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卡索(P. Picasso):《三位音乐家》(1921)。(陈汉金 提供)
谈画说乐

「狂热年代」与「新客观主义」

爵士乐风潮

「一战」之后松弛的气氛中,欧洲各主要城市几乎都成了狂欢作乐的大型歌厅与舞场。源于美国的爵士乐,如何在一战前后被传入欧洲?巴黎「狂热年代」的作曲家们如何受到它的影响,谱成了许多独特的音乐?在维也纳没落之后,柏林如何取代它,成为日尔曼最重要的艺术都会?柏林盛行「新客观主义」思潮之际,爵士乐如何被「新客观化」?

「一战」之后松弛的气氛中,欧洲各主要城市几乎都成了狂欢作乐的大型歌厅与舞场。源于美国的爵士乐,如何在一战前后被传入欧洲?巴黎「狂热年代」的作曲家们如何受到它的影响,谱成了许多独特的音乐?在维也纳没落之后,柏林如何取代它,成为日尔曼最重要的艺术都会?柏林盛行「新客观主义」思潮之际,爵士乐如何被「新客观化」?

花都舞影

爵士乐(jazz)源自美国南北战争(1816-65)前后的多种黑人音乐,在两世纪之交逐渐成型,在一战之后普遍化,甚至在一战末期(1917-18)被参战的美军带入欧洲,进而影响到当时欧洲的音乐创作。

然而早在一九○○年代,也就是战前德布西所处的「美好年代」,某些爵士乐的原始乐种已被引进到欧洲,只是知道的人还相当少。一种被称为「蛋糕舞」(cake-walk,国内一向译为「步态舞」)的舞曲,最先很有限地应用在轻歌剧的音乐中,德布西则根据它谱成了〈黑娃娃的蛋糕舞Golliwogg’s cake-walk〉,那是《儿童的角落》组曲(1906-08)的第六曲。蛋糕舞原是美国黑人在工作闲暇的舞蹈,有时他们彼此较劲,跳得比较好,腿抬得比较高的,获得蛋糕当作奖赏。

蛋糕舞早在一八九○年代已逐渐演变成所谓的「繁音曲」(ragtime),它不再是农场中、不使用乐谱的黑人即兴演奏,而成了南方圣路易(Saint-Louis)等城市中,酒馆、俱乐部的钢琴或乐队演奏,乔普林(S. Joplin)、布莱克(E. Blake)等黑人音乐家已在纸上谱写繁音曲,并加以出版。这种在廿世纪初年逐渐定形的繁音曲,高音的旋律有许多切分音的效果——“Ragtime”意味著将正规的节奏“扯裂”、打散;低音规则反复,一重一轻的伴奏则受到白人社会中进行曲、波尔卡舞曲的影响。德布西的〈黑娃娃的蛋糕舞〉事实上已具有显著的繁音曲特色。

在德布西之后,萨悌(E. Satie)的舞剧音乐《游行》Parade(1917)中,斯特拉温斯基的《大兵的故事》(1918),都应用了繁音曲,斯氏还谱写了一首《为十一种乐器的繁音曲》(1918)。斯氏尤其深受繁音曲——爵士乐初期主要乐种的影响,充分在他战后的创作中应用类似的切分音、顽固音型,或敲击般的钢琴弹奏,舞剧《婚礼》Les Noçes(1921-23)是最显著的例子。

从「棉花俱乐部」到「屋顶上的公牛」

在「一战」之后,多种黑人音乐被融混得更紧密,并适度受到某些白人音乐影响,不只在美国南方广泛流传,并且北移到芝加哥、纽约等大都市,这些音乐已被泛称为爵士乐。在一战末期,美国的爵士乐团已到欧洲演出,欧洲人受到影响后,逐渐在一九二○年代盛行奏唱、创作爵士乐曲,这股爵士风潮在一九三○年代发展到高峰。纽约哈林区的「棉花糖俱乐部」(Cotton club)中,艾灵顿「公爵」(“Duke”Ellington)演奏、指挥的爵士乐演出,风靡了许多白人听众之际,巴黎的一家小酒馆「屋顶上的公牛」(Boeuf sur le toit)的爵士乐则吸引了文艺界菁英。

作曲家韦纳(Jean Wiener)在巴黎经营一家艺文酒馆「加雅」(Gaya),酒馆中不只有爵士乐演出,也介绍当时欧洲的新音乐创作。韦纳后来将酒馆迁移到较大的地方,改称「屋顶上的公牛」,该名称源自一九二○年成功演出的舞剧之名(米尧作曲)。韦纳本人曾写作一些爵士风格的乐曲,并经常与他的朋友们即兴演奏;由于他的推广,爵士乐在巴黎成了高级的时髦,也影响了作曲家与画家们的创作。以下是几首较知名的爵士风乐曲:欧立克(G. Auric)受蓝调(blues)影响的歌曲《再会纽约》、《狐步舞曲》Fox-trot;欧内格(A. Honegger)的《单簧管与钢琴的小奏鸣曲》、歌曲《摇摆》Swing;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左手钢琴协奏曲》、《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等。这些作品将爵士乐的特质发扬光大:切分音、不规则的强音、不同寻常的音效、特殊奏法、敲击效果、击乐器的重用、不寻常的音程与和声。

