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的举办一定要常态性地,定时、定点去累积经营。两厅院的任务,主要是艺术行销,如果叫「台湾艺术节」,绝对必须具备非常多台湾文化艺术的展现,把艺术节当成一个推广台湾表艺术的市场平台,但叫「台湾国际艺术节」,多了「国际」两个字,必须要有「国际」的视野,即使字面上把台湾在国际前面,并不会影响国际大于台湾的事实,因此「平台」要是国际的。所以我认为,与其叫「台湾国际艺术节」,不如叫「台湾两厅院艺术节」,才好集中,但如果这个名称是可以被取代的,今年叫这个国际艺术节、明年叫那个国际艺术节,那么这次取「台湾国际艺术节」对我来说,就没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艺术节经营的根本还是建立品牌。
艺术节的经营考验主事者的决心
以国外几个成功的艺术节为例,亚维侬是法国南部一个非常小的镇,爱丁堡是英国兰北边一个非常小的城,这两个地方小到用脚就走得完,那为什么要在这么小的地方做艺术节?刚开始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基本概念就是从一个小的引爆点做为艺术节的核心,往外去辐射其能量。亚维侬从几家小剧院到发展到周边都受益,越做越大,吸引了法国当地人和国际观光客,内行的看艺术,外行的看热闹;主要是在发展时融入了国际的观瞻,并不只是想把亚维农及法国南部的艺术呈现给世界而已。爱丁堡更不用讲,全世界的人争相进入,因为它已经成为艺术水平肯定的象征;把国际有品质的东西大量引入,另一方面趁机把自己的东西展示出来,塑造一种「这些国际的东西这么棒,我们的东西只要摆在旁边不显逊色,品质当然也不差;以别人的产品哄抬自己产品」的感觉。简单说,产品不是自家人说不错就不错,而是透过节目企画,不用明说,便让人称赞。
艺术节的经营考验的是策展人的品味、眼光、鉴赏力,对内则是凝聚共识;综合来说,就是主事者的见识和决心。两厅院之前办过不少艺术节,但是没有一个是持续二十年以上的,不能决策者换人了,就换一个脑袋,失去共识了;而其实不管是主事者是专长舞蹈、戏剧、音乐、管理的,重点都是要累积下去。坚持不下去的话,好的名字都用完了,下次要叫什么呢?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艺术节名称叫什么,而是有没有决心,对内由没有共识,对外有没有艺术的眼光与累积。我相信「持续」是艺术节经营最大的难题,坚持过去就没有困难了。
观光是边际效应不是主要目标
就艺术节的附加观光价值,我以为这些都是边际效应,不是主要目标。例如我们经营「台北戏棚」,当然跟艺术节概念不太一样,前者有实验的意味,作定时定点定目,这样的剧场目前在台湾是没有的,而「台北戏棚」可以说是测量台北观光人数的「体温计」:很明显现在台北的观光人数不足,来台湾的很多观光客属于商务型。周一到周五的时候很少观光客来看表演,周末他们又到香港去了。所以,现在我们要把观光客或在台的外商从香港「挖」来我们这边,是需要一点力气的,毕竟香港经营自己为华人地区最热门的度假地点已经有年。
今年艺术节的主题是「未来之眼」,但只有不到一半的节目是有关「未来」的,定位和品牌不太同调。而接下来又要怎么继续「未来」法?今年的节目有没有可能成为明年的累积?这是我比较有想观察的地方。至于开幕节目是罗伯.威尔森和魏海敏合作的《欧兰朵》,这戏在世界多地演过,但组合是「独一无二」的,我好奇这样的组合,这个版本会变成什么样貌?如果艺术节每年都可以推出一个台湾独一无二的,不一定限定哪种类别,倒也可以成为一个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