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韵如 静心内观 寻索身体与内在的连结(许斌 摄)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疼痛,所以存在—舞者身体论/舞者现「身」

陈韵如 静心内观 寻索身体与内在的连结

回归到自我和内在,是陈韵如的身体功课之一。透过身心学(Somatics),强调联结,帮助自己重新感知、经验身体,她躺在地上示范起来,「想像自己是婴儿,身体一点一点动起来。借由想像,让自己慢慢长大。开始在草原上奔驰,有风,很舒服……」著重呼吸和意象,透过简单的冥想放松身体,陈韵如在静态中自我观察和疗愈,「会更认真、细腻地找到想要动身体的出发点。重新省思自己为什么这样动作。」

回归到自我和内在,是陈韵如的身体功课之一。透过身心学(Somatics),强调联结,帮助自己重新感知、经验身体,她躺在地上示范起来,「想像自己是婴儿,身体一点一点动起来。借由想像,让自己慢慢长大。开始在草原上奔驰,有风,很舒服……」著重呼吸和意象,透过简单的冥想放松身体,陈韵如在静态中自我观察和疗愈,「会更认真、细腻地找到想要动身体的出发点。重新省思自己为什么这样动作。」

MeimageDance2012 钮扣 New Choreographer计划

9/8  14301930 高雄 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281展演场

9/2122  1930   9/2223  1430

台北 诚品信义店6F展演厅

INFO  02-33939888

台湾有一种年轻舞者,身体充满流浪性格,他们不甘心待在一个定点,即使内心渴望回家,但身体仍不由自主地敦促他们上路;像游牧民族般,在东方的身体底蕴上,不断加入新配方和视野。陈韵如,就是一位拥有多种身体感的舞者,让她在舞蹈的探索里,面对新鲜也面对身体的讯息。

从小学习芭蕾、热爱街舞,除了精通现代舞、爵士舞、武功、太极、瑜伽等,陈韵如还有个在当体适能教练的妈妈,带给她另一种训练身体的方式。陈韵如散发出来的身体质感,自有一股混杂的魅力;举手投足很是优雅,下一刻,仿佛来自街头的动感冲破了柔柔的表层。

外型亮眼的陈韵如看起来现代感十足,加上爽朗的笑声,很容易让人感到她的直率,就像她喜欢的街舞直接而有活力。但她回应每个问题的想法,却有著自我反复推敲的细腻,以专注清亮的眼神和肯定平稳的态度面对眼前。她会交心般地说,觉得自己这么做很不简单,但同时又一点都不回避自己的胆怯和弱点。

也许是经历过否认梦想的挣扎后,一切于她,都有了开放性。

放弃过于保护的芭蕾  为自己重新寻找

成为德国芭蕾舞团的职业舞者,陈韵如那时拥有令人钦羡的身分和待遇。可是在舞团里仅止于机械化的执行,舞者被保护得好好的,却失去灵魂地应付市场跳舞,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我从小就想当芭蕾伶娜,终于完成了梦想,可是那个状态却完全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她回忆当时,每天不断质疑自己:「就好像梦想突然幻灭,那明天要为什么而活?」这样的质疑其实是契机,她转去和包浩斯剧场计划合作,重新寻找自己。

成为自由舞者后,她发现,舞团的芭蕾舞者相形之下比较被动,总是有复健师和安排好的暖身课,舞者很自然地就把疼痛交给别人处理。可是现代舞的舞者大多要靠自己处理疼痛,「但这会让我们对身体比较警醒。」为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陈韵如会去接触不一样类型的课程,「如果总是同一种动法,痛和动作都会变成惯性。每一种都接触,让身体有不同动法,可以打开不同部位的敏感度,疼痛反而减少了。」

