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启用的两厅院,廿五年来在台湾表演艺术舞台上扮演著先行指标的角色,尤其在舞台技术方面,更是不断琢磨累积经验,从早期的《红鼻子》、《糖果屋》,到近期的《郑和1433》、《黑须马偕》、《有机体》,在在展现舞台技术人员的创意与心力。借由「瞬息与永恒-国家两厅院剧场设计与技术展」,两厅院邀请大家见证并回顾舞台上精采的永恒一瞬间。
瞬息与永恒—国家两厅院剧场设计与技术展
2012/11/1~2013/1/1
台北 国家戏剧院一楼大厅、国家音乐厅地面层文化艺廊
INFO 02-33939888
「25载文物启航—国家两厅院.飞行到我家」
10/3~11/7 台北 国家图书馆
「表演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它只存在于当下,演出的瞬间是开始也是结束,但价值却是永恒的。大家在看到舞台的绚丽时,可曾想过这些效果是怎么出来的?」两厅院艺术总监黄碧端感性地说,走过四分之一世纪的两厅院,制作演出的风格与形式多元多样,此次特别揭开幕后面纱,推出重量级展览——「瞬息与永恒——国家两厅院剧场设计与技术展」,这不但是国内首次针对舞台设计与技术的大型展览,也是两厅院历年来演出技术成长轨迹的展现。
此次展览由资深剧场设计王孟超策划,展出内容为廿五年来两厅院精选节目的舞台设计与技术执行,包含舞台、灯光、道具、服装等,主要展场为国家戏剧院大厅及国家音乐厅文化艺廊。王孟超说,以往两厅院展览大多以历史文件的静态介绍为主,但此次将以动态呈现设计的灵感发想与技术执行的过程及挑战,让观众了解设计工作者是如何隐身在幕后,填补创作与执行之间种种看似无法跨越的鸿沟,成就出一幕幕动人的表演。
戏剧院大厅主展区—瞬息与永恒
可以想像吗?戏剧院大厅竟可以变身为表演舞台!王孟超表示,观众将在大厅里,看见一座重新搭建出来的国家戏剧院镜框舞台,以大面玻璃为投影墙面,放映经典场景的影像,搭配自动控制系统,以悬吊或推进式的舞台布景实景,虚实交错、立体展现舞台设计精髓。
例如云门舞集的《九歌》,首度与国际舞台设计泰斗李名觉合作,使用画家林玉山的画作《莲池》制景,并将乐池转化为荷花池,铺陈满台荷花的景象,营造出舞剧的恢宏气势。在展场中,《九歌》的经典画面将会投影在玻璃墙面上,当每个画面切换时,舞台上的实体设计模型与布景也会随之变换,让观众看见设计与剧场之间的巧妙连结。
「我们所选的都是具有舞台技术代表性的节目,而且是有历史资料可呈现的。」王孟超说,此次主展区呈现的作品,还有无垢舞蹈剧场宛如道教祭仪的《醮》、屏风表演班李国修的半自传作品《京戏启示录》、将二维空间的几米绘本改编为舞台剧的《地下铁》、表演工作坊打破镜框剧场成为四面观戏舞台的《如梦之梦》、优人神鼓展现极简美学的《入夜山岚》,以及两厅院分别与国际导演卢卡斯.汉柏斯、罗伯.威尔森合作的《洛神赋》、《郑和1433》,还有全球第一部以台语和英语双语演唱的歌剧《福尔摩沙信简—黑须马偕》,当时为了呈现淡水城镇高低起伏的建筑及中法战争的磅礡气势,六个巨大方形镜框几乎占满舞台,虽是两厅院有史以来最重的舞台装置,却展现了最轻巧多变的质感,也标记了台湾剧场设计概念与技术执行的成熟。
此外,大厅主展区两侧的回旋楼梯,则布置成经典服装专区,将廿五年来曾在国家两厅院舞台上款摆的长裙、飞扬的衣袖和件件衬著舞台人生即景的剧装一一陈列,希望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尽量呈现剧场的多样性。
音乐厅文化艺廊多媒体展示区—幕后.风华
国家音乐厅文化艺廊的主展区分为两个子展区——多媒体展示区及橱窗展示区。多媒体展示区以影像呈现剧场的幕后工作与设计师们的创作历程,有些是二○一一年布拉格国际剧场设计四年展所拍摄的设计师群像,有些是剧场工作者的访谈,有些是介绍剧场设计、技术部门的专题影片,内容涵盖「舞台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偶的设计制作」、「两厅院剧场空间」等主题。试图展现不同形式演出的幕后观,也让观众一睹剧场设计师们的历练过程。