米尧(D. Milhaud)早在一九一七年前往里约热内卢担任法国驻巴西大使馆秘书,战后的一九一九年才回国。次年,由他作曲的闹剧《屋顶上的公牛》获得盛大的成功。米尧应用巴西的多种通俗音乐创作这部舞蹈音乐,诸如森巴(samba)、伦巴(rhumba)、康加(conga)、探戈(tango)这些舞蹈音乐,以及一些民歌的旋律。米尧从这些南美的素材中开发出活泼生动、热情洋溢的效果,与同时期兴起的爵士风创作相互辉映。斯特拉温斯基《大兵的故事》中也有探戈舞曲的段落,他还写了一首简短的钢琴曲《探戈》。

米尧成名后,于一九二二年到纽约演出他的作品,曾到哈林区接触黑人的爵士乐,他深受这种「黑人原始精神」的震撼,促成了他在稍后写作舞剧《世界创造》La Création du monde(1923)的音乐。在这部「黑人的创世记」中,米尧除了发挥爵士乐、黑人灵歌(spiritual)、蓝调的特色之外,还使用了一个由十七人组成的「仿爵士乐团」,其中包括萨氏管(萨克斯风)与爵士乐的击乐器。

在爵士乐风潮中,许多活跃于巴黎的画家们都曾留下与它相关的画作,诸如毕卡索、狄费(R. Dufy)、雷捷(F. Léger)、德罗涅夫妇(Robert & Sonia Delaunay)、葛利斯(J. Gris)等。他们以新古典或立体派的方式,呈现出乐器、音乐家或小型乐团。立体派的画作藉著线条与平面不规则的组构,经营出爵士乐般生动活泼的节奏;灵活的色调变化除了增强了节奏感之外,也显示出爵士乐不同寻常的乐器音色组合。

米尧作曲的闹剧《屋顶上的公牛》,它的舞台与服装设计由画家狄费担任。舞剧《世界创造》的舞台与服装设计者则是雷捷。雷捷以立体主义的方式呈现出非洲原始世界的鲜活多彩,雄浑深沉,正如米尧谱写的音乐一般。

威玛共和国与「新客观主义」

德国在「一战」败北之后,建立了「威玛共和国」(1918-1933),它的短短十五年寿命却充满了矛盾与不稳。共和国本身是个中间偏右的政权,他面对著极右与极左的种种政治势力的反抗之际,显得相当软弱无力;战后的经济萧条,贫富不均,使得社会危机更加严重,暴乱纷起,一九一九年左派的「斯巴达克斯同盟」(Spartakusbund)起义只是其中较严重的一件。一九二四至二九之间,时局虽回复平静,然而一九二九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再度让共和国陷入恐慌之中,倡言民族主义的极右党派「纳粹党」于是乘机崛起,于一九三三年取得政权,推翻了共和国,建立极权政体,后来导向一九三九年「二战」的爆发。

在威玛共和国的最初几年,延续自一战之前的「表现主义」仍然是德国各大城市的艺术创作主流。然而表现主义在盛行很长一段时期之后,已显得后继无力,而且与新的时代脱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于是应运而生,逐渐在一九二○年代以后取代表现主义,这股新的艺术思潮被称为「新客观主义」(Neue Sachlichkeit)。

新客观主义将逐渐摆脱表现主义的主观、激情,靠向「新古典」式的冷静与清晰。新客观的画家们以冷眼旁观的态度,远远的观察、描绘著一个充满矛盾社会的众生相:贫穷的工人、战后伤残的军人、社会萧条的景象、行乞者或娼妓、无能刻板的官僚、暴发户的狂欢纵欲。新客观主义的画家分散在德国各大城市,较知名的几位是:狄克斯(O. Dix)、格罗斯(G. Grosz)、贝克曼(M. Beckmann)、施利希特(R. Schlichter)、夏德(ch. Schad)、格里贝尔(O. Griebel)。

有别于表现主义的较模糊、较抽象,「新客观」较多具体、写实的细节描绘,作风较冷静,色彩经常涂得很薄,很平滑,构图经常强调与画框的直角相交。然而「新客观」并非与表现主义完全无关,它的阴沉、悲观、残酷、纵欲,令人联想到表现主义;它尖刻的嘲讽效果,它的怪诞的色彩,离奇的题材,有时超乎表现主义之上。