强调预防  重新「信任」身体的功课

芭蕾舞的美感来自反抗地心引力,陈韵如余悸犹存地说:「那都不是人的动作,要求很开、飞在空中,脚踝和膝盖特别容易受伤。芭蕾舞团的话题常常是『哪个团的谁又去开刀,要找人去跳一下』。」二○○六年时,她就因为芭蕾舞的大跳跃,导致膝盖的十字韧带必须开刀。

复健半年期间,负面的念头偶尔会瞬间跑出,但陈韵如并没有往下想,「可能是我的个性,一心一意就是要把腿抬起来。」然而,当她站回舞台,这才发现心理上要克服的比受伤时承受的压力还大。陈韵如坦承,建立信任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其实它已经好了,可是一到某个角度,心里面就开始紧张,自然而然地便把重心移到另一脚。」

类似的动作呼唤记忆和感觉,身体想要保护自己,总是觉得它随时会再受伤,陈韵如深刻感受到自己内在的胆怯。「现在即使知道没问题,但还是无法完全放开,尤其伸直时都会有咔啦咔啦的声音,就会想要放纵它。连编舞时都会无意识地避开。但是这样它只会愈来愈扁、肌肉没力,所以一定要去平衡,这已经成为我的功课。很困难,但是要面对。」

也因为开刀后,陈韵如觉得身体就是不一样了,她现在更加信奉预防胜于治疗。她边拿出背包里少少的个人小物,一边说:「以前我带很多纾缓的东西,但是我发现,要面对疼痛,预防更重要。我以暖身和大量的动去解决,所以道具愈来愈少。如果事前准备够充足,再大的压力都可以承受。」

静心,让内在与身体更完整

她拿出一块湖水绿的水晶,这是一位舞者朋友赠送给她的。她放在床头,也没刻意去做什么,就是一份礼物;直到有一天觉得头很痛、心情烦躁,随手拿了这块水晶放在眉心,「大概是它凉凉的,又有重量感,好像不知不觉就没这么痛了。这就是我和这块水晶发展出来很单纯的对话。」也许,陈韵如是透过水晶,让自己平静下来,和心对话。

回归到自我和内在,是陈韵如的身体功课之一,如,静心。包浩斯的作品讲究和空间对话,允许她自由纯粹地探索肢体;而身体在某些时刻,会突然出现从未发生过的奇妙角度和动作,陈韵如觉得,「就好像到了不同城市你会遇到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火花出现。」这种专注于空间和结构的探索,特别需要摒除杂讯,她也因此发现,原来日常做的太极导引很适合包浩斯的美学,每次演出前都会先静心四十分钟。

身心学(Somatics)是陈韵如另一个「面对」的方法。强调联结,帮助自己重新感知、经验身体,她躺在地上示范起来,「想像自己是婴儿,身体一点一点动起来。借由想像,让自己慢慢长大。开始在草原上奔驰,有风,很舒服……」著重呼吸和意象,透过简单的冥想放松身体,陈韵如在静态中自我观察和疗愈,「会更认真、细腻地找到想要动身体的出发点。重新省思自己为什么这样动作。」

静心聆听身体的讯息,陈韵如似乎迈入另一阶段的旅程,一如她谈到新作《呼吸》:「以前的我总是将身体专注于动力上,但这个作品,是我第一次将原本的东西和身心学很自我的部分结合。」新作的想法来自于个人经验,陪伴祖父走过临终前的最后时刻,看著他不规律且困难的呼吸……呼吸原是件最基本而重要的事。陈韵如面对「呼吸」的课题,做的多是有氧和下盘的训练,这是身体探索和生命经验所集结的思考,由此,更真切地感觉自己的可能与解放。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关于陈韵如

1984年生于高雄,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25岁成为德国德绍国家芭蕾 舞团职业舞者。2010年成为自由舞者并编创,同时加入包浩斯剧场实验计划。近年来旅居德国,并往返台湾发表新作,连续两年参与玫舞击的「钮扣计划」,去 年发表独舞《Playback》,以背部为跳舞概念,令人惊艳其强大能量。今年《呼吸》一作回归生命思考,令人期待。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