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新文本」风潮的发源之地,「新文本」的标签,最早是在英国看到,并用于形容一九五○年代中期开始的创作风格。而该风潮在英国的崛起,与有著「剧作家剧院」之称的宫廷剧院密切相关,许多剧作家在此发表他们的第一部剧作,如马丁.昆普、莎拉.肯恩、麦多纳、瑞文希尔、史缇芬斯等。他们的作品冲撞成规,在题材、手法、美学上更贴近当代观众,更逼视当下议题,促进观众的反思。
「新文本」普遍指称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后,以英国为主、后来在欧洲蔚为风潮的多元剧本创作。「新文本」的标签,最早在英国看到,并用于形容一九五○年代中期开始的创作风格。虽然如英国剧评家席尔兹指出,似乎没有人可以同意谁开始用了这个词、或是从何时开始使用,但在一九七○年代早期,这个词汇已经被多方接受,甚至在一九七五年,官方的英国艺术协会的戏剧部(Arts Council Drama Department)已经设立了「新文本委员会」,正视这股创作风潮。
宫廷剧院灌溉耕耘 打造「剧作家剧院」
「新文本」的崛起,与有著「剧作家剧院」(Playwright’s theatre)之称的宫廷剧院(Royal Court Theatre)密切相关。一九五六年,乔治.狄凡(George Devine)接任艺术总监,带领宫廷剧院以非商业剧场之姿重新出发,成为支持文本剧场的重镇。宫廷剧院对于推动英国当代剧作,至今仍不遗于力。不少当今重要剧作家,都因为作品在宫廷剧院演出、或是因为获选为驻剧院剧作家,奠立了其后写作生涯的基础。
许多人会选择以奥斯朋(John Osbourne)一九五六年五月八日演出的《愤怒回首》Look Back in Anger作为新文本的重要里程,并以「愤怒青年」(angry young men)称呼这批年轻剧作家。此时期在伦敦造成轰动的剧作家,亦包括贝克特、尤涅斯柯、亚瑟.米勒等人,因此这股新创作的风潮,可以看成是英国剧场受到战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之下的创作。这批剧作家急欲摆脱当时仍盛行的佳构剧,创作的议题,多数以更切身的当代议题为主题,因此作品及风格常被形容为「劳工阶级的写实主义」(Working-class realism)、「英式写实主义」(English realism)、甚至「洗碗槽戏剧」(Kitchen Sink Drama) 。
继奥斯朋发表《愤怒回首》之后,许多剧作家也陆续在宫廷剧院发表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剧场剧本,像是庞德(Edward Bond)的《教宗的婚礼》The Pope’s Wedding (1962),以及邱琪儿的《老板们》Owners(1973), 其他如品特(Harold Pinter)、维斯卡尔(Arnold Wesker)、艾德嘉(David Edgar)等剧作家,都与剧院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艾德嘉以其对宫廷剧院的第一手观察,认为以奥斯朋为首的第一波新文本,反映了劳工阶级的觉醒;自六○年代末期开始的第二波,较具激烈的政治性及改革性;八○年代开始,身分认同与异同的议题受到关注,女权、种族、性别等议题可见于创作中;九○年代,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席尔兹以「直面剧场/对干剧场」(in-yer-face theatre)称之的直面风格。虽然新文本发展至此已逾数十载,但是九○年代蓬勃的创作风气,英国的新文本风潮更广泛地影响了欧洲戏剧的创作。
社会氛围推波助长 探讨禁忌直陈暴力
自九五年至九九年,全世界超过四百个制作,首演皆在宫廷剧院,不负宫廷剧院作为「剧作家剧院」的美名。这股风潮,为受到英国政治风向转变所带来的改变而起:布莱尔于九四年成为英国工党领袖,在九七年赢得普选,上台成为首相,结束自一九七九年柴契尔夫人当政之后的保守党政府,政党轮替之际,带动了对于社会福利、经济改革、艺术补助等多方面的省思;当年仅四十四岁的布莱尔正式上台后,英国乐观的氛围尤其反映在流行音乐及艺术创作上,蔚为风潮的英式摇滚(代表团体如Blur、Suede、Pulp等乐团)引领出「酷不列颠尼亚」(Cool Britannia)之青年艺术文化。这股创作能量也可见于当时的剧场;也唯有显酷、创作与年轻人相关的议题,才能让保守党执政时期过于中产阶级化的剧场产生新的契机。
