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联手制作的《2012牡丹亭》,于六月初演出后,因为种种舞台设计、服装造型、京剧名角改唱昆曲等特色,却是引发种种古典美学与创新改革的争议,连昆剧大师蔡正仁也卷入其中,并在网路评论与报纸媒体间引发笔战。让一向话题不断的文本《牡丹亭》,再添纪录。
江南的气候潮湿,最显著在于六月黄梅天,此时大众关心的除了高考(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外,每逢这个月的第二个周六,即是「世界文化遗产日」,今年的纪念日当晚电视新闻时段,很特别地播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名家蔡正仁和其徒张军,双双就《2012牡丹亭》演出后,所引起的种种争论作出回应。
新版《牡丹亭》 再造话题热潮
由台湾国光剧团导演李小平执导,艺术总监王安祈修编剧本,「昆曲王子」张军、上京院演员史依弘主演的新戏《2012牡丹亭》,于六月一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演出之后,褒贬不一。而从蔡正仁接受媒体专访并提出一些不同见解后,引来好恶双方的争辩,包含舞台设计清透的美感、服装上牡丹花的白描图纹、施华洛世奇的水钻头饰、京剧名角改唱昆曲等等,网路上自发性的讨论新编戏曲与报纸的连续报导交相呼应,从而使辩论愈演愈烈。
饶有意味的是,这些争议内容和前期报章的文宣推介点交相呼应,这群民间高手发表于网路微博的言论,也比媒体所刊登者更为犀利深刻,最终竟演变成媒体同业间笔战争逐的呛声,可说在意识形态新闻控管的体制下,鲜少发生的另一种真实的反映。上世纪中昆曲有「一出戏活一个剧」的赞誉,今年更有《2012牡丹亭》争议的风波,让艺术批评走向艺术之外,引来「古典护法」与「创新改革」两派种种的对话与论述。
其实昆曲《牡丹亭》自诞生以来,它的文本即是争议的话题制造机,有人说这十年围绕著新编戏曲,最关键的剧目始终跳脱不过这出戏,应该说它是传统中翻新的经典例证。备受非议的,当推一九九八年中美法三方合作,由陈士争导演的五十五出的版本,其复古而又创新的诠释手法,开启了另一种新颖的舞台呈现,谁知后来的演变成了权力与艺术之争斗。
受此影响,不同的精采版本陆续问世:上昆版乘势追演,分三天由资深与青年演员分饰接力主演,以华彩艳丽的风格取胜。白先勇青春版的《牡丹亭》,清淡幽静的舞台遵循简约路线,主推苏州唯美妙龄的演员担纲,自二○○四年迄今巡回演出已突破百场。
种种争议 反映戏曲业界困惑
恐怕主演史依弘也未曾料到,《2012牡丹亭》的创排演出,带给人们的远不止惊诧的创新与想像。她认为《牡丹亭》可以有千万种版本,演一个梅派味道的杜丽娘怎么就不行了?台方制作人林恺表示,这不是一次自娱自乐的烧钱玩票,首轮投资人民币三百万元,还有二轮投资,最终要演两百场。其实这场争论的背后,体现出的是上海传统戏曲业界的现状,反映出了戏曲发展历史进程中,现阶段环境存在的种种困惑,其例证围绕于演唱昆曲音调的升高、梆笛混搭民乐的配器手法和悬吊于台中央的巨幅升降圆环,以及透明压克力桌椅设置等的改革争议,无一不挑战写意虚拟的传统戏曲艺术,核心直指正是古典美学的价值所在。
作为一个经典文本,《牡丹亭》注定不断地被翻新、套用、改编,从传统全本到各种不同长度、不同版本(厅堂或园林)的演绎,从初始的原型到芭蕾舞剧、歌剧、音乐剧、流行歌曲乃至小剧场,前人丰厚地赐予后辈艺术家源源不尽的创作灵感,所以观众也会格外苛求与关注,对于这部超过四百年辉煌的剧作可说是前已无见来者,却可见每一世代风起云涌的仿傚追随,水墨腔缠绵低回的光彩也即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