王孟超认为,两厅院廿五年来制作了相当多精采的作品,但这些创意别具的剧场设计与技术执行过程,在演出结束后便随著舞台的拆解而消失,虽然留下了演出的影音记录,但针对制作及设计、技术部门进行工作记录的拍摄计划,却是近几年才开始,这一转变,对于台湾剧场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借由此次展览,两厅院大型自制节目的概念发想与执行过程,都透过影像的记录而有了更明晰的传达。
音乐厅文化艺廊橱窗展示区—创作.风景
音乐厅第二展区是紧邻于多媒体区的橱窗区,以静态方式介绍「舞台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与「舞台监督」四个不同领域。在七十公分深的橱窗里呈现王孟超、张赞桃、林璟如、郭远仙四位设计师的工作场域并不容易,王孟超笑道,有的在剧场,有的在工作室,有的在工厂,他只能发挥「舞台设计」的技巧,以线图描绘背景和空间的方式,加上实品,呈现虚实相间的效果。
橱窗里有设计师的工作桌、设计稿及工具、半成品等,一切就像是设计师们暂时离开,只为让观众偷偷探访他们的工作环境一般。观众可以慢慢观察展品的细节,浏览设计师在手稿上留下的思维印记,甚至比对成品与设计稿的差异与演进历程,静静沉淀出设计师心中的设计风景。
剧场的幕后世界,和幕前一样精采迷人,「瞬息与永恒」展现的正是惊人的设计创意与技术执行者克服万难的热情。展出期间,两厅院也将安排多场剧场达人导览,以及剧场技术专题讲座,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热闹也看门道!
两厅院廿五周年 庆生活动热闹滚滚
两厅院艺术总监黄碧端表示,为了迎接廿五周年庆,相关活动其实于去年即开跑,由地下室灯箱展「廿五周年大事纪」揭开序幕,今年将陆续进行的除了「剧场设计与技术展」之外,还有「两厅院文物巡回展」、「亚太表演艺术中心协会年会」等重要活动。而庆祝走过四分之一世纪,两厅院不但新增一项公共艺术作品《水之即景》,并再度邀请法国阳光剧团来台同欢。
亚太表演艺术中心协会 两厅院作东办年会
成立于一九九六年的「亚太表演艺术中心协会」(AAPPAC),其营运组织与管理十分严谨,目前场馆会员已有六十六个,两厅院则是创始会员之一。今年三月,两厅院艺术总监黄碧端在全体委员及执委的两阶段推选下,当选为协会副主席,十月底又将承办此次年会,届时亚太地区重要表演场馆及各国艺术经纪公司代表都将齐聚台北,针对节目共制、行销宣传、场馆经营等研讨交流,并借由廿五周年庆的活动,让台湾的表演艺术成果有所推展,无异是两厅院廿五岁最好的生日礼物!
廿五载文物启航 两厅院飞行到我家
前苏联总统戈巴契夫曾说:「两厅院好像一艘飞行的船!」此次的廿五周年文物巡回展即以此为主意象,当两厅院飞行船缓缓降落,一切艺术的可能就在此发生。船上承载著廿五年来两厅院所珍视的宝物,从最初的建筑缘起、每一次表演艺术传递、每一场旗舰节目与儿童音乐会,以及圆梦计划和人才培育,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一一展现两厅院的艺术价值。这艘飞行船已自六月起展开全台巡回,从高雄卫武营、台南文化中心、宜兰传艺中心到台中图书馆,十月将回到台北国家图书馆,期望所有民众更了解两厅院的样貌。
《水之即景》 动静皆美的艺术献礼
除了展览之外,廿五周年庆令人眼睛一亮的,莫过于树火纪念纸博物馆所设计的《水之即景》,这项新增的公共艺术,将置放于国家戏剧院。此作品以此哲学思想为引,让楮皮及雁皮纤维演绎自然里的「云腾致雨」的水景。
黄碧端表示,纸在台湾不但是文化光荣之一,也是记录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两厅院此次首度尝试纸制公共艺术,不但拓展了材质的可能性,也使艺术品更接近自然环保。墙上的大型光壁艺术纸,以优雅、流线的弧度包覆中央壁面,再以天然的楮浆为底,一道道笔直的线条图样,模拟出无数水精灵从空中降落的意象;光壁局部再抄入青瓷色的雁皮浆,仿佛落地后迳流的水景。青瓷色将与空间中地毯的赭红色、石材壁面的乳白色、植生墙的翠绿色,达到微妙的调和之感。
而在表演节目的重头戏,两厅院则再度邀请法国阳光剧团于广场演出。五年前,两厅院廿岁生日时,法国阳光剧团便曾在艺文广场搭起了一座巨型帐篷,演出亚维侬艺术节同步推荐的新作品《浮生若梦》,一演就是六点五小时,令人印象深刻,也让此次的演出《未竟之业》Les naufragés du Fol Espoir备受期待。(卢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