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戏剧之都,伦敦除了有各式各样经典与创新制作可观赏,更难得的是有不少影视巨星选择在此登上舞台,也同时吸引了他们的电影粉丝踏入剧场。这些追星的「首观族」兴奋地享受与偶像在同一时空的时刻,观赏态度与老剧迷当然不同。而如何让这些新世代的粉丝们也能因此对其他剧场制作感兴趣,绝对是剧场行销人员的新考验。
在伦敦看戏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便是可以看到各大影视巨星登台演出。近几年来,不管是年轻帅哥,还是银幕老将,都引得票房场场爆满。在这当中,又常以莎士比亚的作品,常成为这些明星选择演出的剧本。莎翁的经典作品绝对经得起一再重温,其中角色刻划的复杂性,也是导演们想要一再诠释的题材,也常是演员们展现自己演技的好机会。举凡裘德.洛演出的《马克白》、赛门.罗素.贝尔的《李尔王》、或是汤姆.希德斯顿的《科利奥兰纳斯》Coriolanus,巨星魅力加上庞大粉丝数量,几乎就是票房保证。听起来不管是剧院、制作人、还是演员或粉丝,都能得其所好,大家笑呵呵。
「首观族」入场 剧场礼仪新时代
如何吸引新观众踏入剧场,并且让他们再回来,一直是剧场行销的一门功课。以「明星制作」而言,也毫无疑问地容易吸引不少「首观族」踏入剧场。当萤幕上的演员就站在舞台上、跟粉丝们在同一个空间呼吸时,「首观族」也往往比常出入剧院的观众更加兴奋,无论是在看到偶像时忘情尖叫,还是莫名地吃吃傻笑,甚至在奇怪的段落鼓掌,若再加上白目响起的手机,或是恣意在演出中拍照,很容易让严正捍卫剧场礼仪的戏迷们无法忍受、神经绷断;也看过不惜一掷千金买机票飞往英国,只为了亲见偶像的粉丝群,抢票毅力令人佩服。
现正在伦敦特拉法加小剧场演出的《理查三世》,场景设在七○年代的英国,改编原作成为两个半小时的版本,由马汀.费曼演出莎翁笔下、将姪儿们关进伦敦塔,进而夺取王位的大反派。因费曼脍炙人口的《哈比人》和《新世纪福尔摩斯》中的华生医生一角,当然吸引了不少粉丝踏入剧场,显然这些热情投入的观众们,不吝于用欢呼和鼓掌赞赏费曼的演技。不仅有观众抱怨此举破坏了演出的流畅度,还觉得这年头得到全场起立鼓掌的演出也未免太多了。尽管各报剧评给予的评价不一,但就连剧评人也忍不住对两派观众的差异略有著墨。倒是导演Jamie Lloyd出面表示,这出戏的粉丝们正代表了新世代的观众群,他们大方、直接,也热情地在谢幕时给予尖叫声。也许这不是多数戏迷习惯的欣赏方式,但乐观想想:若他们喜欢此次的观赏经验,尔后应该还有机会再踏进剧场吧?
面对粉丝潮 剧场行政的重要功课
对年轻观众而言,剧院安排的特惠场次和教育计划,嘉惠阮囊羞涩的学子们,不会因为西区的高额票价,扼腕错失目睹偶像丰采的机会。只是明星们吸引来的「首观族」,日后是否也会愿意尝试其他作品,倒是有待观察,得视较长期的追踪而定。随著新世代的观众纷纷进入剧场,该如何与其对话、以及如何看待沟通这时代的剧场礼仪,将是表演艺术行销人员、剧场行政者的重要功课。
此外,每逢巨星登场,伴随而来的黄牛票转售问题,便会特别猖獗。继安德鲁.史考特、马汀.费曼之后,《新世纪福尔摩斯》的要角班乃狄克.康柏贝区也将在明年秋天演出《哈姆雷特》,虽然距离票券启售尚有一段时日,主办的巴比肯中心可是早早预期抢票盛况,还公告了严谨的售票规则,就算有票,观众还得有购票人证件才能持票入场。看来,这波粉丝热潮还会在伦敦持续好一阵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