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湘仪《还魂记》(三缺一剧团 提供)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寓言承载沉重议题 轻盈启动思维革命

三缺一剧团《土地计划首部曲》

透过身体力行的土地行脚,三缺一剧团成员走入台湾社会,亲身体验到令人哀伤、深思的现象,于是他们透过阅读、讨论、田野调查与排练,将所观察到的人、事、物,转化为寓言体裁,说给大家听、演给大家看。即将演出的《土地计划首部曲》包含魏隽展的《蚵仔夜行军》与贺湘仪的《还魂记》,分别论及海岸污染与水源乾涸问题,除了将以歌队形式演出,也将利用物件打造剧场的象征与隐喻。

透过身体力行的土地行脚,三缺一剧团成员走入台湾社会,亲身体验到令人哀伤、深思的现象,于是他们透过阅读、讨论、田野调查与排练,将所观察到的人、事、物,转化为寓言体裁,说给大家听、演给大家看。即将演出的《土地计划首部曲》包含魏隽展的《蚵仔夜行军》与贺湘仪的《还魂记》,分别论及海岸污染与水源乾涸问题,除了将以歌队形式演出,也将利用物件打造剧场的象征与隐喻。

三缺一剧团《土地计划首部曲》

12/57  1930

12/67  1430

12/913  1930

12/1314  1430

台北 牯岭街小剧场1楼实验剧场

INFO  www.shortoneplayer.com/

「要吃蚵仔要卡紧,以后国光石化盖了,就吃没了。」二○○九年,在一次例行的徒步旅行中,魏隽展走到了彰化的王功一带。从小在基隆长大、热爱吃海鲜的他,因为当地居民的一句话,深怕自己再也吃不到蚵仔,而有了为蚵仔说一个故事的想法。后来戏未开排就因国光石化暂停开发而搁置,直到两年前,三缺一剧团的另一位核心成员贺湘仪想要将行脚的见闻改编成一出戏,这个深藏在魏隽展脑海里的念头又跑了出来,「土地计划」于焉成型。从阅读、讨论、田野调查到排练,他们一步一脚印,将所观察到的人、事、物,转化为寓言体裁,说给大家听、演给大家看。

用寓言故事  说土地的哀愁

经过与台西蚵农林进郎多次的接触,魏隽展与团员们走进了这个多年前以养蚵闻名,现今因六轻污染环境,造成海岸严重侵蚀、空气的废气超标、罹癌率居高不下的乡镇。魏隽展说,印象很深的一次是,进郎大哥带他们逛村子,经过每一户人家,他会介绍哪一家是他的什么亲戚,谁已经死了,死于什么癌,谁留下来了。「一栋一栋的房子,每一栋都有一个死亡的故事,都有一个癌症的案例,许多男人都死了,许多女人留下来。」魏隽展形容,逛了村子一圈,突然感觉,看见的是一个又一个墓碑,死亡的气息,但搭建的蚵棚底下,仍有老人和中年妇人在剖蚵壳或串蚵串,闲聊时充满生命力,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魏隽展编导的《蚵仔夜行军》描述一个住在海里的蚵仔部落,他们过著原始的生活,有自己的信仰,每年到了固定的时间,就会举办献祭的仪式。有一天,他们发现部落的蚵仔愈来愈容易生病,数量也愈来愈少,甚至有的还变成畸形的绿色怪物;于是,一个好奇的蚵仔决定找出真相,为了活下去而反击。蚵仔的处境是人类的写照,他们的自救可以连结到人民走上街头的运动,编剧协力邹欣宁表示,当抗争和社会控诉成为政治正确的选项,她更想呈现的是,行动之前凝聚共识的过程。

另一出《还魂记》由贺湘仪编导,对水圳有著强烈兴趣的她,走访溪州,跟当地的农夫一起耕种,同时进行一趟浊水溪溯源之旅,看见被剥夺殆尽、逐渐乾涸的浊水溪,因而认识了中科抢水的议题。贺湘仪从民间传说中翻找出借尸还魂的乡野奇谈,述说一名在河里溺毙的女子,只有溪王作伴,为了想要早日投胎,她必须抓人与她交换。她挑上了一个女人,不过在这之前,她要女人回到阳间,附身还魂,完成一件生前未了的心愿。

歌队演出评论  物件寓意象征

相对于社会议题的沉重,对魏隽展而言,寓言就像翅膀一样举重若轻地乘载主题,「当人们面对压迫与无力感时,一时之间无法对抗强大的系统,寓言可以解构旧的权力系统,再建构一个新的观点,并透过说故事的分享和表达,凝聚共识和力量,这是另一种革命,脑内价值的革命。」

在导演手法上,两出戏都使用歌队形式,演员时而叙事时而演出,身兼叙述者、剧中人等身分,跟观众诉说故事。魏隽展认为,说故事是很古老的表达方式,希腊悲剧、中国戏曲都是如此,只是布莱希特强调了扮演中的评论功能,以及演出及故事的社会性,「当我想寻找台湾当地很有趣的故事,并将它转化成剧场时,说故事便是最好的方式。」

极简舞台上只有简单的日常物件,《蚵仔夜行军》运用了一张大白纸,《还魂记》则以耕作用的黑网、竹竿、斗笠,创造出极大的空间幻觉和戏剧张力,观众的想像参与让境随心转,提供了观看视角的自由度。

魏隽展强调,物件,技术性来讲,它可以是物件本身,也能成为舞台、道具、服装,并能拥有呼吸和灵魂,成为一个偶;更重要的是物件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个象征,一个隐喻。「当被我们挑选的物件可以转化成各种东西时,剧场的双重空间便打开了。」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日常物件 剧场主角

「物件剧场」源于一九八○年代的欧洲,被视为偶戏的一个类型,用来形容一种活化物件的表演形式。通常物件都是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而非量身订做的偶。和一般偶戏一样,物件剧场的表演者透过表演操弄技巧,将一件物品转化为有自我意识的角色,「退后一步,让身边的物件来启发灵感」是物件剧场未知且迷人的地方。

舞台上的主角从「人」变成了「物」。创作者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等物的外观,材料、触感、状态等物的特质,到用途、意义、功能等物的符号,或思索物的脉络,或延伸物的想像,或颠覆物的定义,向感知提问,寻找新的观看与叙事方式。物件剧场将「偶戏」的定义推向了另一个极致,「把玩材料、赋予生命」就可以算是偶戏。(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