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二○一一年的表演艺术圈,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文建会耗资两亿一千五百万元制作的国庆音乐剧《梦想家》,引发各界强烈批评马政府浪费公帑
,
、文化艺术沦为政治宣传工具的争议。此一事件不仅让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两个领域,联手组织「文化元年基金会筹备处」,发起「终结百年烟火,开启文化元年:艺文界对台湾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连署活动,面对即将到来的选举,三党总统候选人也亲上火线,史上头一遭接受文化界提问。以往被视为边缘的文化议题,如今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公共议题,然而这只是开端,当《梦想家》话题退烧,新任总统如何落实文化政策,让「文化立国」不只是口号,文化政策的监督仍须持续。
台北小剧场演出重要据点,经营长达二十七年的皇冠小剧场,因违反建筑安检法而结束营运,也是引人关切的新闻焦点。小剧场空间、Live house和替代性展演空间的使用安全性与合法性问题,浮上台面。公部门如何在公共安全与艺文空间使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提供表演团队不同样貌的展演空间,攸关表演艺术的创造力,和城市多元文化的展现。放眼未来,台湾由北到南将陆续完成至少十个剧院,总经费超过四百亿,当公部门认定现行的剧场空间不合法时,如何盖出剧场人合用的剧场,更是所有表演团体所殷殷期盼的。
历时五年,行经三十万公里的旅程,累积八十万名观众,「纸风车319乡村儿童艺术工程」从宜兰员山为起,到新北市万里为迄,完成了全台湾三百一十九个偏远乡镇的艺术圆梦计划。这个不靠政府补助,完全透过民间募款与企业赞助等庶民力量造就的新文化运动,除了让艺术深入穷乡僻壤,带给孩子更多精彩回忆,亦为去年的表演艺术界带来正面的能量。
政府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定目剧」、「文创剧场」等名词频频出现,只是真正要落实,场地不足、市场过小等现实因素,团队还是得自己突破难关。另一方面,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想像落差下,剧场是否已经从创作导向转而为市场导向?看著娱乐性强或主打温情的剧场制作,在今年的票房均开出长红,一再加演,这是否表示,剧场的严肃文化不再了吗?这是我们在本期的年度回顾专题中,另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在创作趋势的观察上,政策的加持,带动了数位科技结合表演艺术的作品发展,这股潮流是未来国内表演艺术的潜力股,还是政策风向的昙花一现?走出了黑盒子剧场,去年的非典型剧场空间的演出与策展甚为蓬勃,观演经验的改变,实践了不同的创作可能。此外,在电影《赛德克.巴莱》的推波助澜下,原住民乐舞表演制作,也成为受到瞩目的风潮。不同于过去,这些制作超越单纯的观光乐舞秀或仪式再现表演,结合现代剧场的创作人才与手法,让传统的价值透过创意得以保存。
平面媒体空间的锐减,压缩表演评论的空间,但网路的兴起,带动了艺评的众声喧哗,国艺会「艺评台」开站,让艺评得以即时、多元发声。在回顾了去年的十大现象后,我们期待,文化艺术能真正成为公共议题,成为全民关心的事,也唯有此,才能督促政府和表演艺术工作者,一起健构更健全的艺文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