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希文的乞丐与荡妇》的男女主角Norm Lewis和Audra McDonald在记者会上表演一段。(简一夫 摄)
纽约

音乐剧教父批评 新版《乞丐与荡妇》掀波

一月刚开始演的百老汇音乐剧《盖希文的乞丐与荡妇》,因为音乐剧教父松罕的发文批评,造成圈内风暴也引爆话题。对这个经典的旧剧重演,虽有重量级制作团队,但松罕对经典的被修改与新名称对原编剧的不尊重颇有意见,也间接让纽约版的演出重回原版结局。

一月刚开始演的百老汇音乐剧《盖希文的乞丐与荡妇》,因为音乐剧教父松罕的发文批评,造成圈内风暴也引爆话题。对这个经典的旧剧重演,虽有重量级制作团队,但松罕对经典的被修改与新名称对原编剧的不尊重颇有意见,也间接让纽约版的演出重回原版结局。

百老汇本季最具话题性的剧码当然是多灾多难的《蜘蛛人》,如果要选第二名,那就是一月刚开始演的《盖希文的乞丐与荡妇》The Gershwins’ Porgy and Bess了。

不同于《蜘蛛人》闹出艺文版面还闹出美国,《乞丐》只算是「剧场圈里的风暴」,但是因为「掀风」的人,是美国音乐剧的教父松罕(Stephen Sondheim),所以还差点吹翻了《乞丐与荡妇》的百老汇之约!

制作团队阵容强  却引发音乐剧教父不满

从字面上看,这个旧剧新演不但应该没有争议性,而且具备了成功的各项要件。戏是美国最早拥有国际知名度的作曲家盖希文(George Gershwin)最著名的剧场作品,剧中名曲〈Summertime〉更是举世皆知;女主角Audra McDonald不只是百老汇史上最出色的非裔演员,而且是不分族裔最出色的女演员之一,四十岁已经拿了四座东尼奖;导演Diane Paulus也因为把老戏《毛发》Hair导得符合当代口味而拿下一座;外加曾获普利兹奖的非裔女剧作家Suzan-Lori Parks新编剧本,阵容之强不输《蜘蛛人》。

戏去年八月在波士顿试演时,制作团队对《纽约时报》表示,新编的剧本主要是补强原来的人物性格,让百老汇观众更容易接受这个近八十年前的作品。

「旧戏新演」加入新的想法,是理所当然,尤其是这些音乐剧开创时期的戏,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合时宜之处。稀罕的是报导引起松罕的强烈反应,投书《纽时》直斥制作团队如果不全然了解这个作品的精髓,就不应该去碰它。

要了解松罕批评的症结,还得稍稍回顾一下《乞丐》的历史。剧中人物是一九三○年代南卡罗莱纳州的黑人;盖希文的音乐大量引用蓝调爵士,以严肃的态度面对黑人文化,在当时是罕见的。盖希文把这部戏定位成是「美国民间歌剧」(American folk opera),在当时那个年代,歌剧和音乐剧尚未泾渭分明,至于「美国民间歌剧」,更加是没有前例可循。一九三五年纽约首演时,就在百老汇,虽然当时百老汇也演古典歌剧。

此后四十年,这部戏就在音乐剧场还是歌剧场间游走,大致来说,欧洲是当歌剧演,美国是当音乐剧演,有音乐伴奏的歌剧宣叙调对白,在美国多半是纯用说的。直到一九七九年休士顿歌剧院才正式尊定此戏是歌剧的定位。

八十年前的观众或许不在乎音乐剧或歌剧的分别,今天大部分的观众,可是一听到歌剧就要摇头,所以这次新演强调的是一个音乐剧的版本,而且还找来一个新的编剧。但是对本身是创作者的松罕来说,此剧已经是经典,若要去改它就是对原著不尊重。

忽略原版编剧引争议  纽约演出改回原结局

让松罕不满的另一个原因,是新戏不只叫《乞丐与荡妇》而是叫《盖希文的乞丐与荡妇》,突显出盖希文和他哥哥、也是他长期的作词拍挡Ira的地位,但忽略了另一位作词者海沃德(DuBose Heyward)的贡献。海沃德不光写词,更是原著小说和改编剧作家。松罕本人是音乐剧史上极少有词曲兼擅者,最近又刚出了两本他的歌词自评自述集,一再强调歌词的功能(近年来百老汇音乐剧为吸引国际观光客,歌词是愈简单愈好),所以制作团队不断说要修改剧本又不提海沃德之名,难怪松罕的解读就是瞧不起海沃德。

虽然松罕声明他还没看过新编版,但他毕竟有点一言九鼎的分量,搞得只是试水温的波士顿试演,突然变成万众嘱目,纽约剧评界大张旗鼓去观赏,写回来的剧评只算中上,于是「戏来不了纽约」的传言,就此散布出来。

好在有盖希文家族的背书,戏还是来了,让百老汇观众可以亲眼亲耳评断一下,这个《盖希文的乞丐与荡妇》,与流传多年的盖希文和海沃德的《乞丐与荡妇》,有何不同。至于松罕的批评,制作团队虽然没有正面回应,但是从他们宣布百老汇不会演新版的结局,而是演回原本的结局来看,松罕发声还是有点影响力。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