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一个新的艺术节,并希望赢得认同、永续经营,都需要更多深刻的思考与有效的策略。本刊特地访问长期以来关怀表演艺术生态的学术交流基金会执行长吴静吉博士、新舞台馆长辜怀群与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林谷芳,邀请他们一谈对「台湾国际艺术节」的想法与未来期许。
对我们来讲,「台湾」两个字是带有情感的;但对世界而言,「台湾」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台湾」──可以从政治的角度,从艺术文化的角度、学术的角度、观光旅游的角度、商业贸易的角度等等。但终究,「台湾」这个概念应该是集中的,不管用什么名称或形容词,都应该尽量简化让人理解,让人认知:「喔!这就是台湾。」
找出特色便是关键
以「台湾」两个字来为国际艺术节命名,用文化和艺术来突显台湾及其国际定位,我觉得非常好,将来任何一个县市或地方都会有自己的艺术节,台北和高雄有可能成为像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小地方也有可能变成像亚维侬、爱丁堡那样,只要有特色,就有机会。而这些艺术节仍然是在「台湾」之下,让人知道,原来台湾会这么好,是因为每个地方有各自的特色。
法国很多艺术节都在当地人口只有三、四万人的小地方,但每年依然可以带来众多的观光人口,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例如「欧宏桔歌剧节」(Choregies d'Orange)因为有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户外剧场,他们便以此为特色,演出露天歌剧,每逢暑假歌剧节举办时,都吸引很多观光客,这就是文化创意带动了观光。台湾也有这个可能性存在,台东绝对可以把原住民文化转换成很好的表演元素,客家、闽南族群也是,让台湾每个地方都有国际的影响力,只是如何整理归纳出特色便是关键。
节目组合艺术和创意性一定要高
在艺术节的规划上,我们永远可以有三种机会:第一是世界上最好的节目,国人不必出国就可以享受到,这些顶尖艺术家也能看见台湾观众的水准和热情,另外更促成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前年,罗伯.威尔森(Robert Wilson)来台湾演讲,不仅「讲」还兼「演」,让观众上了一堂很特别的课;之后连续两年,他去见了国光的魏海敏、优人神鼓、莎妹、小西园等等的台湾表演团队,他几乎是见一个爱一个,便马上思考如何融合这些东西,这等于是把台湾拉到国际上去,对台湾来讲都是好的。
第二是传统的节目,这可以分为两类:有一类是已经做得非常好的传统节目,本国人不一定会喜欢看,因为平常都看过了,但其中有观光的价值,外国人会想来看;另一类是传统再生,运用本地的文化结合主流创作的架构,创造出新的演出。
最后是国际合作,未来的想像,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只要是对的人和事,就会发展出值得期待的作品。像许芳宜那么纯熟的舞者,有三十六岁的艺术成熟度,却完全没有三十六岁的包袱,她已经是世界知名的品牌了,到哪里跳舞,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我认为只要她有一台演出,结合国人自己的创作,加上世界经典作品,国际当红编舞家为她量身订做,以及挑选最适合她的舞码来跳,包含这四项,这个演出到世界各地都会为台湾做很好的宣传。
艺术节的节目组合,艺术和创意性一定要高,让人看了就说:「这就是我要的!」而要制作这样的节目,制作人和团队要对本土及世界的艺术有直觉判断的能力,在经费上更要大胆地投资,才不会绑手绑脚。另外一块就是「行销」,用稳定性去打造品牌,行销国际,而在台湾,显然要累积是比较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