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文化更深耕扎根,需要更缜密的思维,也需要有效的资源运用与投资。(许斌 摄)
异声艺谈 Tribune

「投资」文化的新思维

从「文化建设」转型「文化+经济」的观察与建议

由于公部门经费有限,所以政府施政应择要为之,而非全面包山包海,应从高杠杆效应的项目著手,并且从「建设观点」转为「投资观点」,减少「你有我也有,输人不输阵」的自我膨胀优越感,去除典范引用错误浪费有限资源的弊病。

 

由于公部门经费有限,所以政府施政应择要为之,而非全面包山包海,应从高杠杆效应的项目著手,并且从「建设观点」转为「投资观点」,减少「你有我也有,输人不输阵」的自我膨胀优越感,去除典范引用错误浪费有限资源的弊病。

 

我犹记得一九八八年在香港参加国际现代音乐节,当时台湾正致力于推动「文化建设」,在「国家报告」场合,台湾代表提出官方一贯的说法:「自从台湾经济起飞后,人民生活开始富裕,所以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报告一结束,乌拉圭代表马上呛声提问说:「难道经济不富裕,就没有文化艺术可言了吗?」台湾代表当场为之语塞,也让我顿时领悟思绪谬误,理解到文化的核心点在于人,所有的硬体是因应人们的生活文化需求而生,而不是反过来。政府的文化政策就是应该构筑相支应的平台,建立起竞逐的游戏规则、提供补助,让民间力量「百花齐放」,而不是亲自下海操刀,办理各项大型演出活动。

推动文化  从「建设观点」转为「投资观点」

自从文建会一九八一年成立以来,卅年间在音乐「文化建设」方面的施政重点在于:提升大众对精致音乐的欣赏水准,具国际潜力优秀演奏人才、团队的扶植补助,在各县市建筑文化中心、音乐厅等希望以投资软硬体的方式来带动「文化水准」的成长。然而这卅年来,国际音乐大环境有了重大改变,以往因为外交困境必须要自行产制的节目,现在只要付得起钱,几乎大多数皆可真品输入,类似「达克鸭」倒闭的困境、音乐班体系萧条瓦解的梦魇,是否会成为台湾西乐界的命运,这「达摩克利斯之剑」(编按:the sword of damocles,比喻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令音乐界忧心忡忡。

在谈论政策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谈的是「文化艺术」还是「文化产业」。当然就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不能在经济上平衡、没有经济规模的活动,都不能够长久维持下去。虽然就「产业面」与「经济面」而言这是金科玉律,然而对于更深一层的「文化面」而言并非如此。在华人社会里,文化艺术以往主要是教化人民、提升素养的工具,却不是探索时代精神、批判社会现象、凝聚人们共识、解答生命疑惑的自省途径。在服膺「实利主义」的华人世界里,宗教信仰、老庄哲学、文学艺术最能够冲淡这「实利主义」,连带地才会使得「善钻营、具谋略、勤开垦、当致富」的华人,能够迈向永续经营,不至于变成地球生态的杀手,所以强化国人对于文化「无用之用」的观念就本当是立国的根本重点之一,如此才能够匡正传统──「赚不了钱,就是没用」、「没用就是没有价值」的狭隘思维。

由于公部门经费有限,所以政府施政应择要为之,而非全面包山包海,应从高杠杆效应的项目著手,并且从「建设观点」转为「投资观点」,减少「你有我也有,输人不输阵」的自我膨胀优越感,去除典范引用错误浪费有限资源的弊病。例如前一阵子主推的「定目剧」,它固然是师法百老汇与《印象西湖》的一番美意,然而基本上外国观光客来台的重点在于「花小钱」与「物超所值」,印象最深刻的是美食与夜市,「定目剧」的吸引力分量根本排不进五、六天的短暂行程中,也就是说现阶段投资「定目剧」并非良策,它并不会产生「延长观光客在台停留日期与扩大支出」,只会造成日后维护硬体的大笔经常性营运与维护经费支出。

八点建议  期待「固本培根」

严肃(艺术)音乐著眼于对生命与社会的反思,流行音乐强调拓展其收益规模的经济面向,民间音乐则需要进行保存与新创作的转化。就「文化+经济」面而言,兹列出下列几个本人认为可尽速施行的「固本培根」措施,以供参考:

  1. 「泥土化」的执行:除了把中小型表演团队往偏远地区送,兑现「文化公民权」政策之外,也应加上另一个新解,不妨在我们走进去的同时,思考如何让偏远地区走出来,把他们带进音乐厅,进而让参与及观赏表演艺术成为全民的共识。也就是说,如何激起地方的认同,让他们的原生艺术能够经过转化与放大,在地人脉认同并动员走入音乐厅,进而将音乐厅解严,不再只是为推展欣赏「莫札特、贝多芬、马勒……」而服务,而是把各种适合在音乐厅里演出都纳入考量,建构一个较宽广的音乐政策。
  2. 「国际化」的执行政策:假如政府真的认为透过表演艺术在海外的曝光,将有助于提升台湾的能见度,进行软性外交,突破艰难的外交处境,加码音乐人才库,对重点人才进行国内外培训、上大师班、参赛的补助,将是迫切的。台湾需要下一个林昭亮、下一个胡乃元,假如我们能够有像当初深圳市政府与中国文化部对李云迪所作的全面支援,台湾不是没有机会达成上述目标。此外,就如同奥运一样,在热门项目竞争激烈的大前提下,为何不投资于较冷门项目(例如:吉他、打击乐、管乐器……),反而易于收到成效。此外,将重点集中于培训优秀之中小型团体,补助其赴国外音乐节演出,比较符合以有限资源求取最大效益的可行战略,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大型团队「扬威海外」的「大头症」政策。
  3. 加码驻点计划:将之扩大成为拓点计划,借由媒合优良表演团队与地方场馆,在资源不足的地区推动乐器演奏学习,一方面安置源源不绝的音乐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由团队与学员每人最多免费参与两年,之后便必须成为义务种子教师协助初入门之教学,才可享有低学费的优待,以免因低价竞争,反而剥夺了民间的生机;另一方面也提供编写创作人才,协助地方创作含有其特色的表演,协助将台湾的地方文化,转化组合成可以登上音乐厅与出国演出的新表演节目。
  4. 投资重点应放在创作研发而非大型演出:需建立一套音乐、剧本、作词者等基础创作者的年度补助计划,以审查个人新一年度创作与演出计划的方式,提供一定之基本生活补助费,让他们能够专心于创作。我常在怀疑,为什么在一个可以养几百个全薪专业演出者的台湾,却没有任何容纳「自由创作者」(freelancer)的空间,国艺会的补助「杯水车薪」,县市政府的补助更是「聊表心意」;没有「自由创作者」年度补助制度,就不可能逐步形成专业的创作者,那就更不用谈专业的创作环境,更不要说形成产业链,忙忙碌碌的结果,大半时候将是「活动面」大过于「文化+经济面」的意义。
  5. 办理艺文沙龙:结合国家文化总会的资源做一个艺术媒合平台,在文化部一楼的艺文空间每个月定期举办一次艺文沙龙,除了安排专题演讲之外,也安排创作者专题介绍他们的创作,并完成提出未来创作计划所需要的人才与财务计划,寻找可能的合作者与投资者,如此才能够促成人才的相互认识与配对;艺文创作应该是自由恋爱的配对,而不是媒妁之言的撮合。
  6. 推动音乐剧产业:音乐牵涉到结合多项要素,这类以市场商品为导向的分工、整合本就是台湾的强项,但是因为这类商业剧场制作经费庞大,所以必须要以外销为著眼点,因此应找出华文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作为著力点;此外华夏民族本就喜欢结合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的综合性演出,有其历史渊源与民族喜好可作为另一个著力点。

但是现今官方音乐剧的操作方式,比较像是另一种的「样板戏」,围绕著意识主题与人物打转,而不是以推动「商业剧场」音乐剧为目标。官方现行的做法并未投资做许多小型的基础研发,只贸然投资大型制作,往往只会将未成熟的产品放上生产线上,这揠苗助长之举当然输面居大。在未来的做法上,除了一方面可以从流行音乐面著手,围绕知名歌手构筑流行音乐剧,二来应从基础教育入手,将文建会二○○一至二○○四年征选出来的四十五出儿童音乐剧,透过种子教师辅导学校进行排练演出推广。三要甄选新的「儿童音乐剧」及「青少年音乐剧」,作为高中、国中、国中小艺术与人文课程的「定目剧」。透过参与制作、演出的经验,累积音乐剧的创作、演出、欣赏人口;同时也透过大量征选这类小型的音乐剧,间接地提供创作经验,培训作曲、作词、剧本、编曲、导演、制作等人才——「台湾的《猫》」绝不是梦。

  1. 建立云端音乐欣赏资料库及台湾作曲家云端平台,方便推动音乐欣赏:用公部门的演奏团队,国家交响乐团、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国家国乐团的演奏资源,并广邀国内演奏家,且善用前来与这些团队合作演出的世界级名家,共同建立一个云端音乐欣赏资料库,提供各级学校教师(免费)与音乐爱好者(付费)使用。以模组化的方式加入多重欣赏的资料,如设计「看谱听音乐」、「即时解说」、「背景欣赏资料」、「欣赏重点提示」等单元,以套件组合的方式,将讲解点仔细地加在乐谱、影音上,由使用者可自行组合成一完整的教材,最终达到提供音乐欣赏知识全民普及化的目标。
  2. 召开一个「全国青年文化会议」:找四十岁以下的人来与会,听取并形塑下一个廿年的「文化艺术新政策」,不要仍是由白发苍苍者在谈论创意与未来,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们亟需一个「青年台湾」的新文化政策。台湾需要再年轻一次,人才的断层并非仅是因为国外以高待遇挖角,台湾本就是个移民所构成的社会,人才输出本就是腹地有限,国力向外放射的基本现象,公务人员的年龄老化与提早退休之后的转任私人机构、私立学校的「第二春」,正妨碍著台湾卅岁的世代升级接手将四十岁世代的工作,廿岁的世代升级接手将卅岁世代的工作,它已产生「看不到接班人才」的困境。况且上一个世代决定的政策也未必得到下一个世代的支持,台湾应透过「年轻化」,成为华人世界寻找创意人才与资源媒合的碰面、展览与创业地点,这样台湾才会有未来。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