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超越不管是旧的习惯、美学、概念、思维非常正常,但是极有可能从一开始新/旧角度切入就已经陷入了惯性的思维模式。所以也常常发生即使新的东西出现,也不见得会被辨识出来。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周遭充满生机但被归类为旧的事物视而不见,例如都更。
新,右边是斧头,左边是树木,一说是砍树,另一说是将木头砍成适合烧火的柴片。所以,「新」本意是后来加了艸字头的「薪」,为何薪=新?可能是旧的砍去,会长出新的来;或是「你再不想出新的idea,薪水(注)就甭领了。」
新,是一位杀手追逐的脚步声,很焦虑,「这概念有人做过了。」「这物件有人用过了。」「这形式我看过了。」不只可以用在跟别人作品比较,也可以用在跟自己旧作比较:「这你做过了。」「这你用过了。」仿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脑中的声音:「做过了。」「用过了。」「看过了。」「用过了。」「做过了。」……
新,是一句警语和温柔的期许,你得当一个时时踩在浪头上保持平衡的冲浪高手,否则一à会被资讯大海淹没,不然二à无法从茫茫人海中出人头地,最后三à你会被社会的潮流淘汰(连接词其实是道德恐吓的基本语法)。所以,有了「新人新视野」,期许年轻人有新的视野,顺著时代取这名字无可厚非,但真的要求年轻人搞出什么新视野也太害羞了,如果我是申请者,应该会在脑袋想:「要我们有新视野,是因为你们这些老狗玩不出新把戏了吧。」是的,我就是那位老狗评审。
重点是如何偷,如何踩在那最新的头上
因此,当代剧场常被「新」压迫,新形式、新风格、新巴拉巴拉,「新」代表了对当代性的省思和敏感度(真XXX太有道理了)。但传统表演艺术的处境更为焦虑,因为已经摆明是旧的了,就一定要更新。
但新旧这判断的准则并不会对商品的销量有绝对的影响和评价,例如现在很红的脸书、ipad、Google…基本设计概念都不是新的,而且通常在业界最新的,死最惨。所以,重点是如何偷,如何踩在那最新的头上,重组,让顾客遗忘之前的。
对于作品的好坏呢?碧娜.鲍许(Pina Bausch)的舞蹈剧场概念在当时不是新的。假设拷贝她的理念,例如那句名言:「我不在乎人们如何动作,而在乎什么使他们动作。」做得出来跟她作品一样的质感和美学吗?所以,她的作品突出是因为新的吗?那她之后的作品只是无聊地重复吗?这样会不会反而看不到她新作细节?(其实我更喜欢她另一句名言:「形式不可能没有感觉。」)换另个角度,许多编舞者在作品中用了类似日常生活的动作或是戏剧元素,一句「这Pina做过了」,是否看不到作品更多的细节和层次。
「新」是颗自溺的摇头丸。沉溺在「新」的意识里,一副看尽所有的人事物,摇著头,感慨、批判:这呦,我看过了,咚ㄘ咚ㄘ,老派嘛~摇啊摇摇啊摇,咚嚓咚嚓没新意,滋滋滋啾啾嚓,都什么年代了呦呦。否定的语言是节奏,见多识广的姿态是主旋律。且「新」很High,High到忘了和失去执行的能力,「新」的意识切断了关系,切断与周遭人事物的联结,切断了历史,再套句来自贾伯斯的名言:「所谓创造力,就是把许多东西联结在一起而已。」
为什么这么害怕做别人做过的概念?
新,相对于容易厌倦、容易无聊与刺激的需要。为什么是要求有新的,而不是要求自己不要这么容易厌烦和无聊和为什么这么,需要?
为什么这么害怕做别人做过的概念?用过的形式?为何有这种自以为乾净的处女情结?也为何如此要求别人?那乾净光滑充满光芒一尘不染没人碰触过的殿堂又为何如此吸引人?(这句话也可以拿来形容Apple的店面)
想要超越不管是旧的习惯、美学、概念、思维非常正常,但是极有可能从一开始新/旧角度切入就已经陷入了惯性的思维模式。所以也常常发生即使新的东西出现,也不见得会被辨识出来。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周遭充满生机但被归类为旧的事物视而不见,例如都更。
新如同原意,永远是从旧的长出来,而且要动手去砍。最后,再借用句圣经名言(感谢这些提供名言的旧人们):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必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说这是新的? ——〈传道书〉第1章第9节
注:「薪水」的由来是,古代砍柴和提水是日常生活必要的工作,不作就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