此时期自宫廷剧院崭露头角的剧作家,包括昆普、肯恩、麦多纳、瑞文希尔、史缇芬斯等;这些剧作家风格虽然不同,但都承袭皇宫剧院新作求新求变的特色,作品里大胆讨论禁忌话题,并以此达到评断社会时事的特点:像是瑞文希尔与麦多纳不避讳地、大量使用脏话,肯恩与麦多纳直接将未成年性爱、同性性爱或强暴场景放上舞台,或是藉著其他形式将暴力直接呈现等手法。因为这些作品形式或语言上的直白、可能不合于礼教的演出内容、以及易让人产生排斥或抗拒的议题等特性,「直面剧场」成了形容这群新兴作家最常用的词汇。
除了「直面」与「酷不列癫尼亚」之外,亦有剧评以「新残酷主义」( New Brutalism)、「残酷不列颠尼亚」(Cruel Britannia)强调肯恩、瑞文希尔直接、暴烈、却几近虚无的残酷美学。也许因为是崛起于相近的时间点,且受到当时英国政治氛围、以及对英国社会之强烈关注等影响,引领这群新兴作家集体投射出「直面」的氛围,但因为作品之间差异性大,并不是人人皆同意如此标帜这批作品。因此,与其说「直面剧场」是个「分类」,不如将之视为席尔兹试图为宫廷剧院丰沛的创作能量所放上的形容词。此时期风靡英国的新文本创作、以及宫廷剧院的补助模式,也影响到欧陆许多国家对新文本的投入,例如,德国柏林一群作家在一九九七年成立「新形式剧场」(Theatre of a New Type),希望能再制英国宫廷剧院「剧作家剧场」的蓬勃创作力。
新世纪题材国际化 美学创意翻转不断
进入廿一世纪以来,因为网路、智慧型手机加速并改变了讯息传播的方式,新文本可见的当代议题,除了持续见到对于破碎的家庭与人际关系的描绘之外,题材的选择也更加国际化,后九一一的新语境、全球化的焦虑、持续的贫富差距及阶级问题、移民、反乌托邦的未来等,都是可见的主题。
新文本多半具有冲撞成规的特性,不论是题材、剧作手法、或是美学上。虽然新文本作品以文本剧场为出发点,然而文本仅是新文本剧场的一部分,剧场的现时性、表演及舞台调度,仍是让新文本剧场不断吸引观众观赏的原因。可运用的剧场元素,则因为技术、影像科技的推陈出新,在文本及表演之外,为演出增加了多层肌理,使得近年来新文本剧场的发展更加丰富。
参考书目
David Edgar (1999). State of Play: Playwrights on Playwriting.
Ruth Little and Emily McLaughlin (2007). The Royal Court Theatre Inside Out.
Aleks Sierz (2001). In-yer-face Theatre: British Drama Today.
Aleks Sierz (2011). Rewriting the Nation: British Theatre Today.
英国当代剧作家点将录
虽然新文本剧作家多指新兴作家,但与创作者年纪并无特别关联,也不是任何新剧本都是新文本。因此,品特、邱琪儿、昆普、大卫.哈尔(David Hare)、瑞文希尔的作品,由于形式创新、充满想像力、带有实验性,虽然已经是知名剧作家,其剧作仍然是新文本代表。廿一世纪以来创作数量较多的新文本剧作家有巴特沃兹(Jez Butterworth)、格林(Debbie Tucker Green)、宾(Richard Bean)、葛雷格(David Greig)、潘豪(Joe Penhall)等。
卡瑞.邱琪儿
近年来的新文本写作手法与风格,都可从邱琪儿早期作品如《九重天》Cloud Nine(1979)、《顶尖女孩》Top Girls(1982)观察到。晚近作品,如《远方》Far Away(2000)、《复制人》A Number(2002)、《醉后说爱我》Drunk Enough to Say I Love You(2006)、《爱与讯息》Love and Information(2012),都持续其一贯的想像力,每每令人惊艳。
莎拉.肯恩
直面剧场代表剧作家。作品各有特色,不论是《惊爆》Blasted(1995)里并置的场景、残暴的景象,或是《4.48精神异常》4.48 Psychosis(2000)里可独白、可对话的不指定台词,都已为后世所熟悉。
马克.瑞文希尔
有著惊世骇俗剧名的《血拼与炒饭》Shopping and F**king(1996),是剧作家对当时一件青少年杀害幼童的时事的反照,除了在作品里批判传统家庭价值、探讨次文化之外,也借此向经典剧本致意。台湾曾见他的《游泳池(没水)》Pool (No Water)、《第三次世界大战攻略指南》演出。
赛门.史缇芬斯
也许是继昆普之后最多产的剧作家,作品亦在欧洲受到很大的欢迎,以短景、不连续的叙事为主要写作风格,代表作品包括《魏斯湖》Wastwater(2011)、与二○○五年伦敦公车炸弹案为背景的《色情刊物》Pornography(2008)、与英国福利宅生活有关的《埠》Port(2002)。