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鼓击乐团也上街宣传,八家将造型吸引许多目光。(文化部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独立公投氛围中的艺术盛景

2014爱丁堡艺术节与艺穗节

今年八月的爱丁堡的气氛格外不一样:除了艺术节与艺穗节丰富的表演艺术节目热情迎宾外,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宣传告示牌更让人感受到特别的政治氛围。即便如此,演出还是热闹缤纷没有沉重肃穆。因为恰逢欧战百年,艺术节与艺穗节都有不少节目从此出发,探讨战争与与乱世人心。

今年八月的爱丁堡的气氛格外不一样:除了艺术节与艺穗节丰富的表演艺术节目热情迎宾外,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宣传告示牌更让人感受到特别的政治氛围。即便如此,演出还是热闹缤纷没有沉重肃穆。因为恰逢欧战百年,艺术节与艺穗节都有不少节目从此出发,探讨战争与与乱世人心。

八月抵爱丁堡,重头戏向来是地表上最大的艺术盛事:爱丁堡艺术节、艺穗节的蓬勃发展,让看戏的观众目不暇给。若说今年的爱丁堡有什么格外不同之处,那么街角随处可见,要选民别忘了去登记投票的告示牌,恰恰提点了众人心之所系。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三百年后的首次独立公投,也成了艺穗节喜剧演出的主题。演出广告上还细心安排,赞成和反对的两方选民各有不同场次可选,想来这是避免观众间一言不合打起来的妥善安排。行走在街道上,住家窗户可见不少“Yes”旗帜、 路人别著“Yes”或“No”的徽章,大剌剌地说明自己立场。

究竟苏格兰能否独立,在夏末的爱丁堡仍是个未定数。在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中,爱丁堡大学的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举办了「软实力时代的苏格兰」圆桌论坛,邀请英国智库DEMOS专家及在地学者一同畅谈属于苏格兰的软实力,并分析若独立,对苏格兰的文化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尽管九月十八日的公投结果代表著苏格兰仍将继续留在联合王国,经过此次公投前的各种讨论、以及向卡麦隆政府、英国各政党提出的诸多诉求等,代表著苏格兰与联合王国的关系亦将从此不同。

逢欧战百年  艺术节节目纪念乱世牺牲者

今年恰好是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纪念,以战争、暴政、政治动荡为主题,今年爱丁堡艺术节深刻反映其中的痛苦与悲伤,不歌颂英雄,而是为了纪念乱世中的牺牲者。在众多节目中,台湾观众熟悉的阿喀郎与许芳宜演出作品《灵知》Gnosis;曾在八月中访台的南非翻筋斗剧团也受邀演出《乌布王》。受瞩目的作品包括苏格兰剧作家Rona Munro写的詹姆士三部曲(The James Plays),由苏格兰国家剧院及爱丁堡艺术节共同制作。此三部曲讲述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1406至1437年在位)、詹姆士二世(1437至1460年在位)及詹姆士三世(1460至1488年在位)为了巩固王权和贵族间争战、与他国通婚的经历,在爱丁堡艺术节演出后,旋即到伦敦国家剧院演出,颇受好评。

最具争议性的演出,则莫过于南非艺术家贝礼(Brett Bailey)的《人体动物园》Exhibit B,担任导演的贝礼企图重现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期西方殖民势力进入非洲,以及随之而来的种族问题。演员坐在笼子中,而观众以走动方式观看展演。演出时便引发讨论:身为白人的艺术家,有权力为受压迫的黑人发声吗?受压迫的人们是否因此而获得发声权?种种声浪在网路评论上处处可见。此作品原预定在九月底移往伦敦演出,由巴比肯中心主办,然而展演在伦敦开幕时,受到反对者在场地入口举牌抗议,虽然票早已售磬,主办单位仍以安全考量为由,取消演出。

艺穗节也谈战争  形式多元富实验性

在艺穗节方面,与战争相关的演出亦有不少,如《战马》原著小说作者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的作品《柑橘与柠檬啊》Private Peaceful改编为舞台剧版演出;另有18B以二次大战时,英国对本土法西斯主义者的审问侦讯为主题,企图对历史提出新视角。除此之外,莎剧改编的演出也不在少数,光是以《马克白》为主题的便有三出;谐拟(Parody)流行文化的演出也所在多有,如《格雷的五十道阴影》与《福尔摩斯》。

翻开艺穗节节目手册,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节目皆在九十分钟以下,也没有中场休息,同一场地的节目间隔亦短。多数节目除了布景道具简单之外,散场时看著刚谢完幕的演员马上蹲下来卷地毯收拾舞台,画面亦相当有趣。此外,打破剧场的「第四面墙」,设计桥段邀请观众参与,也是艺穗节节目常见的安排。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演出,莫过於伦敦的The Cloud剧团推出的《曾认识的那人》Somebody I used to know,场地在货柜屋中,演员一人,观众席只有一个座位,因此只要卖出一张票,便可宣告满场。剧团企图讨论网路时代的人际关系,并认为以此方式才能与观众建立亲密感。形式和概念皆相当有趣,也颇具实验性。

