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人与人偶造型相同,虚实交错,激荡出特别的演出。(颜翠萱 摄 国家两厅院 提供)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量身订做》 黄翊邀你「一起入舞」

舞者和观众共同参与 十一段故事探索未知之境

《量身订做》非如寻常作品就单一主题深耕发掘,更像是一个让想法彼此激荡碰撞的实验平台,其所汇聚的十一个订制项目,宛如小说故事里各自精采的短篇子集,不仅仅于展演当下俱足呈现,且都具备了再次成长的潜力,等待日后走向各自独有的发展蓝图。

《量身订做》非如寻常作品就单一主题深耕发掘,更像是一个让想法彼此激荡碰撞的实验平台,其所汇聚的十一个订制项目,宛如小说故事里各自精采的短篇子集,不仅仅于展演当下俱足呈现,且都具备了再次成长的潜力,等待日后走向各自独有的发展蓝图。

新点子舞展-黄翊《量身订做》

5/29~31  19:30   5/31~6/1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四位现代舞舞者、观众配戴耳机、特制倾斜舞台、高速摄影机、机器人掌镜拍摄、现场即时投影成像,展阅二○一四年新点子舞展《量身订做》Special Order的几个关键字,仿佛引领你进入演员茱蒂.福斯特的科幻巨片《接触未来》Contact,接收到光年以外的陌生讯息,悄悄于脑海中构筑一座未知之境。

想法激荡碰撞的实验平台

二○一三年获ACC亚洲文化协会补助,前往纽约历经九个月的沉潜修习后,黄翊与多年合作伙伴、制作团队共同推出《量身订做》。此一崭新尝试,为突破惯常创作模式,编舞家黄翊于网路公开征求“Order”,让各方朋友丢来要求、丢来指令、丢来期待、丢来订单,再从中遴选舞作元素,将创作者身分从编舞家拓展到舞者、不同领域艺术家,甚至是素人观众。继而许多天马行空又独特的想法,翩然而至,诸如一段「拥吻的舞蹈」,期许恋人拥吻状态下,身体的接触愈来愈少,终至分离,抑或是一段「由观众呈现的表演」,透过未经排练的当下指令,引导观众走上舞台,完成小段演出。

由此而观,《量身订做》非如寻常作品就单一主题深耕发掘,毋宁更像是一个让想法彼此激荡碰撞的实验平台,其所汇聚的十一个订制项目,宛如小说故事里各自精采的短篇子集,不仅仅于展演当下具足呈现,且都具备了再次成长的潜力,等待日后走向各自独有的发展蓝图。

高速摄影  凝望时光罅隙里的身体肌理

针对订制项目《速度》,黄翊援引录像艺术常见的高速摄影手法,企图让在场观众在目不暇给、手忙脚乱捕捉眼前紧凑舞句后,得以透过另一双灵视之眼,将时光悠悠召回,观看身体在失重失速状态的不同样貌,继而察觉舞者肌理的微小运动,乃至空气中那些无所隐遁的飞溅水滴、细微粉尘,随著肢体延伸轻舞飞扬,让相同舞句绽放出不同余韵,一如摄影艺术家大卫.麦可雷克(David  Michalek)的录像作品Slow Dancing ,透过科技手法拨慢时序指针,让肉身律动得以被清晰审视,尽收眼底。

然而,为了在演出当下即时重现此一效果,黄翊找来熟识的机器人伙伴「库卡」拔刀相助,透过机械手臂精准平稳的追焦拍摄,细腻记录舞者的流畅肢体。除此之外,黄翊尚赋予机器人库卡另一重责大任,使其成为舞蹈电影的掌镜者,经由事先写定的分镜脚本、现场机动剪辑,观众将看到自己亲身入镜,共同形塑出当日绝无仅有的影像片段。

如此繁复细致的幕后工程,现场亦有少数幸运观众得以共襄盛举。演出场地划分出「全知席」、「一般席」、「未知席」,相较于一般席观众可以安然享受眼前所见,位居全知席的观者将透过耳机探入编创者思维,听见潜伏在流畅画面下的宏观调控,以及所有团队成员如何短兵相接、精准扣合,方得以让每一细节完美呈现。而未知席的观众则要放松身心迎接挑战,时时注意到自己可能接获神秘cue点,听见那来自编舞家的私密低语,要求你顺著指令,走入场上成为表演者,享受身分的惊喜转换。

捕捉影子  遁入世界背面

自承对上下颠倒的影子世界和水洼映影备感著迷,黄翊多年来始终在寻找创作上的切入角度,意欲捕捉眼前世界的倒映,直至长年的舞蹈伙伴胡鉴某日一席话,「我常觉得,我把某部分的自己,遗忘在某些地方」,因而觅得突破契机。

在前往纽约的进修之旅,黄翊因缘际会开始发展《地平面以下》实验计划,透过脚下铺设塑胶布进行摄影,再回归电脑运算立体比例,成功营造出如镜像映射的透视氛围。于纽约下城数位艺术中心3LD进行五分钟成果分享后,更获得该机构艺术总监Kevin Cunningham青睐,邀约驻馆交流创作。然而塑胶布成影的死角限制、足部消失,让返台后的黄翊持续发想解决之道。此次于《量身订做》里现身的透视影像,乃是黄翊委任结构技师在八里山上搭造的玻璃平台所录制而成,模糊虚实界线且诗意融合,将于剧场里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量身订做》将所有创作者与观众齐聚一堂,每场演出都将举行座谈,除了交流分享彼此心得,黄翊更将力邀艺文记者、舞评家、不同领域艺术创作者,甚至是观众,自迥异观赏角度与视野出发,带来不同的演后反馈与对话,让这个实验平台容纳所有异质声音,成为作品走向下一阶段最有力的基底磐石。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科技随行  黄翊「玩」舞

自己撰写电脑程式、架设部落格,众多舞蹈作品与科技有染,两度获得台北数位表演艺术奖首奖,更是台湾首位获邀担任科技艺术领域奥斯卡——奥地利林兹科技艺术节开幕夜及GALA压轴演出艺术家,如此背景,让黄翊在年轻一辈的舞蹈创作者中,格外不同。

自国中开始涉猎动画与网页设计,到后期开始尝试接案,努力补贴生活费,黄翊借由对电脑应用的熟悉,极早便开始进行创作。谈起最早的编舞经验,黄翊说就是在电脑里编动画的舞,在那无边无际的虚拟世界,几个程式码便可让灯光亮起,几个指令便可指挥人物起舞,而这些年少奔驰的想像结晶,日后都成为他孕育舞作的丰富基底。

《SPIN》将车窗外流动风景转化为舞台上的旋转拍摄,创造出环形剧场的连续画面,形塑异质化的视觉感受;《第二层皮肤》聚集安全气囊、空气压缩机,以及会随体温变色的染料,在冷热之间完成一次结合舞蹈、动力机械装置、高科技材质的实验表演;《交响乐计划 壹、机械提琴》,将空间中挥洒自如的舞者身体,转换为机械提琴的驱使动力;《黄翊与库卡》让人与机器共舞,在看似冷硬的机械扭转中,竟迸发出灵魂的温柔交会。

当问起究竟这么多复杂新颖的创作概念,背后强大的驱策动能为何时?黄翊歪著头想想,笑著说:「应该是好玩吧!」(詹杰)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