚胖。虚胖不是真强壮。要迈向真强壮,须靠一个懂我们、爱我们、信赖我们、鞭策我们、有眼光有方向、有好生之德的「天」。

 

刘梓作家、电影《父后七日》编剧暨导演):陌生化

陌生化的反义词,也许可以叫做「近庙欺神」吧。年初的《茶花女》风暴,僵硬沉重的肢体表演,中气十足而字正腔圆的对白,这些对台湾观众而言是陌生的,足以产生肃穆的美感,但因为语言是太熟悉的国语,歌曲是太熟悉的台湾歌,陌生化不成,大师变成大地雷。《李小龙的阿砸一声》虽欲调侃或讽刺或怀念一九七○年代,但设计成超时空科幻摩登神话,被异质情境吸引到的观众大赞创意,没跟上的大叹支离破碎不知所云。观众期待循著什么样的路径被感动与撩拨呢?例如《Re/turn》,极易引起共鸣的青春回忆兼爱情故事,而我好奇,当英国腔英语一出现,全场哄堂大笑,观众被讨好到的部分,是来自熟悉(英国腔既定印象)或陌生(英语)呢?

 

樊慰慈(乐评人,现任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系主任):APP

在过去一年中,微型应用程式已悄悄地大举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基本面,而其特质不外乎:简单易学、价格低廉、无所不在。这是继廿世纪末自个人电脑与网际网路出现之后,科技革命在生活应用上又一突破,未来不仅是手机、笔电、电视而已,任何大小家电甚或交通工具与建筑物,均将与APP互相依附。此项革命的精髓,在于范围广阔的应用程式,已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譬如手机、家电等硬体物件的定义。

APP的触角也已逐渐衍生到音乐欣赏、学习、演奏,甚至创作的层面,虽然应用的对象目前多属「业余」性质,但革命的最大意义,也正在于其颠覆了传统生态中表演艺术从创作、展演到欣赏的绝对施受关系,并在社会各角落造就出能将「玩」音乐充分生活化的素人音乐家。

 

李建常(剧场导演、外表坊时验团团长):拒绝标签化、抗拒关键词

2011表演艺术观察之阿常七见:

1.

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经济是生活众人之事。文化是众人成就之事。

三者之间的前后经验不应该互为成功的绝对借镜。

文化不该只是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度。

文化不该只是被特意复制贩卖如同资本主义。

文化应该只是众人期望被管理和生活的具体表现。

 

2.

表演艺术人应积极参与政治、重新定义人权概念、阅读海盗党、关心全球占领行动。

 

3.

若是为了利益自己而跨界,要小心踩线。

若是为了利益他人而跨界,就离开本界。

若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跨界,请自由进出。

无论想跨哪种界。

先看清楚那条线。

 

4.

文创产业是所有古老产业中分化出来的等大产业。

这种产业在远古时代并无异(高级)于人类活动中的其他产业。

其生产商品的过程也大致相同。

经由采集(土地上下长出来的东西)

加工(去芜存菁、拼贴组织)

复制(大量制造)

分享(商业贩卖行为)

回馈(通常以金钱形态回报)

后来这个产业里的一群气味相投的人为了抗议产品获利分配不均而秘密组织集会。

他们以艺术家自称、以创意为荣、以艺术之名发起产业革命。

现在他们自成一个新的产业。而不再只是古老产业中的一个。

以前所有产业里都有艺术家。

现在艺术家都在文创产业里。

 

5.

鉴于学校商业化、教育职业化。

劝告全台湾有志报考各级艺术相关学校的青年学子:

投资理财、有赚有赔。

报考前请先详读本公司使用服务说明书。

以免日后产生金钱及精神纠纷。

 

6.

表演艺术家

拥有的版权来自捡拾和拼贴。

人类

拥有的版权来自发现和复制。

灵与自然

才真正拥有发明和原创的所有版权。

基于分享

贩卖各式型态版权时请务必心存善念并谦虚。

 

7.

想像后稀缺。

心存乌托邦。

 

编按:依作者要求,文章以居中格式排列。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