「新客观」倾向的德国音乐

一九二○年代活跃于德国各大城市的较知名音乐家有:理夏德.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布梭尼(F. B. Busoni)、荀贝格、贝尔格、魏本、施瑞克尔(F. Schreker)、艾斯勒(H. Eisler)、克瑞内克(E. Krenek)、兴德密特(P. Hindemith)、威尔(K. Weill)等。布梭尼与理夏德.史特劳斯早在「一战」之前已预示了战后将成为主流的新古典。荀贝格师徒三人从无调性过渡到十二音音乐,由于作风太激进、前卫,在当时甚少得到认同,施瑞克尔是这些极少数的认同者之一。艾斯勒、克内瑞克、兴德密特、怀尔这四位,较能走入一九二○年代的德国社会,反映时代精神,与新客观主义的绘画较类似,尽管人们不以新客观主义来称呼他们的音乐创作。

兴德密特(1895-1963)早年的创作是相当激进、强烈的,但不主张朝荀贝格式的无调性的方向发展,而停留在调性的领域中。一九二○年代以后,受新古典风潮的影响,他的作风变得较战前温和、单纯。他的一些以时事为题材的简短歌剧,显示出「新客观」式的倾向:《正反两面》Hin und Zurück(1922)与《当日新闻》Neues vom Tage(1929)探讨当时中产阶级的婚姻问题。这类所谓的「时代歌剧」(Zeitoper)中,充满了当时社会现象的描绘与关怀,《当日新闻》中的女主角在泡澡时,歌颂著瓦斯热水炉的种种好处。

对当时社会的关怀,创作一般群众能接受的音乐,是许多二战期间许多作曲家们乐于尝试的,如此才能摆脱先前曲高和寡、与民众脱节的窘况。兴德密特因而提出「实用音乐」(Gebrauchsmusik)的概念,并创作了一些难度较低的音乐,提供给一般业余唱奏者。

有如兴德密特一般,克瑞内克(1900-1991)年轻时的创作是繁复的表现主义式的,二○年代以后才逐渐新古典化;他也创作「时代歌剧」,《强尼领舞》Jonny spielt auf(1927)是代表作,该剧主要角色强尼是爵士乐团的黑人指挥,剧中有一些爵士乐的段落。

艾斯勒(1898-1962)早年曾是荀贝格的学生,后来逐渐远离表现主义的音乐语法,作风变成新古典主义式的。艾斯勒于一九二六年加入共产党之后,创作了许多简易的群众歌曲,歌词具有社会主义的内涵,他的〈第三国际歌Das Kominternlied〉,几乎是著名的〈国际歌L’Interationale〉的另一个版本,用来唤起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歌曲〈关于自杀〉,就像新客观主义绘画般,探讨著当时的社会问题。

威尔(1900-1950)也曾经历他年轻时的表现主义时期,在一九二○年代末期以后才改变作风。一九二七年,他与剧作家布莱希特(B. Brecht)相识,更成了创作上的转捩点。尊崇马克思主义的布莱希特,提出「史诗剧场」的概念,他在他的剧作中冷静地陈述事实,让观众与演出之间形成距离,而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舞台上则以漫画般的方式嘲讽人性,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音乐在剧中用来加强嘲讽与批判的效果。史诗剧场的这些特色,与新客观绘画其实相当类似。威尔与布莱希特的合作,主要是《三毛钱歌剧》Die Dreigroschenoper(1928,一般译为《三便士歌剧》)与《玛哈功尼城的兴衰》Aufstieg und Fall der Stadt Mahagonny(1930)。

广受欢迎的《三毛钱歌剧》,剧本是根据正好两百年前,曾在伦敦造成轰动的《乞丐歌剧》改写而成的,剧中的主要人物是城市中低下阶层的流氓、娼妓、乞丐,全剧探讨的是社会中的种种怪现象,包括贪污腐败,黑白挂勾,并暗示无产阶级的斗争。整出剧是由许多歌曲串连而成的,歌曲与歌曲间具有对白。威尔以当时柏林盛行的「酒馆歌曲」的格调,创作剧中的歌曲,并使用一个爵士乐团般的小乐团伴奏。威尔经常以强烈的、一再反复的节奏,辛辣的和声,不寻常的音色组合,来加强音乐的讽刺效果;剧中主要人物的独唱,经常模仿酒馆歌曲中「念唱」般的沙哑腔调,刻意营造出独特的「粗俗」感觉。

一九三三年纳粹党夺权成功之后,不只歧视、迫害犹太人,还把当时具有创新倾向的艺术全部看成「堕落的艺术」务必赶尽杀绝。威尔先是逃到巴黎、伦敦,一九三五年抵美国,同时活跃于纽约的百老汇与西岸的好莱坞,创作音乐剧、歌剧与电影音乐。与怀尔遭受同样命运,流亡到外国的德、奥音乐家多达数百位,较知名的作曲家有荀贝格、兴德密特、艾斯勒、克瑞内克、施瑞克尔、柯恩哥德(E. W. Korngold)等。另有些作曲家则迎合纳粹式的官方保守作风,成了希特勒的御用音乐家,最重要的一位是埃克(W. Egk)。在美术界,新客观主义的画家们也难逃噩运,有的流亡,有的封笔,也有改变初衷者,以讨好、甜美的作风去奉承新政权。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