艺穗节期间处处可见啃著饼乾三明治充饥,自备保温杯热饮的年轻观众,省下上餐厅用餐的时间和花费,就为了多看几场戏。随著智慧型手机普及,主办单位开发出手机应用程式,方便观众搜寻节目、买票、排行程,还可用手机定位寻找附近的表演,指路前往场地 。 尽管应用程式方便,喜爱传统纸本目录、偏好现场买票省手续费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怎么挑?怎么选?除了仰赖剧院海报上引用的短评来挑节目,排队时观众的口耳相传、剧院票口人员的推荐,或是推特上的评论,都常是戏痴们的参考来源。

力拚突围吸睛  非英国团队集体作战

据闻爱丁堡艺穗节每场的平均观众数为六人,如何吸引更多观众来看节目,足以让宣传行销绞尽脑汁。 近年来,来自不同国家的演出团体,常采集体作战方式,共同行销。各国的驻外单位、文化中心,也常在其中提供不同的协助。规模较大者如纽西兰,成立专属网站、广印传单。不管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或儿童节目,近廿档各类型节目任君挑选。较简易者如伦敦捷克文化中心为他们的剧团成立专页,让有兴趣的观众自行发掘;或如比利时荷语区的Big in Belgium印制专册,特别说明剧作翻译为英文演出。 除纽西兰之外,今年度巴西和南非的表演节目,也颇具话题性 。以戏剧节目而言,英语剧本演出占有优势,以其他语言创作的作品,则需思考与观众沟通的媒介与效果。例如捷克作品《六百万个太阳》Six Billion Suns以阿兹海默症为主题,剧中时而以捷克语、时而以英语演出,搭配投影字幕,亦无碍观赏和理解,颇为流畅。观众容易连结类似经验,也产生共感。

综观今年艺穗节的数个「国家橱窗」(Showcase),争取媒体曝光、寻求后续邀演合作机会,是除了吸引观众之外的文化交流方式。英国文化协会自一九九七年起,每两年在艺穗节办理一次「爱丁堡橱窗」(Edinburgh Showcase)计划,迄今已有三百五十个英国艺术团体参与,目前已开始征求明年度参与的团队。地主苏格兰则是第六年推出「苏格兰制造」节目(Made in Scotland),向国际策展人、经纪人行销苏格兰的表演艺术。打开提供的节目手册,除了尺寸短小方便携带之外,各个节目简介、演出时间场地等资讯方便查询,还附上各团联络人、技术需求(舞台、灯光、音效)及巡演时所需人数、跟目前可巡演档期等资讯一目了然,方便专业经纪人洽谈演出需求。

台湾五团队参与  风格独特吸引评论者

继去年度爱丁堡艺穗节的「线上台湾馆」的网路宣传后,今年度文化部办理的「台湾季」(Taiwan Season)推出五个节目:十鼓击乐团《台湾印记》、冉而山剧场作品《弥莎.礼信》、风乎舞雩跨领域创作《孩子.磁场》、肢体音符舞团的《红蛋》和蒂摩尔古薪舞集作品《舞琉璃》,除了演出之外,也有机会和当地网络与国际策展人相互交流。

此次台湾演出团体的作品多围绕在生命、自然和爱情等主题,表现方式偏向以肢体、吟唱为主,辅以节目单来向观众说明作品理念。充满灵性,观赏时需要沉淀的几出作品,也在气氛较为欢乐的艺穗节中独树一格。尽管票房未必场场告捷,吸睛的街头宣传演出也屡次占据媒体版面,吸引评论者一探究竟。期待借此机会,能见到台湾的小型剧场和团体,得以建立专业网络,后续有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参与国际艺术节,还有机会与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互相切磋、寻求合作机会,实属难得;对团队而言,出国演出数周所需的财务安排、人员道具运输等行政工作,亦是挑战。有别于寻找商业赞助,此次「台湾季」参与团队冉而山剧场和蒂摩尔古薪舞集,另以群众募资(crowdfunding)的方式寻求支持,也反映了政府补助有限的情况下,寻找艺文财源的新趋势。同时,借助群众募资平台、善用社群媒体宣传,也让支持者更有参与感。

相较于爱丁堡艺术节节目属主办单位策划、邀请,报名参加艺穗节的艺文团体有更多自由展现多样性,却也更需要缜密的行销宣传策略。政府除了提供补助之外,若能策略性地让各个演出单位国际经验有所累积、互相交流,不仅能让向往国际艺术节、艺穗节的艺术团体有所了解,从业艺术行政人的专业知能更加完备,也有助于日后的推广合作。期待来年有更多团体参与,在爱丁堡能见到更多形式、主题的台湾演出。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